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民族地区经济的加速发展,对外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翻译在对外交流活动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从变译理论出发研究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翻译是对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翻译的一次新的尝试.在遵循变译理论"内外有别"的原则基础上,采用增、减、编、述、缩、并、改等变译手法,通过实例分析,对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外宣翻译进行了探索研究.旨在为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外宣翻译提供新的思路与视角,从而为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流和民俗文化传播服务.  相似文献   

2.
翻译的最大价值在于内化外来文化,作为体现翻译价值的变译理论的提出,为译界带来新的研究范式的同时,也冲击了长期以来占据翻译研究主流地位的“忠实论”。在此就变译理论与忠实性的辩证关系,浅析变译理论如何解构突破传统的“忠实论”,以及在翻译实践中如何就原文与译文间寻找相互容纳的切合点,在信息、效果、美学层面达到忠实于原文的质的临界点。  相似文献   

3.
海外受众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身份特征和传播接受心理.中国外宣要想取得更好的效果,必须深入研究海外受众传播接受心理.本文在分析海外受众传播接受心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划分不同传播对象"等既符合中国国情,又符合新闻规律、适应国际惯例的主导型外宣策略.  相似文献   

4.
叶小宝  权循莲 《学术界》2012,(6):117-123,285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讲话"英文译稿,是中英联合翻译项目取得的第一个成果,然而译文仍存在某些瑕疵。指正"讲话"翻译错误与审校疏漏,并从涉足外宣翻译的管理者、译者、审稿者、校对者角度,提出诊治时政外宣翻译"病症"之对策,旨在促进译界真正提高时政外宣翻译质量,增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5.
王文彬 《理论界》2020,(2):79-83
世界文化遗产是优质旅游资源的象征,其外宣英译在打造国际化文旅品牌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针对辽宁省世界文化遗产外宣英译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现状的现实要求,需要政府职能部门、遗产地管理者、译者和学界等多方的协同联动。其中,政府职能部门要提高对世界文化遗产外宣英译重要性的认识,发挥主导作用,加大监管力度;世界文化遗产地管理者要拥有国际视野,不断完善双语解说系统,加强外宣网络平台建设;译者要掌握外宣翻译的理论和方法,充分了解翻译所涉及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学界要提升对世界文化遗产外宣英译的关注度。唯有如此,才能使辽宁世界文化遗产外宣英译更为系统和规范,促进地域特色文化的对外传播以及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  相似文献   

6.
周恩来总理将梁祝的故事译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介绍给西方受众堪称外宣工作的经典范例。正确运用这种文本间的相似性即互文性,对翻译尤其是外宣翻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根据两种文化间不同程度的互文性,译者可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以提高互文性,便于读者理解外宣材料。  相似文献   

7.
作者与译者身份重合这一特征使得自译成为一种特殊的翻译现象。本文试通过分析穆旦诗歌自译作品,探讨自译现象对普通译者的借鉴作用。将穆旦诗歌自译作品与其他个别译者的译文进行分析对比后发现,穆旦自译的诗歌较原文虽然也有改动之处,但基本较为忠实,有时其他译者的译文比穆旦的翻译还要自由。从穆旦的自译作品可以获得的启示是:第一,翻译与创作并非对立;第二,文学翻译必须传递原作的精神内涵;第三,分析研究自译作品有助于译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与原文意义。  相似文献   

8.
安德烈·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认为翻译是在目标语社会的意识形态、诗学与赞助人操纵下的改写行为。以改写理论为研究视角,以《狼图腾》英译本为研究文本,来研究《狼图腾》英译本变译现象,着重剖析意识形态、诗学与赞助人对变译的影响,从而揭示改写理论与变译的关系,表明其变译的成功有利于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与中国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9.
外宣翻译在我国对外宣传与交流活动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此选取《北京周报》、《今日中国》等一系列权威英译外宣刊物作为语料来源,运用系统功能理论的文化语境对等理论,考察其中常用翻译方法——增减法、改译法和解释法对外宣翻译中词汇处理的合理有效性。研究发现,对这些译法的综合使用可以较好地满足当前的外宣翻译要求,实现对外宣传的正效应。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邯郸市企业的经济实力,应该重视对外宣传资料的重要性,在中文宣传资料的翻译过程中要注意中外文化背景的差异和语言风格的不同。在此基础上,采用具体的翻译对策,如减译、编译、述译、缩译、并译和改译等。只有综合并变通地应用这些翻译策略,外宣资料翻译的质量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针对古诗词英译中意象翻译策略进行探讨,先阐述和分析了诗词意象的翻译原则,然后重点对古诗词英译中意象翻译策略进行了论述,主要包括直译保留原意象、直译加注意象、替换对应意象以及省略原文意象等,将诗词中的意象向译语读者进行有效的传递,并通过借助不同的英译方式,让汉语古诗词的韵味和内涵得以淋漓尽致地显现,进而使外国读者充分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  相似文献   

12.
变译作为翻译的一个新范畴,相较于全译而言,可以实现原文信息的集约和译文的最优化,增强翻译的可操作性。歌词翻译中存在多种变体体式,如摘译、缩译、译述与改译等,其体式的选取与歌词的翻译目的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3.
从规范,特别是翻译规范的视角探讨了变译及其理论在我国翻译实践活动中的真实状况,在我国社会和翻译学术界的接受情况,指出译界需要加强对变译理论的研究和宣传.  相似文献   

14.
信于本,传以真——论理雅各的儒经翻译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理雅各《中国经典》翻译成就举世瞩目,然而世人对其一以贯之的"信本"原则褒贬不一,对其内涵丰富的翻译观不甚了了。文章将理氏儒经翻译观概括为"信于本,传以真",即:立足(原文)文本,探求本义,揭示本真;诚待作者、读者和译事,以实现文化传真。在此翻译观指导下,理氏采用"绪论、注释文外导读,显化、异化文内传真"的翻译策略,取得较好的翻译效果。理氏译经理念及成就对我国典籍英译工作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江西社会科学》2018,(2):258-259
<正>杨宪益提出:"翻译的本质是忠于原文的艺术形象,阐述原文所表达的意境,既不夸张、也不夹带……"我们可以理解为古诗词英译的最高境界,是其对审美艺术的追求,本质上是把这种审美艺术充分地展现出来,把诗人的灵魂传承给读者。黄国文在《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探索:古诗词英译本的语言学分析》中提出"古诗词英译是翻译与美学融合发展、传播文学的一种方向",这就是古诗词英译应该注重美学的艺术表现力,提高审美价值,从而达到传承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历史悠久,非遗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中国旅游外宣国际营销力依然不足致使我国入境旅游发展缓慢。这就要求在非遗旅游外宣翻译中,译者应借鉴旅游营销思维来指导外宣翻译,使译文切实成为旅游营销信息的传播载体,以增强我国非遗旅游外宣的国际营销力。分析了山西省非遗旅游外宣翻译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应在旅游营销思维引领下,做好非遗旅游外宣翻译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试图为我国非遗旅游外宣翻译探索出一条适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周弘 《理论界》2013,(8):41-43
翻译研究文化转向中强调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其显著特点是将翻译现象置于历史、文化的大背景中进行审视。在外宣翻译过程中,中国的政治体制、价值观念及文化体系等被译入西方社会,能否被西方社会接受并产生积极影响对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至关重要。本文主要探讨意识形态对外宣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把社会、历史、文化纳入外宣翻译研究的视野,从而揭示外宣翻译背后深层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以民族舞剧《一把酸枣》为例,在文化自信视域下,针对晋商文化外宣翻译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即在译文中保留汉语风格和文化内涵,旨在让目标语读者更好地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晋商文化外宣翻译的文化传播力。文章以舞剧之名《一把酸枣》及“小伙计”“走西口”“冲喜”等为例,展现了异化策略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19.
译论家韦努蒂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7世纪以来的西方翻译中,归化翻译一直居于主导地位,译文中见不到译者的痕迹,译文仿佛用译入语创作的原文。本文将会对这种状况的表现形式及形成原因进行分析;介绍译论家劳伦斯·韦努蒂异化翻译观。  相似文献   

20.
公司简介是公司的名片,好的简介能够为公司开拓市场、提高知名度、带来巨额利润。公司简介的英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收到国内不少翻译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但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对公司简介英译问题的分析总结,或者是从功能翻译理论或目的论出发,针对翻译中的选词、翻译技巧以及交际效果的研究;或者是基于小型语料库对公司简介文体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提出具体的翻译技巧;很少有人从语用学角度对公司简介翻译过程进行顺应性研究。本文将利用维索尔伦提出的顺应论从语用学角度分析公司简介的英译过程,认为译者英译时需在分析原文信息的基础之上,坚持"效度第一"的原则,采取"信息突出"与"结构简洁"的翻译策略对原文进行必要的"取"与"舍",从而顺应译文的信息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