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季雨水增多,天气闷热潮湿,中医称之为"湿邪".人们多会有食欲不振、腹胀等消化功能减退的症状.因此医生建议,在饮食上,应以健脾化湿为主,多吃具有祛暑利湿、滋阴养胃作用的食物.  相似文献   

2.
张乾 《山西老年》2014,(12):60-60
冬季,人体受寒冷天气的影响,生理功能和食欲等均会发生变化。因此,合理地调整饮食,保证人体必需营养素的充足,对提高老年人的耐寒能力和免疫功能,顺利地越冬,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排汗与健身     
王非非 《老友》2009,(6):63-63
高温天气,人体常常会自动启动体内"空调"——汗腺,通过大量排汗散发体内积蓄的体温。那么,排汗到底排出了啥东西呢?专家分析,汗液中99%是水分,其余是矿物质和维生素。可别小看这个1%,它是维持机体正常  相似文献   

4.
初秋重视防暑降温、补充水分初秋,盛夏的余热未消,天气仍然十分炎热,所以有“秋老虎”之说。加上这个时期湿度较高,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因此养生仍需重视防暑降温,及时补充水分。还应特别注意防止湿热、寒湿之邪侵袭机体,  相似文献   

5.
《人生与伴侣》2007,(3):35-35
所谓“人味污染”,就是人体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物,这些物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人体是一个制造垃圾的大工厂,仅从人体新陈代谢的废气而言,对空气的污染程度也是触目惊心的。法国的环保专家法莱希教授研究表明: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人体会产生500余种化学物质;健康人每天通过咳嗽、打喷嚏等,会排出400亿个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弥散在空气中造成污染。因此,做好自身清洁工作对保护环境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热天人体出汗多,容易造成体内水盐代谢失调。若大量出汗,则使体内水分、氯化钠、水溶性维生素丧失过多,可引起水盐代谢紊乱。由于大量排汗和氯化钠的损失,会导致胃液酸度降低。因口渴而大量饮水,会稀释胃酸。这些改变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消化功能,引起食欲下降。  相似文献   

7.
进入夏天,天气开始变热。闷热感不仅会让人心情烦躁,而且人体通过出汗等途径排出的水分也会随之增多,增加人们烦热口渴等不适感觉。针对这种情况,许多人认为,此时喝上一碗甘甜的绿豆汤,会使人神清气爽。其实喝绿豆汤并非人人适宜,对于热性体质,或者是体内热邪正盛者来说,绿豆汤无疑是一剂对症良药:而对于体质虚寒、经常腹泻便溏者来说,就不适合饮用绿豆汤来保健。  相似文献   

8.
盛夏酷暑,有些中老年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四肢无力、没精神、胸闷不适、食欲不振等症状,这就是老百姓俗称的“苦夏”。现代医学认为,苦夏是人体不能适应夏季高温、高湿的特殊气候环境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9.
《老友》2013,(11):68-68
我国患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富贵病”的人数在逐年增加.其主要原因是平时体内脂肪和能量的摄入量过多。为了对付这些疾病,富含膳食纤维的食品受到许多人的青睐。健康生活的确需要我们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但是也要适量.否则会阻碍人体其他营养素的吸收,造成营养不良、免疫力降低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胡蓉兰 《山西老年》2008,(11):41-41
生活中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当生病发热、食欲不振时,家人会做一份鸡蛋羹给病人吃,认为对恢复健康有利。其实,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大家知道,人在进食后体温会略有升高。这是因为,食物在体内氧化分解时,  相似文献   

11.
朱蒂 《社区》2009,(9):38-39
“春困”来者有因 从纯中医的角度来说,春季天气相对潮湿,空气中含水量较大。当湿气通过人的呼吸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容易湿困脾胃,造成整个脾胃的运作失常,使人中气不足。当湿浊上扰清窍时,会使人疲劳、乏力、头晕和昏昏沉沉,这也是我们说的“春困”。  相似文献   

12.
<正>秋季天气干燥,容易损耗人体的津液和肺液,令人口鼻干燥、咽干口渴、干咳少痰等。如若稍不注意,人体就会被秋燥侵袭,伤肺伤阴,引发多种疾病。因此,秋季养生,防燥润肺是关键。古谚说,药补不如食补,秋季养生要从调理饮食开始,选择适宜秋季防燥润肺的饮食尤为重要。多吃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能防治秋燥伤肺伤  相似文献   

13.
石上 《社区》2008,(21):54-54
据调查,中年白领男士的体质普遍较虚弱,经常易患流感,头痛等症,而且由于他们的身体“动感”不足,久而久之,皮下的脂肪组织往往会很放肆地进行“集会”,造成他们下腹部隆起、臀部肥大等肥胖症状。  相似文献   

14.
讲卫生不生病这是人人都懂得的道理。手脏了洗洗手;脸脏了洗洗脸;衣服脏了,勤换洗。人体脏了,也要经常打扫“卫生”,清除体内的“垃圾”。 由于种种原因,人体内经常存有许多物质。如呼吸时吸入的粉尘、有害金属微粒;吃了不卫生的食品产生的病毒、细菌等;人体氧化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过氧化氢及羟自由基等。这些有害物质不清除,就会酿成各种疾病。因此要保持身体健康就必须经常打扫“卫生”,清除体内的“垃圾”,保持身体内环境的纯洁,消除健康隐患。清除体内“垃圾”的方法主要有:  相似文献   

15.
董宇红 《社区》2004,(23):60-61
食用油有植物油和动物油两大类。各种食用油的主要成分都是中性脂肪,其次为磷脂、胆固醇和维生素A、D、E等。脂肪由各肿脂肪酸构成,它供给人体热量和不饱和脂肪酸。这种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如果体内缺乏它,便会出现皮肤粗糙、头发干脆易落等现象;若摄取充足,人体皮肤就光滑润泽,头发乌亮,容颜更加美丽;因此人们又称不饱和脂肪酸为“美容酸”。可见,油的营养价值高低是以含不饱和脂肪酸的多少而定,含量多则营养价值高。植物油中的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高;棉籽油、芝麻油、花生油次之。由于食用油是人体…  相似文献   

16.
凌子 《源流》2010,(20)
秋分过后,天气逐渐转凉,早晚温差增大,人体容易遭受各种疾病侵袭,因此我们必须从饮食等方面加以注意。下面向你介绍秋季养生的四类宝贝食品。  相似文献   

17.
静宇 《社区》2003,(13)
酷暑盛夏,烈日炎炎,人体受此影响,易出现食欲不振、烦躁困倦等不适感。安度盛夏,应“唱”好以下“九步曲”。一、饮食求清淡夏天气温高,人体热量消耗要比平常大,此时往往食欲不振,因此在饮食安排上,要力求清淡、可口,多食新鲜蔬菜、瘦肉、时令水果等。此外,将绿豆、菊花、金银花等煮汤或泡茶喝,既可适时补充因出汗消耗的水分,又可清热解毒,安躁除烦。二、睡眠求足量为了保证充足的睡眠,首先应做到起居规律,即早睡早起,按时入睡;其次应注意卧室通风、凉爽,如果室内未装空调,需使用物理降温法,如打开所有门窗,使空气对流,用凉水洒扫地板等;第…  相似文献   

18.
现在人民的生活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特别是人体也会受到不同的污染。如体内污染不清除,容易引起疾病发生,如癌症、过敏及一些使机能衰退的疾病。借助食物清除体内污染,对保持健康具有重要意议。(1)常饮鲜果汁、鲜菜汁。不经炒熟的鲜果、鲜菜汁是体内的“清洁剂”,它们能解除体内堆积的毒素和废物。当多量的鲜果汁和鲜菜汁进入人体消化系统后,会使血液  相似文献   

19.
人老体衰,很多疾病出现在老年人身上,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便秘、失眠症、癌症等等。近年来,这些疾病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呈不断增高趋势,究其原因,一是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肉蛋奶、鸡鸭鱼等食品大量涌上餐桌,饮食结构严重失衡,人体必须的第六营养素——食用纤维极大缺乏造成的;二是因为环境污染、农药残留物、生长激素的污染、工业三废超标使有害物质进入体内,诱发疾病造成的。因此,一种调节老年人膳食结构、排除老年人体内毒素、调节老年人肌体功能的日常饮食——高复合纤维食品应运而生了。  相似文献   

20.
人的情绪与外界环境有密切联系,当外界大环境变化时,人体这一小环境受到影响也会发生变化。持续高温天气不仅给人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会对人的心理和情绪产生负面影响,以致出现情绪烦躁、爱发脾气、记忆力下降等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情绪中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