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由"两廊一圈"建设中广西所涉及的"一廊一圈"出发,结合上述所涵盖区域的社会经济资源状况进行深入分析,针对广西工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探求"两廊一圈"与广西工业经济发展的优势及应采取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非参数统计的Kendall协同系数检验的思想,运用世界银行、WDI广西统计年鉴等数据库2010~2019年数据,对广西和东盟十国的主要经济指标进行当期存量比较和长期趋势分析。综合看,广西具有工业优势、资本优势、技术优势、人口要素优势四大优势:二产占比高居前列,资本形成率高居首位,技术优势明显,人口要素占据绝对优势,初步具备了对外投资的动机和条件。但也存在工业占比GDP过快过早下降、资本要素优势正在逐渐减弱等短板。建议实施制造强区战略,防止工业过快过早下降;坚持创新为要,推动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成为广西发展的最大增量;实施高端人才引进计划;发挥资本要素优势,持续深化跨境金融合作。  相似文献   

3.
在国家西部开发战略提上了日程的世纪之交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 1 999年 9月出版了朱从兵博士的《铁路与社会经济———广西铁路研究 (1 885— 1 965)》一书。这部长达 42万余字的著作是朱从兵同志根据他 1 993— 1 996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所写的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 ,继续深入研究而写成的。该书在广西地方史研究上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 1 885— 1 965年广西铁路筹建与建设的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揭示了铁路建设与铁路运输对广西工业、农业、交通运输格局、商业与对外贸易等方面的影响 ,是一部学术性强 ,现实意义大的…  相似文献   

4.
产业化、市场化、工业化是当今经济发展的主题趋向。工业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繁荣的主导力量和决定因素。江泽民总书记1996年11月视察贵州、广西时,在与部分企业负责人座谈时强调指出:“在扩大对外开放和实现两个转变中,各地各部门要注意顾全大局,十分注意发展和壮大民族工业。”(转引自1996年11月5日《广西日报》)发展民族工业,对于推进民族地区工业化进程,调整民族地区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实现富县富民的扶贫攻坚目标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在实现粮食自给有余,群众温饱基本解决的基…  相似文献   

5.
作为西部省区中唯一临海的省区,广西在新世纪的曙光照耀下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在西部大开发中充分发挥广西的区位和临海优势,从而促进经济腾飞呢? 目前,广西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经济运行呈现出总体加快发展的好形势。据广西信息产业行业工作会议消息,去年1-8月,广西信息产业创出崭新局面,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2.8%,超过了全国平均增长水平。去年广西信息产业局完成组建,承担起研究制定振兴广西信息产业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主管全区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业和无线电管理工作,推进国民经济和…  相似文献   

6.
北部湾随想     
广西有近1600公里的海岸线。五个自治区里,它理当自豪。但人们对此有所了解还是近一两年来的事。有一位在全国颇有名气的青年教授到广西作报告吋甚至说:“广西是个内陆省……”使广西人不胜惊诧。直到1984年,中央决定把广西的北海列为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吋,北海市遂成为我国五个自治区唯一的开放港口城市。1986年,它新建了万吨级泊位,发展起新兴工业,一跃成为我国大西南通向海外的通道。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初期,是广西近代工矿企业的开创时期,其经营管理和投资状况,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本文论述兴办矿业,私营手工业,近代工业和交通建设以及商业,外贸等经济活动的史实,说明当时广西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并分析其所受到的各种阻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习俗归纳于封闭、保守、狭隘的农业文化之中,现代文明的发展则是向着具有开放、进取和面向世界特点的工业文化推进。在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自然半自然经济转到现代化商品经济的阶段中,传统习俗中的落后因素愈来愈多地和社会格格不入,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形成冲突。《广西社会科学要览》介绍:“少数民族传统习俗和文化遗产中也有不少消极因素影响着青少年。如瑶族的‘玩表’,是瑶族社会群婚制的残余。这种不加节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眼于广西乡村振兴与绿色治理协同推进面临的主要困境,结合广西自然生态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民族风情浓郁的人文优势,探析广西统筹规划、协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与绿色治理方针。广西应聚焦绿色发展主题,升级打造特色绿色治理体系,借力生态优化、产业融合、“数字广西”“双碳”东风提升绿色治理能力水平,进而推动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绿色转型,助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广西与东盟贸易竞争力发展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以来广西与东盟贸易有了长足的发展,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给广西与东盟贸易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挑战,尽管双方贸易额在不断增长,但广西在东盟几个主要贸易国的市场份额均还不大,比例还是偏低。在越南、新加坡、泰国市场上,广西出口贸易额虽在逐年增加,但广西出口增长率低于对方的进口增长率,市场呈萎缩的态势。东盟自由贸易区关税日益降低,给广西对东盟的出口贸易带来冲击,广西出口优势有弱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地域特征,撒拉语既有古突厥语的特点,同时又因与周边语言的联系而有自己新的发展。它的突厥语特点代表了几种历史层面,这种层面反映出与不同突厥语群的联系。由于复杂的共时特征和与历史记载的差距,对于撒拉语进行分类是很困难的。根据如下两方面的论述:1和乌古斯语的发生学关系;2和南西伯利亚语和克普恰克语长久的联系,本文提出自己的观点,不同意撒拉语与现代维吾尔语有发生学关系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从公元七世纪初以降,吐蕃先后兼并了分布于青藏高原的羊同、苏毗、吐谷浑等族,与这些民族发生了密切的政治和文化交流.本文引用敦煌、新疆发现的古藏文文献,结合汉文文献,深入地讨论了吐蕃治下的吐谷浑小王和吐谷浑臣僚、民众的情况,力图揭示出吐谷浑被吐蕃征服以及逐步融合的历史真相.  相似文献   

13.
14.
噶当派是11—15世纪藏区影响较大的一个佛教教派,其兴起原因主要在于它适应了当时藏区的社会和政治环境以及藏区佛教的发展方向。本文强调指出,噶当派在教理教义、寺院经济制度等诸多方面影响了其他教派的产生与发展;独具特色的藏传佛教的形成也与其作为藏区第一个佛教教派的历史地位密切相关。此外,噶当派对藏区社会的其他方面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论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法律地位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自治法规 )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一项自治权。自治法规的效力等级高于一般地方性法规而具有法律性质 ,但其适用范围仅限于本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上级国家机关要尊重和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 ,但自治法规不能规定和约束上级国家机关。制定机关和批准机关对于自治法规都享有“半个立法权”的说法 ,实际上是把报请批准自治法规视同提请审议自治法规案 ,把自治机关享有的自治法规制定权等同为拟定权。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法规报请省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的规定 ,是一项宪法原则 ,这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体制的一大特点。在自治法规的效力等级和适用范围问题上的分歧 ,源于如何正确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相似文献   

16.
世纪之交世界民族分离主义运动的背景及其理论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冷战后,民族分离主义浪潮在世界各地迅速泛滥的背景错综复杂,包括民族怨仇、殖民统治及大国强权政治等历史根源;东、西方冷战终结和雅尔塔体制解体的国际大气候;某些国家政府民族政策的严重失误、西方世界有目的的推波助澜等内外缘由;以及世界现代化、全球一体化大潮所激发的各民族经济、文化权益之争等深层因素。民族自决权原则的真谛是遭受外国异族统治的殖民地附属国各民族的非殖民地化,它与国家主权原则、不干涉他国内政原则紧密相联,不能不顾相应的历史条件,无限扩大民族自决权适用范围。倡导民族国家在民族结构上的纯粹性和单一性的“一国一族论”,以及主张每个民族都必须组成一个国家的“一族一国”论,在理论上是极端偏狭和荒谬的,在实践中也势必增强民族分离主义运动的非理性和破坏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建国后中央政府支持的边远地区经济项目的得与失出发,阐述了这些项目设计立项时应当考虑的各种因素及效益评估办法。  相似文献   

18.
严庆  孙铭晨  王跃 《民族学刊》2023,14(3):1-10, 142
历史观是记忆的出发点和认同的基石,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强调“四个与共”的结构一体性和“四个共同”的过程延续性,为中国历史政治基因的延续性、合法性提供了理念维护,为多民族国家整合、建设提供了思想基础和意识形态素材,也是对外部挑战的理念回应。问题史观通过修改历史认知坐标系和思维方式,销蚀政治认同与意识形态合法性,而二元史观、多元文化主义史观等问题史观冲击了中国历史主流话语的延续性、一体性、主体性和本土性。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以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为价值立场,以强化中华民族史观认知、凝聚“五个认同”历史情感、坚定历史自信为关切,引导受教育者形成符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求的历史认知和历史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9.
犹太人杰超常涌现诸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犹太民族以思想、文化上的成就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并为人类贡献了大量杰出人才。犹太人杰的超常涌现与犹太民族视学习为敬神的宗教观念和崇学尚智的文化传统有直接的关系 ,而以家庭、会堂、犹太中心为基础的教育实践 ,开放的民族心态 ,兼收并蓄的文化机制 ,备受迫害的民族流散经历所激发的民族意识 ,本民族杰出人物对民族精神的培育、激励作用 ,则共同形成了犹太人杰超常涌现的精神沃土  相似文献   

20.
人关前的满族正处在由一个生机勃勃的氏族社会末期向封建制度的转型时期,其文字、宗教、服饰、婚姻制度、社会组织形式都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由于满族上层统治者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的开明措施.使满族在大力吸收汉族先进文化的同时.又保留了本民族的文化特色,从而成为社会转型时期民族文化发展的良好范例,对于新时期民族文化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