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河南省行政委托制度涉及领域广泛,行政委托事项不断增多,行政委托制度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河南省行政委托制度目前仍不完善,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存在许多问题,妨碍了行政委托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文章提出应制定规范全省行政委托制度的省级法规或者规章,对我省行政委托制度的原则、种类、依据、程序和形式以及行政委托监督制度等重要问题作出统一、明确、具体的规定,进一步完善我省行政委托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2.
当今社会,行政委托已经成为行政法发展的一个趋势。同时,行政委托中也存在着许多不尽如意的地方。为规范行政委托,我们必须在完善一般行政监督机制的基础上,健全行政委托审查制度、建立费随事转制度、建构“披上行政主体面纱”理论,从而实现行政委托监督机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3.
行政委托与行政授权的区别直接作用于行政诉讼制度的开展,并因之而产生一些实际问题。人民法院在开展行政诉讼活动中如何确认因授权而产生的被告主体资格,就是其中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行政委托与行政授权的区别为线索,对行政诉讼被告主体资格的法律内涵及因授权而产生的具体行政行为的被告主体资格确认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针对目前某些尚有争议的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无权行政与民事侵权行为之间异同共存,我国目前将无权行政纳入民事救济而不是行政救济制度体系值得商榷。无权行政并不就是民事法律行为,将其纳入民事救济主要缘于私法理论与制度较公法发展更早、更完善。将无权行政视为行政相关行为并适用行政救济机制,虽具备可行性,但在操作上会遇到诸如无权行政无法纳入行政复议救济、对相对人的损害赔偿不利、无法适用公法原则和规则等若干问题。无权行政回归行政范畴并适用行政救济途径,必须确立和完善相应的制度设计:针对无权行政的正当防卫制度、行政委托制度;厘清职务行为与个人行为之间的界限;严格公务形式要件和手续程序。  相似文献   

5.
行政授权和行政委托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法律制度。它们的区别除了表现在内涵、特征上的差异外,还主要表现为行政权力运行上的不同、行为的名义和效果归属不同、行为的性质不同、行为的直接后果不同、主体不同和客体不同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浅析行政委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行政委托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法律现象。本文详细的论述了行政委托的定义、与相关概念的辨析、委托规则以及对违法委托和委托人行为的救济。  相似文献   

7.
行政行为异化主要表现为本原上应具备无偿性特征的行政行为变成个人和部门的牟利工具和私有权力,新制度经济学的委托——代理、交易成本理论能够解读其产生的原因,揭示其实质和危害。制度变迁理论则能为反行政行为异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引,通过分析和论证,可以明确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规范行政行为;建立和完善利益表达机制等是反行政行为异化的根本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8.
论行政委托     
行政委托作为行政机关进行行政行为的一种方式,应以法律的明文规定为依据,对其适用的条件做严格的法律上的限制,使之合法、合理。  相似文献   

9.
明确专家的法律地位是专家参与科技行政决策的法治化的关键问题。在科技行政中,专家与科技行政决策机构之间形成行政合同和行政委托法律关系。行政合同是其中的基础。它明确了专家在科技行政中应该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凭借此行政合同,专家接受科技行政决策机构的委托,处理具有专业性和技术性的行政事项,一旦决策失误,法律责任由科技行政机构承担,专家与行政相对人不发生法律关系,但科技行政机关可以追究专家的行政违约责任。  相似文献   

10.
我国行政立法主要是由行政部门自己起草或组织起草的,这使行政立法内容带有明显的部门利益色彩,偏离公正;同时还存在着因立法技术不高、经验不足而大大影响立法质量的现象。为了实现行政立法正当性的要求,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提高行政立法质量并使行政立法能够顺利实施,有必要实行行政立法的中立化起草。在具体制度设计上,可建立行政部门在起草中的回避制度,成立独立的、专门的行政立法起草机构,还可通过委托和招标的方式将行政立法交由社会机构起草。  相似文献   

11.
行政裁量基准主要是通过量化和细化法律的范围和幅度,以实现规制行政裁量权滥用的目的。当前,行政裁量基准制度在一些地方的实践中被证明为行之有效的制度,然而,行政裁量基准面临形式和内容混乱、性质和效力不清、宽泛与僵化徘徊的问题。应从行政裁量基准的量化技术、性质、效力以及配套制度四个方面完善行政裁量基准制度,更好地发挥其内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公民行政参与的角度谈行政公正的实现。公民行政参与是民主政治的体现,公民真正参与了行政过程才能保证行政目的与结果符合民意。公民参与行政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制度建设既有人的因素又有制度因素。  相似文献   

13.
行政道德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是必不可少的,它是每个行政人员应该具有的一种价值观。然而,行政人员身份的二重性使得行政道德的遵行往往出现偏差。行政道德监督机制的设立将成为确保行政道德得到切实遵行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行政信访制度所遭遇的实践诘难应归因于它所涵摄的协商理性未获得法治化表彰。因此,将行政信访建构为彰显行政协商的制度平台,应当成为现代行政法治环境下我国行政信访制度改革的目标导向。唯有通过强化行政协商才能促使我国行政信访价值的回归和制度理性的彰显,让行政信访在凸显行政主体与公民间协商理性、促进主体双方良性互动、理性合作上发挥积极作用,进而推进我国行政法治、善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结合最高法院新近发布的司法解释中对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所作的有关规定,对建立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理论依据与现实意义,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成立的条件、范围和种类等相关问题,从理论上和审判实践上进行了较为深入全面的具体分析与论述,建议尽快对行政诉讼法进行修订,补充完善,以确立我国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6.
我国非诉行政执行制度现有的立法模式可以概括为“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为主,行政机关自行行政强制执行为辅”。其主要价值是确立和强化了司法权对行政强制执行的介入程度。在对我国非诉行政执行制度的规范性和正当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分散行政强制执行设定权、分离审查主体和执行主体、增强对间接强制执行的监督等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7.
虽然世界各国家和地区关于行政合同撤销的立法规定各异,但设立行政合同撤销制度是立法趋势。立足于中国国情,我国应当设立行政合同撤销制度解决实践中的行政合同效力瑕疵问题,这是行政合同合同性和行政性的要求,有利于完善行政合同制度和行政行为撤销制度。行政合同的可撤销情形为:私法中规定的部分合同可撤销因素(重大误解、显失公平)可导致行政合同撤销;当事人主体资格有瑕疵可导致行政合同撤销;行政合同订立时违反法定程序和方式可导致行政合同撤销。  相似文献   

18.
在行政诉讼中,行政首长不出庭应诉的现象非常普遍,甚至在某些地方多年来一直没有一起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的案件。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率低,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行政首长不出庭应诉,会因信息沟通不畅而导致矛盾激化,会因阻碍行政诉讼协调和解而加剧双方对立,也难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更不利于行政判决执行,而这些因素皆有可能诱发群体性事件。为了能有效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必须通过界定行政首长的人员范围,明确出庭应诉的案件范围,建立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委托法律顾问制度等方式,从而完善我国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  相似文献   

19.
诉讼委托代理作为法律诉讼中的一项基础设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目前学界对诉讼委托代理的研究较少,且主要集中在民事诉讼领域,以及行政诉讼与刑事诉讼的公民一端,而行政机关的诉讼委托代理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为解决这一问题,文章以裁判文书网上公布的2016年广东省中院430份一审行政诉讼判决书为分析对象,从中分解出了568个被诉行政机关,归纳出行政机关诉讼委托代理的三种模式:行政型、市场型与混合型。"行政型诉讼委托代理模式"是行政机关采用的主流模式,且以"法务型"诉讼委托代理为主,"块"行政机关比"条"行政机关更可能采用此种类型的诉讼委托代理;此外,有些行政机关也会通过聘请外部市场律师的方式来增强应诉的法务力量,并更多采用"事由+律师型"的"混合型诉讼委托代理模式",不过这与行政机关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无关;最后,少有行政机关会直接采用"市场型诉讼委托代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论行政回避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行政回避是行政程序法上的基本制度.它作为一项保障行政公正的法律制度之所以为人们所关注,是因为能满足人们要求受到公平对待那种与生俱来的期待.行政回避作为一个法律制度应当由回避缘由、范围、程序和限制组成.我国行政回避立法不统一的问题必须通过行政程序法加以规范,而行政回避实际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则需要通过进一步完善相应的行政法律制度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