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确的决策形成之后,关键在于抓好落实。领导干部在抓落实中必须掌握一些常用的技巧。一要正确运用抓落实的方法;二要牢牢把握抓落实的工作重点;三要切实改进抓落实的工作作风;四要完善抓落实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
党中央提出的开展“三讲”教育,是现阶段加强党的建设,对全党进行党风、党性再教育,全面提高领导干部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十分及时的。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企业在开展“三讲”教育中,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在思想认识上与新时期新任务的要求仍然存在着不少差距。有的同志认为,企业是经济实体,抓生产、搞经营、创效益是解决吃饭填肚子问题,只要把生产经营搞好了,“三讲”教育也就自然上去了;有的同志认为,“三讲”教育是党政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事,企业的主要任务是抓好生产经营,搞不搞“三讲”教育无所谓。这种认识对善…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最近发表题为“用权讲官德交往有原则”的文章称,领导干部要做到“权为民所用”,就必须法德并举,既要依法用权,又要以德用权,归根到底用权要讲官德。所谓官德,也就是从政道德,是为官当政者从政德行的综合反映,包括思想政治和品德作风等方面的素养。共产党人的官德,十分丰富,可以概括为六个字,就是胡锦涛同志一再强调的“为民、务实、清廉”。“为民”是官德的核心:“务实”是官德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现在,在少数干部特别是一些年轻领导干部中,有一种很不好的现象,就是热衷于编织关系网,在上级领导机关为自己寻找所谓的“靠山”。有的干部不是扎扎实实工作,而是通过老乡介绍、朋友撮合、与领导干部子女套近乎等手段,想方设法与领导干部“零距离接触”;有的拐弯抹角认  相似文献   

5.
现实存在这么个问题:领导干部热衷于身体保健,精神却是“亚健康”,这是思想“保健”缺失留下的“后遗症”。作为“高危职业”的领导干部。思想“保健”。既是“防病”之策,也是政治韬略。古人讲“饱暖思淫欲”。近年来,面对多元的利益、多样的观念、多变的思想,沐浴庸俗、低俗、媚俗之风,少数领导干部面对诱惑就“气短”;见到金钱就“手软”:遇见美色就有“贼胆”。  相似文献   

6.
一是必须处理好思想工作与经济工作、业务工作的关系。现在,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业务工作脱节的现象在一些地方严重存在。有些干部片面理解“发展是硬道理”,认为经济工作是实的,经济发展了,政绩出来了,就可以一俊遮百丑;有的虽然注意做思想政治工作,但不看过程,不看结果;有的搞先发展,后治理,存在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两张皮”现象:有的地方对中央的政策、法规打折扣或不执行,我行我素的现象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7.
时下有一些地方领导干部凭借自己手中的权力,为了亲朋好友甚至个人的利益乱“打招呼”:有的干预干部的选拔、任用;有的插手有利可图的经济活动,或介绍基建工程承包人,或帮助推销物品,或充当皮包公司担保人;有的插足侦查工作,干扰执法和司法工作,等等。据笔者掌握到的,目前领导干部在“打招呼”时,一般采用以下10种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8.
罗成 《决策导刊》2011,(7):45-46
今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抓落实,从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工作方面讲,就是抓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工作部署和措施要求的落实。落实到哪里去?就是落实到实践中去,落实到基层中去,落实到群众中去,使之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以确保党和国家确定的目标任务顺利实现。”具体到监狱工作,抓落实。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有一种常见现象:以领导名字“打头”的文章、编委会越来越多。这一方面体现了领导干部理论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存在“挂名”的情况。有的领导干部没有参与文章的写作,甚至连文章的内容都不知道,大名却挂在了最前面;有的领导根本没参加编委会的活动,却当了编委会的“主编”。“挂名”现象是不正之风的一种表现,值得领导者注意。  相似文献   

10.
“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习近平总书记“8·19”讲话中的精辟论断,既为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也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提出了明确要求,这就是在舆论阵地争夺激烈的形势下。面对错误言论要敢于“发声”。看一个领导干部是否成熟、能否担当重任,一个重要方面就看他重不重视、善不善于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掌握“话语权”。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党员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经受住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执政的考验。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党员领导干部要提高执政能力,就必须着力增强三个意识,才能筑牢抵御腐败侵袭的思想防线,从而始终保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本色。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指出.“培养和选拔德才兼的领导干部是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为此,本文对“德”与“才”的定义、内容以及领导干部必须德才兼备,缺一不可,进行了论述。领导干部必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只有这样,才能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不动摇,保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不断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文章最后就如何培养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3.
抓落实虽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不得不重视的问题。在我们的党员干部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善抓落实、不会抓落实、不愿抓落实的“顽疾”。一个合格的、优秀的领导干部,首先必须是一个抓落实的行家里手,必须是一个脚踏实地的实干家。为此,笔者认为,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把抓落实作为履行职责的重要内容,始终坚持在抓落实上下功夫,在抓落实上作表率,在抓落实中创实绩。一抓落实,实际上就是把决策付诸行动,进而取得预期效果的实践过程。想不想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能不能抓落实,是对一个党员干部思想认识、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以德治国是江泽民同志从秉承历史文明与时代发展要求的高度提出的战略决策。深入贯彻和落实德政思想,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做第一推动者和第一责任人,更重要的是要勇于做第一实践者,即要在自己长期坚持不懈的实践活动中,认识德之本,把握德之义,锤炼德之品,弘扬德之风。领导干部要做“以德治国”的第一实践者,基于以下原因: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讲话中指出,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各级领导干部在重大问题上一定要坚持原则,明辨是非,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领导干部讲政治首先要做到“三正”,即心正、言正和身正,如此才能带领广大干部和群众落实好“三讲”。一要“心正”,坚定政治方向。所谓“心正”就是端正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改革开放和日新月异的经济建设,把人们带进了一个眼花缭乱的新世界,新的形势下向我们展示了新的天地。要快选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跟上前进的节拍就必须有一个坚定的政治方向。心不正则眼不亮、…  相似文献   

16.
艾文金 《领导科学》2001,(18):18-19
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努力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各级党组织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选人、育人、管人机制上实现创新和突破,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能够担当重任的、经得起考验的干部队伍。 一、切实创新选人机制 1.创新选人标准。首先,创新“德”的内涵。“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最大的“德”。新时期,要把是否走群众路线、是否履行党的……  相似文献   

17.
政绩,顾名思义,指领导干部的执政实绩。“政疾”,显而易见,是领导干部的执政问题。对于有政治抱负、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党员领导干部来说,都会设法抓好工作,努力创造政绩,力求不出“政疾”。然而,时下仍有个别领导干部因执迷于出政绩,闹出了各种各样的“政疾”:有的人挖空心思搞“形象工程”,求新求异;有的人强拉硬扯搞“贴金工程”,贪大求多;有的人投机钻营搞“升迁工程”,求快求全……最终都是想借助这些“政绩”升一任、提一级。殊不知,这种“政绩”,不仅败坏党风,损害党的形象,影响领导干部的威信,而且还造成了严重的事业黑洞,留下了难以…  相似文献   

18.
集中的“三讲”教育结束后,还需不需要在县处级队上党政领导班予和领导干部中继续、深入、长期地开展“三讲”教育呢?笔者认为,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不仅是“三讲”教育的主题,也是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主题,而且是一个长期的主题。集中的“三讲”教育,只能解决部分问题,而不能解决全部问题;只能解决短期问题,而不能解决长期问题;只能解决已经出现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年初中纪委第三次全会上讲到工作抓落实的问题。他要求全党“时时处处坚持重实际、说实话、务实事、求实效”,“从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贯彻执行、确保党和国家发展目标顺利实现的高度,把抓落实的问题十分严肃地提到全党面前”。我认为,领导干部不仅要重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封建迷信活动死灰复燃,蔓延四方。不仅民间百姓中盛行,就连官场上一些党政要员也深陷其中。有的面相占卜,“大师”形影相随;有的算命求神,跪倒在泥塑菩萨面前;有的遴选“风水宝地”,重建办公场所;有的大兴土木,营造“极品活墓”,为自己和家人“安排后事”;有的设坛置符,带领干部集体祈求神灵保佑升官发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