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府调控行为与市场运作机制之间具有耦合性,而循环经济自身的属性特征以及"市场失灵",引致"大循环、中循环、小循环"运转不畅、"信息不对称"和不恰当的"循环经济热"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循环经济的发展。基于"杠杆平衡条件",构造了政府调控行为与市场运作机制的契合模型,表明宏观调控作用力能够引导、规范、协调、激励和服务循环经济的发展。因此,应当健全市场机制、优化宏观调控体系,以逐步矫正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市场失灵"。  相似文献   

2.
政府主导旅游业发展难免存在政府失灵.政府失灵表现为政府内部协调失灵、排挤社区参与以及旅游政策失误.根据政府失灵理论,结合中国旅游业的特点,可以通过政府内部模拟市场、保障社区的有效参与、建立旅游政策绩效评价体系和强化旅游协会组织作用等措施减少政府失灵.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政府推动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蕾 《兰州学刊》2010,(4):21-24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具有典型的公共物品属性,公共物品生产的非竞争性与消费的非排他性,决定了政府是环境保护这一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在城市循环经济多元主体管理框架中,城市政府是城市循环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组织者和指挥者,政府的行为决定并影响着其他城市管理主体的活动方式和活动效果,因此,政府应该通过规制性政策、市场性政策和参与性政策构筑全方位的政策体系,从而推动城市循环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实质上是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双重交织的结果。浙江扶助中小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政策举措与政府行为异化例证了这一结果。因此,必须立足于完善市场机制和转变政府职能,不断创新中小企业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5.
政府失灵是世界各国在推动本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共同面对的问题。在简要概述政府失灵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的基础上,分析导致政府失灵的内、外部因素,并进一步对政府行为的外部性及其与政府失灵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认为当前在有效解决政府失灵问题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应着力于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建立和完善法律规章制度、正确定位政府的角色、改革和完善政府的体制,并以第三方力量的独立性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政府干预创业投资是出于保证创业投资顺利进行的需要,是以创业资本市场存在失灵现象为前提并且也是出于维护国家利益为目的的。政府干预创业投资有直接手段和间接手段两种方式。直接手段指包括提供种子资金、放松创业投资资金来源的限制、直接提供财政刺激等等。间接手段包括中小企业政策、金融市场结构政策、科技政策、产业政策、专利和知识产权保护政策、财政政策等等。全面衡量政府直接干预效率,需要综合分析政府直接干预带来的示范效应和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7.
循环经济的对象-主体-政策模型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前,我国循环经济的理论和实践虽有所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循环型社会,需要带动企业、公民和政府三个主体的参加,对资源的输入端、使用过程中和输出端的三个环节进行全过程管理,并且施行管制性政策、市场性政策和参与性政策,从而实现循环经济所追求的目标。建立基于循环经济的对象—主体—政策模型,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决策者建立一个发展循环经济的框架。  相似文献   

8.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及其关系的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理论界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本文将市场失灵划分为效率性市场失灵、公平性市场失灵、不成熟性市场失灵三大类型,将政府干预划分为反市场经济的政府干预和对市场经济的政府干预.在重点突出发展中国家或经济转型期国家所特有的不成熟性市场失灵及反市场经济的政府干预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阶段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及政府干预的主要类型,有针对性地提出理顺我国现阶段各种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财税政策介入高新技术产业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新技术产业具有一系列不同于传统产业的特点,从而具有更明显的市场失灵,需要政府介入, 对其进行宏观调控。财税政策作为市场经济下政府调控经济运行的最直接手段,对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市场失灵是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之一,也是政府进行政策干预的理论基础。由于人们未能全面、准确地界定市场失灵,从而产生了对市场失灵的错误认识。但是,人们往往将各种违背经济规律的现象都归因于市场失灵,并将其作为政府进行政策干预的理论依据。导致这种误解的根本原因在于未能全面、准确地界定市场失灵。为了消除人们对市场失灵的认识误区,必须全面准确地界定市场失灵。  相似文献   

11.
循环经济是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融为一体,促进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良性互动的经济运行模式。在分析我国省域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其特点的同时,借鉴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家省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经验,并探究低碳节能与生态驱动下的政府行为,由此界定省域范围内主体功能区、分类分区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从而健全主体功能区机制体系、推进省域循环经济模式创新进程。即针对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健全其管理机制、监督机制、保障措施、政策体系,推进生态与低碳引领、公众与社团合力、技术与人才并重、强化政府责任等省域循环经济模式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财税政策支持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日本循环经济发展历程、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日本政府推进循环经济发展采取的预算、政府购买和转移支出、税收优惠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得出了对我国政府循环经济财税政策支持体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新公共管理:面对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新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在对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进行纠错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公共管理的行政改革理念和模式。它以公共选择理论、管理主义和新制度经济学等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主张把政府的政策职能和管理职能分开,调整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引进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和经验,利用市场和社会的力量,提高公共部门的工作效率。新公共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共行政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借鉴和吸收其合理因素,对于推进我国公共行政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社会工作与创新社会治理关系密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社会工作体系是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宏观社会工作可以为社会治理宏观目标的实现提供行动、政策和理论支撑;微观社会工作可以通过嵌入社会微生活而推进社会治理中微观目标的实现。创新社会治理是为了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社会治理失灵问题,而造成社会治理失灵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失灵、社区失灵和志愿失灵。要解决这些失灵问题,需要完善和发展社会工作体系,以宏观社会工作应对政府失灵问题,以微观社会工作应对社区失灵和志愿失灵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循环经济战略选择的现实约束条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建民 《东岳论丛》2005,26(2):101-103
循环经济是对工业化以来以经济、社会、环境三维分裂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模式的批判。在其实施过程也受外来型工业化、发展主义政策取向、科学技术水平的现实制约。在中国发展循环经济 ,必须发挥企业、政府和公众等利益相关者的作用 ,立足于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从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战略设计。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土地征用政策失灵的表现、症结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土地征用实践,在保证了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用地需求的同时,出现了一些偏离政策目标的严重负面影响。文章分析了土地征用政策失灵的表现及其原因,并提出系统化的政策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17.
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政府失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失灵是一种客观存在.从政府干预经济的范围和力度上看,政府失灵主要表现在政府干预过度、干预不足和角色错位三个方面.从政府对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上看,则主要表现为政策随机多变和政策失误两个方面.发生政府失灵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的组织制度存在缺陷,政府干预经济的行为与市场机制的运行并非能完全吻合,政府决策可能会受到非经济因素的影响,政府官员的寻租行为,政府获取的信息具有不完全性,政策的滞后性,以及公众预期的作用等.为了克服政府干预经济行为的局限性,尽可能地避免政府失灵出现,应该在几个方面进行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8.
政策失灵的政府执行主体原因剖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尝试从政府执行主体即人的角度来探析政策失灵的原因。政府执行主体是影响政策执行的最重要的要素。政府执行主体的利益倾向、价值观、认知水平、执行态度、能力水平等诸多方面的不足,是妨碍政策的顺利有效执行,导致政策失灵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重庆社会科学》2010年第11期刊发了《循环经济的政策调控与激励机制》一文,作者对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态势和政府对循环经济的调控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并针对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提出了若干建设性的建议。其中,环境税机制被视为促进我国循环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作者认为,我国应该重构环境税制度。使环境税为推动我国循环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20.
我国生态环境治理中的非营利组织的性质与功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基于对非营利组织形成与发展的动因、非营利组织在社会经济事务公共管理中的性质与功能的分析基础上 ,从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等角度简要剖析了我国生态环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揭示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治理中非营利组织的性质与功能及其发展的制约因素 ,并提出我国促进生态治理的非营利组织产生及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