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东亚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从“进口替代”到“出口导向”,走出了一条特点显著的发展之路,创造过“东亚奇迹”,东南亚金融危机中也暴露了引入注目的缺陷。分析东亚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总结经验教训,对发展中国家制定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60年代以来,东亚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怎样地实现东亚经济持续发展已成为国际经济学界十分关注的课题。本文从经济成长阶段的演进及国际经济变迁的角度,分析东亚经济增长的原因、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并就东亚经济发展战略,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冷战后,随着东亚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逐渐凸显,美国越来越深地介入这一地区,其在该地区的战略利益与目标也由此变得错综复杂起来.不过,它还是有脉络可循的,可将其分层为“生死攸关的利益”、“重大利益”和“次要利益”.这三重战略利益与目标框定了冷战后美国东亚战略作为的轻重缓急与优先次序,提供了指导美国东亚战略运行的北极星与基本坐标轴,它们的战略运作皆指向冷战后美国东亚霸权的护持.这不仅有助于澄清这些可识别的冷战后美国东亚战略利益清单之间的利害关系和平衡关系,还有利于我们把握冷战后美国东亚战略的实质与精髓.  相似文献   

4.
广西是我国一个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两区一带”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从广西实际出发制定的科学发展战略,它是广西经济发展战略上的创新。发展主题贯穿“两区一带”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体现了以人为本,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体现了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两区一带”经济发展战...  相似文献   

5.
一、历史的回顾:从“经济人”倒“社会人”二十世纪后期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事实,就是东亚经济的崛起。各种迹象表明,东亚注定要在下一世纪经济的发展中扮演主角。面对即将到来的新世纪,我们既要考虑如何进一步发展经济,承担起对人类历史的责任,同时也要考虑总结根源于东亚文化的管理经验,为演变中的管理思想指示发展方向。根源于儒家文化理念的东亚管理经验,将成为二十一世纪管理学的}流这不仅罔为此一经验成功地创造了东亚经济发展的奇迹。从而受到西方世界的瞩目.也闲为它听Q食N价值”把它们纣梦代韦广平来管理学…  相似文献   

6.
为什么东亚“虎”——韩国,新加坡,台湾和香港——在经济发展中获得成功而拉美国家却惨遭“失败”呢?为什么拉美国家不能像东亚取得同样的效果呢?最近有两份著述研究了这些问题,比较了拉美国家和东亚国家的发展功能,概述了两个地区不同的历史结构特点,详尽地叙述  相似文献   

7.
比较优势、技术模仿:巴西“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为探索中国经济发展路径,国内许多学者开始研究拉美一些国家相继发生债务危机而东亚“四小龙”迅速崛起的原因。但由于对拉美国家经济发展历史缺乏了解,简单地认为拉美国家的债务危机是因为它们采取“进口替代”内向发展以及采取“出口导向”外向发展战略的结果。近期在关于“比较优势”和“自主创新”模式的讨论中,又有学者筒单地认为,导致拉美经济增长危机的原因是因为“他们选择了比较优势模式”,而反对者则认为,“恰恰是因为过早地放弃了比较优势竞争模式”。以拉美国家经济发展中较为典型的巴西为例,导致巴西经济增长危机的真正原因主要是,历史的羁绊,社会、政治转型滞后,经济基础落后,而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又追求高经济增长、高发展目标,过度依靠外资和国家力量,强力推进重化工业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雁阵模式”作为东亚经济发展的一种模式 ,曾一度带领着东亚经济依次起飞。本文对“雁阵模式”的实质以及模式内部存在的缺陷性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泉州获得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称号,迎来了发展文化旅游业的新机遇。泉州发展文化旅游业的优势是文化旅游资源数量多、门类丰富;弱势是文化资源静态展示多于开发利用,缺乏参与性和体验感;机遇来自实施文化强国战略和泉州在“东亚文化之都”终审会上的承诺;挑战在于泉州旅游区位优势将慢慢失去。泉州应抓住建设东亚文化之都的契机,延伸文化旅游产业链、打造文化旅游品牌、积极开拓文化旅游客源市场,打造东亚文化之都旅游目的地,推动文化旅游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邓小平经济发展战略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在20世纪50年代曾经提出了“超英赶美”的经济发展战略,邓小平在80年代为我们制定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两种经济发展战略既有共同点,也有差异性,同时也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毛泽东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和实践探索,为邓小平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提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而邓小平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是毛泽东经济发展战略思想和实践探索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1.
关于古代东亚国际体系理论的研究,学界已取得丰硕的成果。然而学界的研究多集中在“汉唐东亚”与“明清东亚”,根据汉唐时期或明清时期的东亚国际体系所提炼出的要素对于10至13世纪的东亚解释力不足。虽然学界关于10至13世纪东亚各政权间具体问题的探讨,为宏观探讨同时期东亚国际体系奠定坚实基础,但仍未步入理论层面。制度化的封贡体系的形成时间正是在11世纪初,即辽朝中期。缺乏对10至13世纪的东亚国际体系的整体把握,无法正确、深刻地理解东亚是怎样由“汉唐东亚”步入“明清东亚”,进而也就无法正确认知当代东亚国际问题的历史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12.
在 70年代 ,澳大利亚政府开始推行面向亚洲政策 ,就其原因而言 ,主要是出于经济利益考虑。“面向亚洲”与澳大利亚自身经济特点、国际经济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以及国际经济格局变化密切相关 ,同时也是澳大利亚与东亚、东南亚国家经济贸易往来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体系的崩溃瓦解和东亚的崛起,面对发生重大变化的国际形势,东亚各国的学者开始重新审视本国以及本区域的历史。其中,韩国历史学研究者白永瑞积极倡导重构东亚历史,并提出“作为知性实验的东亚”的概念,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的反响,成为亚洲学界有关东亚论述的代表人物之一,对亚洲本土东亚史研究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东亚地区国际贸易与域内贸易数据的计量分析,以及东亚地区与EU、NAFTA等自由贸易区的贸易特点的深入比较分析,指出了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以中间零部件贸易为主的域内贸易新特点以及跨国公司在东亚地区的贸易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对跨国公司在东亚地区生产区位选择的新动向进行了整理和归纳,并从FDI、外包、生产分断化等各种新的国际产业组织模式方面对跨国公司的产业生产网络组织模式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东亚地区各国的主导产业发展、劳动就业环境以及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等方面提出了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中国作为东亚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无法回避建立东亚共同体的话题。本文对建立东亚共同体面临的问题、东亚共同体与中国的关系以及如何推动东亚共同体的建设作了探讨。由于东亚各国的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经济发展水平和历史文化背景有较大差异,因此建立"东亚共同体"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具体措施是:(1)应将能做的事,先创造条件做起来。(2)东亚共同体不应完全照搬欧盟的模式,应走自己的发展道路。(3)东亚共同体应加强制度化建设。(4)积极推进跨国界的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修建联结东亚各国的公路、铁路、航空及海运网。(5)东亚各国应增强区域认同感。  相似文献   

16.
新加坡是“东亚奇迹”的主要缔造者之一,这一经济奇迹在东亚乃至国际上都树立了典范,由此,学术界对新加坡经济发展模式的探讨应运而生。为更好地从整体上探讨近年来新加坡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状况,有必要进行总结反思,以便推动学术界对此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17.
韩国的东亚金融合作战略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考察了韩国参与东亚金融合作的背景和战略措施,进而分析了其参与该项合作的主要动因.文章指出,韩国致力于实施其"东北亚经济中枢国家"战略,所以其关注的区域重点是东北亚.鉴于东亚金融合作的长期性和松散性,韩国将通过培育本国健全的金融产业,确立其区域金融中心地位,同时将继续积极参与东亚区域内的各种金融协调与合作.在金融体制改革、证券市场培育及外汇储备调整等方面的举措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中国和东亚的发展模式正在受世界各国关注.东亚经济体都是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为了鼓励学习,鼓励获取和传播知识,学习和采用了其他国家在发展中取得成效的政策和制度,形成了良好的治理能力.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面对政治改革的要求,一些东亚经济体或先后进行了民主改革,或如新加坡在持续实行威权政治的同时,逐步调整政治结构,扩大民众的参与度,让民主因素在体制内逐步发展,同时避免出现剧烈的社会动荡.即在政治转型过程中,也实现一种治理和学习的互动.  相似文献   

19.
亚洲货币合作:理论与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总结区域货币合作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亚洲货币合作可行性的研究表明:亚洲地区仅在某些方面符合构建最优货币区的基本条件,而在一些重要方面尚存有欠缺。此外,并非所有国家之间进行货币合作都具备条件。因此,亚洲尚不具备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有制度保障、以汇率目标区为主体的货币合作机制的条件。现实的选择是,小型开放经济体可以根据各自的不同情况,选择最优合作伙伴,逐步推进次区域货币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