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0 毫秒
1.
通货膨胀是一个世界性的经济顽症,各国政府都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通货膨胀是各种经济矛盾的综合反映,但在我国,它根植于体制的缺陷和认识的误导;我国当前反通货膨胀的主要对策应是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着重解决总供给与总需求失衡问题.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经济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同时要抑制通货膨胀。两者之间关系如何,应怎样协调?本文拟作如下探讨。 一、国有企业改革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回顾改革以来的历史,把国有企业改革与通货膨胀放在一起考察,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判断:每次国有企业的重大改革措施实施一段时间之后,通货膨胀基本上都会发生。  相似文献   

3.
治理我国新一轮通货膨胀的财税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新一轮的通货膨胀不是商品供不应求的简单经济矛盾引起的,而是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国内经济结构失衡和对外经济失衡导致的输入型通货膨胀.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虽然能暂时起到抑制投资过热、控制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的作用,并不能解决我国结构性失衡的深层经济矛盾.治理我国新一轮通货膨胀,不仅需要采取"从紧"控制总量的货币政策,更需要从解决我国经济结构性失衡的深层矛盾入手,采取"从优"调整结构的财税政策.  相似文献   

4.
近年通货膨胀的主要成因及对策蓝英思进入90年代,我国社会经济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不断迈出新的步伐。然而,通货膨胀的困扰,又成为当前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矛盾和国家宏观调控面临的难题。就此,笔者试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一、近年通货膨胀的状况及...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通货膨胀与一些政策和经济发展状况有着密切联系。其主导因素是由投资过旺导致经济过热。对此,只有深化改革,在制度上消灭可能导致高度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增加有效供给,并要加速健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经济手段和法制手段,才能粮治通货膨胀。总之,在改革与发展中治理通货膨胀,是面向未来的明智选择。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两种值得注意的现象:一是国民经济在扩张──紧缩──再扩张──再紧缩的循环交替中运行;二是时起时伏的通货膨胀随着经济的高增长,严重地困扰着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如何处理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关系,摆脱经济运行的不良循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已成为经济学界的重大课题。同时控制通货膨胀也已成为我国各级政府与学者亟需解决而尚未解决的一大难题。从1993年9月到1994年末,新的一轮通货膨胀以物价涨幅对%左右的高位运行了两年。1994年全国消费…  相似文献   

7.
我国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年宣布退出全面反危机的扩张政策,之后,我国宏观经济进入了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目前,我国经济面临着一系列新矛盾与新挑战,具体表现为宏观三期叠加矛盾、微观三大结构性矛盾、国内中等收入陷阱挑战、国际修昔底德陷阱挑战。其中,宏观为增长速度的换挡期、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反危机之后的消化期三期叠加,微观为实体经济内部供给和需求、实体经济和金融货币、房地产部门发展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发展之间的三大结构性矛盾。同时,我国经济出现“滞涨”的可能性增大,较长时间内可能会出现通货膨胀和经济“下行”双重风险并存的局面。为应对我国经济面临的新矛盾和新挑战,国家明确“五位一体”的发展目标,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全新发展理念,积极推动供给侧结构改革,并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性增长。特别地,国家放弃货币供应量M2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同步,以应对我国经济下行压力。  相似文献   

8.
过去人们认为,通货膨胀是资本主义国家才有的现象,而今通货膨胀已经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我国的通货膨胀有些什么特点?怎样治理通货膨胀?这是当前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一我国的通货膨胀是在新旧经济体制交替时期出现的。新旧两种体制磨擦和矛盾下出现的通货膨胀,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第一,隐蔽性通货膨胀与公开性通货膨胀同时并存。长期以来,我国的社会总需求严重超过社会总供给,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根据价值  相似文献   

9.
2007年以来爆发的新一轮通货膨胀,具有明显的成本推进型、结构型和输入型通货膨胀的特点。在多种因素影响下,我国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如不采取有力措施,有可能会导致“滞胀”的局面。产生新一轮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结构失衡,因此,治理对策应区别于以往的政策。  相似文献   

10.
我国近期通货膨胀的类型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近期通货膨胀的类型与治理对策周永一、从分析我国近期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说起通货膨胀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多次出现的老问题,只是在通货膨胀的程度上有所差别罢了。就以近期来说,1991年的通货膨胀率为2.9%,堪称低通货膨胀;1992年的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1.
通货膨胀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在许多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过,时至今日人们一直视通货膨胀率为“痛苦指数”或“不安指数”。在西方经济学中,通货膨胀被描述为:价格水平相当幅度地持续上升的过程,或货币价值相当幅度地持续下降的过程。近年来,我国正承受着由连年的高经济增长带来的物价过度上扬,1993年零售物价总水平上涨13.3%,1994年则超过了20%。显然,通货膨胀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绝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高通货膨胀是有害的。主要表现为:高通货膨胀会造成资源配置的失误;各地区和各阶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  相似文献   

12.
经济转型中医院发展定位的矛盾分析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稳定的需要.医院性质的定位,已被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建范畴。在医疗改革的大趋势和大背景中,医院经济基础与市场运行机制发生错位.医院面临体制改革、医疗保险改革以及市场需求和市场经济所带给的系列矛盾冲突,由此作者提出通过借鉴企业管理经济降低成本.完善科室主任负责制改革管理体制,在基本医疗服务之外寻求创造新的市场需求等措施来解决这些矛盾。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和对策晏仁章一、反通货膨胀已成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1994年以来,我国的经济继续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几项改革,包括财税、金融、外汇外贸、投资、价格和流通体制改革等陆续出台,进展顺利,效果是好的。但...  相似文献   

14.
金融危机以来,新一轮通货膨胀给我国现实经济生活带来的影响已经显现。分析通货膨胀的决定因素并回顾我国自金融危机以来的货币政策可知,当前的货币政策应该关注更广泛意义上的价格变动,关注一般竞争性产品价格下降与资源、资产价格上涨之间的内在矛盾,并应谨慎使用利率工具。  相似文献   

15.
温和的通货膨胀不能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苏兴平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西方经济理论对我国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经济理论界有人提出:借鉴凯恩斯主义的宏观需求管理,多发行一些货币,搞温和的通货膨胀来扩大需求,促进我国的经...  相似文献   

16.
通胀与失业从来是一个国家宏观经济运行中可能出现的两大难题。要控制通胀,经济可能不景气,失业会增加;反之,为刺激经济,减少失业,则通胀可能加剧。能否做到经济高速增长、抑制通货膨胀与增加就业三重目标的统一,不仅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更是我国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本文在分别对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劳动就业与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与劳动就业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来探讨如何实现三重目标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市场物价涨势较强。控制通货膨胀,是一个关系到改革能不能继续推进、国民经济能不能继续向前发展、社会能不能保持稳定的大问题。因此,我们应该重视通货膨胀问题的研究,并对它有正确的认识,采取有效的对策。在该文中,笔者仅就通货膨胀的基本理论、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根源和特点(或类型)及其相关问题,谈谈自己的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18.
本课题理论结合实际 ,从调整利益关系减轻通胀压力、通货膨胀成因与传导的利益关系分析、行业之间利益关系中的通货膨胀、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通货膨胀与对策、对外经济关系中的利益驱动与通货膨胀、投资者利益最大化与通货膨胀、政府利益与我国通货膨胀、我国通货膨胀的利益再分配效应分析、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中的利益制衡等多方面探讨了减轻我国通货膨胀压力与经济利益关系调整。  相似文献   

19.
本课题理论结合实际,从调整利益关系减轻通胀压力、通货膨胀成因与传导的利益关系分析、行业之间利益关系中的通货膨胀、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通货膨胀与对策、对外经济关系中的利益驱动与通货膨胀、投资者利益最大化与通货膨胀、政府利益与我国通货膨胀、我国通货膨胀的利益再分配效应分析、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中的利益制衡等多方面探讨了减轻我国通货膨胀压力与经济利益关系调整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到关键时刻,其难点是物价改革,党中央提出用五年左右的时间理顺价格关系,号召全党与全国人民迎着风浪闯过难关,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与国家的胆略与决心。目前物价改革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之一是通货膨胀的挑战。因此,治理通货膨胀,是当务之急,且事关经济改革的前途与社会经济生活。 本文的内容是分析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产生的根源和发展趋势及其主要对策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