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朱自清散文的意境创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自清的散文所以优美动人魅力常在,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在创作中刻意追求和创造出内涵丰富的独特意境。意境是诗歌散文的艺术表现形态,是作者内情与外境融洽而产生的艺术境界。散文创作的结构、描叙和语言运用都要注意意境的创造。意境具有典型性,是一种情感的典型,是“这一个”情与“这一个”境在特定时空中的艺术结合。朱自清的散文意境,是作者同时也是人们当时某种典型心态的艺术概括和表现,故其知音者众  相似文献   

2.
情境是经过物境这一接近于客观生活原态的境界进入情与景合、境中蕴情的一种新境界。这种特定的境界,是作家、艺术家主观观照中的实境,也是他们情感体验中的实境,它的进一步发展和凝聚,往往可以形成富于美学魅力的艺术意境。物境、情境的生活实体感较强,而意境则艺术的、美学的魅力更浓。在各类文学样式中,散文最长于自如地抒写作者在观照生活时产生的各种感受和情思,并以抒情的笔触将这种体验、感受中的生活情境写入作品,使其在作品中获得再现,这就形成了散文创作中的艺术情境。而且,由于情境和意境间的阶梯型发展关系,有时境界比较深邃、内涵比较丰富的艺术情境,距离艺术意境也往往只有一步之遥。散文情境的艺术展现通常有两种基本形态:直观型和积淀型。这两种情境展现的艺术旨归是共同的,即创造富于魅力的艺术境界,但它们在具体的表现上则是各有个性和特色。  相似文献   

3.
试论散文的叙述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散文,一向被看作是“主情”的文体。长期以来,似乎有一种流行倾向,认为散文是抒情、描写的艺术,至于叙事则是小说的需要。这是对散文的一种误解。散文虽然以抒情为旨归,但抒情从来不是无病呻吟、空洞无物,而是社会人生的一种映照。散文的抒情一方面离不开具体内容,另一方面还需要有灵活多样的笔法。散文的叙述为抒情提供丰富内容、厚实基础,它是散文的重要笔法,是散文艺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叙述,人所周知,是对人物经历、事件过程的述说和交代,它是文学表现方法中最基本最常  相似文献   

4.
迟子建散文通过感伤的审美意象,独特的艺术感觉,新颖的构思,艺术地表达了蕴藏于内心的感伤情绪,营造了一种忧伤中的诗意氛围,描绘出一种令人神往的伤怀之美;迟子建散文重要的美学价值在于其对感伤之美进行审美体验的同时,使人获得了一种忧郁的快感,它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论白先勇小说的感伤主义色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先勇的小说创作具有强烈的感伤主义色彩,主要表现为创作中所流露出的孤独忧郁的情绪、在中西文化冲突下产生的认同危机感以及在人物命运描写、时事变迁表现的过程中所隐藏着的人生如梦、万事皆空的浓厚的神秘主义和宿命论思想.这一特色的形成与白先勇个人的生活经历、传统文学中的历史兴亡感以及佛教思想的影响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一、散文写作的移情内蕴散文是抒情艺术,从抒情中言志。因此,散文作品不论写什么和如何写,都必须集中抒发作者的感情,抒情成了散文写作的中心。刘勰认为:“情者文之经”。“情”既然作为散文作品的“经”,它象一条主线贯穿作品的始终,把作品所写的各种内容穿结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散文的内容虽然是零散的,但从写“情”来看,又是凝聚的。“情”使散文成为完整的有机的艺术品。作者在散文作品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是作品的灵魂。作品有了灵魂,就有了生气和灵性。王夫之曾说:“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  相似文献   

7.
建安文人继承并拓宽了表现妇女生活与命运的创作题材.在他们的笔下,出现了许多血肉丰满、感情浓厚的不同女性形象,构成了一个蔚为大观的女性系列。从作者对这些妇女形象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超人的创作才华与敏锐的艺术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而与前代创作不同的是,他们笔下的女性无一能逃脱悲剧的命运,透过对这些女性的描写,我们能窥视到当时的社会现实,留给人们以深深的思索与启迪。建安文人为了塑造不同类型的女性系列,抒发浓郁的感伤之情,采用了多种表现手法。从这类作品总的风格来看,则具有清素淡雅的阴柔之美。创作主体的感伤意识,创作客体的悲惨处境,使得创作的文本具有浓郁的感伤色彩,留下了在历史上绕耳不绝的令人心酸的哀歌和鲜活欲出的妇女形象。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感伤主义小说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实际情况出发,并通过与西方感伤主义文学的对比确定了“中国现代感伤主义小说”的内涵,指出只有那些描写感伤心态并以此作为主要内容的小说才称得上是感伤主义小说.感伤主义小说具有情节淡化、抒情性强、注意心理刻画和自然景物描写的特点,梳理了中国学术界对现代感伤主义小说的研究情况并分析了该论题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9.
杨朔是描写人物的能手。从三十年代后期起他就开始从事小说创作,先后写过几十个短篇,《红石山》《望南山》《三千里江山》等七部中长篇,为我们制作了一幅众多的生龙活虎的人物画廊。看过杨朔全部作品的读者,感到他散文中的人物比他小说中人物更美,更动人,如果说一位作家的早中期作品是为他后期创作做思想和艺术方面的准备,那么,我们可以这样说,杨朔的小说创作为他后期的散文创作积累了经验。他将小说中人物描写的丰富经验,用于他艺术性散文的人物刻划,以至达到大朴之巧、娴熟自如的地步。这是多数读者偏爱他散文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0.
散文作为一种与创作主体的情感不可分离的非虚构性文本,所注重表现的是情的世界,它侧重于直接抒写内心情感和生活体验。情在散文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情属于精神的范畴,是无形的、看不见的东西,可是一篇散文中一但有了情,所产生的美感效应是人们意想不到的。它能感天地、泣鬼神,能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可见情感在文学审美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并不是散文家的任何情感都能转化为美的散文作品,它必须把情感作为审美对象(回忆、记忆、感受、感知、体验的对象),按照一定的审美规范,纳入一定的形式之中,使之对象化、客观…  相似文献   

11.
白居易诗集中有"感伤诗"一类,但他却带着贬抑的态度看待它。这种态度背后隐藏着诗学史视野以及一直被学界忽略的思想史视野。具体而言,感伤诗的核心内涵是日常生活中的感伤之情。白氏基于诗教观以及性情之辨观念,做出轻视感伤之情和感伤诗的价值判断。这也是感伤诗在其创作历程中由盛而衰的关键原因。白居易诗歌作为体现唐宋诗歌转型的典型之一,他对感伤诗的认识和态度,有助于理解"宋人的诗扬弃悲哀"的问题。这同时也是性情之辨此一哲学观念深刻影响文人生活以及文学的典型例子。  相似文献   

12.
王国维说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有两个重要方面:“曰景、曰情。前者以描写自然及人生之事实为主,后者则以吾人对此种事实之精神态度言。”(《文学小言》)这就说明了艺术创作是创作客体与创作主体相统一的过程。任何艺术作品都是表达人的思想感情的,但是“情”往往是通过“景”来表现的,这艺术之“情”并非抽象表达,总要借助于一定的“景”来体现。否则,也就不称其为艺术。从艺术创作的过程来看,艺术家的思想感情在特定的条件下,受到某一客  相似文献   

13.
郁达夫创作中的生命苦质现象及其悲剧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篇:创作中的生命苦质现象笔者认为,郁达夫在有限的文学创作中将生命的种种苦质现象诸如“忧郁”、“悲苦”、“颓废”、“色情”、“感伤”、“自杀”、“孤独”等喧泄给人们,从而创造了一个充满主观病态的、富于生命终极意义的苦质艺术景观。文学创作中的生命苦质现象,主要反映在以下三方面:(1)作家自身对生命苦质具有独特的创伤经验;(2)作家在创作观上对生命苦质颇具美学偏爱与理性自觉;(3)作家在作品中对生命苦质情感显示主观泛情倾向。一般作家可能具备一、两个条  相似文献   

14.
肖像描写,古称“写真”或“传写”,是塑造人物的一种重要手段,小说创作运用尤夥。作者借助于描绘人物的外形、体态、衣钸以、容止,乃至声音笑貌等等,给读者提供直观的视觉形象。曹雪芹继承了古代绘画和小说的传统“写真”艺术,且以其卓尔不群的艺术禀赋和深湛博大的艺术修养,灵明洒脱,别创境界。因之,《红楼梦》中人物的仪容“摹一人,一人必到纸上活现”,显得神情宛肖、形神俱化,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相似文献   

15.
重视人物出场的艺术描写,是我国古典艺术创作传统的特色之一。这一点,在戏曲艺术中尤为突出。所谓“亮相”,就是剧中人物与观众见面时经常使用的一种艺术表观手法。在中国古典小说中,对人物的出场也十分重视。比如,《三国演义》中刘、关、张和诸葛亮的出场,《水浒》中鲁智深、林冲,李達的出场,《红楼梦》中贾宝玉和王熙凤的出场等等,都  相似文献   

16.
读汪曾祺的小说,总有一种独特的感受。在那旧日的人物身上,在那乡情浓酽的风俗气氛中,我们始终感受到一种人性的美,那纯洁朴素的爱情,扶贫济困、相濡以沫的人道主义,配之以散漫、飘逸的散文笔法,犹如一曲曲舒缓的抒情曲。作者在他的作品中描写了不同类型的人物和生活,他赋于这些人物以传统的美德,突出  相似文献   

17.
唐代诗人王翰《凉州词》云:“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千百年来,这首诗一直被人们传颂不衰。但它究竟是一首“反战诗”,还是一首“赞歌”;其情调是“高昂”、“豪放”的,还是“忧郁”、“感伤”的,历来众说纷纭。现在主要有三种代表性说法:一说,“诗中流露出了一种深沉的忧郁感伤。”二说,全诗的情调是“豪放”,而“不是伤感的。”刘大杰先生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中把王翰归入“高岑诗派”,认为“作者人生观是乐观的”,“情调高昂”。说《凉州词》和王昌龄、王之涣的《出塞》一样,“呈现出无比雄伟的气魄  相似文献   

18.
浅论巴金代表作《家》的抒情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作为巴金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成就巨大 ,艺术特色显著 ,而最为重要的艺术特色 ,则是浓烈的抒情性。本文从人物的抒情形象 ,抒情心理 ,个性化语言以及悲剧场景描写四个方面论述了《家》的热烈悲郁的抒情风格 ,集中反映了作者的创作个性 ,即用热情的笔触写青年人的直率、真挚、坦白、明朗。另外 ,文章还指出 ,由于作品写于五·四时期,因而作品中就既有一种充溢的感情 ,又往往带着浓重的忧郁 ,这既是《家》的风格 ,也是作家人格的写照。  相似文献   

19.
古华是新时期文坛上一位卓有成就的小说家。他在作品中为我们塑造了一批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美好善良却命运悲惨;一类是有文化有见识且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另一类是改革型女性。作者在塑造这些人物时,最常用的是白描手法,其次是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剖析,第三是通过必要的艺术氛围描写,达到渲染、烘托人物的命运和思想感情的目的。这些女性形象的成功塑造,是古华对新时期文学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散文家徐开垒说:“人们总以为塑造人物典型只是小说作者的职责,散文作家的工作范围不过在于抒情与纪事。这样的看法和说法,”是片面的。我国许多现代散文作家,运用散文的特殊表现手法,在塑造人物典型方面所作的努力,“迄今并不曾为评论家们所十分注意,……以致忘了探索散文艺术上的这一份巨大财富。”①本文不揣浅陋,试图对现代散文中人物典型塑造手法,作以初步的探讨和归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