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岩画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史的重要一站。贺兰山岩画的发现,为我们认识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所创造的草原文化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原始资料。这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展现了岩画作者们的生产生活、原始信仰、风俗习惯、艺术审美观念以及那个时代的自然景观,是当时社会历史的忠实记录。贺兰山岩画与阴山岩画、阿尔泰山岩道,以及分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北亚地区的岩画和苏联境内中亚地区的岩画所表现出的诸多一致性,更清楚地表明,整个北部草原地区的岩画,恰恰是分布在古代游牧民族从东到西的草原交通线上;在我国境内的贺兰山岩画和阴山岩画,又几乎是与长城并行分布在我国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南北交往的文化会聚线上。贺兰山岩画的一些特征,表明它与匈奴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其中一部分应产生于匈奴时代,为匈奴族所创造。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是我国岩画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继阴山岩画的发现之后①,笔者于1980——1983年,化费了四年的时间,在阴山之北乌兰察布草原及其以西地区,又发现了另一个大的岩画宝库②.据初步调查,这个草原画廊,有四十多个地点,发现有岩画万幅以上,仅被我们拓描下的就有千幅之多.  相似文献   

3.
据考古发现,中国的岩画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主要集中在新疆地区.这些岩画都具有较鲜明的原始艺术的特征,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当地各氏族、部落的生殖崇拜、猎牧经济、文化娱乐、艺术实践、宗教信仰和审美观念.岩画给我们提供了研究古代游牧民族生产、生活的依据,同时也让我们认知了在文字出现之前的新疆古代游牧民族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4.
一、岩画和长城考古成果据考古调查,我区共发现3万余幅岩画。可划分为阴山岩画、乌兰察布岩画、阿拉善岩画、赤峰及呼伦贝尔岩画。这些由古代北方游牧和狩猎民族用工具或矿物颜料刻画在山岩上的岩画,其历史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一直延续到蒙元时期。据中国岩画研究...  相似文献   

5.
岩画在我国北方分布尤广,从黑龙江到内蒙古,到青海、甘肃、新疆,都光后发现过不同时代、不同题材的岩画。在内蒙古境内就有兴安岭岩画、阿拉善岩画和阴山岩画。其中阴山岩画绵延二万一千多平方公里,内富丰富、数量浩瀚,恢宏的创造更为世人瞩目。这些岩画,无疑是北方文化的一份极其重要的遗产。这些岩画创作的年代,无论是野蛮时代或较近的时期,在我们看来都已经很遥远了。遥远的历史潮水般将一切湮没了,但岩画作者留在岩石上的动人图画、却仍在诉说着曾经使他们生命激活的情境。今天,我们默默审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用心倾听,还是会听到北方的祖先内心的声音的。  相似文献   

6.
目前,关于贺兰山岩画的断代问题,专家们的结论是:上限为春秋战国时代,下迄元代,距今2000余年。这一结论,是在肯定贺兰山岩画的制作系采用金属工具凿刻而成的前提下得出的。因金属器产生于春秋战国时代,所以,贺兰山岩画断代的上限当然就要定为春秋战国了。古代岩画的断代问题,是考古工作中至今还无法用自然科学的方法于以解决的一个难题。目前最先进的碳14测定法对此也无能为力。我们只有从岩画本身所反映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岩画可称为最古老的民间艺术。它始于史前,反映了远古时期人类祖先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其内容之丰富,题材之广泛,可以说涉及到了那个遥远时代的许多方面,有乡风习俗,有游牧狩猎,有天神地祗,有七情六欲,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五花八门,包罗万象。从这个角度讲,岩画就是一部民间创造而流传下来的史诗,是一部用艺术形象描绘的史诗。“它反映他们(古代先民们)审美观念和世界观,它为研究古代美术史、科技史、文化史、思想史提供了大量宝贵资料。借助岩画的研究,可以揭开古代文化、历史中某些争论的疑难和奥秘。”①最近在贺兰山大、小西伏沟和苏峪口发现了一批岩画,总计二十七处,它造型优美,生动逼真,栩栩如生,为我们考古工作和研究民族发展史、艺术史提供了珍贵资料和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花山岩画是广西壮族艺术的宝藏,它的画面规模宏大、图像高大、分布密集、作画条件艰险、所用颜料独特,是我国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岩画.它的画风粗犷、简化、形象生动,是当时艺术水平的真实反映.本文从创作背景、艺术特征、审美作用这三个方面对花山岩画进行分析解读,探讨古壮族艺术的绘画语言.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与宁夏岩画生殖巫术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岩画图像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它记录了远古人类的社会生活、宗教信仰和文化习俗等各方面的历史情况。迄今,岩画已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科——岩画学。据考察材料所知,目前中国已发现的岩画“东起大海之滨,西达昆仑山口,北至大兴安岭,南到左江沿岸都发现了岩画”。这些岩画大部分发现在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或古代少数民族聚居区,它与当地古代先民有一定的关系。综观这些岩画的刻凿(敲击)、彩绘、  相似文献   

10.
文学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的思想感情的艺术体现。而人们的思想感情,又是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和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的。因此,一切文艺现象,无论是一种文艺思潮的产生,一种文学形式的兴衰,还是一种艺术风格的形成,都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都是由当时社会生活的客观现实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1.
贺兰山和北山的鹿石鹿岩画与虎岩画,是青铜时代比较重要的文化遗存。仅分布于贺兰山、北山及腾格里沙漠南缘的"鹿石鹿"岩画,是我国新疆阿尔泰及图瓦、蒙古国、外贝加尔等地流传的"东方鹿石"鹿的再现;同样,仅分布于新疆天山山脉中部、嘉峪关黑山和腾格里沙漠南缘的虎岩画,是主要分布于宁夏北山、贺兰山及阴山虎岩画的再现。两种同时代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岩画线形分布地域的重叠性和互补性,反映出青铜时代欧亚草原丝绸之路的东段走向,反映出贺兰山、北山即今宁夏北部地区是青铜时代欧亚草原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相似文献   

12.
贺兰山独体羊岩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兰山岩画里最普遍、最重要的独体岩画是完全由羊形式结构的。一个羊形式就是一个独体岩画。这种独体羊岩画形式是由点、线和面三个形式元素搭配组合而成的一种肖似符号。这种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存在着固定的联系:一个符号表达一个意义,没有符号重叠。每一个贺兰山独体羊符号都是对一个个有着明确指称对象的事物或概念的命名。这种命名活动反映了人对世界的认知能力。贺兰山独体羊岩画是一种原始肢体语言,它具备已知的原始语言的一切特点:表义的具体性、细微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13.
贺兰山岩画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宁夏贺兰山岩画是我国岩画分布的重要地区之一。从历史文化的视角来观照和审视贺兰山岩画的产生及其历史的演进过程 ,贺兰山的得名源于早期贺兰山岩画 ;贺兰山的自然地理环境 ,是贺兰山岩画生成的史地背景。贺兰山岩画是远古以来生存在这一地区的各个时期少数民族艺术家创造的 ,是多元文化的历史积淀。贺兰山岩画早期开凿在旧石器晚期 ,主要在新石器时代。整个岩画点相对比较集中 ,风格注重写实 ,细节突出 ,介于艺术与非艺术之间 ,线条高度简化、符号化和原形化 ,是当时人们社会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 ,是后人研究游牧民族社会和文化生活的活化石。贺兰山岩画为中国乃至世界提供了人类早期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美轮美奂的岩石画卷 ,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西藏阿里改则县岩画为田野调查对象,对境内的三个岩画点进行了系统调查。改则岩画集中分布在先遣乡那日松巴村热加索康山一带,图像包括动物、人物、植物、日、月、雍仲符号等类型,制作方法为敲凿和线刻,遗存形式均为地表大石。改则岩画风格虽受到北方草原文化的影响,但大部分还是以反映本土族群狩猎生活为主。根据岩画的制作方法、遗存形式、题材内容、动物特征和典型图像,试将改则县岩画考古年代推测为公元前1200年前后到公元700年前后。  相似文献   

15.
张承志的小说《黑骏马》以其雄浑的笔触,反映了大草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壮美景色,同时也体现了张承志那种万物有灵的自然生态价值观和天人和谐的生态存在论。细读《黑骏马》,你会觉得大草原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我们精神的家园。因为是它吹走了沉淀在我们身上心上乃至整个社会上的尘土,是它又还给我们一片绿色的草地,给予我们生活的快乐。在张承志的《黑骏马》中,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味到草原文化对现实人们的震动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一、财务状况变动表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件事物的发生与发展都有它的历史渊源,财务状况变动表的产生与发展也是如此。会计工作活动的流程是经济活动的真实记录,每一个记录我们都视同会计核算的产品。 会计报表做为会计核算的最终“产品”被用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或经济成果。然而从另外的角度去探视,追根溯源就会发现:每一类会计报表的产生都是适应当时的经济大环境,为了满足人们的客观经济活动的需要而产生,即唯“有用性”原则使然。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个理论范畴,"公平价格"概念的提出是欧洲中世纪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这一概念具有经济学和伦理学两方面的意蕴.从经济学意义上来说,它反映了当时人们经济交换的客观需要;从伦理学的意义上来说,它反映了人们对经济活动中诚信的期待和愿望.对"公平价格"概念进行解读,对于我们今天经济伦理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岩画是古代先民在岩石上绘制或刻划的图画。我国岩画根据分布的不同地域,可以划分为北方、西南、东南三个系统。北方系统主要有内蒙古阴山岩画、乌兰察布岩画、青海刚察岩画、甘肃黑山岩画和宁夏贺兰山岩画;西南系统主要有广西花山岩画、云南沧源岩画、贵州开阳岩画;东南系统主要有江苏连云港岩画、福建仙字潭岩画。岩画的制作年代或可早到石器时代,或可晚至近代,不过其分布多在偏远于文明的地区,从其造型特征也可以看出,在文化形态上岩画是属于原始文化的。由于岩画制作时间上的巨大差距,(一些岩画的制作年代尚难确定)以及分布的相对分散和同地区岩画时间序列上的模糊性,我们很难依据目前发现的资料完整地揭示出岩画艺术发展历史的脉胳,本文只能在总体上对岩画的艺术特征作一些略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大兴安岭是鲜卑、室韦、契丹、蒙古等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发祥地。其实,从旧石器时代起,大兴安岭先民就创造了积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岩画就是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自1974年和1975年在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发现了两处岩画遗存之后,近几年又有大量新的岩画被发现。迄今为止,已发现岩画点44处(黑龙江境内29处、内蒙古境内15处),单幅岩画3000多幅,基本为红色岩绘,内容极为丰富。大兴安岭岩画表现了大兴安岭地区及黑龙江流域远古先民丰富多彩的生活、早期文明形态和原始宗教内容,为研究东北古代民族的形成及文化的变迁提供  相似文献   

20.
阴山岩画的美学审视班澜在审美的眼睛里,阴山岩画不啻是原始的美术杰作。岩画产生之始,先民们是没有艺术意识的,岩画制作乃是他们生产中宗教活动的一部分。我们都知道马克思的论断:"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