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中印两国自1950年4月建交后,在新的基础上发展了友好关系。但是,由于印度政府奉行单边主义、扩张主义边界政策,中印边界争端逐步升级,最终导致了1962年的中印边境之战。作为中方的最高决策者,毛泽东不仅坚决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而且为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作出了一切可能的努力,充分展现了融政治斗争、军事斗争和外交斗争于一体的卓越领导艺术。  相似文献   

2.
唐硕 《中华魂》2013,(7):60-61
1962年冬,我军某师在中印边境东段瓦弄,进行了一场自卫反击战,这一仗如同当时西方记者描述的,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惩罚了印度侵略者,维护了我国的领土的主权,壮了军威,扬了国威。作战期间,我是师的作战参谋。这场战争,虽过去50年了,  相似文献   

3.
1965年8月至9月,印度和巴基斯坦因克什米尔问题爆发第二次印巴战争。与此同时,由于印军不断在中印边界、特别是在中锡边界一再向中方挑衅,中国同印度进行了一系列军事外交斗争,有力地配合了巴基斯坦的反侵略战争。由于印度陷于印巴战争,中国在与印度的斗争中居于十分主动的地位,掌握着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对印度进行反击的“选择权”。从双方的军事实力对比来看,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后,美英曾经为印度提供了6个山地师的武器装备,苏联也提供印度相当的军援①,但印军掌握先进的武器需要相当一段的时间。另一方面,中国在此期…  相似文献   

4.
从1958年开始,中苏之间在对内、对外政策方面逐渐产生了分歧。与此同时,中国与印度在国际领域的友好合作也遇到了麻烦。1959年初,中印纠葛因西藏问题引起,苏联支持中国的西藏政策,但回避了对印度的指责。中印边界冲突发生后,莫斯科采取了中立态度,引起中国的强烈不满。赫鲁晓夫访美后来到北京,试图说服中共放弃激进政策,融入缓和进程。毛泽东对苏美亲近早有怀疑,力劝赫鲁晓夫改弦更张。中苏领导人之间发生激烈争吵,会谈不欢而散。尽管事后中苏都意识到彼此团结友好的重要性,但1959年10月中印边界冲突升级进一步刺激了赫鲁晓夫,而毛泽东则不能再容忍苏联对美国软弱和妥协的政策。中苏矛盾表现在中印冲突问题上,其实质却是对苏联与美国接近及缓和政策有不同认识和立场。于是,中苏几乎同时做出决定,公开发表各自对于革命、战争、和平等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的看法,中苏分歧由此公开化。  相似文献   

5.
中印边界问题是英帝国主义及其殖民后的印度侵略中国的产物。在处理这一历史遗留问题的过程中,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先后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其中所体现出来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我国在当今复杂国际环境下妥善处理并最终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启示:第一,要从维护我国国家安全和中印友好关系的大局出发处理中印边界问题;第二,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守国家领土、主权、安全不容侵犯的底线;第三,中印边界问题只能通过谈判协商求得公平合理的解决;第四,要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军事等手段处理中印边界问题。  相似文献   

6.
2018年4月中印领导人的武汉非正式会晤推动了中印关系的回暖,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印度靠近“印太战略”的步伐,也为中印海洋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中国和印度的海洋地缘态势与海洋地缘认知为中印两国的海洋合作实践提供支撑。当前,中印两国相似的发展定位、实现海洋政治目标的“借力”诉求以及应对海洋非传统安全问题的需要为双方海洋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不过,中印双方脆弱的政治关系、海洋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威胁以及美国和其主导的“印太战略”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中印海洋合作。未来,中印海洋合作将呈现出持续深化并逐渐丰富合作层次的发展趋势,同时也会产生一系列影响。一方面印太地区将成为全球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的下一个中心地带,中印海洋合作的开展会使印太地区态势更为复杂;但另一方面中国未来的发展将面临有利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7.
20世纪60年代初,中苏分歧和中印边界争端日益激化.始于50年代的美国对印政策反思和对苏联、中国外交政策的认识,促成了肯尼迪政府"裂变"中苏与联印制华政策的出台,美国希望借中印边界冲突之机加速"裂变"中苏,并将印度拉入对华遏制轨道,此政策在中印边界战争期间得到充分贯彻实施.由于决策很大程度立足于主观的地缘战略假设和对印并不贴切的评估分析,肯尼迪政府上述政策最终未能达到预期设想.  相似文献   

8.
现代京剧《红灯记》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流传很广,它讲述了中共地下党员为保护和传递一份密电码与日本侵略者机智周旋、勇敢斗争的故事。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领导人都曾参与《红  相似文献   

9.
边境线上的生死搏杀 1979年,李保民奉命赶赴对越自卫反击战前线。那年的他20岁。对越自卫反击战还没有打响,但是边境线已经笼罩上了浓浓的战争气氛。  相似文献   

10.
自1959年以来,印度不仅公开支持达赖集团的叛乱活动,而且通过外交、军事以及舆论等手段向中国方面施加压力。面对这一形势,毛泽东从维护中印关系出发,纯熟地运用政治、军事以及外交等斗争手段,与印度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较量。毛泽东这一时期的应对,不仅有效地维护了中国的国家安全和主权独立,而且充分体现了其一贯的外交思想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指挥刘邓大军挺进并转战大别山是毛泽东军事生涯中的得意之笔。刘邓所部在大别山斗争中经受了严峻考验,付出了重大代价。大别山斗争的胜利在于刘邓所部指战员具有高度的政治自觉性和英勇奋斗精神;在于刘伯承、邓小平等领导人能创造性地贯彻中央军委意图,求真务实,灵活机动地调整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在设计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蓝图时,以其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为了中国获得和平安定的发展环境,与国际舆论特别是西方舆论进行卓有成效论战。邓小平与国际舆论交锋论战不仅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而且在交锋论战中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原则,具有鲜明的政治特色。由于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国和平崛起也离不开世界,特别是要营造有利于和平崛起的国际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3.
陈毅是井冈山斗争时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如协助朱德保存革命火种,率部会师井冈山;辅佐毛泽东做思想政治工作,提升部队战斗力;协助毛泽东、朱德指挥战斗,粉碎敌人军事进攻。  相似文献   

14.
第一代领导人说:暂时不收回,但总有一天是要收回的 1949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进抵深圳粤港边界。按当时的形势而言,如果挥师而下,用武力解放香港,是完全能做到的。但毛泽东、周恩来等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以其敏锐的政治眼光审时度势,从国际形势的大局出发得出结论:维持香港现状,使之成为为我所用的砝码、保持同西方接触的一个渠道。  相似文献   

15.
曾祥书 《新天地》2016,(6):26-27
1979年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上一次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自卫反击战。随着战争硝烟在时间的长河流逝,一度淡出人们视野、曾为保卫国家疆土流血、流汗的战斗英雄史光柱,在和平与发展的鸽哨声中生活得怎样?他的家庭还好吗?  相似文献   

16.
在大革命时期的火热斗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先后于一九二三、一九二四、一九二五年三次来广州。毛泽东同志在广州期间,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地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和政治态度,分析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从事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中,谋划了许多富有哲理的政治策略。毛泽东政治策略思想的理论来源包括中国传统政治策略思想的熏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策略思想的启示;毛泽东政治策略思想的现实根据包括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以及对中国革命建设实践中的教训的反思。毛泽东政治策略思想主要包括:将分清敌友作为革命的首要问题;给民众以物质利益和精神寄托,以动员民众参与革命与建设;采取既统一又独立、既团结又斗争的方式建立统一战线;因时代条件不同制定适宜的国际斗争原则等。毛泽东的政治策略思想具有阶级性、人民性、中观性、相对性、灵活性、博弈性等特点。毛泽东的政治策略思想具有多方面的现实价值:政治策略的谋划必须为工农大众服务,以民为本;政治策略必须以贯彻政治战略为目标;政治策略应根据政治战略的变化适时调整;政治策略的制定应防范风险。  相似文献   

18.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为了中国的独立、统一、民主事业,曾希望与美国实行合作,消除内战。但令人失望的是,美国政府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制定了损害我党奋斗目标的对华政策,从而使我党由与美合作转为与美斗争。毛泽东对美政策思想这一转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毛泽东作为党的主要领导人,是我党对美政策的主要制订者和决策者。因此,研究毛泽东对美政策思想的演变,对于研究我党对美政策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     
国民经济动员是国家调动经济资源潜力和社会的物力、财力应对紧急事态的活动。在革命战争年代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抗美援朝、几次自卫反击战,以及发生重大自然灾害之后的救援活动中,国民经济动员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自1994年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成立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动员工作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及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领导人毛泽东同志,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以后的和平建设时期,都非常重视反腐败工作,并形成了比较完整、深刻的反腐败思想。毛泽东的反腐败思想包含了丰富的内容,锋芒所向,直指政治上的蜕化变质,思想上的腐朽堕落,经济上的贪污、受贿,作风上的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生活上的挥霍享乐主义等一切背叛党的纲领和宗旨的腐化变质现象。在全党积极开展反腐败斗争的时刻,重温毛泽东的反腐倡廉思想,有极其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1毛泽东始终把反腐倡廉作为加强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