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通过明清时期的方志、游记、奏折等历史文献中的相关记载,结合今日石漠化的表象特征和敏感性因子进行分析,初步复原这一历史时期云南地区石漠化的分布状况,并梳理了明清云南石漠化的成因。石漠化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明清两代,人口的增长、土地的无序开垦、美洲作物的传入与种植、自然植被的破坏构成循环,造成了人地矛盾的加剧与生态系统的恶化,从而使石漠化程度趋于加重。  相似文献   

2.
雍正王朝在贵州的开发对贵州石漠化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贵州历史时期早已存在石漠化的现象,但以清代雍正年间为界。此前存在的石漠化现象主要系自然原因,此后,由于雍正王朝大力开发贵州,贵州的人口和土地数字在此时期都经历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飞跃,加上在贵州西部、西北部及南部等地开矿,使得这些生态脆弱地带遭受了史无前例的破坏,雍正时期也就成为人为因素开始影响贵州石漠化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3.
广西石漠化及其对策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由于地质、地形、降雨、植被等自然因素和乱砍滥伐、滥采乱开等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 ,地处亚热湿热气候带、典型喀斯特地貌的广西 ,土地正呈现严重的石漠化趋势。石漠化恶化生态环境、激化人地矛盾、吞并土地资源 ,已经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存 ,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以遏制。治理措施包括造林工程、基础设施工程、生态能源工程等 ,以及相应的治理模式和社会综合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4.
石漠化防治法律制度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前石漠化仍呈扩展趋势且防治形势十分严峻,而国内石漠化防治法律制度供给又存在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为推进石漠化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进而促进全面可持续发展,加强中国石漠化防治法制建设势在必行。在加强中国石漠化防治法制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妥善选择能够调动一切石漠化防治力量的石漠化防治法律制度模式。  相似文献   

5.
典型喀斯特地区季节性石漠化与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论述喀斯特季节性石漠化的内涵,探讨喀斯特石漠化与石漠化土地的分级问题,阐述喀斯特地貌及喀斯特石漠化的分布,分析说明喀斯特季节性石漠化的危害,深入解析喀斯特地区植被退化的原因与过程,提出了典型喀斯特季节性石漠化地区的植被恢复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石漠化治理是桂西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石漠化是岩溶生态系统退化的表现 ,是多种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治理目标、治理原则、治理重点和治理措施的合理确定和实施是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7.
地方性知识是一个具有文化属性的广泛概念。本文以喀斯特山区石漠化灾变救治为例,对地方性知识在脆弱生态系统维护中的价值进行探讨。在分析石漠化成因的基础上,提出发掘利用各民族地方性知识,以完成对石漠化的灾变救治。  相似文献   

8.
构树种植是最近新兴的一种扶贫项目,构树因耐碱耐酸的特性能在石漠化土壤中生存并改善生态环境,同时自身植株的经济价值又能帮助农民脱贫增收,提高经济收入水平。黔江区拥有南方地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石漠化现象逐渐严重,导致耕地资源逐渐减少,土地收益逐年降低。无论是利用构树治理石漠化土地,还是通过发展构树产业带动贫困农民增收致富的经验都相对欠缺。本文在黔江区扶贫攻坚、全面脱贫的背景下,对构树扶贫的主要内容进行阐述,对其遇到的困境进行简要分析,并借鉴湖北及贵州两省构树扶贫模式提出具体解决对策,以期帮助黔江地区石漠化严重的乡镇减轻生态灾害并脱贫增收。  相似文献   

9.
喀斯特石漠化土地生态系统“地形破碎、缺土、少水”和“灾害性气候多”的特征,带来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业规模化经营效益低、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低等问题,导致喀斯特地区农村生活贫困、城镇生活水平高和劳动力工资成本高,严重地阻碍了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经济优势,是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贫困产生的根本原因,且具有循环累积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
以贵州省喀斯特地区县域经济为对象,通过设置虚拟变量的方式论证了石漠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石漠化对区域粮食产量有着显著影响。通过Probit模型检验的方式论证了导致县域经济致贫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对贵州省喀斯特地区县域经济是否陷入贫困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主要有:第一产业在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上年和今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以及与农民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涉农因素,如经济作物发展状况和乡镇企业单位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