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劼劫人的作品是真正的四川“土特产”,颇为四川广大读者喜爱。李劼人在现代文学史上,是以写历史题材而著称的小说家和著名的法国文学翻译家。“从1925年起,一面教书,一面仍旧写一些短篇小说时,便起了一个念头,打算把几十年来所生活过,所切感过,所体验过,在我看来意义非常重大,当得起历史转捩点的这一段社会现象,用几部有连续性的长篇小说,一段落一段落地把它反映出来。”(《死水微澜·前记》)从1935年至1937年,在短短的两年多的时间里,李劼人创作了三部连续性的历史长篇小说《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成为我国30年代下半期的小说大家。如果说李劼人早期的作品流传不广,影响不大的话,那末,这时期他描写晚清社会变革这一伟大时代的  相似文献   

2.
《死水微澜》主题的史诗性及其美学范式的形成深受法国文学的影响。其批判地吸收、理想的写实的主旨以及反映历史恢宏画面的史诗模式 ,创作人物的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描写的艺术手法 ,都明显地烙印着法国自然主义文学的痕迹。中国文学传统的史诗精神予李人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不容忽视 ,相对地 ,《死水微澜》中体现的法国文学的影响更为直接、明显 ,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3.
把这两个名字联系在一起,人们是不会感到奇怪的。早在1937年,郭沫若就在《中国左拉之待望》一文中,对李劼人的《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三部曲,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称誉他是“中国的左拉”、“写实的大众文学家”。著名文学家曹聚仁,也在《小说新语》里盛赞李劼人为“东方的左拉”、中国“左拉型”的“写实主义大师”。这些论见是独具慧眼的。首先,两位作家都写系列小说。左拉写了《卢贡·马卡尔家族》,全面展现了法国第二  相似文献   

4.
“小说的近代史”--论李Jie人的“大河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劼人是白话小说的先驱作家 ,他的由《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组成的长篇系列 ,通过特定的时空窗口 ,反映中国近代重大的历史事变 ,描绘广阔的社会图景 ,表现各派力量的消长起伏和思想人心的曲折走向 ,努力把握时代转折和家庭聚散 ,展示社会思潮和民情风俗 ,刻画城乡人物和各色性格 ,堪称以艺术“书记”历史的“大河小说”。小说格局宏大 ,布局严谨 ,笔触细腻 ,语言生动而富于川味 ,将乡土文学与历史小说作了成功的嫁接 ,成为 30年代现代小说的宝贵收获。  相似文献   

5.
全文共四个部分。文章指出,《天魔舞》是李劼人继历史长篇小说《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之后所创作的反映历史风暴的又一长篇力作,小说生动地揭示了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社会生活的罪恶本质。文章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作了较为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死水微澜》在李吉力人大河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作品中成功地塑造了蔡大嫂、罗歪嘴等艺术形象,这得益于李吉力人能够创造性实践法国自然主义理论和创造性地接受异国作家作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最近,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的《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长篇小说卷两卷已经与读者见面了,这两卷共选五部长篇小说,即叶绍钧(即叶圣陶)的《倪焕之》、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田军(即肖军)的《八月的乡村》及李劼人的《死水微澜》。这五部小说是从新文学运动的二个十年所出版的近四十部长篇小说中遴选出来的,它体现出这十年间长篇小说创作的最高水平,反映了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实绩。  相似文献   

8.
略论《死水微 澜》中罗歪嘴与顾天成形象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劼人反映近代四川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死水微澜》,至今还是那样引人入胜、耐人咀嚼,这显然是和它特有的历史认识价值分不开的;而这又应归功于作家精心地塑造了两个相对峙的人物形象——“袍哥”罗歪嘴与“教民”顾天成。对罗歪嘴和顾天成究竟如何认识与评价呢?是从作品所反映的实际出发,还他们历史的本来面貌,还是用今天的标准去进行衡量?或者,把作品通过形象描绘已经作了揭露批判的东西加以肯定和宣扬,甚至先验地给以拔高?本文试图对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西岸》是闻一多发表的第一首白话新诗,《死水》是他的代表作,新诗史上的珍品。本文认为,从形式到内容再到诗学理想,《西岸》和《死水》中都存在着象征笔法从一而终、二元对立的反复吟诵和唯美主义的诗学探求等相同之处。闻一多的诗艺之美,在《西岸》中孕育,在《死水》中成熟。  相似文献   

10.
公元2005年,论干支为乙酉,属鸡,是年文化界风平浪静,几无大事可叙。直到5月底,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先生在《南方周末》发表的《重估国学的价值》一文,又正式宣布人大组建国学院,方如一石投于死水,引发一阵微澜,知识人纷纷加入论战之中。关于国学院的讨论,与2004年关于读经的  相似文献   

11.
管华  管林 《学术研究》2006,(5):144-145
2004年12月由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的《20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学术史,》是20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史的奠基之作。该书作者郭延礼教授是中国近代文学学会会长,出版的专著有《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三卷本)、《中国近代文学新探》、《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中西文化碰撞与近代文学》、《近代西学与中国文学》、《自西徂东:先哲的文化之旅,》以及“秋瑾研究”、“龚自珍研究”等专著八种。他于20世纪60年代初,就介入中国近代文学研究,80年代后一直从事该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经验。这些都为他完成《20世纪中国近代文学…  相似文献   

12.
当代学者     
孙郁,本名孙毅,1957年秋出生于大连。原籍内蒙古赤峰。毕业于沈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文学硕士。现为鲁迅博物馆馆长,《鲁迅研究月刊》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副主编。20世纪7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80年代起转入文学批评和研究,对中国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颇有兴趣。80年代末在鲁迅博物馆研究室工作,90年代初调到《北京日报》文艺部,做副刊编辑达十年之久。2002年到鲁迅博物馆主持工作至今。十余年来出版作品及研究著作十余种,主要有《鲁迅与周作人》、《鲁迅与胡适》、《百年苦梦》、《文字后的历史》、《周作人和他的苦雨斋》、《鲁迅书影录…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男人到中年,深感老之将至壮志未酬,俗称中年危机。这股危机噬心蚀骨,它导致《美国丽人》中的凯文·史派西被未成年少女引诱不能自已;《绝命毒师》里的中学教师老白铤而走险怒成制毒大师;《绝望主妇》里的本分男汤姆下血本按揭红色法拉利还要出去找小三回家闹离婚……对于普通男人来说,中年危机意味着对平庸人生的最后一搏,拉皮整容,换车换老婆,跑马拉松跳广场舞,就是为了证明哪怕死水微澜自己也曾努力活过。  相似文献   

14.
杨继兴在《长篇历史小说传统形式的突破》(《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一文中认为:李劼人长篇历史小说的独创性在于:“历史观念的进步导致了创作模式的革新,而新的模式使作家摆脱了古典历史小说作家单纯从上层统治集团和显赫历史人物活动中理解、把握历史的孤立性、狭窄性、片面性,达到了对历史生活更广阔、立体、深刻的表现。这些变化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它是中国长篇历史小说的一次空前的解放,标志着这一叙事文学的特殊种类由古典形态向  相似文献   

15.
《文史哲》2014,(1)
在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牟世金是主要的核心人物和真正的功臣。他能够在学会的成立和发展中起这么大的作用,又是和他在《文心雕龙》研究中的成就紧密相关的。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牟世金是研究《文心雕龙》的学者中非常杰出的一位,他的成就比较集中地体现在三部主要著作中:《文心雕龙译注》、《刘勰年谱汇考》、《文心雕龙研究》。他对刘勰生平家世的研究、《文心雕龙》文本的研究、《文心雕龙》理论体系的研究,都有相当突出的成就和贡献。他不愧是"龙学"发展的一位卓越的功臣,在中国《文心雕龙》学会成立三十周年之际,我们不应当忘记牟世金的功绩,让我们永远怀念他!  相似文献   

16.
李劼人作为一位被重新发现的作家,其小说的文学史地位已经获得认可。目前学界关于其小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小说创作接受外来影响、接受传统文化影响、人物形象研究以及其小说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地位的研究等方面。李劼人小说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反映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由狭窄走向开放的视野。  相似文献   

17.
张炜 《兰州学刊》2007,(8):174-176
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是20世纪30年代中日冲突的两起标志性重大事件,文章从大众传播与国际关系的视角出发,运用构架分析方法,对事变期间《泰晤士报》的相关报道进行了全面考察,认为在这两次冲突事件中,《泰晤士报》的态度由纵容日本的侵略行径转变为对其行为的日益嫌恶,此时西方主流媒体关于抗日战争的报道语境逐渐向有利于中国的方向转换.  相似文献   

18.
闻一多先生是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死水》是中国新诗史上继《女神》之后的又一座丰碑。他一生和诗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读诗,写诗,论诗,译诗,选诗;他擎着要“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的《红烛》登上中国现代文学的舞台,进而饱蘸自己生命的热血,燃亮了争民主、争自由的熊熊火炬,照亮了千百万人民——尤其是进步的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的前进道路。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值得中国人民引为骄傲的爱国主义诗人,长期以来,头上却戴着一顶资产阶  相似文献   

19.
杨宏雨  王术静 《学术界》2007,2(3):241-246
20世纪40年代是中国自由主义学人相当活跃的一个时期,他们发表言论的重要方式就是创办刊物。像《时与文》、《观察》、《新路》等,都是当时宣传自由主义思想的重要阵地。在当时众多的宣扬自由主义的刊物中,《新路》是中国自由主义的最后一面旗帜。但长期以来,《新路》很少被人关注,国内学术界只有个别研究者在探讨20世纪40年代末的经济制度和自由观时才涉及到《新路》。本文试图揭开《新路》的面纱,论述它从创刊到停刊不到一年时间所经历的风风雨雨,拂去历史的尘埃,让它真实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相似文献   

20.
杨扬 《学术月刊》2023,(10):137-145
朱光潜与20世纪中国戏剧批评的关系,在以往的中国现代戏剧史和戏剧理论研究中常遭忽略,人们只把他当做美学家、翻译家,而没有充分意识到他在戏剧批评理论领域的重要贡献。朱光潜的戏剧批评以1949年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前一个时期以《悲剧心理学》为开端,介绍、引进西方戏剧理论。三四十年代对一些话剧剧作和演出,予以批评引导。1949年之后,除了他的《狄德罗的<谈演员的矛盾>》引发争论外,主要是通过一些译作和美学论著中的相关论述来开展包括戏剧批评在内的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