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美国OpenAI公司开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语言模型ChatGPT标志着通用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将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作为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的典型代表,它具有拟人化、强交互性、全感官3个主要特征。ChatGPT的出现可能会掀起AI的技术革命,推动人类生活生产方式创新,促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此同时,也会引发数据隐私泄露、社会失业、行业垄断、算法偏见等社会风险。对ChatGPT的社会风险治理,在伦理方面,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培育公民的数字素养和建立伦理审查机构,促进应用的合理化;在法律规制上,应通过立法、权力监督、制度保障等手段,促进ChatGPT的应用合法化;在技术上,应将法律规制、相关伦理等价值观念转化为算法,以算法来规制算法。  相似文献   

2.
ChatGPT作为一款基于超大规模人工智能模型的人机对话应用程序,其广泛运用将对政治社会带来诸多影响。ChatGPT具备较强的政治社会动能,其对多个社会领域、应用场景的嵌入将使得政治社会面临机遇与风险兼具态势、出现技术的不断演化迭代、迎来更多类人化的替代物、遭遇多维度深层次的变革。同时,ChatGPT也会引发政治社会风险:政治风险方面,ChatGPT使用过程中的数据流动会冲击国家主权独立性,数字技术霸权可能威胁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可能面临渗透风险;社会风险方面,就业结构、社会传播、伦理道德、人口安全等领域都可能因为ChatGPT而产生新的风险。针对这些潜在风险,应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下,秉持鼓励发展、保障安全、技术规制、协同监管的原则对其加以防范。具体而言,应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加快构建ChatGPT发展的安全生态;坚持积极引导与有效治理并进,加快推进ChatGPT协同监管体系;坚持技术规制与立法保护并举,加快净化ChatGPT风险防范环境。  相似文献   

3.
自2022年起,以ChatGPT和GPT-4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迅速发展,人工智能进入了“大模型”时代。作为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技术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人的创造物,也引发了人的主体性的丧失、数据隐私泄露与算法偏见、责任主体冲击与道德地位的模糊等伦理问题,会威胁到人类的幸福生活。以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发的伦理问题为起点、以挖掘其产生的原因为依据,提出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的体制和机制、优化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设计和培育正确的主体意识等规制路径。  相似文献   

4.
意识形态风险防范是事关民族复兴、国家主权、文化建设的核心范畴。在当今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发展的数字时代,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内嵌渗透到社会生活领域之中,伴随着交互深度与辐射范围的不断扩展,裹挟了众多具有新特点的意识形态风险。清晰明辨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产生意识形态风险的内在机理是防范生成式人工智能意识形态风险的前提。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凭借内容生成的首要功能对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念层进行渗透;依靠交互对话的产品形态对意识形态的话语方式产生影响;利用多维应用的功能属性对社会生活实践领域展开强势介入,促使当下意识形态斗争态势风云诡谲,变化万千。理性审视和精准识别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所诱发的意识形态风险是防范生成式人工智能意识形态风险的关键。从意识形态引领角度出发,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运行机制深蕴的资本逻辑解构社会成员已形成的认知和价值,借由"技术-资本"双重优势导致意识形态面临引领乏力风险;从意识形态话语维度审视,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人机协同"话语生产新模式削弱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深度,多元的生成式话语输送淡化话语权威,导致意识形态话语减蚀风险;从意识形态管理层面反思,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发的信息传播新范式消解意识形态管理的主导权,及其对人的强化宰制,导致意识形态管理弱化风险。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掌握先进技术基础上诱发了一系列辐射广泛、渗透全面、不易掌控的意识形态风险。如何防范与化解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意识形态风险,成为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无法回避的新课题。首先,贯彻落实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意识形态防范工作,推进打造人机和谐、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其次,打造富有中国特色的话语途径,在讲好中国故事的话语基础上破解西方话语的现代困境;最后,积极倡导全球治理并贡献中国方案,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发展原则,依托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负责任的人工智能格局,促使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现代文明面前彰显光明的未来前景。  相似文献   

5.
ChatGPT是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OpenAI推出的一种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其深度的学习能力和自我纠正能力,提高了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的交往。ChatGPT在实现科学技术革新的同时,也存在敏感数据泄露的风险。ChatGPT在保护个人主体数据、企业主体数据和国家主体数据方面需要法律予以规范。因此,如何应对ChatGPT带来的数据安全,成为生成式人工智能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通过分析ChatGPT运作阶段和数据主体应用现状可能存在的数据风险,以我国数据规制法律框架为基础,借鉴域外人工智能立法模式,探究ChatGPT的数据风险法治化应对策略,以此合理构建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数据风险法律规制体系。  相似文献   

6.
ChatGPT基于跨模态深度学习模型获取了参与思政教育对话的能力,从而在现实中直接实现思政主客体与人工智能的交流。具体而言,依托特征关联技术精确识别思政教育问题和答案的对应机理后,ChatGPT通过反馈强化学习机制,在与思政主客体互动交流中,聚合语料知识,转化数据意义,生产文本内容,修正并输出答案,实现对思政教育的技术介入。然而ChatGPT介入后所生产出的思政教育话语却导致了主客体关系失衡、主体间性的推测性价值解构和主体情感功能消解等问题。ChatGPT的技术瑕疵以不能准确分辨信源真伪和不能充分理解语言内涵为甚,两大瑕疵对输入输出内容的影响可能会强化思政教育客体对主流意识形态的错误认知,并破坏客体已经成型的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结构。由于对ChatGPT的不当利用会导致意识形态渗透和错误思潮传播等安全风险,因此思政教育主体应积极解析ChatGPT的底层算法技术,研究其生产思政话语的规律和特点,建构正向的思政传播与接受机制,使思政主客体由被动适应技术介入转向主动识别智控技术,从而实现守正创新、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  相似文献   

7.
ChatGPT以其强大的内容生成能力在赋能各行各业的同时也潜藏着意识形态渗透风险、主流意识形态权威淡化风险、主流思想传导弱化风险、操纵网络舆论风险、意识形态排斥风险等各类意识形态风险。通过对ChatGPT意识形态风险的肇因分析,发现算法霸权扩张、算法强化偏见与不确定性、资本对技术统摄、文化软实力较量、协同监管滞后等因素共同导致了ChatGPT意识形态风险“在场”的必然性。因此,要坚持整体观来防范ChatGPT的意识形态风险,坚持引导算法权力,优化算法技术,矫治资本逻辑,提升文化软实力,完善法律法规,使这一新的“变量”成为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最大“增量”。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生成式预训练变压器,ChatGPT技术在推动人类社会进入通用人工智能时代的同时,也会“堆积”一些形而上学问题。其在技术演进中,呈现的偏差性、不可靠性、鲁棒性、有毒性等伦理特性,诱发了道德判定障碍、社会偏见刻板化、用户数据去隐私化、科学技术异化等人工智能伦理风险。只有凸显人文价值关怀,重塑伦理主体责任,强化伦理政策导向,创新伦理运行机制,才能有效纾解ChatGPT技术带来的伦理风险,使人工智能系统成功融入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生成式预训练变压器,ChatGPT技术在推动人类社会进入通用人工智能时代的同时,也会“堆积”一些形而上学问题。其在技术演进中,呈现的偏差性、不可靠性、鲁棒性、有毒性等伦理特性,诱发了道德判定障碍、社会偏见刻板化、用户数据去隐私化、科学技术异化等人工智能伦理风险。只有凸显人文价值关怀,重塑伦理主体责任,强化伦理政策导向,创新伦理运行机制,才能有效纾解ChatGPT技术带来的伦理风险,使人工智能系统成功融入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10.
ChatGPT一经问世就引起广泛热仪,它以高拟真度、强互动性和多模态的特质颠覆了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既有印象。其作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优秀代表正以高调的姿态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打破人类认知壁垒。但科技的发展具有矛盾性和两面性,越智慧的科技,越易使人滋生恐惧和不安等情绪,提升效率、便民利民的同时,也通常伴随一系列的伦理风险。ChatGPT对工作效率模式带来的重大变化,使其两面矛盾性更为凸显。克服矛盾心理需要厘清ChatGPT引发的人类主体地位受冲击、隐私侵犯与算法歧视、作弊成本降低与学术不端、侵扰意识形态防线等伦理风险。应对这些伦理风险需要坚持人本主义原则、守住技术发展底线、保护隐私群己共律、加强算法设计与监管、坚持科技伦理教育、实现监督与引导并行、补齐生成式AI短板、走独立自主发展之路,从而实现ChatGPT的伦理规制,克服人们因技术的强大智慧而产生的矛盾心理,确保智能技术始终沿着造福人类之路稳步前行。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分析电子商务的基本问题及其安全要素的基础上,具体介绍了数据加密技术以及如何消除电子商务中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评价一种密码算法的指标体系,利用这个体系对几种密码算法的安全性进行具体的探讨与分析,最 后对需要重点研究的几个问题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套基于混沌加密算法的网络软件包分级保护的完整解决方案,根据软件包中不同模块的重要程度及其安全等级,在用户局域网内部建立软件包下载权限。在权限设定中,基于混沌系统的不确定性和初值敏感性,对不同安全等级的软件采用基于Logistic映射的混沌加密算法,形成唯一的注册码。因此,该保护机制在运行效率和加密安全性等方面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了最小跳数路由算法的局限性基础上提出了最优跳数算法,该算法充分考虑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跳数、能量、负载问题,以求在三者平衡中达到网络路由的最优。通过对最优跳数算法进行的仿真,显示研究成果可以有效地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够达到平面路由算法的最好效果,即通过传输数据量较小的邻点信息表,就可以高效、可靠地传输有效数据,得到很高的有效数据率。  相似文献   

15.
鉴于模型推理的入侵检测方法,需要在庞大的审计记录空间中搜索巨量的攻击脚本子集中的最优值,对于这一NP类完全问题,提出了应用模拟退火算法。并建立了攻击检测的优化问题模型,给出了攻击检测实验中的解空间、目标函数、新解的产生和接受准则,得到了一个合理的冷却进度表,并对实验中的模拟退火算法进行了并行化研究。实验证明,与传统的贪心算法相比,应用模拟退火算法提高了进化速度和全局寻优能力,较好地解决了搜索效率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基于RSA的电子商务信息加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网络信息时代,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和普及打破了人们传统的经营和消费理念,网上消费已成为一种新的消费形式,但随之而来的便是电子商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安全问题。文章主要通过对电子商务安全隐患的分析,论证了数据加密技术在电子商务安全中的作用,重点探讨了RSA公钥加密算法,并通过实例对其加密原理、计算复杂性等安全性问题作了详尽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7.
语言安全是现今非传统安全领域的一项重要议题,也是备受学界关注的一个新的研究概念和领域。从对语言安全内涵的界定出发,探讨语言安全与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的相互关系,发现非传统安全视域下的语言安全问题关涉甚广,由此对语言引发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问题等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新的、可实现安全的公钥密码体制,在采用原有的公钥、私钥的基础上,增加数量庞大、开销极低的公开参数集合;在每加密一批数据时选择一组新的不重复公开参数。提出了判断4次同余方程解结构及其求解的线性时间快速算法,以实现公开参数集合的操作。该安全方案可以主动抵御选择明文攻击与各种选择密文攻击,包括IND-CCA2,并且可以达到类似一次一密的安全效果。对于大批量数据的加密解密,计算和存储开销集中于第一个数据,自第二个之后只需要简单的异或操作;可应用于如RFID标签的低端产品或如无线网络等计算、存储、带宽等资源受到极大限制的设备中。  相似文献   

19.
国际危机管理一直是国际安全问题研究的重要内容.当代西方国际政治理论的三大流派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都提出了各自关于国际危机管理的模式.现实主义强调权力安全危机管理模式,认为均势安全观、霸权安全观和威慑安全观都是权力安全模式的表现;自由主义主张制度安全危机管理模式,突出国际制度和民主理念在国际危机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而建构主义则提出了观念安全危机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安全哲学新理念:"优态共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解安全内涵的不同视角,导致了不同的安全实现的可能性限度."优态共存"的安全哲学新理念源于<易经>"保合太和"的安全思维,合于"建构主义"的安全理论."优态共存"倡导"和合共建"的安全模式,以超越"隔离防守"、"进攻拓展"、"结盟协作"的安全模式及其相应的"防御性现实主义"、"进攻性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的安全观,并为非传统安全的维护确定重视"人的安全"、"社会安全"与"全球安全"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