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实施现状与我国的应对措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近年来,国际社会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我国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尤其是对工人权益的漠视。依据对广东、天津和江苏企业实施SA8000标准(社会责任标准)情况的调查,分析企业员工权益的实际情况,阐明了推行社会责任标准的必要性,并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提出应对SA8000标准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日益融入经济全球化,并努力从全球产业链分工中获取利益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影响是难以回避的。必须认识西方主导的社会责任认证的不公平性,重视社会责任认证对发展中国家长远发展的积极意义,明确企业社会责任与科学发展观是相吻合的。在应对思路上坚持我国国情的差异性,尽快建立以国际劳动标准和我国劳动法为基础的,适合我国国情,与国际接轨的企业社会责任守则、标准及认证认可制度。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世界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开展以来,一个企业只有ISO9000质量标准和ISO14000环保标准认证,已经不能高枕无忧了,它还必须获得一个新的资格认证,这就是企业社会责任认证.分析企业社会责任认证对我国企业提出的挑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企业的道德规范即社会责任已成为影响企业竞争力的新要素.企业社会责任指企业在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它是在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企业内在的需求和自觉行动.SA8000标准使企业社会责任在实践中有了可操作、可衡量、可对照的具体量化标准.从长远来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企业社会责任认证对中国企业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世界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开展以来,一个企业只有ISO9000质量标准和ISO14000环保标准认证,已经不能高枕无忧了,它还必须获得一个新的资格认证,这就是企业社会责任认证。分析企业社会责任认证对我国企业提出的挑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企业社会责任标准(SA8000)是全球第一个可用于第三方认证的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是国际社会责任运动的产物。SA8000标准旨在通过有道德的采购活动,改善全球劳工的工作条件,体现了对劳工权益的保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针对我国劳工权益法律保护比较薄弱的现状,推行SA8000标准可以有效地协调劳资双方的关系,推动和谐劳动关系的形成与发展,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基于SA8000谈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建立的必然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阐述企业社会责任涵义的不同观点出发,分析SA8000产生的背景、涵义及其实施的意义,并提出SA8000的实施推动了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在中国的兴起,从而客观上要求我国企业推行社会责任会计。  相似文献   

8.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大势所趋,中国的民营企业也不例外。通过对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经济学分析,得出承担社会责任不仅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增进整个社会的福利,而且也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通过强化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约束与激励,促进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9.
SA8000作为第一个以保护劳工权利、劳动环境和条件为宗旨的企业社会责任体系,要求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应当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社会责任建设问题是我国政府和企业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然而,我国现阶段的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因此,我国应当借鉴SA8000的主要内容,完善劳动立法,严格劳动执法,同时应当以SA8000为蓝本,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SA8000进入我国已有4年多时间,但我国企业并没有多大的认证兴趣,甚至很多企业根本就不知道这一标准的存在。我国企业应该认清SA8000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初级标准选择,并且应该积极主动地去承担;企业要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支撑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战略目标;企业要依据SA8000标准,对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流程链进行改进和提升,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落实到实处。  相似文献   

11.
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既是缓解我国当前资源制约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本文在阐释资源节约型社会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要性,指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面临的障碍,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现代性是现代化的指向与特征,现代化事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历史选择,现代化进程是与全方位的社会转型和社会分化相伴生的。政治参与既是现代化的重要动力也是影响社会稳定与秩序的重要因素。在现代性视阈下,从社会转型、阶层分化组合的历史进程中,审视当代中国政治参与的发展愿景、现状和逻辑选择,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持续推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破产重整制度的本质是司法性破产预防制度。该制度的立法目标是通过司法程序帮助困境企业实现再建和清理债权债务。中国现行破产法的破产重整制度作为立法失败的典型受到广泛批判,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当时没有理清该制度的理论基础和运作机制。在中国破产法重新修订之际,笔者重新认识了破产重整制度的功能价值和内在机理,提出建构有效的中国破产重整制度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中国粮食产量总体上呈现连年增产的趋势,进入21世纪的十多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突飞猛进,2004~2012年实现“九连增”,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果,但粮食消费结构发生变化,饲料粮、工业用粮增长迅速,粮食生产结构矛盾突出,供求结构不对称,粮食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资源性约束作用凸显,受气候影响较大,产量仍有可能发生较大波动,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建议采取更严格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大耕地保护力度,保障耕地生态安全,完善现有补贴政策,采取更灵活的补贴方式,加强对农业科技研发推广、农业机械应用等方面的补贴投入,提高粮食生产科技含量,高效利用粮食资源,调整、优化粮食生产及相关产业结构,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高农业生产规模效益,切实保障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工薪所得个人所得税综合费用扣除问题是个人所得税改革所必须讨论的重要内容。以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为依据,指出了工薪所得个人所得税综合费用扣除在现实中存在生计扣除标准不一、费用扣除项目及标准不明确、其修订过于频繁等问题,并提出了生计扣除标准以城镇中等收入或中等偏上收入家庭的消费支出为依据,费用扣除采用定额与比例相结合的办法来确定,综合费用扣除应引入家庭系数,执行费用扣除标准指数化,应考虑个人所得税的地位和功能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农产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实施品牌战略已成为必由之路。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品牌意识淡薄、农产品品牌营销组织力量薄弱、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体系以及质量认证检测体系不健全、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品牌市场影响力弱等成为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增强农产品品牌意识,加强品牌营销的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立和完善农产品的认证体系;提高农产品生产营销的科技水平,发展高品质的农产品;整合农产品的规模效益,实施“一品一牌”农产品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是世界政党制度中的新型模式,多党合作的基本结构为社会主义国家多个政党的和谐共处与良性互动提供了成功范例.要进一步发展和谐的政党关系,完善多党合作制度,应当正确理解和把握党的领导的内涵,在执政与参政之间突出合作关系,在互相监督之中体现制约关系,同时在各参政党之间形成相互协作与良性竞争关系,充分调动其参政为民的潜能.  相似文献   

18.
建国以来实施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使我国中部地区成为经济政策的边缘地区."中部塌陷"之势引起了各界的高度关注,由此中央提出了"促进中部崛起"战略.中部崛起战略是我国区域统筹的必然要求,是对我国既往发展方式的深刻反思,是"国内经济大循环"战略的必然选择,是培育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的迫切选择,是保持和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浅论大学生的角色转换及社会适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使大学生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社会,更好地工作,实现从天之骄子到有知识的普通劳动者的角色转换,本文试图从五个方面进行说明:一是提高知识的驾驭能力;二是摆正位置,正确认识自己;三是正确认识社会;四是建立广阔的生活舞台;五是增强适应新角色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李颖 《东方论坛》2004,(4):95-101
在近代中国的反缠足运动中,基督教传教士的倡导之功不可否认.在与中国人长期的接触中,来福建的传教士对缠足行为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身体力行地开展反缠足运动.厦门天足会的成立,开中国近代天足运动风气之先,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但传教士在天足宣传上的泛宗教化倾向,使许多基督徒在抛弃裹脚布的同时,也注定了其天足运动最终要走向失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