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一个紧要课题,在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中必须突出教育的实效性、制度的规范性和监督的权威性,这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党风廉政建设质量的根本举措。  相似文献   

2.
高校的任务与性质决定了高校反腐倡廉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高校腐败现象的特点是:行政权力腐败与学术权力腐败并存,腐败人员的职务、职称较高,腐败的群体性、被动性较为突出。高校腐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制度存在缺陷、监督缺位、认知缺失。预防高校腐败现象,就要把握高校的特点,以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为主线,构建制度防腐、监督防腐、廉洁教育、廉政风险评估预警、落实党风廉政责任"五位一体"的腐败预防体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当前腐败易发多发现象产生的制度原因入手,阐述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分析了当前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提出了防治腐败的治本之策——建立教育、监督、惩治的对策,构建党员干部"不想腐败"、"不敢腐败"、"不能腐败"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李况 《南方论刊》2005,(9):22-23
实践证明,纪律教育学习是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措施,我们必须要抓紧、抓好、抓实,坚持常抓不懈。围绕“教育、制度、监督”这个主题,开展纪律教育活动,充分体现了党执政为民的宗旨观念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一、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必须牢牢抓住“标本兼治”这个关键1、通过教育,从意识上筑牢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促使他们正确认识我们党坚决反对腐败的决心和战胜腐败的信心,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切实做到艰苦奋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解决“不想”腐败的问…  相似文献   

5.
制度建设是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有效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根本之策。在新世纪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考验的条件下,要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必须着力从健全完善制度、加强制度教育和制度监督、强化制度意识和制度惩治等方面,对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途径进行积极探索,努力使反腐倡廉取得新成效。  相似文献   

6.
制度建设是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有效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根本之策.在新世纪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考验的条件下,要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必须着力从健全完善制度、加强制度教育和制度监督、强化制度意识和制度惩治等方面,对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途径进行积极探索,努力使反腐倡廉取得新成效.  相似文献   

7.
预防腐败的重点是能够发现腐败的苗头、把握腐败的发展趋势。因此,构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腐败风险预警机制就十分必要,这包括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腐败风险防范机制、发现机制和警示机制,这三大机制构成了腐败风险预警机制的基本结构。结合教育、制度、监督等反腐败途径,以预防腐败为工作重点,依据腐败行为的发生过程,科学设定腐败风险预警机制的作用机理,保证预防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腐败行为的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8.
我们要相信党惩治和治理腐败的决心,相信随着反腐败治标力度的不断加大,治本机制的不断完善,一定能够取得反腐败斗争的胜利。这就要从教育、制度和监督入手,抓好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权力观教育,管好人、管好财、管好权,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开展形式多样的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作。构建党员领导干部"不想腐败"、"不敢腐败"、"不能腐败"的党风廉政建设防范体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反腐倡廉机制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9.
网络监督是网络时代普通公民参与腐败治理的新形式,已经成为舆论监督或社会监督的重要形式。网络监督表现出明显的快捷方便、透明度高、安全性强、参与广泛等特征,能够在腐败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前,网络监督与其他监督形式没有充分整合,应着力建设支撑网络监督的基础制度;网络信息并非都是真实可靠的,应加强对网络信息真实性的甄别工作;网络监督中会出现非理性行为,应加强对网民的教育和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工作。  相似文献   

10.
在反腐败过程中,教育、制度、监督三者是有机统一的,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证,监督是关键。建立、完善惩治与预防腐败的体系,必须正确把握三者的辩证关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高校民主监督主体广泛,既有党内监督,也有党外群众监督和民主党派监督。各监督主体具有学历层次高、思想素质好的特点,宪法和法律赋予他们对学校各项事务进行民主监督的权利,决定了他们既是高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主体,也是民主治校、防腐倡廉的坚强后盾。在当前高校腐败案件呈现上升趋势的背景下,应着重落实高校党代表大会制度、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党风廉政建设特邀监察员制度,切实保障各监督主体的监督职能,为廉政建设构建一道坚固的“防腐墙”。  相似文献   

12.
腐败是"政治之癌",是政治机体的毒瘤.中国共产党一直重视反腐败,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一再强调反腐败制度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加大教育、监督、改革制度创新的力度.形成行之有效的反腐倡廉制度.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要关注人的需要,保障官员的生存、享受、发展需要,并区分真需要和"伪需要",使官员的合理需要得到充分的满足,促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3.
当前,腐败不仅成为我国许多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的直接原因,而且还动摇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威胁党的执政安全。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当权力失去监督,利益冲突就会恶化,这是腐败发生的重要根源。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廉政制度体系,实质上是以防止利益冲突为理论基础构建起来的。从防止利益冲突的视角不断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和创新,是结合中国实际,借鉴国际经验,建设中国特色廉洁政治,促进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的有效手段和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至关重要。要认真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针对新时期反腐倡廉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努力构建惩治预防腐败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15.
期权腐败及其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期权腐败是权力寻租的新变种和衍生物,更具遮蔽性和欺骗性,危害也更烈。这种腐败现象的发生和蔓延,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制度、体制、机制层面的原因。要积极探索从体制、机制、制度上预防和惩治期权腐败的有效途径,努力从源头上不断铲除期权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切实筑牢抵御期权腐败的思想道德防线;进一步加强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全方位、全过程监督,最大限度地减少期权腐败发生的可能;依法规制行政自由裁量权,最大限度地压缩期权腐败的滋生空间;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领导干部辞职制度,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辞职后从事经营活动的跟踪监督。  相似文献   

16.
廉政建设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有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必须深入探究腐败产 生的根源。高校党委必须坚持不懈地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 和预防体系,不断增强治校育人能力,积极创建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7.
信息不对称是腐败行为发生的重要成因,腐败治理需要充分的信息支撑.当前我国反腐工作面临信息来源碎片化、可信度低、查证成本高、缺乏统一规范、部门间信息共享不畅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腐败治理的效率.区块链作为一种新兴的去中心化、安全性高、开放透明的扁平化的信息传输体系,能够实现价值传输的泛化管控.合理运用区块链,能提高监督效用,打造"不敢腐"的监督利器;充分发挥信息价值,建设"不能腐"的制度笼子;全社会联动,开展"不想腐"的廉政教育.区块链在腐败治理领域中的有效运用还需一系列支撑条件,重点是优化腐败治理体系、健全法规制度保障、清除利益与观念障碍等.  相似文献   

18.
对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炼化企业销售业务的监督,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国有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保证作用。结合中石化茂名销售中心的工作实际,认真研究国企销售业务中纪检监察工作的新思路、新对策。贯彻落实中纪委二次全全精神,切实抓好机制、体制、制度建设,是从根本上抓好销售纪检工作的落脚点。从国有炼化企业销售人员的廉洁自律教育、监督管理制度的落实以及在销售业务中反腐防变如何做到的标本兼治等方面展开论述,从而达到销售人员不想腐败、不能腐败、不敢腐败的目的,很好地促进销售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  相似文献   

19.
加强企业党风廉政建设,要以教育为基础,以提高领导干部意识为关键,以制度规范为重点,有效预防和治理腐败,维护企业和职工的整体利益。  相似文献   

20.
腐败不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事关党的生死存亡.但在现实中,一些人"腐而不败"、"边腐边升"的现象屡有发生.为从根本上杜绝腐败,必须对国家公务人员和党员、领导干部进行有针对性的防腐惩腐教育;完善对干部的任用、管理和监督制度;尽快制定行政程序法,增强行政操作的透明度;制定<行政监督法>,使监督部门有章可循地履行监督职能;加大对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刑事惩治力度,提高腐败者的违法乱纪成本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