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8 毫秒
1.
为研究减少战略联盟中机会主义行为和提高联盟收益的策略与方法,基于专有性资源的溢出效应,利用演化博弈理论建立以机会主义者比例和发生合作溢出的互惠主义者比例为参数的复制者动态方程,分析了联盟稳定平衡点下机会主义者和互惠主义者的相互演化规律和机会主义对于联盟收益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无合作溢出时机会主义者主宰整个联盟系统,一定的合作溢出量可以减少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但随着合作溢出量的增加联盟整体收益将会降低,而政府部门可以通过适当补贴提高联盟收益。  相似文献   

2.
“盟主-成员”型战略联盟的利润分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盟主 成员"型战略联盟是企业战略联盟的主要形式之一。而利润分配问题是战略联盟矛盾的焦点。本文分别探讨对称信息和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盟主 成员"型战略联盟的利润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3.
基于投资溢出的研发联盟成员投资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降低投机风险,提高联盟成员的资源投入量,是决定研发联盟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论文研究了存在投资溢出时,并行研发联盟和集中研发联盟中联盟成员在平均分配和按投入比例分配收益方式下的投资策略,并分析了投资溢出、联盟结构和利益分配方式对联盟成员投资策略的影响。研究表明,投资溢出能降低投机风险,提高联盟成员资源投入量;市场收益较小时,集中研发联盟优于并行研发联盟,按投入比例分配优于平分收益;市场收益较大时,联盟结构和利益分配方式对联盟成员投资策略无影响,联盟应采取平分收益这种简单分配方式,以促进合作研发的成功。  相似文献   

4.
为了应对市场和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的挑战,越来越多的企业之间的关系由单纯的竞争转化为既竞争又合作,建立起优势互补的战略联盟。然而,伴随战略联盟快速发展的是其不稳定性加大。资源协同效应在战略联盟这一特殊的组织经营模式中,发挥着核心主导作用。充分利用资源协同效应,可增强战略联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龙勇  李薇 《中国管理科学》2007,15(5):119-125
由竞争对手组建的竞争性战略联盟,正逐渐成为联盟理论研究的焦点。本文以同一区域内、不对称的竞争性双寡头为研究对象,针对新产品研发和销售两阶段,对比分析了不合作与结成竞争性联盟共同研发并在新市场中联合销售新产品这两种模式下的均衡研发投入和均衡利润,得出了竞争性双寡头组建联盟的共赢区间。研究结论有助于我国企业借助竞争合作关系进入国际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企业战略联盟的竞争力研究:核心竞争能力的观点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以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思想,分析作为企业发展战略手段之一的企业战略联盟为何成为90年代企业战略管理重要内容的原因.研究指出,战略联盟的合作竞争属性一方面与时代的经济发展有关系,另一方面,也是企业经营发展的必要结果,竞争力不同于 一般意义上的竞争优势.但比较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这种战略手段内在地有着其竞争力内涵.本文提出,这种内涵的重要成分是战略联盟在制度方面和组织方面的竞争力,并对这两种竞争力进行了解分析,得出战略联盟的竞争力实际上是这两种竞争力的整合.同时,本文还给出了战略联盟竞争力发挥的瓶颈.  相似文献   

7.
姜翰  高莉芳  金占明 《管理学报》2009,6(4):482-488
以我国电器制造企业间联盟为样本,考察了成员企业权力结构对联盟控制权不对称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员企业的权力结构各因素显著影响着联盟控制权的不对称分布:内部联合权力水平会弱化这种不对称,而其冲突水平则会强化这一不对称;外部联合权力水平会显著强化这种不对称,内外部联合权力间的冲突水平也会强化这种不对称.同时,成员企业的权力结构相似性与联盟中控制权分布的不对称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但这种关系并非线性关系,仅在成员权力结构具有高度相似性时,才会倾向于降低联盟控制权分布的不对称.  相似文献   

8.
企业联盟竞争下的两部定价与信息共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博弈论的相关知识,研究了两个产销企业联盟之问竞争的两部定价与信息共享问题.每个企业联盟由一个生产企业和一个销售企业组成.根据是否实现联盟内信息共事,分三种情况分析了竞争的均衡问题.把信息共享价值的研究推广到企业联盟竞争层面.研究结果表明:当信息不对称时,生产企业会通过制定高于边际生产成本的批发价格,向销售企业支付信息租金,从而引导销售企业说真话.在企业联盟竞争的背景下,信息共享对该联盟具有正效应,然而对其竞争联盟的溢出效应却是负的.  相似文献   

9.
基于合作与竞争的战略联盟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战略联盟,自诞生之初就一直经受着稳定性的考验。战略联盟是冲突性力量发展的点的集合,这些力量内生地对其稳定造成了影响。本文基于辩证法中的矛盾原理与Das和Teng(2000)提出的内在张力框架,深入探讨了影响战略联盟稳定性的其中一对张力——合作与竞争,并利用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的结果验证了本文的核心假设——战略联盟的不稳定性将随着联盟内合作与竞争力量之间的差异程度的扩大而上升。基于此结论,我们强调了在现代竞争环境下,基于合作竞争战略追求合成式租金对企业的长期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获取决策优先权的零售商战略联盟效益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对于由一个供应商和多个零售商组成的单一产品、单周期供应链,在确定型市场、零售商成本对称以及供应商具有关于零售商成本结构完全信息的情况下,考虑了同时带来运作成本与决策权分配变化(基于获取决策优先权)的零售商定货数量决策联盟。利用博弈论方法,研究了获取决策优先权的零售商战略联盟对参与联盟的零售商、未参与联盟的零售商、供应商以及供应链整体收益的影响。证明这种零售商战略联盟不可能使供应链中所有成员都同时增加收益。但在一定的条件下,联盟能实现某种部分"多赢";使供应链整体、供应商和参与联盟的零售商收益增加,或使供应商和参与联盟的零售商收益增加。  相似文献   

11.
基于知识创造和知识溢出的R&D联盟的动态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R&D联盟中企业间知识创造和知识溢出的分析,给出了知识存量的一般表示方法,并将参与企业的知识投入和开放水平视为内生变量,构造了知识联盟R&D两阶段的非合作动态博弈模型,提出了在对称的情况下纳什均衡存在并有唯一解的条件,分析了知识投入和知识开放水平在联盟不同时期对企业均衡利润的影响,并通过案例对部分命题提供佐证。最后,在模型假设和模型思想方面进行了一些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12.
陈俊霖  王山 《中国管理科学》2022,30(10):224-235
针对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所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系统,本文运用演化博弈模型研究了供应链企业在紧俏产品升级成本分担中的产能分配问题,比较了无合作机制以及引入合作机制下供应链系统的演化稳定策略。研究发现:当无合作机制时,供应链系统根据不同的产能分配范围最终会稳定在以下3种策略上:(制造商投资,零售商不投资)、(制造商不投资,零售商投资)以及(制造商不投资,零售商不投资);当引入合作机制时,供应链系统在一定的产能分配范围内最终会稳定在双方共同投资的策略上。本文还通过算例分析了无合作机制时销售新产品的增加值以及产品升级成本对演化稳定策略的影响;产能分配比例,新产品批发价格对单方面投资概率的影响;引入合作机制下分享比例对共同投资为演化稳定策略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Brand alliances represent a popular business strategy in many industries, because firms hope to evoke positive consumer evaluations of both the alliance’s product and the partner brands. However, extant research offers mixed findings regarding the effects of a brand alliance on its partner brands (i.e., spillover effects). In response, this study separates spillover effects into the effects of the alliance product on the partner brands (brand alliance effects) and the effects between partner brands (brand contrast effects), while also noting the potential moderating impact of perceived attitude- and product-based fit between partner brands on resulting spillover effects. Two experimental studies consistently reveal the existence of brand contrast effects; furthermore, the partner brand’s attitude-based fit reduces undesired brand contrast effects and positively moderates spillover effects in brand alliances, whereas product-based fit does not. Therefore, a third study identifies relevant drivers of partner brand’s attitude-based fit for different brand alliances (i.e., co-branding, ingredient branding, and joint advertising). The findings have notable implications for the design and management of brand alliances.  相似文献   

14.
产学研合作中,企业方和学研方由于主体异质性,容易引发知识产权冲突,从而导致效率损失或合作破裂。对此,本文采用不完全契约理论下的参照点契约理论框架,选择实践中知识产权交易价格和知识产权成果价值两个矛盾集中点入手,基于契约参照点偏差,引入企业方和学研方在议价能力、价值认知及折减行为上的不对称假定,从事前知识产权的最优分配、事后自我履约价格区间求解以及事后最优知识产权交易价格的选取三个方面,建立了参照点契约模型,对产学研研发合作契约进行优化设计。研究表明,创新知识产权份额的分配将对产学研合作整体效率产生影响,签订弹性价格契约有助于事后价格位于自我履约区间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事后效率,但仍不能完全避免折减行为,需优化选取事后价格以实现产学研合作整体效率的最优。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peer‐to‐Peer interactions among farmers when both knowledge learning and sharing are available. We construct a stylized model in which heterogeneous farmers are endowed with their initial production capabilities and can post questions in the platform for help. A representative expert regularly monitors the forum and provides answers to the farmers’ questions, but may be non‐responsive sometimes due to the limited capacity. A knowledgeable core user (farmer) can choose to be silent or responsive, and is allowed to strategically determine the informativeness of her answers. The farmers face the minimum quantity restriction for attracting the buyers, and must make production before the time of sales. We show that in equilibrium the core user never provides answers that are more informative than the expert's, irrespective of her ex ante knowledge level. Redesigning or restructuring the platform does not help eliminate this inefficient knowledge provision. We also find that hiring more staff to frequently monitor the forum turns out to be detrimental for the peer‐to‐peer interactions. Moreover, the competition on knowledge sharing between the platform expert and the core user features strategic complementarity sometimes but strategic substitution at other times. Third, charging for the platform usage may discourage uninformative answers, but it could also discourage the core user from sharing knowledge with other farmers.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学术团队核心能力建设的动态角度,利用广东省高校学术团队的数据,从产学研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两个维度,研究探讨了产学研合作对学术团队核心能力影响的作用机理,深入剖析了学术团队的研究偏好、成员的互补性等团队特征的差异性特征对该影响作用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产学研合作对学术团队的建设具有积极的影响,产学研合作会对学术团队建设的正式化和学习能力产生正向的影响,而产学研合作的深度较广度相比,会对学术团队的学习能力影响更为突出。当进一步考虑到学术团队特征的异质性时,产学研合作对学术团队建设的影响效应也将随学术团队特征的异质性而体现出内在的差异性。其中,学术团队的研究偏好与产学研合作项目越匹配,产学研合作将有助于提升团队的学习能力。而学术团队人员的互补性越强,产学研合作广度的增加将有利于形成团队的互动与逐渐正式化,随着团队产学研合作深度的增加,其对学术团队文化氛围的影响也就越有利。  相似文献   

17.
徐岩  胡斌 《管理学报》2012,(5):678-684
针对多成员战略联盟在不确定环境下策略的演化过程,借助演化博弈论建立了含有白噪声的随机动力学。利用随机突变理论来分析在不确定性条件下,联盟成员行为(竞争或合作)随着参数的连续变化在整体上发生突变的问题,给出了联盟发生突变的临界集,以此来解释和预测在不确定性环境下,战略联盟发生非计划性解体或者合作失败的突发性问题。对不同场景下的模型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在临界集附近,联盟集体的行为发生了突变。  相似文献   

18.
资源互补对机会主义和战略联盟绩效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二明  徐凯 《管理世界》2012,(1):93-100,102,101,103,187,188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战略联盟的数量激增,逐步成为企业的快速成长方式,但其失败率也非常高。本文以资源依赖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础,以中国企业为样本,从资源互补和机会主义的角度分析了合作与竞争对联盟绩效的影响。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联盟中的资源互补能够提高联盟的财务绩效与创新,而机会主义则会负向影响财务绩效和创新。同时,适度的资源互补是有效遏制机会主义的手段,过高或过低的资源互补都会使联盟企业处于机会主义的风险之中,即资源互补和机会主义之间的关系呈倒U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考虑制造商创新,研究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双向需求信息共享问题。制造商与零售商均拥有部分需求信息,且制造商进行成本降低创新,根据逆向分析求解方法分析制造商与零售商在均不共享、制造商单方共享、零售商单方共享、相互共享需求信息情形下的均衡决策,并分别通过求解制造商和零售商的事前利润来探讨制造商与零售商的需求信息共享价值。研究发现:制造商在四种需求信息共享情形下的创新投资增量均与获取的需求信息正相关,而与创新系数负相关。制造商的需求信息共享价值在制造商单方共享和互共享需求信息情形下总为负,在零售商单方共享情形下总为正。零售商的需求信息共享价值随着制造商创新能力的增强由负变正。本文在供应链双向需求信息共享的研究中引入制造商创新,拓展了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具有多个代理人的机制设计问题通常讨论代理人之间的竞争关系,并且假设代理人的行为不受情感因素的影响和代理人的偏好只追求自己收益最大化而不考虑他人的收益。然而在实践中存在大量多个代理人之间可能合作的现象,并且代理人行为受情感因素影响和采用公平偏好。本文考虑人的行为受情感因素影响下,探讨信息不对称下具有公平偏好的双代理人选择竞争或合作行为时的委托代理问题。给出了激励代理人竞争或合作的条件、提出了代理人选择合作后的分配方式以及分析了人的情感因素和公平偏好对信息租金的影响。在不同偏好下得到如下结论:(1)代理人选择竞争时均有更大的最优努力水平。(2)激励代理人竞争或合作的条件会随着公平偏好而发生改变。(3)竞争系数、单位产出带来的收入、自豪强度越大,信息租金减少量越大;嫉妒强度、同情强度越大,信息租金减少量越小。(4)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将促进代理人合作。研究结论可以应用于解决实际社会生产生活中委托人需要激励代理人去竞争或合作的两类委托代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