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既得利益不是靠在公正、平等的机会中获得,而是依靠特殊的权力获得建立超脱于部门之上的、对改革进行通盘设计的机构从制度上进行改革,设计出把权力和利益分离开来的机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秦德君 《决策》2014,(7):13-13
权力清单的功能在于公布“权力明细”,为反腐败创造了条件,但对于权力规范运行及其程序、环节、过程、责任乃至监督、制约等,要靠更为具体的“把权力关进笼子”的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3.
曹林 《决策》2006,(5):50-51
严厉的管制其实是把娱乐场所都往“非法状态”赶——这就强化了娱乐场所对权力的依赖,要想在“非法状态”中获得生存,必须求助于权力,必须更多地向权力“进贡”。  相似文献   

4.
非权力领导力就是获得追随者的能力。这与权位无关。每个人都具有非权力领导力,因此我们要提醒那些有领导潜质而无职无衔的人们。不要轻易否定自己的领导才能。那么怎样才能获得追随者呢?这便与自己的个人能力、品行及为人处世的方式有关。个人的自身素质十分重要,但是,运用自己的能力和魅力的目的在于获得追随者,而不在于显示自己的能力和魅力。也就是说,显示才能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因为非权力的领导的大小,主要靠追随者的能力来体现。追随者越多,能力就显得越大。  相似文献   

5.
王建芹 《决策》2005,(9):43-45
政府同样是一个利益主体,同样有获得利益的动机。而且,由于掌握公共权力,政府如果不依法行政而是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利益,其危害性对社会秩序的破坏更大。  相似文献   

6.
戴志勇 《领导文萃》2011,(23):22-22
在三十多年改革过程中,始终有一条权力变现的潜流存在。通过对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的强势支配,设置各种准人障碍来垄断重要行业,不受限的权力以此获得了巨额腐败租金,这才是中国贫富差距畸高的核心原因。  相似文献   

7.
当权力在手     
较之于广大的平民百姓,政务官、事务官、民意代表、媒体记者、知识分子都是掌握权力的人。掌权的人对自己手中所握有的权力——权力的性质、权力的界限、权力的责任——是否深思过?民意代表的权力若是使用在刀口上,那么政务官不敢无识,事务官不敢无能,法规不容偏颇,施政不许懈怠。这样的权力是为智者设计的。真和假,是与非,崇高或可耻的标准一旦颠倒混淆,几代人的努力都可能变成虚无,又要从零开始,可是谁不知道:不断地从零开始是绝不可能累积成文明的。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腐败的实质是公共权力的失控和滥用。法国大思想家盂德斯鸠说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爱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经验。防止权力滥用的办法,就是用权力约束权力,权力不受约束必然产生腐败。”绝对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防止权力失控或滥用,就是要加强对权力的制衡与监督。在现代社会,往往设计出相互制衡的政治体制,并以法律作为运行规则,即把权力制衡融于法治之中。权力的制衡有丽种形式,其一是政治系统内的制衡,其二是政治系统外的制衡。前者是指国家行政、立法、司法体系之间的相互制衡,在我国还包括党政系统的纪检和监察等;后者是一种广义的权力制衡,诸如社会监督、民众监督,舆论监督等,还有社会教化.思想政治工作以及道德自律等等,也属于权力制衡的范畴,其目的都在于规范权力的运作。  相似文献   

9.
现行公安机关侦查权配置存在的突出问题,就在于缺乏硬性约束的制度设计对其进行有效制约。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思路应该是:对权力进行合理配置,妥善处理权力主体之间的关系,使权力之间形成合理的张力,进而通过必要的制度限制权力。鉴于公安机关内部,侦查权在刑侦、经侦、缉毒、治安、交通、出入境、网络监察等警种中较为分散的实际,应当建立专业性的侦查部门统一行使侦查权,并在侦查系统内部强化上下级管理关系,实行上下联动、整体作战、快速反应的新型专业化侦查体制。  相似文献   

10.
领袖的权力     
我们热切地追求领导权,并试图拥有它和驾驭它。我们畏惧权力,然而又被权力刺激和挑逗着。我们认真地阅读着有关权力的书籍——办公室的权力、卧室里的权力和走廊里的权力。权力鉴赏家试图教导世人——什么是权力,如何得到权力,如何使用权力,如何“获得全面控制”,“使任何事情都以你的意  相似文献   

11.
领导者获得非权力影响力的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凌彬 《领导科学》2003,(23):44-45
非权力影响力是相对于权力影响力而言的,是指在领导职权(权力影响力)以外由领导者的品质、作风、知识、能力、业绩以及榜样等非权力因素对被领导者形成的影响力。在领导活动中,非权力影响力是无言的号召、无声的命令,较之领导职权更具有感染力、吸引力、凝聚力和号召力。那么,领导者怎样才能获得非权力影响力呢?以“品”为本,打好基础“品”就是品格,指领导者的道德、品行、作风。品格是领导者获得非权力影响力的基础。综观那些领导有方、成绩显著、有较强影响力的领导者,无一不是有着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人格魅力。领导者要完善自己的品…  相似文献   

12.
市场权力,是指经济主体对市场的把握和控制能力,它通常用单个企业或少数企业控制某一行业的价格和生产决策的程度来决定,主要说明了企业对价格和市场决策的控制力、影响力。从管理学的角度看,市场权力是企业在市场上获取的影响和主宰利益相关者行为的支配性力量,它通过诚信经营、关系营销、品德运作、公益事业、战略联盟等途径予以实现。企业的市场权力源于企业的社会经济价值,是一种隐性契约,它能够维持企业与市场的长期关系,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增强抵御风险和危机的能力,提高对关键资源的控制能力等,  相似文献   

13.
我认为,科技正在全面改变人类生活的每一个层面。因为.一个人一旦可以从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任何装置上获得任何他想要的信息,他就等于掌握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权力与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非权力领导力就是获得追随者的能力。这与权位无关。每个人都具有非权力领导力,因此我们要提醒那些有领导潜质而无职无衔的人们。不要轻易否定自己的领导才能。那么怎样才能获得追随者呢?这便与自己的个人能力、品行及为人处世  相似文献   

15.
组织间关系:资源依赖视角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马迎贤 《管理评论》2005,17(2):55-62
任何组织都必须关注外部环境因素,这种关注的需要构成了一种依赖形式,而代表这种依赖来源的外部因素通常是其他组织,因此被其他组织所依赖的某个组织可以获得影响这些组织的权力。本文追溯了资源依赖理论的历史演进,考察了组织间的权力来源,探讨了资源依赖理论的贡献和争议问题。  相似文献   

16.
腐败的本质是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作.腐败产生的最本质的原因在于权力本身,只要有权力存在就不可避免产生权力的滥用。拥有权力就拥有影响力、支配力,如果没有对权力运行过程中的监督和制约,就必然会产生腐败。因此,研究权力运作过程中监督制约机制存在的缺陷,并提出解决的办法,有利于从源头上治理腐败,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的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  相似文献   

17.
草山 《领导广角》2002,(8):22-22
近来,一些地方的官场上流行着“权力也是无形资产”的怪论。笔者的一位同乡当乡长时工作很勤勉,为官也清廉,但后来当了副县长后,曾私下对我说出“权力也是无形资产”的话来。果然,为了获得更大“无形资产”,他一方面向上级送礼行贿谋求当上更大的“官”,另一方面积极扩展已有“无形资产”利用值,大肆收礼受贿,中饱私囊,不久终于东窗事发,  相似文献   

18.
陶焘 《领导科学》2023,(3):101-104
算法已嵌入社会各领域,算法与社会的互构过程使其演变为算法权力。算法的初衷在于解决问题,算法权力涉及民众信息、政府行政与新型公共空间多个领域,因此算法权力具有应然层面的公共性价值。但在实然层面,算法权力出现了执行偏差困境,在市场、政府与社会层面上都存在着算法失灵的问题,表现为企业自我利益凌驾、政府权力滥用与公共空间风险。基于算法权力趋于广泛的运用情境,政府需要对其进行有效规制,重塑算法权力公共性。在完善算法权力规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应保持算法权力的行政工具性,依法强化算法权力市场监管,构建协同算法权力规制网络,真正发挥算法增进公共福祉的作用与价值。  相似文献   

19.
领袖的权力     
我们热切追求领导权,并试图拥有它和驾驭它。我们畏惧权力,然而又被权力刺激和挑逗着。我们认真地阅读着有关权力的书籍——办公室的权力、卧室里的权力和走廊里的权力。权力鉴赏家试图教导世人——什么是权力,如何得到权力,如何使用权力,如何“获得全面控制”,“使任何事情都以你的意志为转移”。我们赋予权力一个新的定义:神通广大,凶猛无比。我们从一些伟人的助手身上,就可以窥到权力的一斑。正如塞缪尔·马特勒所  相似文献   

20.
权力观就是“观权力”。是对权力的一种认识、一种想法、一种观念。“观权力”主要是要明确两个问题:一是要明确得到权力的途径,即权力来自何方?二是要明确运用权力的方式,即怎样运用手中的权力?在我们国家,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来自于人民,是人民群众赋予了他们拥有的权力。这就决定了现代领导树立正确权力观的核心是必须树立非权力意识。这种非权力意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