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语文以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传承传统文化和陶冶情操、培育人文精神为基本目的和主要任务。培养语言能力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语言的训练在根本上是思维的训练,是思想能力的培养,而大学时代是人思维走向定型、思想迈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在传承文化方面,我们认为主要是为了认识、了解我们自己,认清我们的当下现实,为发展新(传统)文化,为社会的进步、为未来服务;而所谓人文精神的培养,则一方面是要学生认识到人文学科(首先就是“大学语文”本身)的重要性并乐于去学习,另一方面是以引导、熏陶、涵养的方式去进行教育,要让学生大量地阅读人文性作品,在这种广泛阅读中逐渐养成人文素质、人文情操。  相似文献   

2.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从一般意义上说,为了适应这个崭新的时代,每个人都应当加强学习;而从特殊意义上说,思想政治工作者尤其应当加强学习,成为学习的模范。为此,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努力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 一、明确学习目的 要成为学习的模范,首先要解决为什么而学的问题,即要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的。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就不会有自觉的学习态度,不会有顽强的学习精神,不会有正确的学习方法,不会有恰当的学习内容,也不会有实际的学习效果。 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学习目的,第一应当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在思想上、行动上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  相似文献   

3.
从现代结构理论出发,探讨大学语文教学中阅读结构体系的构成,分析不同阅读阶段的 特点及其内容,同时对大学语文教学阅读理念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4.
关于当代工科大学生汉语文素质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语文素质是我国当代人才基础素质中的首要素质,但工科大学生在这一方面却不尽人意。原因是多方面的。要进一步提高工科大学生的汉语文水平也必须从多方面入手:转变办学思想,公共基础课应包括大学语文课;明确工科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构建工科大学生的语文知识框架;改变大学语文的教学方法;建立工科大学语文水平测试制度  相似文献   

5.
新编《大学语文》将这门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目的限定在提高本国语文的阅读与表达能力上,这就同时限制了该课程应有的素质教育的丰富性和多向性,导致教材编写从选文范围、选文篇目到学习导向诸方面都出现了一些问题;加之编写者欲硬性避开原由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组编之教材的选文与体例,更造成这两方面的不尽妥当之处。结果是“素质教育”的主题未能得到充分落实和体现,故新编《大学语文》亟待修订、“新编  相似文献   

6.
笔者认为应当把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即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欣赏和表达能力的目的具体化,进而明确课程的考核指向目标,再结合教材设计有针对性的考核内容与方式,以引导教、学都关注能力的培养,如此才可以体现大学语文区别于高中语文。  相似文献   

7.
《大学语文实验教程》以重新发现和认识母语为出发点,希望能够通过多个方面的学习,培养起对母语的感情和信心,激发出自觉意识和  相似文献   

8.
母语学习是每个公民应该履行的终身义务,大学语文是母语教育的高级阶段,应该有高于中学语文的学习内容和方法。大学语文教材不是要在篇目上和中学语文见高下,而是要能够整合和升华中学语文,培养大学生高雅的母语素养。这就需要在大学语文的教材编写和教学方法研究两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9.
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是强调学习能力、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相结合的"大语文",是具有鲜明基础性特点的平台媒介性、与社会高度融合的开放性、注重知识经验积累的过程性以及内容组合的模块性的课程和"双元体系"。在内容上是知识与技能的结合;在时间上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结合;在方法上是交互性与开放性的结合。因此将"大学语文"课程融入学生整体学习、生活过程中,真正有益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文化素养与综合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前,大学语文教育中照本宣科、老生常谈、缺乏创新等现象比比皆是;此外,大学生也因就业压力等社会现状而对大学语文的学习缺乏热情.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本文就大学语文的学习教育如何面对传统的应式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矛盾问题进行了思考,论述了大学语文也同样需要创新,需要人文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正> 一、大学语文是学习专业知识所必需的基础课到目前为止,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已经十分普遍,在教学方面,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对促进专业学习起了很大作用,逐步扭转了过去曾一度出现的学生入学后不适应专业学习的被动局面.实践证明,大学语文是有生命力的.但是,人们对大学语文教学至今还存在着一些糊涂认识.其中最突出的观点是:把大学语文看作是中学语文的补课.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师生中持这种思想的人不是少数.由于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人心动摇,抱着一种临时应付观念.如不彻底纠正,这种思想还会继续危害大学语文的教学.  相似文献   

12.
大学语文课程在母语教育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国家教委提出: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更是明确规定: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而我们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37所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程现状进行调查后发现:大学语文课程存在诸多问题,如课程设置与国家要求严重脱节、课程资源与学生实际需求激烈冲突、课程教学与学生学习心理取向矛盾尖锐,等等。因此,大学语文课程现状未能达到开设此课程的目的,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韦政通对中国思想史研究有独到见解,认为中国思想史的研究方法存在孤立研究、主观偏误、牵强附会、墨守成规、复古意识浓厚、缺乏理性精神、时代意识不足等缺陷,其更新之道在于研究者应加强逻辑思维训练和对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在中国传统思想基本脉络的宏观省察上,韦政通做出了孔子中心而老庄异质的思想定位,并将秦汉以降的中国思想史分为制度化儒学时代、佛教时代、儒学复兴时代3个阶段。他还认为,明清之际民本思想的空前发展与重视客观认知的精神共同促进了中国传统思想的现代转换。韦政通的中国思想史研究拓展了中国思想史研究的论域,其历史担当意识和关注现实的精神对当前的思想史研究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主体性教育以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为价值指归,而情境教学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为主体性教育提供了方法论。英语初级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最大限度地内化语言知识,还在于最大优化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其“学会学习”。在英语教学中,根据授课内容和学生特点,合理设置和适度调控教学情境,将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第二语言的习惯,这符合初中英语新教学大纲的要求,也契合外语教学的本质和规律。  相似文献   

15.
大学德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一般地讲,读和写的课程主要训练学生理解的准确性和表达的精确性,强调在"精"字上下功夫;综合训练课程重点在"博",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快速阅读则是对上两门课的检测,旨在培养学生的正确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和速度。随着德语专业开设学校的不断增多与市场德语竞争力的不断增强,学生在课堂学习或是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了自信心不足、依赖性强、自我管理意识薄弱、自主学习的兴趣难以持久等问题。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  相似文献   

16.
孟子的人格美论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子美学思想中最突出的是人格美学精神,他不仅最早对人格美及其层次做出了明确的价值规定与区分,而且明确地将审美从人的感官之乐引向了道德领域,并提出了"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一高扬自主精神的话语,表现出强烈的人本意识、人性色彩和人格自主的悦乐感.现代人在实现其对主体意义的重建、确定人生存的内在根基、超越物性束缚时,应汲取孟子人格美论中的思想养料--人格意识、自律意识、超越意识.  相似文献   

17.
弹性学习制度是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和决定自己学习的内容、方法、地点、时间、教师等,并对自己的学习选择和学习行为负责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通过对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大学语文类课程教学现状的个案调查和研究,探索了弹性学习制度在高等院校大学语文类课程中实施的具体办法:实施选课制,使大学语文类课程弹性起来;完善学分制,使大学语文类课程的教学效果有制度保证;实施导师制,保证选课制的顺利进行;完善考核制度,建立语文类课程教学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8.
对大学语文教学理念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对大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应当从彻底转变教学理念着手,通过大学语文课引导学生对文学经典进行"元阅读",从而促进他们进行自主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古文今译的目的是再现古代作品的原貌,使没有古汉语阅读能力或阅读能力不很强的人能了解古文内容,以便学习和借鉴。实现这一目的,就应严格遵守古文今译的原则,准确而通畅地将古文的内容译成现代汉语。  相似文献   

20.
内隐认知理论充分肯定人的潜在知识积累的存在,启示我们语文教学不是教给学生绝然陌生的知识,而是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潜在的知识经验,以达到对作品思想内容的正确理解。内隐学习是学习主体对学习过程缺乏明确意识,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信息加工的自动化过程。相对于教师主讲而言,学生的阅读体悟即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内隐知识启示我们重视模糊教学法,避免独断式教学;内隐认知指的是在认知过程中过去经验潜在地对学生的行为和判断产生影响,启示我们克服先入为主的消极影响,加强对原著的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