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由邓小平、张云逸、陈豪人、雷经天、韦拔群等策划和领导,1929年12月11日,举行百色起义,建立了中国红军第七军(简称红七军),创建了右江革命根据地(简称右江苏区)。百色起义后,右江苏区党(统称右江党组织)的领导机关有中共红七军前敌委员会和中共右江特别委员会。在红七军前委和右江特委的领导下,苏区共辖14个县,其中有10个县建立了  相似文献   

2.
一  广西右江地区位于广西西部 ,以百色为中心 ,包括奉议、恩阳、恩隆、思林、果德、平治、东兰、凤山、万岗、凌云、乐业、隆林、西林等县。该地区交通不便 ,自然条件很差 ,居住着汉及壮、瑶、苗、彝、仫佬等少数民族 ,是广西有名的贫困落后地区。   192 9年 12月 1日 ,以张云逸、邓小平 (当时化名邓斌 )等人为核心 ,利用当时广西有利的革命形势 ,成功地在广西百色发动起义 ,并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及右江苏维埃政府。百色起义的胜利是与右江党组织的建立并不断发展壮大分不开的。 192 6年 5月 ,余少杰受广西党组织指派到右江恩隆…  相似文献   

3.
一九三○年四至五月,以张云逸同志为军长、邓小平同志为政治委员的红七军,为了发动群众、扩大政治影响,决定向桂黔边开展游击战争。在张云逸同志指挥下,军部与第一、二纵队约三千人,由广西河池出发,经怀远(现属三江自治县),在思恩(现属环江县)与敌激战后,分两路进入贵州,在贵州南部边境活动。红七军这次转战桂黔边,虽只一月时间,活动范围仅在荔波、榕江,从江等县,但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在我省人民,特别是在苗、布依、水、侗和瑶族人民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在贵州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一、桂系军阀的进攻和盘阳会议早在一九二九年十一月初,党中央根据广西党组织的建议,决定在左右江地区组织起义。十二月十一日,正是广州起义两周年  相似文献   

4.
故地寻访     
《重庆社会科学》2011,(4):16-23
故地寻访/百色起义纪念馆探秘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张云逸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广西百色组织领导武装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成立了右江苏维埃政府和百色临时苏维埃政府。百色起义是在南昌  相似文献   

5.
略论右江根据地建设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右江根据地是著名的百色起义与红七军诞生的同时,由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同志在祖国南疆少数民族地K开辟的一块地域较广、人口较多、影响较大的革命根据地。右江根据地建设的历史尽管短暂,但它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它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开辟的其他革命根据地一样,是实践毛泽东同志的“工农武装割据”光辉思想的范例,在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史上留下了辉煌壮丽的一页。今天,在纪念百色起义70周年之际,探索右江根据地建设的成功经验,对于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有着重要的意义。 经…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以后不久便到广西考察 ,表现了他对广西各族人民的极大关怀。 1 990年 1 1月 2 1日 ,江泽民总书记深入到田阳县那坡镇永常村陇黎屯视察。这是右江河谷上一个普通的壮族山村。百色 ,右江 ,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地方 ,老区百色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过重要的贡献 ,右江两岸的红土地曾是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同志曾在这里领导了著名的百色起义 ,并在这里建立了右江革命根据地 ,组建了工农红军第七军。革命胜利几十年了 ,但由于历史的原因 ,这里仍然是最贫困的地方 ,怎不让江总书…  相似文献   

7.
韦拔群烈士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壮族人民的好儿子、广西右江农民运动的杰出领袖。他参加创建了右江革命根据地,是红七军的领导人之一。他把一生献给了党和人民的解放事业。毛泽东同志生前曾多次赞誉过韦拔群同志。朝气蓬勃的青少年时代一八九三年春,韦拔群同志诞生在广西东兰县武篆区东里村一个壮族家庭里。韦拔群同志诞生的年代,是中国社会阶级矛盾异常尖锐的年代。  相似文献   

8.
继著名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之后,邓小平和张云逸等同志于1929年12月11日,领导了百色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在祖国南部边陲的右江地区,树立起一面“工农武装割据”的光辉旗帜。红七军初创前后执行的几项主要政策,虽然某些方面还没有上升为理论,但基本符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要求,为我国的革命事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一、统战政策方面1923年以后,我党第一次与国民党合作,组成革命统一战线,推动了全国革命的发展。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蒋介石背信弃义,背叛革命,血腥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不久,汪精卫也步蒋介石的后尘,背叛革命,国共合作破裂。此后,还要不要统一战线,能否在局部地区与国民党左派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这是百色起义在实践中需要回答的问  相似文献   

9.
一九三○年三月,在红七军前委指导下,右江工农民主政府在韦拔群同志的家乡东兰县武篆区勉俄乡东里屯试办了一个以生产资料为公有的农业共耕社,这就是有名的东里共耕社。办社时,韦拔群同志带头把自己的田地、耕牛和农具全部交出入社。三月二十九日在东里召开成立大会,通过社章,选举社长。东里村一百二十户,五百七十多人全部入社。共耕社按自然屯划分为伟住、板拉、板家、板墨、弄吉、廷提、里甘等七个生产组,各组划定耕作区,出工收工全社统  相似文献   

10.
一、老区的开发与建设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时代课题1、加快老区的开发与建设,有利于激起老区人民的革命热情,进一步增强党的4$力和战斗力。在革命战争时期,老区人民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创立了可歌可泣的不朽业绩。本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受党中央的委派,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领导和发动了著名的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八军,开辟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成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全国瞩目的十大块重要革命根据地之一.根据地区域包括东兰、巴马、凤山、都安、大化、天峨、马山、田东、田阳、百色、平果、凌云…  相似文献   

11.
9月28日,我区第一个县社科联——桂平县社科联成立。该县县委副书记丘世明当选为县社科联主席,杨福文、严士球、凌崇征、王湛恩为副主席,严士球为秘书长(兼),庞家旺(县委书记)、杨健灵(县长)、李毓麟为顾问。广西社科联专职副主席郭明、孙可庸等同志应邀前往参加成立大会,予以指导和祝贺。在成立大会上,桂平县历史学会、教育学会、卫生系统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分别介绍了  相似文献   

12.
《重庆社会科学》2011,(4):16-16
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张云逸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广西百色组织领导武装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成立了右江苏维埃政府和百色临时苏维埃政府。百色起义是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的影响和鼓舞下,中国共产党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一次光辉实践。百色起义纪念馆作为记录这一历史事件的重要载体,在进行党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基于此,本刊对百色起义纪念馆进行函访,以纪念馆为轴重温这段光辉历史.展现纪念馆的风貌及其发挥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3.
1931年夏天,红七军离桂北上与中央红军汇合,归彭德怀同志领导的三军团指挥,即投入了紧张的反“围剿”斗争,配合中央红军胜利地粉碎了敌人的第三次、第四次“围剿”。红七军在这两次反“围剿”中,得到很大的锻炼,全军从思想上、战斗作风上日趋成熟,新的战斗骨干大批涌现,如反“围剿”前,李天佑、卢绍武等同志,都还是连长,反  相似文献   

14.
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非凡的胆略组织领导了百色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为缅怀邓小平同志和百色起义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弘扬百色起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经中共中央办公厅批准,百色市于1999年迁建了百色起义纪念馆。  相似文献   

15.
左右江革命老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邓小平等领导创建的一块重要根据地。各族人民在战争年代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巨大的牺牲和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关心和重视左右江革命老区的经济建设。左右江革命老区,是一个典型的“老、少、边、山、穷”地区。现属的20个县全部均属自治区扶贫县,其中有13个县(市)列为国务院划定的重点扶持的贫困县。今年,尚有200多万人未脱贫。其主要的经济特征是:1、生态环境恶劣,劳动力素质差,生产效率极低。左右江地区多是大石山区,耕地少。其山地占87.87%,平、台地仅占10.49%,…  相似文献   

16.
红军在贵州     
卒一九三O年四月三十日,由邓小平、张云逸同志领导的红七军一部攻占榕江县城,守敌六百余人大部被歼,缴获粕六百余支,子弹十万余发,电台一部。第二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红军在县城召开了群众大会,宣传党的主张,始各族人民指明争取解放的道路.图为会场旧址。红军在贵州@吴仕忠$贵州生博物馆历史组 @金德明$贵州生博物馆历史组~~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左右江农民运动开展的时间和规模 ,大革命失败时所受的损失以及我党在两地的组织领导力量投入的不同 ,说明右江农民运动开展早 ,基础牢 ,规模大 ,影响广 ,为百色起义奠定坚实基础 ,对根据地的巩固和红七军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而左江农民运动开展晚 ,发动农民不充分 ,党组织薄弱 ,规模小 ,影响和作用也小。  相似文献   

18.
《重庆社会科学》2011,(4):21-22
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百色领导和发动著名的百色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在中国人民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奋斗的伟大历程中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正因如此,百色起义一直是学术界研讨的热点,其主要围绕百色起义经过、成功原因、历史作用及其当代价值、百色起义精神、百色起义与龙州起义、重要人物与百色起义等问题而展开。在此,梳理关于百色起义的研究文献,摘编权威期刊、图书关于百色起义的评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张云逸等人在中共兵运工作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广西具体情形,对俞作柏、李明瑞部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兵运工作,如在军队建立党的组织、加强政治宣传教育、改变部队成分、掌控军队领导权等,从而为红七军的成功创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百色起义的顺利举行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0.
1983年国庆前夕,邓小平同志欣然为北京景山学校成立20周年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5页)这一题词既是邓小平同志对景山学校的殷切期望,更是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对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的重大战略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