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民法的私法属性跃然于前 ,取代了民法公法论。本文就民法的私法属性从民法的内容来源———罗马法 ,民法的性质———权利本位 ,民法的实现手段———意思自治三方面进行了论证 ,从而说明市场经济呼唤私法  相似文献   

2.
私法自治的原则萌芽于罗马法,产生于18、19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背景下,并被《法国民法典》以明确的条文确认。私法自治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得到法律的确认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它奠基于当时的哲学、伦理学以及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之上,又扎根于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分离的实践基础上。  相似文献   

3.
在私法自治环境中,基金管理人的信赖义务和风险防范与控制机制是投资基金存在与运行的重要制度基础,能保障投资基金安全和顺利的发展与运作。然而,私法自治本身存在的局限性,使基金管理人提供的制度保障不可避免地产生缺陷,从而危及基金投资者的利益和基金市场的正常运作秩序,结果是政府必须出面干预基金市场,使监管成为必然。同时,因为在投资基金监管中,政府失灵现象严重,因此,政府监管必须遵循适度干预原则。  相似文献   

4.
以自主决定和自己责任为内容的私法自治理念塑造了传统民法的范式。当代社会平等关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保护信赖成为日益重要的交往原则。现代民法制度体中的信赖保护成为重要的理念,其与私法自治一道成为革新传统民法和塑造当代中国法治的范式。  相似文献   

5.
私法自治,因其外延与实际的外延不相符,且其把私有作为实质性基础而不科学,其应更名为设权自治,意思自治,亦应更名为设权意思自治。  相似文献   

6.
在城市私房拆迁的具体实施中存在着一些法律问题,诸如:私法自治应有的法律地位被行政管理所取代、民事主体意思自由被限制、虚假公益等,这些问题引起了我们对民法中私法自治复位的思考,包括对私法自治及私权理念的复位、通过确定公共利益标准以协调好私权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关系、建立公正的程序和有效的监督。  相似文献   

7.
新闻法治是一项具体法治,它的最基础、最核心的因素是新闻自治。在法治系统内,新闻自治与新闻法治、法治处于互助共生、相互抑灭的耦合运动之中。法治下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则和职业生活基本环境为新闻自治提供生态支持,惟有融入法治生活的基本系统之中,新闻自治才能获得真实的生存样态。  相似文献   

8.
基本权利的私法效力是宪法学中的基础理论问题,也是宪政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学术界作了很多研究,归纳起来有:有无效力说、直接效力说、间接效力说。我们从效力层次的维度解析基本权利的私法效力对整体意义上的私法主体、强势私法主体、弱势私法主体有着不同的侧重点,意在厘清"效力"、"适用"、"效果"三者之间的关系,并由此证明效力的均衡性、适用的差异性和个案效果的特殊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9.
10.
村民自治是一项基层政治制度 ,是推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一环 ,既需要法制的保护 ,也需要法制的约束 ,在推行村民自治的同时 ,必须加强法治 ,也就是推行村民自治也应走法治之路。  相似文献   

11.
私法理念是指私法的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以及人们对这一本质和规律的宏观、整体的理性认识。私法理念的基本内涵是私权神圣、人格平等和私法自治。  相似文献   

12.
意思自治原则作为国际私法这一调整国际民商事关系法律的基本原则,为大多数国家所接受,但在现实生活中双方当事人并不完全处于平等的地位,一味地坚持意思自治会损害弱势一方的利益。通过分析和研究国际私法,尤其是合同领域中意思自治与弱者保护,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颁布实施探讨了弱者保护的相关问题,指出应进一步将弱者保护确立为国际私法的原则之一,以更好地平衡双方当事人利益。  相似文献   

13.
法治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从民主的角度看,法治与宪政是一致的;从管理的角度看,法治就是限制权力的范围,使民主权利得以保障;从哲学角度看,法治是人类永恒追求的理想目标;从法治与人治的关系看,法治排除了人治的任意因素。说到底法治还是人的统治,但法治中有人的因素并不等于是人治。民主的核心是一种参与机制,民主的实现离不开法治条件。  相似文献   

14.
论公司法的私法品格--检视司法的立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司法在总体上属于私法。因此,法官在司法过程中要注意彰显股东自治和公司自治理念,要理解"公司事务公司自决"原则的含义,要认识到司法对公司纠纷的干预应保持一定的节制,坚持有限干预的原则。在多数情形下,法院对公司内部纠纷只作程序性监督,而启动实体性干预的前提是"竭尽公司内部救济"。为使公司法判决不至于迷失方向,公司法改革不偏离轨道,我们主张:坚持公司法的私法精神,并将其演绎为自觉的立法和司法行动。  相似文献   

15.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依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具有其必然性法律与道德既相区别又相联系是其理论依据;对我国传统德治和法治思想的扬弃与超越是其历史背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是其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法行政 ,要做到依法行政就必须处理好行政权与公民权这一核心关系。分析认为 ,要以公民自治促进行政法治 ,以行政法治保障公民自治 ,从而在多次博弈中实现两者的均衡发展。这种良性互动关系的形成 ,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 ,对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立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国际法是在借鉴国内法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私法理念对国际法的影响非常大 ,但国际法因为其自身的特点 ,对私法理念也有所修正、限制。因此 ,我们在分析、研究国际法时 ,既要立足于私法理念去认识国际法 ,又要从国际法自身的特点去认识国际法的特殊性 ,以正确看待、分析、解决国际问题。  相似文献   

18.
民法本位是民法的中心任务和价值标准。近、现代民法本位未变,即都是私主体权利本位,只是现代民法带些社会化倾向。近、现代民法及中国现今民法当以私主体权利为本位。申明民法私主体权利本位,并非不顾及有些情况下的社会化倾向,只不过这些“顾及”是为次的,不为本位的,这是民法的私法性视角所决定的。唯有如此,民法作为私法的主干才可与社会法、公法之社会、国家本位性视角相制约、相抗衡,达成整个法律体系的和谐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