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宋徽宗赵佶始创画面题诗以后,这种风气,在南来并没有盛行起来,直到元代,其风大昌。有的画家,甚至每画一幅必题诗其上。王士说过:“倪云林每作画,必题一诗。”(《带经堂诗话》卷二十三)所以,元代题画诗比较多,顾嗣立《元诗选》、陈邦彦《历代题画诗类》,较为集中地收录了这类作品,各家别集中亦可检得。元代画面题诗蔚然成风,这与元代画学鼎盛密不可分。董其昌在《画掸室随笔》中说过:“元时画道最盛。”张丑《清河书画航》也说:“近世谈画,例推元人为第一流。”元代画家于绘事毕工时,兴到神来,每每挥毫儒墨,题诗于画上一…  相似文献   

2.
赵孟是元代文人画风的重要开启者 ,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而倪云林为“元四家”之一 ,又是文人画艺术规范的重要实践者和创立者 ,他的思想和画风对后世文人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 ,对于赵孟与倪云林艺术思想的比较研究 ,不仅是赵孟的美学意义 ,同样也是倪云林的美学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3.
我国元代著名四大山水画家之一的倪瓒,原名倪珽,字元镇,号云林。生于元成宗大德五年(1301年),殁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元代常州府无锡县梅里祗陀村(今无锡县东亭乡长大厦村)人。他以诗、书、画之绝而闻名于大江南北,和当时的黄公望、王蒙、吴镇齐名于世,并称为“四大家”。倪云林绘画艺术素以平远山水,古朴天真,有意无意,若淡若疏,构成一种特殊的意境,而影响后世,明清两代文人画家则对他推崇备至。在民间,尤其是在画家的故乡江南一带,把他们的作品视为珍宝,“江南人家以有无为清浊”。1962年,世界科教文组织将他列为是年选定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加以纪念。  相似文献   

4.
赵孟是元代文人画风的重要开启者,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而倪云林为"元四家”之一,又是文人画艺术规范的重要实践者和创立者,他的思想和画风对后世文人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对于赵孟与倪云林艺术思想的比较研究,不仅是赵孟的美学意义,同样也是倪云林的美学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5.
《21世纪》2009,(11):40-41
香港佳士得秋拍推李氏漆器;香港苏富比秋拍2300件艺术珍品;八大山人《仿倪云林山水》成最贵国画;乾隆宝座打破中国家具世界拍卖纪录  相似文献   

6.
所有的艺术,都是互相关联的。我国古典园林中有一分支被称为文人山水园。其中大多是诗人、画家、工匠合作创作的;诗人亲自构筑的也不少,如白居易的庐山草堂,王维的辋川别墅。历史上很多有名的造园家也多能诗善画,如元末江南园林艺术的承前启后者倪云林,明代著名造园家朱三松,清初著名造园家张南桓父子、石涛、王石谷、戈裕良等,也都是画家兼诗人。明末清初造园家朱舜水东渡日本,在东京造了“后乐园”而出名,同时以诗  相似文献   

7.
在元代有三位叫马致远的名士。一位是“马寅,字致远,许州人。性雅重,嗜古学,恬于仕进。”(王恽《秋涧集》卷五十九《文通先生墓表》附《碑阴先生记》)他生活于金元间,是纯粹的文人。另一位是元中叶的画家马致远,他是“秦淮人”,当过“广西宪掾”(张以宁《翠屏集·题马致远清溪晓渡图》中“自注”)。他的儿子马琬是名重一时的大画家(可参看  相似文献   

8.
《史记·魏公子列传》有两个问题值得探讨:一是“俾倪”一词究竟是描摹谁的表情举止?二是侯赢自刭的原因何在?现不揣浅陋,提出来就教于方家.一、俾倪者是朱亥而非侯赢每读《史记·魏公子列传》,总是被迎侯生一节的传神描写所吸引,同时也为“俾倪”一词究竟是描摹谁的表情而困惑。现行《史记》标点本及各种选本,虽然标点有所不同,但“俾倪”一词系表述侯生的情态却是一致的,《辞海》、《词源》中的“俾倪”条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9.
杨维桢,字廉夫,号铁崖。台湾包根弟先生称他为元末“文坛泰斗”(《元代诗学》)。清人宁荦《元诗选序》云:“(元代诗歌)遗山(元好问)、静修(刘因)导其先,虞(集)、杨(载)、范(椁)、揭(溪斯)诸君呜其盛,铁崖、云林持其乱,渢渢乎亦各一代之音。”顾嗣立(元诗选)云:“至正改元,人材辈出,标新立异,则廉夫为之雄。”杨氏又是元末吴中诗派盟主。明人王世贞《艺苑卮言》云:“吾昆山顾瑛、无锡倪元镇,俱以猗卓之姿,更挟才藻,风流豪爽,为东南之冠而杨廉夫实主斯盟。”顾嗣立《寒厅诗话》也说:“廉夫当元末,兵戈扰攘,与吾家玉山主人,领袖文坛,振兴风雅于东南。柯敬仲(九思)、倪元镇(云林)、郭羲仲(翼)、郯九成(韶)辈,更唱迭和。淞泖之间,流风余韵,至今未坠。”杨维桢的后半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吴中度过的。  相似文献   

10.
倪瓒是元代著名山水画家,也是元四家之一。他的古淡天真的画品,被称为“逸品”。倪瓒以其独特的构图和皴法,在山水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受到后人推崇。本文着重从倪瓒的师承关系、意境构图、笔墨技法和艺术思想四个方面来分析倪瓒的山水画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1.
吴藻是清代与徐灿、顾春比肩而三的著名女词人,其词风格多样,其杰出的才华得到时人赞赏。《金缕曲.闷欲呼天说》一词以卓然高异的历史视角,从一己之悲苦转而审视社会全体成员,得出“英雄儿女原无别,叹千秋,收场一例,泪皆成血”的悲剧结论,表现了个性解放思潮影响下的女性梦醒后无路可走的生存困境所带来的悲愤抑郁之情。  相似文献   

12.
说“天倪”     
《庄子》中“天倪”一词通常解释为“自然之分”.“倪”被视为“厓”的通假字,解释为“边际、界限”.但是此种解释与《庄子》上下文意颇多扦格之处.我们通过考察“免”“倪”“婗”字形和词源,发现“免”字的字形当是描绘小儿啼哭状.其语源义也正是“啼哭”.“倪”与“免”在早期时同源通用.再结合历代文献的使用情况和对《庄子》文本具体语境的理解,我们认为“天倪”意为“天然之音”,或如刘文典所云:“道家恒言.”而不应该理解为“自然之分”.  相似文献   

13.
元代《经世大典》“政典”之下有“招捕”,为《招捕总录》全文,清代阮元《宛委别藏》所收之本始有此名,《经世大典》亡佚后“招捕”赖《元文类》得以保存。《招捕总录》流传至今仍以古本存世,版本众多,其单刊本当是从《经世大典》或《元文类》抄录而来。  相似文献   

14.
曲海寻踪——吴地宋元明清几位戏曲家演艺、作品之杂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末元初,大词人张炎的《山中白云词》中有一题《满江红》,是赠给韫玉的,韫玉是南宋时演员而非传奇;《荆钗记》作者非明代宁献王实乃元代柯丹邱;汤显祖《牡丹亭》原为宜黄戏后由吴门文士移植为昆剧;清代金德辉毁旧谱创新唱腔,做到“唱为角色生色”。  相似文献   

15.
一、关于“云林”杭州灵隐寺为什么又称“云林禅寺”?据《西湖民间故事》介绍,康熙皇帝玄烨南巡时,灵隐寺老和尚请他题块匾额,他提笔一写,“雨”字头写得太大,以致“靈”字写不下了,侍候在旁边的大学士提醒他改写成“云”字,这就是“云林禅寺”的来历.当然,玄烨并不是这样昏庸无能的.至于“民间故事”那样写,不过以此来刻划封建统治者之不学无术,但它毕竟不是历史.  相似文献   

16.
元代时,以松江为中心的上海画坛人文荟萃,呈现出非常活跃的态势,不仅外地籍的一些画家如赵孟頫、黄公望、杨维桢、倪云林、王元章等都在这里留下过他们的行踪墨迹,而且还涌现出一大批本地的画家,如任仁发、赵雪岩、曹知白、张梅岩、沈月溪、张守中,张可观等等。其中,尤以任仁发、曹知白、张守中的成就最为突出,在画史上留下了较大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三家的综述,略窥当时上海画坛盛况的一斑,也许对于推动今天上海美术创作的繁荣和发展能够起到一点有益的借鉴作用。一、任仁发任仁发,又名霆发,字子明,号月山,松江青龙镇人。南宋祐二年(1254)出生于一个世代做官的家庭里,自幼力学不怠,抱有经世济民的志向和才干。宋亡以后,他不是如一  相似文献   

17.
《九峰雪霁图》是元代大画家、位居“四大家”之首黄公望的鼎力之作。画面所表现的是雪后山景,作者自题:“至正九年春正月,为彦功作雪山,次春雪大作,凡两三次至毕工方止,亦奇事也。大痴道人八十有一,书此以记岁月云。”由此看来,《九峰雪霁图》为画家81岁高龄时所作,功力不可谓不深。作者长期生活在江南,对江南山水情有独钟,尤其是春雪大作,在江南亦为一种奇观,更激发了画家的激情,下起笔来,神韵有加,虽笔墨不多,表达的意境却非常深远。  相似文献   

18.
美术界普遍认为 :以“元四家”为代表的元代文人画与宋代院体画为主流的画风大不相同 ,这是蒙元入主中原后给社会带来的全方位冲击在绘画上变异的直接结果。但奇怪的是 ,元代画家的观念和对笔墨的追求与前代并无大异 ,这可以从黄公望所著的《写山水诀》中得到印证。笔者试图通过对该文的分析来管窥元画家、特别是黄公望本人的绘画观对前人的承传与变异  相似文献   

19.
关羽和貂蝉     
貂蝉这个名字,不见于正史,仅仅是元代出版的《三国志平话》和《元曲选》中的《连环计》杂剧里面,才说吕布的妻子姓任,小字貂蝉,可见是出于民间艺人的虚构。《三国演义》里的“王司徒巧使连环计”故事,也是在民间艺人创作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加工的。 清代地方戏中出现了《斩貂》一剧,演述曹操杀了吕布之后,把貂蝉赐给关羽,关羽认为貂蝉是  相似文献   

20.
一富春山水,天下称奇。沿江峰奇谷秀,气象万干。著名的“严陵八景”、“子陵钓台”等名胜古迹,更使山光水色增添了异采。素有“仙境”之称。因而自古以来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元代山水画家黄公望有一幅《富春大岭图》,以传神之笔摹写了这里的山川胜景。而南朝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则用诗一般的语言赞美了富阳至桐庐的“奇山异水”,让友人从中领略富春江沿岸的风光景色。这正是这封书信的与众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