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认知隔代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一呱呱坠地,首先接受的是家庭的抚养和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当然是第一位的,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担当着重要角色,处于当今时代,似乎还应该担负起更多一点的责任。这是因为,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孩子的父母立身处世,要忙工作,忙生计,忙“充电”,承受生活的巨大压力,往往自顾不暇,并无多少时间和精力顾及孩子的教育。在农村,相当一些农民夫妻双双外出打工或经商,把孩子丢给了老人。还有,随着社会的开放,城乡家庭离婚率也在上升,父母离婚后将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管教的不…  相似文献   

2.
杨治邦 《老年人》2004,(5):32-32
给孙辈们补上亲情一课,在常人看来算不了什么,我却感到非同小可。现在社会竞争激烈,人们忙于生计,又忙于应酬,往往忽略了对孩子的亲近,使得孩子与大人越来越疏远。有的孩子由于缺乏父母的抚爱和温暖,变得性格孤僻,冷淡得不近人情,叫人既生怜悯又叹气。就说我家吧,在暑假期间给孙女补课的问题上,我和儿子就存在着分歧。儿子要给孩子补文化课,还要学画、学电子琴。而我呢,想让孙女来我家,和爷爷奶奶在一起,补一段时间的亲情课,共享天伦之乐。还没放暑假,孙女就不断来电话,说要到爷爷家来,可她爸爸妈妈不同意。后来,孙女无可奈何地说:“爷爷,暑…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家庭:不同寻常之处在于它的构成,也在于它对被弃女婴的呵护。尽管陈荣和她丈夫的7个孩子中有5个是捡来的带有先天缺陷的弃婴,这个家庭却充满了挚爱亲情。  相似文献   

4.
养儿防老曾经是中华民族一个优良传统,也曾经是中国解决养老问题的长期习惯.但是现在这种传统和习惯正遭遇重大挑战:首先,长期实施的独生子女政策造成的“421”家庭结构使其变得越来越不符合现实;其次,30多年改革开放使国人富裕起来了,流动性财富和固定资产大增,使得老人们越来越可以摆脱对子女的依赖;再次,物价尤其房价的大幅上涨使得年轻人难以独立,啃老现象日益严重;最后,溺爱现象越来越严重,孩子如果被父母和爷爷奶奶众星捧月,不经风雨,没有吃过苦,一直被当成宠物养的话,长大成人之后,其自我意识大于其应该有的家庭义务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5.
农村留守儿童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亲情缺失,这既会造成儿童不良的心理状态,而且对于社会和家庭来说不利于维护亲情以及相应的和谐稳定。培养农村留守儿童的亲情教育是重中之重,可以从培养留守儿童家庭角色定位和家庭责权意识入手。  相似文献   

6.
对隔代抚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川 《老年人》2005,(4):9-9
当今,许多年轻夫妻忙创业,忙工作,忙“充电”,或者忙发财、忙享受,把孩子交给了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带养。这种“隔代抚养”的家庭形态,在我国城乡已呈普遍现象。据有关方面调查,目前我国家庭中的“隔代抚养”占到了40%以上,而且孩子年龄越小,与老一辈共同生活的比率越高。有人推测,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继续推行和社会老龄化的加快,“隔代抚养”的现象还将更加普遍化。事实上,相当多的年轻夫妻在抚养孩子方面,已经完全依赖于双方的父母,显得无能又乏力。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隔代抚养”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祖辈抚养孙子孙女有什么样的利弊得失呢?这种方式还要不要继续?本期就此策划的这组报道,也许能给读者提供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7.
可宏 《老年人》2005,(4):8-8
当今,许多年轻夫妻忙创业,忙工作,忙“充电”,或者忙发财、忙享受,把孩子交给了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带养。这种“隔代抚养”的家庭形态,在我国城乡已呈普遍现象。据有关方面调查,目前我国家庭中的“隔代抚养”占到了40%以上,而且孩子年龄越小,与老一辈共同生活的比率越高。有人推测,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继续推行和社会老龄化的加快,“隔代抚养”的现象还将更加普遍化。事实上,相当多的年轻夫妻在抚养孩子方面,已经完全依赖于双方的父母,显得无能又乏力。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隔代抚养”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祖辈抚养孙子孙女有什么样的利弊得失呢?这种方式还要不要继续?本期就此策划的这组报道,也许能给读者提供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8.
为孩子大办生日不妥张娟如今,独生子女家庭是比较普遍了,“四二一”的家庭结构把宠爱全部集中到了孩子的身上。遇上孩子过生日,不仅孩子的父母操办,做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也唯恐怠慢了家庭宝贝,跟着要铺张一番。有一位小学生,过10岁生日,家里竟为他办了5桌酒席...  相似文献   

9.
当今,许多年轻夫妻忙创业,忙工作,忙“充电”,或者忙发财、忙享受,把孩子交给了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带养。这种“隔代抚养”的家庭形态,在我国城乡已呈普遍现象。据有关方面调查.目前我国家庭中的“隔代抚养”占到了4%以上,而且孩子年龄越小,与老一辈共同生活的比率越高。有人推测,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继续推行和社会老龄化的加快,“隔代抚养”的现象还将更加普遍化。事实上,相当多的年轻夫妻在抚养孩子方面,已经完全依赖于双方的父母,显得无能又乏力。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隔代抚养”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祖辈抚养孙子孙女有什么样的利弊得失呢?这种方式还要不要继续?本期就此策划的这组报道,也许能给读者提供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0.
当今,许多年轻夫妻忙创业,忙工作,忙“充电”,或者忙发财、忙享受,把孩子交给了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带养。这种“隔代抚养”的家庭形态,在我国城乡已呈普遍现象。据有关方面调查,目前我国家庭中的“隔代抚养”占到了40%以上,而且孩子年龄越小,与老一辈共同生活的比率越高。有人推测,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继续推行和社会老龄化的加快,“隔代抚养”的现象还将更加普遍化。事实上,相当多的年轻夫妻在抚养孩子方面,已经完全依赖于双方的父母,显得无能又乏力。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隔代抚养”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祖辈抚养孙子孙女有什么样的利弊得失呢?这种方式还要不要继续?本期就此策划的这组报道,也许能给读者提供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意识形态也有了很大的转变,对婚姻、家庭的认识同传统的观念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离婚的家庭越来越多,父母离异逐渐成为一种常态,这是当前单亲家庭的主要成因。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心理上往往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影响着孩子的生活、学习、成长。这部分孩子的心理健康状态必须引起家庭、学校、社会的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让这部分孩子摆脱“单亲”带来的阴影,以阳光、自信、乐观、向上的心态拥抱生活、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老龄问题研究》2004,(2):55-56
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住宅和社区建设的迅猛发展。当回首来路时,我们才发现家庭亲情、邻里亲情和社会亲情正日趋淡薄,地域把人们的亲情越拉越远,倡导亲情回归融入住宅和社区中,倡导以人为本,是老龄化社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观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在隔代教育家庭中,隔代亲的现象十分普遍,即老人和孩子非常亲密,父母夹在中间,跟老人和孩子的关系相对显得疏远。是什么原因导致本应该浓浓的亲情变淡了呢?父母该怎么面对这种现象呢?  相似文献   

14.
家庭,是社会组织中最小的细胞。在小家庭与大社会之间,社区成为了桥梁和纽带。广州市正在全面铺开的社区建设工作,正在这“小家”与“大家”之间,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磨合作用——亲情的危机、成长的烦恼、个人的困苦被消解在了社区,和谐、幸福、进取的氛围成为了社会的主旋律。在“幸福广东发现之旅”的行程中,记者就走进了这样一个幸福社区——广州市番禺区市桥街。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不孕不育率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不孕家庭选择试管助孕来实现为人父母的愿望。本文立足于试管助孕家庭面临的经济、时间、亲情、社会等压力与问题,浅析以"助人自助"为宗旨的社会工作介入试管助孕家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无论在居民小区还是公园广场,老人和孩子总是不可分割的风景;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爷爷奶奶带着孙辈其乐融融。当越来越多忙碌的年轻父母们把孩子交给父母的同时,新时代的父母们往往对他们的喂养方式不科学、教育方式跟不上等等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7.
在养育孩子的问题上,很多父母都陷于一种矛盾状态:自己亲自带吧,确实没时间;让爷爷奶奶带吧,又怕老人过于溺爱孩子、教育观念陈旧,而且长期不相处,孩子还跟自己不亲。根据一项调查显示:在北京,有大约70%的孩子正接受隔代教育;而上海,目前06岁孩子中有50%60%由祖辈教育,其中有70%的儿女对祖辈教育不满意。最近,一位名叫乐善耀的老人出了本教育版的"孙子兵法",专门讲如何教育孙子的。这可是老人亲身的经历,"假痴不癫"、"声东击西"等绝妙的三十六计,给爷爷奶奶们出了不少好点子。谁说爷爷奶奶就教不出好孩子?  相似文献   

18.
隔代教育是当今家庭面临的现实问题,许多忙于工作的年轻父母没时间带孩子,抚养和教育好孩子的责任实际落在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身上.但是,老年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知识结构和教育方式都与现代社会有所差别.特别是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比较传统,要承担教育好孙辈的责任让孩子健康成长,就要寻求教育好孩子的方法途径,因此成立隔代家庭教育学校是极为必要的.天津市河西区陈塘庄街老协把辖区内老人组织起来,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让这些老人离岗不离职,参与到隔代教育中.  相似文献   

19.
当前亲情淡漠已成为中学生与家庭产生心理隔膜、情感疏离且导致成人后家庭社会适应不良、情绪困扰的严重问题。本研究通过对陕渝440位中学生的调查,考察两地中学生亲情观。结果表明:(1)两地中学生亲情观总体积极向上。(2)两地亲情观在性别、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家庭结构、母亲职业等因子上有显著的差异。(3)在功利型亲情观维度上,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独生子女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在互助型亲情观维度上,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在困惑型亲情观维度上,农村中学生显著高于城市中学生;在回报型亲情观维度上,陕中学生显著高于渝中学生,农村中学生显著高于城市中学生,双亲家庭中学生显著高于单亲家庭中学生,母亲职业对中学生回报型亲情观具有显著的主效应。  相似文献   

20.
活蹦乱跳的孩子在姥姥姥爷家意外身亡,让长期得不到看望的爷爷奶奶的情感更加失衡,孩子的父亲也毅然挑破"亲亲相隐"的传统观念,起诉姥爷看护不力侵犯了儿子的生命权,并索赔30万元。在意外的悲剧背后,早就隐藏在两个家庭中一波三折的孩子看护大战更耐人寻味……两祖辈抢养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