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亚欧新海大陆桥东起连云港,西出新疆阿拉山口,直达荷兰鹿特丹港,连接亚欧两大洲,沟通太平洋与大西洋,途经亚欧30多个国家和经济地区.连云港作为亚欧新海大陆桥东端桥头堡——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其国际交往将日益增多,国际经济、技术、文化交流日益广泛,其国际经济的战略地位更显得重要,对外开放度以及参与国际分工、国际竞争的范围将不断扩大.研究、确定连云港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必须以国际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和亚欧新海大陆桥开通,连云港作为国际性港口为背景,以国家和江苏经济发展战略为指导,纵横比较,权衡利弊,选择制定有自己特色的经济发展战略.一、连云港发展战略制定的依据建国以来,连云港有了相当发展,但是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甚至在全国沿海地区、全省居于欠发达或亚发达地区的行列.解放初到1965年的16年间,连云港市的经济处在恢复发展阶段,主要是  相似文献   

2.
在向现代过渡时期,传统等级制度的动摇、早期资产者的出现和社会流动渠道的变化是其共同特征。只是由于社会结构变迁的取向、程度和规模的差异,造成了亚欧主要国家日益走上了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道路。从社会结构变迁的视角对亚欧主要国家向现代过渡进行比较研究,对我们深入认识中世纪晚期以来西方的崛起和中国的相对落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西南边缘的新疆北疆铁路,是联结欧亚大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第二应欧亚大陆桥。地处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的阿拉山口,是新疆通往苏联的一条谷地走廊,新建的北疆铁路就是从阿拉山口接轨通往苏联境内德鲁日巴站。这座欧亚大陆桥,东起我国连云港,西至荷兰国家的鹿特丹港,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横跨亚欧两大洲,穿越中国、波兰、德国、荷兰等,辐射30多个国家。这条亚欧大陆桥全长10800公里,在我国境内铁路有4100多公里,横穿我国中部5省区,经过连云港、徐州、郑  相似文献   

4.
恩格斯于1884年写成并发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书中“分别研究了国家在民族制度废墟上兴起的三种主要形式”,即雅典型、罗马型和德意志型。除了恩格斯所归纳的国家产生的这“三种主要形式”之外,有没有其它主要形式呢? 本文试图以亚欧几个国家兴起的历史为例证,  相似文献   

5.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以及对世界园林进程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背景,其造园手法道法自然,充满着诗情画意,意蕴深厚。历史上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中国古典园林对于亚欧各国的造园艺术也产生了不同层次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土耳其共和国(The Republic Turkey),位于亚欧两洲相接处,面积779450平方公里,人口七千多万,系西亚地区重要国家之一。历史上土耳其同我国新疆地区经贸联系极为密切,1971年,土耳其共和国与我国建交。自后中土关系取得很大发展。但是,由于历史、人文、宗教和国际政治等多方面因素,特别是2015年以来,在国际大环境影响下,土耳其国内一些政客和极右分子以新疆民族、宗教问题为事由,接二连三地操纵、煽  相似文献   

7.
西方现代国家成长的历史和逻辑决定了现代执政价值合理性的历史嬗变.现代执政价值合理性经历了从主要在于维护国家的和平、安全、秩序到保障公民的生命、自由、财产权,再到促进个人和社会功利的历史嬗变.  相似文献   

8.
论16世纪前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进程和基本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6世纪以前的中外文化交流,是在亚欧旧大陆范围内进行的,实现文化交流的主要途径包括使节、商人、宗教徒、游牧民族、战争等五个方面,其发展进程表现出偶然性、缓慢性、周邻性、在东亚邻国单向性辐射传播、接受以佛教为基本内容的外来文化和华夷观主导性等特点。虽然如此,16世纪以前的中外文化交流对于中国社会发展进程和世界发展进程仍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在人类社会即将跨入21世纪的时候,世界经济区域化、走廊化、一体化的趋势更加明朗。亚太经济的迅速崛起和由此推动形成的亚太与欧洲经济贸易的持续增长,正在急剧地改变着世界经济贸易格局。应运而生的新亚欧大陆桥,东接亚太经济圈,西联欧洲大市场,成为沟通亚欧两大洲的便捷通道。随着科技进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新亚欧大陆桥的潜在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发挥,势必发展成联结亚太和欧洲的主要国际通道。沿桥地带也将逐步形成以陆桥运输体系为基础的产业链,进而发展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大融合的陆桥经济带。最近,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九五”期间到2010年要形成以亚欧大陆桥为纽带的经济带。这样,沿桥地带的大开发、大开放开始推到时代前沿。因此,我们有必要用发展的观点,全面地、正确地认识新亚欧大陆桥,特别是中国段的整体轮廓,以作出科学的规划,指导新亚欧大陆桥与陆桥经济带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最早发达的国家之一,丝路的开辟和发展是古代亚欧各国人民的众望所归,也是沿途各民族群力所成;而古代中国人民为之付出的巨大代价、作出的卓绝贡献却始终是这条洲际道路的主要构成。丝绸的织造,是中国远古劳动人民创造出的光辉成就,是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它不仅自古至今一直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而且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恩格斯在论述人类文明时代的工业成就时,认为“特别重要的有两种,第一是织布机,第二是矿石冶炼和金属加工”(1)。而事实上,中国的丝绸  相似文献   

11.
贺圣达 《学术探索》2011,(3):118-122
探讨东南亚历史和文化的发展阶段,有助于我们从总体上把握东南亚历史和文化发展脉络及其各个阶段的以及总体上的特点。东南亚历史和文化发展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即原始社会和东南亚文化孕育时期、早期国家和古代东南亚文化雏形期、走向统一的封建国家和东南亚传统文化成型和发展期、东南亚近代历史和文化变化与转型期,以及1945年以来东南亚国家的新生和文化的新发展。这五个阶段前后相承,每个阶段又都有一些质的变化,反映了东南亚历史和文化的演变以及多样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韦森 《河北学刊》2007,27(1):82-88
本文对近代一些思想家对西方世界兴起的复杂社会原因的探索做了多学科的综合文献回顾。从而发现,依据亚当·斯密的分工和市场扩展理论,黑格尔与马克思等古典学者认为西方世界近代兴起的主要原因来源于分工和自由竞争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桑巴特、韦伯和熊彼特则把近代西方世界的快速经济增长归结为企业家的追求和企业无限扩张的资本主义精神;经济史学家诺思认为近代西方世界兴起的根本原因在于私有产权制度和现代经济组织;政治学家保尔·肯尼迪则把这一历史现象归结为欧洲近代历史上的政治多元化和历史机缘;而华勒斯坦等历史学家则从非决定论的理论视角讨论了近代欧洲兴起的天时地利。综观西方学术诸家对西方世界兴起原因的解说可以发现,尽管在这个复杂的问题上存在诸多歧见,但保护产权的法律制度以及支撑法律制度工作的现代民族国家和宪政民主政治的生成是西方世界近代兴起的基本原因之一,这一点乃是诸家的理论共识。  相似文献   

13.
韦森 《河北学刊》2007,27(2):152-156
本文对近代一些思想家对西方世界兴起的复杂社会原因的探索做了多学科的综合文献回顾。从而发现,依据亚当.斯密的分工和市场扩展理论,黑格尔与马克思等古典学者认为西方世界近代兴起的主要原因来源于分工和自由竞争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桑巴特、韦伯和熊彼特则把近代西方世界的快速经济增长归结为企业家的追求和企业无限扩张的资本主义精神;经济史学家诺思认为近代西方世界兴起的根本原因在于私有产权制度和现代经济组织;政治学家保尔.肯尼迪则把这一历史现象归结为欧洲近代历史上的政治多元化和历史机缘;而华勒斯坦等历史学家则从非决定论的理论视角讨论了近代欧洲兴起的天时地利。综观西方学术诸家对西方世界兴起原因的解说可以发现,尽管在这个复杂的问题上存在诸多歧见,但保护产权的法律制度以及支撑法律制度工作的现代民族国家和宪政民主政治的生成是西方世界近代兴起的基本原因之一,这一点乃是诸家的理论共识。  相似文献   

14.
马艳辉 《河北学刊》2006,26(2):104-107
干宝、裴子野、何之元是东晋南朝的三位史家,其各自所著《晋纪》、《宋略》、《梁典》三书均已亡佚,但其有关晋、宋、梁三朝治乱得失的总论却流传至今。干宝《晋纪·总论》、裴子野《宋略·总论》、何之元《梁典·总论》有不少共同之处,然其主旨却大有异趣。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三篇总论进行了综合评析,认为三朝总论对东晋南朝史论的发展,尤其是对唐初史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整个秦汉时期,汉匈民族关系是汉王朝民族矛盾的主要方面,为了联合月氏攻击匈奴,有了张骞出使西域,所以《史记‘大宛列传》是以张骞出使西域为主线,引出西域、中亚乃至更为遥远的西方的民族情况,使中国人第一次将民族研究的目光从汉王朝的辖境放眼到今天的中亚乃至欧洲,从而使《史记·大宛列传》具有了世界史的性质。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对西域的认识,于是汉王朝开始对西域部分民族进行治理、设置政区,将之纳入统一多民族国家之中。在《史记·大宛列传》中对西域各民族文化的记述则是公元前2世纪的民族志,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16.
中亚:俄美欧博弈与中国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亚地区日益凸显的地缘和能源战略价值,吸引着“近邻”和“远方”大国相继角逐。中国是中亚的邻国,在中亚有着重要的战略利益。中亚地区已形成的俄、美、欧博弈态势是中国中亚外交面临的重要外部环境。中国要做好自身定位,妥善处理与各类国家的关系,实现中国在中亚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前期的近半个世纪,东亚的国际关系经历了从列强共同掌控到日本逐渐独霸的过程。在这一时期,日本始终是东亚国际关系的主角,东亚的主要矛盾表现为日本对中国不断的侵略。虽然华盛顿体系维系了一段时间的东亚稳定,但日本的东亚政策目标是建立以日本为主导的东亚新秩序,并为此发动了一系列对外战争,拼凑起了“大东亚共荣圈”。日本的这种侵略扩张政策遭到了中国和国际社会的一致反对,最终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18.
崔同 《河南社会科学》2006,14(6):133-136
商代的新闻传播范围是伴随着族团迁徙、资源开发、生产交往、技术进步、文字交融、文化认同等而不断扩大的,它西到亚欧,东至海滨,南抵南亚,北达朝鲜,远及美洲,既以商代统治区和文化范围区为轴心放射传播,又有回流交融传播,呈双向态势,比我们设想的要宽广得多、复杂得多。商代新闻传播活动范围大于商代统治区并大于商文化范围。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亚洲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的现况,深入研究了中国、日本、印度在亚洲的影响、地位和作用,提出了中国作为亚洲头号大国的重要历史使命,以及相应的建立亚洲统一战线的外交策略。  相似文献   

20.
张箭 《阴山学刊》2007,20(4):65-71
古往今来世界上版图特大的帝国(王朝)有哪些,其中最大的是不是蒙古帝国——这是一个饶有兴趣并有待研究的问题。通过地图量算和文献研究,得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大英帝国是世界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帝国,1580—1640年的西班牙帝国是第二大的日不落帝国,19世纪中叶的俄罗斯帝国是欧亚美连成一片的第三大帝国,13—14世纪的蒙古帝国则是地跨欧亚的第四大帝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