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念孙认为,《荀子》“脩道而不贰”中“倚”、“贰”二字分别由“循”和“贰”形近而误。但通过对典籍中“脩”和“循”的致误情况进行统计,考察典籍中与“脩道而不贰”语境相近的“贰”的含义,并结合出土文献以及前人的训释加以分析,我们认为“脩”与“贰”均不误,“脩”有“遵循”义,“贰”为“改变”义。  相似文献   

2.
《诗经·豳风·东山》一诗具有较高的文学和史料价值,行文通俗流畅,不甚艰涩;但是,其中也有难懂的字。比如,第一章中说:“(?)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其中有一个“烝”字。第三章中说:“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其中也有一个“烝”字。这两个“烝”字的词性和词义就不大容易认识。现代各注本对这两个“烝”字的解释分岐较大,就是某一个注本,也往往罗列几种  相似文献   

3.
本文所谓“[D·之·M]”结构,指的是“[动·之·名]”这样一种句法结构。关于这种结构,前一个时期语法学界曾有学者作过论述。本文拟就上古汉语的“[D·之·M]”结构内部的组合关系谈谈其特征,并以此阐明这种结构中“之”字可以作人称代词“其”字用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一、什么是“文白异读”§1·1传统上对文白异读的看法:章太炎最早发现了汉语方言中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他曾在《新方言·序》中提到文言俗语的读音不同,他说:“有诵读占毕之声既用‘唐韵’,俗语犹不违古音者;有通语既用今音,一乡一州犹不违‘唐韵’者;有数字同从一声,‘唐韵’以来,一字转变余字则犹在本部,而俗或从之俱变者: 远陌纷错,不可究理.”也就是说一方面文读音反映的是中古的唐韵,白读者反映的是上古音;另一方面文读音反映的是中古的唐韵,白读音反映的是今音.这里,章氏实际上提出了语音上的“对应性”.  相似文献   

5.
关于殷商是否存在“德”观念,甚至是否有“德”这个字,学术界一直有不同的意见。笔者认为,殷商存在着德观念。本文将探讨这一问题。一、甲骨文、金文中的“德”字甲骨文中有“(?)”和“(?)”字。孙诒让、罗振玉、唐兰等释为“德”。郭沫若、商承祚等先生释为“直”。这两种意见都可以为甲骨文中有“德”字之证。一般认为,古文中“德”字从“(?)”(直)从“心”。古文献对直的解释:《诗·小雅·小明》“正直是与”,注疏曰“能正人之曲曰直”;《尚书·洪范》:“无反无侧,王道正直。”《诗·小雅·何人斯》“以极反侧”,注疏“反侧,不正直也”《礼记·玉藻》“头容直”,注疏“不倾顾也”;《月令》“先定准直”,注疏“直谓绳墨得中也”。由此直字训有正、顺、准、中等义。其古音与德同在职部,以同音通假。所以金文中辛鼎、德鼎、德方鼎的“(?)”“(?)”训为德。辛鼎中的“厥家雝(?)”,已被确认为“厥家雝德”。  相似文献   

6.
邪,从邑,牙声,本地名专用字。《说文·邑部》:“邪,琅邪郡也。”谓琅邪郡之字如此作。汉碑琅邪字或加玉旁,此蒙上琅字从玉而衍,山东省东部胶南县南境有琅邪山,今人书正作琊字。又有从耳作耶者,由音、形近是故也。在古代文献中,邪主要用为袤正字(又用为语助,本文不论)。邪、衺皆从牙得声,故可通用。《说文·衣部》:  相似文献   

7.
所字结构历来是古汉语语法中较难理解的一种结构形式.仅是“所”字的词性就有一种叫人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有人称之为特殊的指示代词,有人称之为辅助性指示代词,还有人把它归人助词.所字结构的几种形式:所动结构、所动·名结构、所介·动结构,它们之间有无联系,流变若何,也颇为令人困惑.本文不揣浅陋,对所字结构进行了一番爬梳整理,探其源,溯其流,究其要旨,力求揭开所字结构之谜,露出其庐山真面目.一、所动·名结构中的“所”试比较下面几组句子(1)A荆王爱妾有郑袖者B荆王所爱妾有郑袖者(《韩非子·内储说下》)(2…  相似文献   

8.
“国是”一词,今人多谓“是”假借作“事”,其误由来巳久.成书于1915年的《中华大字典》首列“是通事”义项,称“见《新序·杂事二》”,从此以讹传讹,竟至新版《辞海》《辞源》失于复审,或迳释“国是”为“国事”,或在释“国是”为“国家大计”后补云“犹言国事”,《中华大词典》亦加了个“国家大事”的含糊尾巴。 “是”字本义依《说文》为“直”,为“正”;正、直可供取法——《韩非子·忠孝》即有“皆以尧、舜之道为是而法之”,故引申为“法则”,《尔雅·释言》:“是,则也.”邢疏:“言不非之  相似文献   

9.
“燕”和“报”指中国古代男子与母辈,或辈分较高女性的私通。《左传·桓公》十六年“卫宣公燕与夷姜,生急子”。注:“夷姜,宣公之庶母也”。同样,《左传·宣公》三年还记有“(郑>文公报郑子之妃曰陈妫”,注“汉律,淫季父之妻曰报”。所以后来把男女间不分长幼辈分的淫乱,称作“烝报”。近来,有些学者却把“烝”、“报”说成是转房婚,认为这是一种群婚制的残余,是父终子妻其庶母,兄终弟妻其嫂,叔终侄妻其婶,甚至认为烝报制后人称为转房制,这是欠妥的。  相似文献   

10.
台湾省出版的《中文大辞典》在“每”字的义项说:“每,小者也。《逸周书·王会解》:‘每牛者,牛之小者也。’”又词目说:“《每牛》小牛也。《逸周书·王会解》:‘数楚每牛。每牛者,牛之小者也。’”由于该词书对“每”字误训为“小”,其词目的“每牛”也就因之误训为“小牛”了。《辞源》修订本虽然在“每”字下面没有建立“小”的义项,但在词目中仍然将“每牛”释作“小牛”,与《中文大辞典》的观点并无二致。 《说文·(?)部》:“(山母),(?)盛上出也。”段玉裁注:“按每是(?)盛,引伸为凡盛。”  相似文献   

11.
文言句首“盖”字说略张家英文言散文句首常见“盖”字,《文心雕龙·章句》称为“发端之首唱”,《史通·内篇·浮词》称为“发语之端”。现代常用文史工具书如《辞源(修订本)》、《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都将其用法归纳为副词、连词、发语词三类。本文考察了“...  相似文献   

12.
<正>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中国古代很多著名的典籍都对“文”字做过解释。《易·乾卦·文言疏》:“文谓文饰”;《易·系辞》:“物相杂故谓文”;《周礼·天官·典丝》:“供其丝扩组文之物”;《礼记·乐记》:“五色成文而不乱”;《释名》:“文者,会集众彩以成锦绣,合集众字以成词义,如文绣然也”:《玉篇》:“文章也”。上引各书,都是从同一角度来解释“文”字的,都不是“文字”本身的“文”。但  相似文献   

13.
通假字是指古书中的同音替代字,即用某字去表示另一个同音或音近字的字义。如《左传·隐公元年》:“庄公寤生,惊姜氏。”其中,寤(疑母,鱼部)通牾(疑母,鱼部)。这类特殊的用字现象在古代文献中,特别是先秦两汉文献中,表现得较为广泛,从而成为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研究中普遍关注的问题。古代的学者早已从释义的需要出发,分析归纳过这类问题。如《诗经·卫风·氓》:“淇则有岸,隰则有泮。”郑笺:“泮读为畔。”即说明泮通畔。  相似文献   

14.
“克己复礼”是在“文化大革命”的“批林批孔”运动中,当作“孔丘复辟奴隶制的反革命政治纲领”已经批“烂”了。在奴隶制社会复辟奴隶制,就是人们以孔子为反革命的依据。实际上,“复礼”的“复”字,并不作“反”或恢复解。杨伯峻先生早在一九五八年古籍出版社版《论语译注·学而篇》:“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注中说:“《左传》僖公九年荀息说:“吾与先君言矣,不可以贰,能欲复言而爱身乎?,又哀公十六年叶公说,‘吾闻胜也好复言,……复言非信也。’这‘复言’都是实践诺言之义。《论  相似文献   

15.
<正> 入声的本质,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是入声短促说,一是塞音(-p、-t、-k或由它们演变而成的-?)结尾说。声调短促说,曾得到社会上广泛的承认。如《辞源·入声》条:“发音短促而急,一发即收”。《四角号码新词典·入声》条:“音较短促”。《新华字典·入》字条:“发音一般比较短促”。1981年版《汉语音韵学》第32页:“一个平准的曲线,如果长了一倍,就是平声;短了一半,就是入声”。这些说法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了  相似文献   

16.
一、“之”字的本义 “之”字甲骨文作“”,从止从一,是个会意字。“”即“止”字,是“趾”字的初文,《诗·豳风·七月》“四之日举趾”,《齐诗》作“止”。东汉班固写书爱用古字,所以在《汉书·刑法志》中就写作:“当斩左止者,笞五百。”“趾”指脚,甲骨文“”本象脚趾朝上的脚形。“一”指此地,表示“从这个地方”的意思。“”就表示  相似文献   

17.
《诗经·卫风·氓》,弃妇之辞也。末章曰: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信誓,即上文所言之“及尔偕老”,谓“总角之宴”时新婚夫妇白头相守之约誓也。“二三其德”之夫将此抛却脑后,弃旧迎新,故诗人述旧而为此刺心之论也。“旦旦,”曰”言其恳恻款诚”。准诸上下文义,郑说不误,然旦字向无“恳恻款诚”之义。释文曰:“旦,《说文》作悬。”《说文·心部》曰:“怛,也。从心,旦产。或从心,在旦下。《诗》曰:信誓悬悬。”悬为怛字别体,其义与诗辞之“旦旦”大不相类。今案“旦旦”应读作“沓沓”。上古沓读透母益…  相似文献   

18.
本文拟就孔子“仁”说的内涵、阶级实质、产生背景和历史价值几个问题略陈管见,就教于同仁。 一 “仁”字在孔子之前即有人提及。春秋时期的许多古籍中均有这方面的记载,例如:晋国骊姬曾引外人之言:“为人与为国不同,为人者爱亲之谓仁,为国者利国之谓仁。”(《国语·晋语》)“子产始知然明,问为政焉,对曰:‘视民如子,见不仁者诛之’”。(《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虽然“仁”字在孔子之前即有人提及,但作为哲学概念和伦理范畴而系统论述“仁”者,当始于孔子。《吕氏春秋·不二篇》说:“孔子贵仁”。据赵纪彬先生统计,“《论语》言‘仁’者五十有八章,  相似文献   

19.
也谈《诗经》与楚辞中的“兮”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兮”字是我们常见的一个虚词。关于这个字的性质与作用,自东汉以来,历代都有一些学者为之训释。较早的如《说文》释为“语所稽也。”(段玉裁注云:“语于此少驻也。”)后来的《广雅》释为“词也”,《广韵》释为“语助”。再以后的韵书或文字训诂之书或释为“语辞”,或释为“助字”,大体相同。有些著作在论述虚词的时候则常把“兮”字与其他虚词并列在一起如唐代刘知几《史通·浮词》中说:“焉、哉、矣、兮,断句之助也。”宋代洪迈《容斋五笔》中说:“毛诗》所用  相似文献   

20.
一 “诗史”两个字合用,最早出现在南朝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中,沈约称曹植诸人的诗作“并直举胸情,非傍诗史”,意即说他们的诗作都是直抒胸臆而来,并非依傍前人诗作或史事而作。这里的“诗史”,指的是诗歌与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