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奥斯汀对感觉材料理论的驳斥是他运用语言探究方法检查传统哲学论证的一个典型范例.他认为“我们是感知物质事物还是感知感觉材料?”这个传统知觉问题本身似是而非,而建基在“依据错觉的论证”之上的感觉材料理论则包含大量迷惑人的谬误和各种隐藏着的动机.艾耶尔所表述的论证包含许多语词上的误用或滥用以及诸多对知觉事实的错误概括,其真实动机就是要把现实世界观念化或虚幻化.奥斯汀对感觉材料理论的驳斥并非仅具有否定意义,在批驳感觉材料理论过程中,他还在知觉对象、知觉方式、知觉描述、经验性质等方面提出正面的观点.他的观点至少校正了我们思考知觉问题的框架和方向.  相似文献   

2.
拒绝基础主义是罗蒂哲学的一个主要特征。罗蒂把实用主义和作为西方传统主流哲学的基础主义看作两种不同的研究范式,坚持并希望扩展实用主义的思想和观点。他认为,当代西方哲学发展和演变的趋势,是向实用主义的思想和观点靠近。这在学理上证明了基础主义是站不住的。实用主义在哲学取向上以政治问题替代认识论问题,实现了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它拒绝寻求基础,包含着对于社会民主政治与哲学思考之间关系的认识。罗蒂对基础主义的拒绝,也是与他的政治信念相关的。  相似文献   

3.
马利坦是新托马斯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从奥古斯丁等人的历史神学一历史哲学中汲取思想养料,对人类历史的性质、结构走向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批判了近代以来的进步史观。他区分了人的灵性力量与世俗力量,认为它们分属于不同的领域:上帝之城和世俗之城,而灵性力量是优先的,它高于世俗力量。落实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语境中,则应强调教会对世俗事务的间接权力.反对各种使任何世俗的目的凌驾于灵性目的之上的做法。同时,他认为现代世界在其基本理念上是错误的,而托马斯主义则能够在批判现代世界的基础上,吸纳各种有益的思想,使现实世界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4.
伊德多元稳定的世界观对于基础主义与反基础主义、现代与后现代、欧洲大陆哲学与英美分析哲学等对立的当代哲学思潮以及对于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来说,都具有重要的调解价值.该世界观的形成既与伊德对知觉理论的深入研究与发展有关,也与伊德以生活世界中的实践经验为根本出发点并深入到知觉层面进行具体的现象学变更分析有关.由于伊德是从其技术现象学和科学现象学的研究中得出该结论的,因此,深刻理解伊德多元稳定的世界观有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科学与技术,并从知觉的层面来理解科学与技术发生时最为源始的思维结构,从而为我国的科技创新提供思维生长点意义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感质”问题是当代西方心灵哲学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弗兰克·杰克逊与物理主义者围绕“感质”展开了激烈论战,力图通过他的知识论证宣称物理主义是错误的.保罗·M·丘奇兰德的“亲知说”从科学实在论立场出发,在本体论、认识论双重层面上对“感质”加以深度解读,清晰地揭示出感质的物理本质,在物理事实与物理知识之间为物理主义寻得有力辩护,不仅促进物理主义获得新的进展,还昭示出西方心灵哲学发展的新走向.  相似文献   

6.
审美直觉的含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哲学中直觉含义的界定。基于此,本文对西方哲学史中几种有代表性的直觉思想作了探讨。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朗格艺术知觉论与二十世纪几种艺术直觉观的进一步分析,认为朗格艺术知觉不仅是主体与客全,感性与理性,具体与抽象,内容与形式,抽象与移情的统一,而且还是对它们的超越。相对于其他审美直觉观而言,这是一种较为合理的艺术觉观。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方法论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之间的对立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双方的对立是双向度的。在“整体”观上,个体主义坚持化约主义的立场,而整体主义则秉持反化约主义的立场;对立的结果是个体主义犯了“消亡论”错误,而整体主义则陷入了“物象化”的陷阱。在“个体”观上,个体主义采取了反社会决定论的立场,而整体主义则强调了外部社会决定论的立场;其结果导致“个人”在个体主义那里“社会化不足”,而在整体主义那里则“社会化过度”。文章最后认为,超越二者对立的方向之一是解决“社会结构”和“主体行动”的发生学根源和再生产条件。  相似文献   

8.
吕国忱的《列宁主体客体观的重大转变——<唯批>与<哲学笔记>之比较研究》一文,误解了《唯批》对经验批判主义批判的实质,任意歪曲、篡改列宁关于主体、客体的本意,错误地认为《哲学笔记》肯定了经验批判主义的根源即主客体的统一,而《唯批》却发生了否定主客体统一的错误。该文所确认的现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同时含有主观和客观两种因素,是向马赫主义的复归;其所提出的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主客体关系问题,更是对唯心主义的妥协,对唯物主义的背离。  相似文献   

9.
实体主义是西方哲学的理论支柱。其重要特征就是要世界二重化,认为世界由现象和本体两部分构成。以柏拉图为代表的传统哲学集中关注现象世界背后的实体,走向了本质主义,成为了贯穿西方哲学整个发展过程的模式。以新面目出现的现代哲学把反叛的矛头集中指向本质主义。而在现代哲学中,海德格尔反对实体主义又可谓最努力。他从存在论现象学出发,对“此在”(Dasein)这一特殊的存在者的分析后认为:“此在”(Dasein)在世的本质结构是“烦”、“畏”、“死”三种状态。通过对三种状态的分析切入存在的结构,揭示出“无”的体验。“无”既是海德格尔哲学的核心,又是他超越实体主义的路向  相似文献   

10.
新自由主义认为自我优先于其目的和价值,他们假定社会是由独特的个人组成的,每个人都先验地拥有一种作为认同的自我,其哲学基础和论证方法都是个人主义的。基于一种整体主义的方法论立场,社群主义认为自由主义的这种个人观念在根本上是错误的;在他们看来,个人是生活在社群之中的,个人的行为、活动是受社群关系所制约的,因此,社群是自我的归属。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来看,社群主义的"自我"观是一种抽象的整体主义,社群主义在某种程度上看到了个人要受社群的制约,但在另一方面又把社群当作是高于个人的抽象集体。  相似文献   

11.
奥斯汀说那种认为我们只看见感觉材料,看不见物体的见解是“学究式”,也就是过分简单化,喜欢“表面整齐的分类”而不喜欢事实的捉摸不定的复杂性。根据他的说法,哲学家总想说,我们“直接知觉到的”只是感觉材料而不是物体,这是一种“伪造的对立”,一种“表面干净的二分法”。他提出的相反说法是:“我们所‘知觉’到的东西决不是只有一个种类,而是有好多不同的种类”。奥斯汀的说法是一种令人误解的片面真理,而且他攻击的物体与感觉材料之间的“伪造的对立”也没有能达到目的。感觉材料论者诚然对笔、虹等一类东西的视觉知觉作过分析,并且认为每一个事例都牵涉到感觉材料在内。但因此说哲学家就是否认或者模糊我们看见的这些形形色色东西的区别,那是毫无根据的。确实在感觉材料、感觉、知觉概念这些名辞后面可能隐藏着一些“令人迷惑的谬误”。但是奥斯汀提到的为我们知觉到的那些东西,并没有能如他指望我们那样,以此作为理由说感觉材料论是对一个错误问题的坏答案。奥斯汀认为那些用来教初学者的、常被人提出来然后又打下去的陈旧知觉学说,都非常粗疏而且容易引起误解;这样看是对的。他认为那些用来赞成或反对这些学说的论证有时也是粗疏和不能令人信服的;这也不错。但是讨论这些学说确有一样好处,就是使学生接触到一些想法,而这些想法他作为一个“不用心思的普通人”头脑里是不会有的。奥斯汀没有看出或者至少不承认,他否认的这些学说会有这样的好处。奥斯汀对于哲学的性质决不会想到提出一个笼统的总的看法,不论是消极的或积极的。但是初学哲学的人读了《感觉与被感觉的》之后,说不定一点信念都不剩了,觉得哲学除掉暴露哲学家的错误外,更没有别的事情好做。  相似文献   

12.
近代哲学无疑是与笛卡儿的名字紧紧联在一起的。本文试图通过对“我思故我在”这一命题的剖析来揭示笛卡儿是如何确立哲学的主体性原则,从而实现哲学发展史由客体向主体转变的伟大变革的。一、“我思故我在”命题的提出问题首先涉及到笛卡儿哲学的方法论问题。笛卡儿的方法通常被认为是怀疑主义的方法。从表面上看,怀疑主义是要否定一切确实  相似文献   

13.
"自我"问题是哲学史上的老问题,维特根斯坦在"语言转向"的大背景下对这一问题作出了推进。前期维特根斯坦认为自我是界限主体或形而上学主体,同时,"我的语言的界限意味着我的世界的界限"。唯我论与实在论是一致的。中后期维特根斯坦认为人们在自我问题上受到表面形式的相似性的诱惑而导致各种哲学疑惑,需要通过对语言日常用法的分析来得到澄清。维特根斯坦前期和中后期自我思想所持有的是一种反客体主义的思路,即指出自我不是经验对象,而忽视这一点正是哲学家们讨论自我问题时所犯的错误所在。  相似文献   

14.
1831年3月,马克思以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关于自然哲学的差别为题,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同年4月15日,耶拿大学在他缺席的情况下授予他博士学位。《博士论文》是马克思第一部完整的、公开出版的哲学著作,这部著作所持的观点虽然还是黑格尔主义的,但所强调的重点却影响着马克思后来哲学观点的发展。马克思这篇著作的基本观点之一,是对哲学本质的看法,他特别地研究了哲学同历史发展的关系,认为精神的发展是在既与世界对立、又与世界同一的情况下实现的。在原初的状态中,精神是与世界协调一致的,但是,由于精神本身的收缩和扩展,由于…  相似文献   

15.
关于感性认识,通常认为,它是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接触客观事物产生的感觉、知觉和表象.而人的感性映像就象照相机一样机械地摄下客观事物的外形,把认识开始的初级阶段完全看成是一个消极、被动的过程.我认为这样理解感性认识是十分粗浅的,这种观点没有看到感性认识不仅取决于客观事物的特点,而且取决于主体的能动性,主体的理性思维活动必然影响感性认识的构成.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批判黑格尔等唯心主义哲学的时候,一方面,强调了人的意识内容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依赖.主体获得的一切真理性的认识都离不开物质的感性实践活动,感觉和知觉作为人的知识的源泉具有确实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正> 《人类理解研究》是休谟1748年根据他的《人性论》第一卷改写而成的,全书共分为十二章,概括了休谟哲学的基本思想,以及他对各哲学流派的评论。其中特别着重阐述了关于观念的起源和联系、原因与结果、关于对上帝和神迹的怀疑主义观点。搞清这些观点的本来涵义及论证方式,对解决休谟哲学研究中的分歧,是有裨益的。一、关于观念的起源与不可知主义。休谟在观念的起源一章中,首先把人的一切知觉分为两类:一类是观念或思想,是较为微弱和不够活跃的知觉;另一类是印象或感觉,是比较强烈和活跃的知觉。观念是从对印象本身的反省和回忆而来的,因此“最活跃的思想比最钝暗的感觉也是较为逊弱的。”(《人类理解研究》第19页。下引此书只注页码)人的思想固然可以随意构思那些没有看过、没有听过的尔西,但它也是有条件的。休谟明白地指出:“人心所有的全  相似文献   

17.
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皮亚杰是位颇有特色的哲学家。与传统意义的哲学家不同,他坚决反对纯粹的哲学思辨,强调认识论的研究应该奠基在现代自然科学成果的基础之上。为此,他独辟蹊径,对认识的主体性问题进行了生物发生学探讨。他认为,由于人的生物机体与认识主体在机能上具有本质的一致性,在结构上具有同型性或部分同型性,因而由生物机体向认识主体的发展转化具有现实的可能性。这样,他就揭示了认识主体的生物机体根源,从而在生物机体和认识主体之间架设了一在桥梁。  相似文献   

18.
主体间性:走出审美现代性的悖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身体性”为口号的审美现代性 ,秉承了克服理性主义之片面性的传统 ,是现代文化中审美主义的逻辑发展。但其哲学前提仍是理性与感性二元分立的人格模式 ,不外是对主体的“理性—感性”二重组合中审美感性因素的强化和夸大 ,并变本加厉地将后者推向了感官和肉体。相反 ,主体间性理论认为主体与他者、人与世界都处在融汇一体的联系中 ,艺术审美是大型的对话 ,以此吁求社会性的行动与变革。这样 ,就有可能成功走出审美现代性的困境。  相似文献   

19.
西方主体哲学自古希腊隐秘的开端到哲学的后现代时期贯穿了西方哲学的历史。其中,胡塞尔和尼采对主体哲学的发展有着独特和卓越的贡献:胡塞尔通过他的先验转向完成了从“意识主体”的向度构建主体哲学的最终可能性,实现了一个二千多年柏拉图主义的理想;而尼采则通过他的强力意志形而上学从“身体主体”的向度使“现代”(西方形而上学时代)趋于完成。而这种完成,按照海德格尔的话说,是以对柏拉图主义的颠倒而达到的。在此基础上,现代哲学进展到后现代时期时,对主体是否退隐的争论愈演愈烈。但是,不论争论的结果如何,“收敛的主体”形式似乎已成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法国精神分析学家拉康从实在界、想象界和象征界这三方面,阐述了关于个人主体发生和发展的三维世界,说明了自我是一个虚无、是错误地知觉身体与自我的关系所造成的幻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