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校德育人性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高校德育过去一直对青年大学生群体的教育关注较多,而对于个体的关注很少,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德育内容与生活相脱节,德育目标过于理想化,德育方法过于简单化较突出,“人性化”德育缺失,高校德育现状有待进一步提高。走出困境的出路在于实现德育的“人性化”,即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确立人性化的高校德育目标,优化人性化的德育方法,改革高校德育课程的设置和营造人性化的德育环境。  相似文献   

2.
法律教育是大学生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高等学校法律教育实效性的途径之一是回归生活世界。高等学校法律回归生活的理论基础是——教育回归生活原理与法治的生活立场原理。其回归生活的路径包括:教学时间的生活回归、教育内容的生活回归与教育基点的生活回归。  相似文献   

3.
法律教育是大学生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高等学校法律教育实效性的途径之一是回归生活世界.高等学校法律回归生活的理论基础是--教育回归生活原理与法治的生活立场原理.其回归生活的路径包括:教学时间的生活回归、教育内容的生活回归与教育基点的生活回归.  相似文献   

4.
张志鹏  肖阳 《南方论刊》2009,(11):68-6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是新世纪新阶段高校德育的纲领性文件思想政治教育。本文从大学生德育教育角度论述了以人为本,树立新的德育理念,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赵阿华 《学术论坛》2007,3(2):34-37
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与学生生活脱节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不高的根本原因。要使学校德育有所成就,就必须构建生活德育模式,把理想化的道德教育回归现实生活中,以道德主体为核心,围绕其社会现实生活进行道德教育。文章从生活德育的理论依据、优势分析、实践设计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而丰富生活德育模式的理论,为生活德育的实施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狄尔泰的生命观对生命完整性的强调,不仅切中现代性危机的弊端,也为当代中国德育本体转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狄尔泰的体验论强化了生命的统一性与完整性,改变了传统认识论观念,对当代中国德育认知理念的转变很有启迪意义。狄尔泰的生活观将生活提升为精神科学的出发点,有助于当代中国德育从知性德育向生活德育范式回归。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充分认识高校德育主客体的互动关系及其文化责任,是师生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的内在要求,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大学生主体性的前提。同时,也为师生实施高校德育活动提供了方向。以此以文化为视角,阐述了高校德育主体的互动关系及其责任。  相似文献   

8.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手,其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进程。基于德育的大学生学业辅导体系,有助于培养具有社会主义理想的有为青年。分析了构建德育化大学生学业辅导体系的内涵,阐述了体系构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大学德育要取得实效,必须实践主体性教育的基本理念,采用参与型德育模式,通过主题演讲、启发式讨论、研究性学习等手段丰富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参与德育过程进行情感体验。同时,大学德育必须走出课堂、回归生活,积极引导学生自主进行道德实践。  相似文献   

10.
整协型德育模式是吸纳传统的德育模式优点而提出的高校德育中比较稳定的教育程度及其方法的策略体系,它上秉抽象理论,下承实践环节,融师生学育互动于一体。在大学生道德需要、道德情操、道德反思能力、道德认知能力等方面进行培养,让他们体验生活、回归生活,并建立一支相应的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1.
彭文君 《理论界》2014,(3):186-188
"回归生活世界"是现代人走出唯理性世界困境的普遍追寻。现代德育回归生活世界是当代历史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现代德育困境的主要途径。但是此次回归是在更高程度上的回归,它关注个人的生活世界,在真实的生活世界里体悟德性,最终指向提升生活世界。为此,要使这种应然状态变成实然,就需要设想一些具体的生活化的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12.
高校德育应该回归怎样的生活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高校德育往往与学生生活相脱节,为解决现代高校德育与学生生活相脱节之问题,应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即回归学生的现实层面、学生的精神层面、学生内心和未来层面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13.
张宁  张宁  张春红 《南方论刊》2010,(10):42-44
在新的形势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学生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原则、新内容、新途径,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所谓主体性原则,在高校德育的意义上,就是指要以大学生为主体开展德育工作,发挥大学生的主体功能.在高校德育工作中贯彻和运用这一原则,就必须把德育充分建立在大学生的道德需要上;根据大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品德教育;注重大学生自律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校德育关怀缺失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的新理念。高校德育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高校德育关怀缺失所引发的大学生道德问题是不可回避并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从我国高校的教育体制、德育模式和教育对象三个维度加以剖析,可使我们对高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这对进一步加强并且完善高校德育无疑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庆恒 《理论界》2007,(6):115-116
德育在高校教育中居于首位,是培养大学生人格的重要手段。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的内涵至少包括教育观念上的人本化、教育教学中的个性化、教育管理上的人性化等方面的内容。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从了解、理解、尊重、引导和服务于学生等方面入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达到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通过调查分析可知,伴随我国经济体制转型和价值观多元化而不断出现的社会负面事件,对高校德育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高校德育工作者要从开辟德育教育新阵地、改变德育理念、提升大学生哲学素养以及创新教育内容等方面不断努力,化解社会负面事件对高校德育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新阶段,高校德育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进行德育创新,树立全新的德育工作理念。本文结合实际阐述了高校德育要树立德育为先、以人为本、整体衔接、"合力育人"、德育生活化、德育主体等六种理念,全面推进德育创新。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教育走进学生公寓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生公寓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改进和加强学生公寓的管理,坚持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已成为高等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理论界》2017,(3)
大学生权利是基于马克思权利观视域下的探析,是高等教育深层次改革的立足点。以马克思权利观的人赋本源论、自由内涵论和权利与义务运行论为视阈,科学表述大学生作为特殊主体的权利依据、权利内涵与权利运行。提出了德育注重自治是马克思权利自由观之本质实践的基本要求;智育注重自学是对马克思权利人赋论之证成的有效回应;体育注重自强是对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念的有效贯通;美育注重自尊是马克思关于权利义务运行思想的有效保障等自为主义途径,树立大学生自在、自觉和自信的权利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