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陈化北:你留学美国并做到美国大学的教授,没有日语基础,为什么会选择到日本工作呢?李克:上世纪90年代,曾经非常辉煌的日本经济出现衰退,日本政府认为需要从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上和西方进行更多的交流。随  相似文献   

2.
刘若水 《人才瞭望》2016,(17):13-15
20世纪70~80年代,美、英相继陷入滞胀,“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分别采用减税和企业改革等措施帮助经济走出衰退的泥淖。20O7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逐年下滑,但需求刺激效果甚微。需求不足仅是表象,供需错配才是实质,因而需要从供给端着手改革。中国“供给侧改革”更注重经济结构的优化,避免潜在增速的大幅下滑。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设日语专业的高校凤毛麟角,日语专业毕业生主要在经贸、科技、文教、企业等领域从事翻译、管理、教育等工作, 基本上能够满足国家对日语专业人才的需求,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九十年代中后期。近几年来,高等教育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本科生扩招政策的实施,高校规模不断扩大,新型大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在东赢日本九十年代以来,经济陷入不景气的困境,国内生产成本不断上涨,消费市场有限,日本企业为了谋取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纷纷把企业搬到国外,日资、  相似文献   

4.
社会对人才最迫切、最直接的需求,演绎着对人才的狂热争夺。世界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预言:世界将陷入一场“人才争夺战”。纵观世界经济风云,人才争夺已为商家立命之本,并成为一个国际性的话题。一、人才争夺,区域经济各显神通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表现为世界经济战的优胜劣汰,欧洲、北美、澳洲及亚洲日本等国的高速发展,取决于高科技的争夺,而高科技争夺的焦点,是人才的争夺。  相似文献   

5.
在长达三年的全美经济大衰退中,作为全美乃至全球科技重镇硅谷,衰象出现最早,受创程度最大,于今全美经济明显复苏,而硅谷回升步伐又比全国慢了半拍,这是什么原因?今日硅谷状况如何?复苏之路何在?现就目睹身受作一探析,冀能对我国的高科技园区建设提供“前车之鉴”的参考。 硅谷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斯坦福大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和日本在经济、文化、科学技术、贸易等领域的交流日益频繁,日语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国内一度出现了"日语热"。旅游业是大连的支柱产业每年都会有大批的外国客人到大连旅游、观光,而日本是大连最大的客源国之一。  相似文献   

7.
二战后,日本在短短的30年间,即从一片废墟重新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其之所以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经济腾飞,日本企业文化可以说功不可没。以忠、和、诚为理念、团队精神和人本主义为特点的日本企业文化,已成为东方企业文化的成功代表。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有必要借鉴日本企业文化的成功经验,同时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建构中国自身的企业文化,实现中国企业文化内涵与形式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以往美国就业率高,经济发展比较好,人才大量流向美国。但现在美国经济出现衰退,而中国大陆经济起来了,各方面的环境也越来越好,人才就会向这边流动的。  相似文献   

9.
对中日德育的不同点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视中小学道德教育是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中日是两个意识形态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道德教育方面有着各自不同的鲜明特征,本文就两国德育的不同点进行比较分析,总结日本的德育特色,以期给我国的德育工作带来些启示。  相似文献   

10.
日本关西地区1月17日发生的这场罕见的狂震,死伤枕籍,令正逐渐治愈“泡沫经济”创伤的日本,陷入了另一个深渊。地震的发生使版神两地域的制造企业大多数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虽然受灾后一周左右,受灾较轻的工场部分生产开始运转,但沿岸地区的钢铁、汽车、机械、电机、造船等大规模的产业生产回复将需要很多的一段时间。大地震使神户港总延长26299米的岸壁基本上被毁坏,船不能靠岸,运输陷入瘫痪状况。虽然采取紧急措施运输开始转移,但是,神户港的运输量占日本5大港口运输的30%。这30%的运输量,其它港口很难全部容纳。所以物流…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各行各业都存在着巨大的人才缺口。许多经济发展较为快速的地区,如江苏,都已经陷入了对人才的“用工荒”阶段,十分缺乏实践性人才。为满足市场需求,迎合时代的发展,江苏在进行学生的职业教育时应当有所特征,努力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优势。为此,各个职业学校应当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优化,以提升教学质量,这也是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共同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二战使得日本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战后,具有顽强拼搏精神的日本人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资本,推进国内产业的升级换代,重视科教文事业的发展。并且得益于美国战后扶持日本的政策,日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出现了"泡沫经济"。随着90年代初泡沫经济的破灭,日本经济出现了大萧条,这对日本经济的影响至今也未完全消除。本文通过分析日本泡沫经济形成和破灭的原因,对正处在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对于预防泡沫经济的出现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动荡,继1947年开始迅速挽救,1955年左右开始约20年期间日本经济高度增长被称为持续的经济增长期。所以各国开始寻找日本经济发展成功的要领,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日本企业独特的管理制度。目前,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国企业的管理制度也在激烈的变化中。本文从日本的传统文化入手,分析其与日本企业管理制度产生的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4.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2021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范围扩散并且引发世界经济深度衰退的严峻形势下,我国政府和就业相关部门坚持实施促进更高质量就业政策,稳就业促增...  相似文献   

15.
日元升值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日本经济复苏以来,日本经济增长和日元汇率波动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相对低沽的日元兑美元固定汇率制,成为了日本产品在国际贸易上长期具备价格优势的保障,但  相似文献   

16.
四域短波     
日本国贸促会长致电马局长热烈祝贺我国国庆值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四十二周年之际,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会长樱内义雄致电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马俊如,热烈祝贺我国国庆。衷心祝愿我国在积极推行改革与开放政策中取得更大成就。祝愿两国友好关系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祝两国经济贸易技术合作日益发展。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闭关锁国的大门先后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两国封建统治者被迫开港通商,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陷入了深刻的民族危机之中。于是,日本发生了明治维新,30年后,中国兴起戊戌变法。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戊戌变法的倡导者,是以日本的明治维新为蓝本来规划中国社会,达到"救国图存"的改革方案的。两国的变法极其相似,但结局却相反,前者成功,后者失败。日本的明治维新成功了,使日本的封建社会结束了半殖民地的危机而走向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终于成为一个"国富民强"的资本主义国家。然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却失败了,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仍处于水深火热、备受凌辱的深渊。  相似文献   

18.
一旦人口红利期结束,会"未富先老"?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认为——有人担心中国经济在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之前,一旦人口红利期结束,会陷入"未富先老"的境地。中国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随着我国改革开发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加入WTO后,我国原有的国有大中型制造业企业已然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国际竞争。欧美、日本等制造业发达国家的国际化运营告诉我们,企业的国际化战略给企业提供了更大的  相似文献   

20.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一年来,非洲确诊病例已经突破340万例,造成8万多人死亡。这场健康危机对非洲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持续影响,危及非洲多年的发展成果。非洲开发银行发布的《2020非洲经济展望》报告显示,新冠肺炎疫情导致非洲大陆经济持续衰退,预计2020年非洲国家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出现1.7%至3.4%的萎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