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城市建筑作为一种特定的视觉符号,它是城市整体景观、形象、特征、地域文化的综合和浓缩。在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今天,对历史文化名城建筑艺术风貌和城市整体规划的科学性、知识性、艺术性、前瞻性都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对城区中的重要节点地段精心打造,以利于城市整体建筑艺术风貌的形成和历史名城地位的形成与提升。  相似文献   

2.
如何把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成既符合生产生活的需要,又能使其保持特有的文化传统风貌的现代化城市;这就需要增强城市规划意识,制定城市管理立法,依法保护文物古迹。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关键在于依法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3.
历史文化名城的个性定位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历史文化名城正面临着保护与发展的尖锐矛盾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经是急迫的现实问题。准确的个性定位是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其个性定位应是生动具体、唯我独有的 ,历史文化内容决定了城市的个性。  相似文献   

4.
在对城市经营、城市形象概念理解的基础上,从城市的土地、土地利用方式、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城市产业、城市形象六个方面论述了城市经营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关系。认为,要充分认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在城市经营中的地位与作用,处理好城市各要素经营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通过要素的系统配置与整合,塑造具有中华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魅力的历史文化名城。  相似文献   

5.
郑州市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但不集中,地下资源多于地上资源,缺乏大多数历史文化名城丰富的可视景观,文化资源品类众多但又缺乏个性和品牌。这些特点决定了郑州城市文化建设既不可照搬苏州、杭州模式,也不可抄袭深圳、珠海,必须开拓出既重视传承、又重视创新的发展模式来:准确定位、集中展示、传统再造、多元并举是当前较为适宜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建设,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来说,在城市工作的指导思想上要具有强烈的“文化意识”,发扬自身的文化优势,积极开展文化开发。一、历史文化名城要有高度的文化意识。每个城市都有其个性特色,历史文化名城在其成长、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文化风貌,凝定了其独特的形象特征。在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时,要遵循城市自身的发展规律,充分考虑到文化的因素,把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历史文化名城工作中的这一特殊性,是由其城市的角色特征所决定的。对此,我们要有明确的自我意识。历史文化名城  相似文献   

7.
绍兴是一座具有典型水乡风光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从总体上看,绍兴城的建筑,应当以经济实力为依托,妥善处理好发展现代建筑与保护古城风貌之关系,十分强调突出“文化”与“旅游”两大基本特色。由长期历史、文化演进而成的名城绍兴,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城市形态和城市建筑,并以  相似文献   

8.
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长沙,其历史文化的保护现状令人堪忧。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长沙的历史风貌不复存在,众多承载着历史文化底蕴的历史建筑被拆除或破坏,严重影响了城市文化生态和城市文化建设。我们应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意义,通过采取有效方法处理好经济建设与文化保护的关系,加强成片大范围历史建筑的保护,从而更好地保护长沙的历史文化名城特色。  相似文献   

9.
成都是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从建城至今约有二千三百年历史。作为我国内陆城市的典型,今天的成都城市文化,既是绵远的古典城市文化传统进程的延续,又是现代化城市文化兴起的基点,它同时被赋予了历史性风貌和现实性品格两重特征,它既有生机勃勃的活力,又有闲静不迁的惰性。认识这些特性及其发展规律,是今日建立和发展成都社会主义城市文化的现实需求。笔者在这里牝牡骊黄,不避蛙步之讥,是希冀引起对这个问题的重视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
统一与具有魅力的城市性格,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欧洲众多历史文化名城的和谐统一的城市性格,来自于历史长期的经营。我国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开始的城市大发展,机遇与欧洲当年城市发展有相似性与可比性。由于中国目前大规模的城市发展和欧洲城市大发展的时期有一个时间差,可以从西方城市及建筑设计发展的经验教训中吸取有益的启示。因此,关注城市的性格与建筑的“相容性”,有其必要性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以四川为例,反思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开发中传统保护与现代化进程的矛盾,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历史街区难以在现代化建设中承载其重;保护意识存在误区,有缺陷的旧城被改造为整齐划一的新城;保护体制的危机,立法滞后与开发超前的矛盾;大规模的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如何协调;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经费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中国近代通商口岸城市的研究,学界一般强调开埠通商后外部国际市场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进而着重关注口岸城市与腹地经济的有效互动.然而,从长时期的角度来看,近代口岸城市的发展是与其参与海洋亚洲的建构息息相关的.以福州为例,长久以来,借着亚洲内部的贸易关系,琉球与台湾成为福州城市与港口发展最深刻的历史记忆.然而自19世纪下半叶开始,随着开埠通商,与更大的国际市场建立联系,福州的发展反而形成了一种偏离.在丧失传统亚洲外部市场之后,福州及其腹地都被迫转向"内在",表现出极大的内向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历史文化名城的美学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文化名城有六种类型。它的美学基本品格为典雅、崇高、凝重、深厚。其中 ,典雅与崇高最重要。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巨大的精神财富。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4.
对西部历史文化名城时空特征和文化特色分析表明,西部34座名城都有其独特历史文化内涵,而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环境特色则是创造这些特色的基础和制约条件。随着西部大开发带来的社会经济进步以及由此引发的西部人文和自然环境变化,西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开发工作应当调整思路,树立整体、系统的保护开发观,建立由5个层次构成的完整的保护开发体系。  相似文献   

15.
北京应借鉴西方名城历史文化保护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名城对历史文化保护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程,特别是经历了二战后大规模改造的教训,才焕发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珍视之情.因此,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国际上兴起一股历史文化保护的新潮流.为保护历史文化和缓解旧城压力,西方名城普遍采取了避免向旧城聚焦、在旧城之外建新城或新区的规划方法,以便做到保护与发展两不误,同时利用历史文化遗产的优势,使旧城复兴.西方名城历史文化保护的经验,值得北京借鉴.  相似文献   

16.
历史城镇的保护与发展不仅具有历史文献作用,还体现着传统的城市文化价值。当前,虽然历史城镇保护在政府的主导下有众多参与者,但仍存在着历史风貌的破坏、过度商业化等问题。根据我国现实,历史城镇保护的当务之急是构建政府保护机制。它包括法律法规制定机制、宣传教育机制、保护规划机制、审批机制、监管机制、处罚机制等。历史城镇保护的政府机制是一个有机整体,它的良好运行必须伴之以民主机制。  相似文献   

17.
摘要:随着年代的推移与史料的不断发掘,三线建设已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攀枝花作为三线建设工程中的“龙头之 一”,自然需要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史料是研究历史的前提,目前现存史料主要分为文字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三大 类。对相关史料进行搜集、整理及应用方法的探索皆对攀枝花三线建设历史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历史城镇发展的文化经济分析——以平遥古城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历史城镇发展存在的普遍问题 ,以平遥古城为例探讨了历史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经济策略。历史城镇是一种文化资源 ,是人类生活环境多样性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于平遥古城 ,要从 7个方面提升文化品位 ,发展文化经济产业 :全面保护文化要素、严格控制文化氛围、合理组织构建文化通道、接待服务设施融合多元文化、再现重要历史场景、开发地方手工艺品和土特产品、整合区域文化等。  相似文献   

19.
民国初江苏沿海“废灶兴垦”与城镇空间格局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废灶兴垦"是清末民初苏北沿海滩涂开发的重要活动,对江苏沿海地区城镇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在研究"废灶兴垦"历史背景的基础上,探讨了沿海地区农垦聚落的形成过程,分析了垦区移民对沿海城镇聚落形成的影响,研究了"废灶兴垦"以后沿海城镇的分布特点与时空演变特征。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城的仿生学文化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与文化如影之随形。中国古代历史名城经历了独特而漫长的历史发展道路,形成了东方城市文化的独异特色,为世界所瞩目。中国古城仿生学与西方的城市学是分属于两种学科体系,两种思维模式,中国古城仿生学文化起源于城市与天,地,人三者形成有机活性的观念。每一座古城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形成独特的文化风貌,今天可持续发展就是要研究古城的个性,使之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