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现代中国的政治生态环境,催生了独具特色的协商性政治,并形成人民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制度与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相关联,经历了奠基、初兴、一度失衡、再到重构的历史过程.协商性政治逻辑上是当代中国政治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政治协商制度独具的政治权能,有助于完善政治制度体系、拓展政治参与渠道、调节政治关系、整合政治意识.面对一系列新的挑战,应该继续发挥政治协商制度的特色和优势,推进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
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实践的精华的集结,特别表现为政治制度在合理性与合法性的双轨道演进中沉淀出来的优秀成果.它们既是人类政治本性导致下的政治生活的筛选与积累,又是人类政治思想内在逻辑的演绎.本文试图以中国政治发展为例简单阐释它们之间互为表里的相互链接关系.  相似文献   

3.
协商民主是一种新的民主理论范式,其核心概念是公民参与和政治协商。协商民主与政治协商在公共利益、政治参与、妥协包容、尊重少数等方面具有诸多契合。借鉴协商民主理论,对于人民政协更好地履行政治协商职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协商民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中华民族对世界多样性政治文明的重要贡献.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需要从人类创造的政治文明成果中汲取营养,从政治文明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中,把握中国特色协商民主所具有的现代文明的属性和优势.从人类政治生活的内在要素研究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丰富内涵、实践形态及其创新性,探讨建国6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协商民主发展的基本经验与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是我国实行协商民主的主要渠道之一。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离不开政治协商的制度化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协商民主及其宪政价值——以支持政治协商制度为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协商民主是一种以公民社会为背景,以自由主义、共和主义和社群主义等为理论渊源的重要民主形式;它与立宪政治在生存条件、运行范式和精神意蕴等方面具有诸多契合;它在弥补自由民主之缺陷、促进权力秩序之合理化和推动公民文化之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宪政价值.借助干协商民主及其宪政价值之研究,重新审视政治协商制度的宪政地位,对于支持和推动中国民主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协商民主是一种以公民社会为背景,以自由主义、共和主义和社群主义等为理论渊源的重要民主形式;它与立宪政治在生存条件、运行范式和精神意蕴等方面具有诸多契合;它在弥补自由民主之缺陷、促进权力秩序之合理化和推动公民文化之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宪政价值。借助于协商民主及其宪政价值之研究,重新审视政治协商制度的宪政地位,对于支持和推动中国民主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协商民主理论及中国的政治协商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兴起是民主理论在当代的新发展,它从价值层面建构了一个“平等、包容、公开、理性”的理想协商模式,其基本精神与我国的政治协商制度的理念是一致的。面对着转型社会带来的挑战,吸取协商民主理论的价值并寻求适合中国国情的特色路径是我国政治协商制度建设乃至民主政治改革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基于政治发展的维度,研究中国历史上的协商政治传统和当前的政治协商制度,既为中国发展协商民主提供了本土资源,同时也更容易形成路径依赖。指出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更可能走协商民主先于选举民主,前者带动后者,从而推动中国民主化进程的道路。事实上,从协商民主的视角看,当前中国还处在从协商政治向协商民主的过渡阶段。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共同推动这一转变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1948年中共“五一口号”得到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积极响应,随即筹备、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在之后半个多世纪中国政治发展中,协商作为一种民主元素渗透在国家制度、社会治理的各个方面。基于中国自主型、主导型、渐进型的政治发展道路,依托国家制度基础,植根社会治理过程,协商将在中国民主模式构建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协商民主制度的构成要件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前提,人民民主是基础,依法治国是保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不能脱离国情,不能违背科学,不能缺乏规则;协商民主制度有其特定的考量标准,党组织的率先程度、人民群众参与的程度及理论、机制上的创新程度应是基本尺度。  相似文献   

12.
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政治协商制度的产生决非偶然 ,它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 ,是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乃至文化心理等各种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政治协商制度的存在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 ,它不仅是经济改革的“他律性”要求 ,而且还是政治改革的“自律性”要求。我国政治协商制度五十多年的实践表明 ,政治协商制度的兴衰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和民主政治的历程有着惊人的“同步效应” ,所以它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政治协商实践发展的逻辑必然。我国《宪法》从序言到正文、从国家根本制度到公民权利义务等篇章的具体条文对协商民主作了系统的规定,协商民主有深厚的宪法规范基础。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的发展,协商领域不断拓展,从政治协商、政党协商走向社会协商和公共政策协商,协商民主由民主形式深化为制度实践。依宪法为基石的协商民主呈现制度化和程序化、协商方式日益拓展及基层民主协商渠道日趋活跃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4.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三重规定性:政治文明规定性、社会主义规定性、国别规定性,并通过政治制度的各个层面得以体现。我国政党制度适应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政治文明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存在着3种政治文明:臣民社会(古代社会)政治文明、市民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政治文明以及公民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政治文明。以市民社会政治文明摧毁臣民社会政治文明,以公民社会政治文明取代市民社会政治文明,这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16.
政治文明是社会政治发展的总体体现,是政治成果的总和,具有动态性、继承性和进步性的特点.它对于政治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能够引导政治发展的方向,并能为政治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政治文明的渐进性能保证政治发展的稳定性.在当代中国,社会政治发展依赖于主体政治文明的确立,并且,制度文明的拓展能为政治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在于政府的制度供给与制度安排是否高度民主,是否充分体现人民的意志,是否建立了完善的民主政治机制和规范的运行机制。但是,一定的制度和法律并不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的自然结果,而是必须经过受一定的生产力状况所制约的人的伦理精神的观照。如此,我们有必要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政府制度伦理予以解读与厘清。  相似文献   

18.
在西方,协商民主的理论与实践相互激荡,协商民主不仅成全了西方政治学的再次繁荣,也造就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创新。2001年哈贝马斯将协商民主带入中国,短短10年,协商民主迅速地从学术热词变成政治热词,最终进入中共十八大报告。"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既是政治姿态,也是理论宣言,它意味着,中国政治学研究开始由最初的诠释经典、注解现实,发展到倡导理想、设计蓝图的新阶段,尽管其研究方法还有待改进,其理论解释力还有待提高,但中国政治学研究开始走向成熟,却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近代以来探求现代化道路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目标.而经济发展水平、传统文化、现行政治体制、公民政治素质等都是影响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加强制度建设,深化政治改革,促进政治发展,推进党内民主和基层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20.
作为人类政治智慧结晶和动态发展的政治文明,它的发展进程不断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内容和实现方式,而政治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给政治主体的培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社会背景和机遇。政治文明建设与政治主体培育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并相得益彰,这是由两者的契合性决定的。政治主体培育与政治文明建设的契合性主要体现在本质属性、基本内容、主要功能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