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的生命悲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尝试对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的悲剧观,即生命悲剧意识,做新的分析。肯定哈代作品的生命悲剧意识源自他对生活的悲剧性感悟和叔本华悲观哲学的后期影响,通过文本分析,阐释哈代对生命个体和人类群体悲剧命运的哲学关照。  相似文献   

2.
废名的小说是在现代性的语境中,从人生的苦难出发,以禅悦之心建构的审美乌托邦文本.他以一种反现代性的姿态,坚持某种非中心式写作.在某种意义上,废名小说也是从死亡中生长出来的文学文本,他从佛陀处借来一面"镜子",把"实在心念化",把世界幻化为梦,以审美的方式完成了对生命悲剧性的超越,为荒谬、虚无的生命赋予一种意义.  相似文献   

3.
海明威的生命意识 ,是他人生观的核心和作品诗意所在 ,构成其全部小说的基本主题和精神底蕴。海明威的一生 ,是深刻体验生命悲剧性的一生 ,也是致力于对生命悲剧性的克服、反抗的一生。海明威的生命意识包括人生悲剧观和英雄主义两个方面 ,体现他对人类生存状态的理解和生存方式的探求。他的心灵承载了人类理想与现实的永恒冲突和根本悖论。他以自己的生命和创作 ,验证了人类的超越精神和自由意志 ,为现代西方人在理想缺位、精神空虚的时代 ,指示一条不背弃崇高的生命之路  相似文献   

4.
哈代在《卡斯特桥市长》中描述了主人公大起大落的生命历程,着力刻划悲剧主人公亨查德的形象,使之成为人类小说史上最伟大的悲剧英雄之一.哈代既有对传统悲剧观念的继承,又有对传统悲剧观念的超越.本文追溯了希腊悲剧的渊源及其发展,旨在分析《卡》与古希腊悲剧的承袭关系,进而阐述小说体悲剧《卡斯特桥市长》的悲剧效果.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废名小说中塑造的儿童形象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废名笔下的儿童形象。废名塑造的儿童形象个性不一,但都打下了他自身的烙印,具有一种美学特质。废名在他的儿童世界里流连忘返,寄托了自己对自然人性的追求和对充满真、善、美的社会的渴望。  相似文献   

6.
人道主义是人类用以达到和平协议的共同语言。艾特玛托夫的悲剧小说正是对人道主义思想上的弘扬。通过分析艾特玛托夫的悲剧小说,探讨其作品的悲剧意识、悲剧人物的生存境况,以及小说体现的人道主义思想内涵,从而揭示出作者对整个人类命运的深情关注。他作品中的悲剧性不是导致悲观主义和消极无为而是饱含着乐观的基调和积极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儒家文化渗透在废名的文化心理结构中,构成作家精神生命的根底。儒家的现世意识、忧患意识和大同精神贯穿废名小说创作的始终,并对其文化价值取向起了内在的制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废名小说的意境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废名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十分独特的作家。现代评论家刘西渭曾说:“有的是比他通俗的、伟大的、生动的、新颖而且时髦的,然而很少一位象他更是自己的”。对废名小说独特之处,历来虽有研究,但很不充分;偶有触及,也是片言鸿爪。这大概是由于批评方法的局限,仅从传统社会学批评模式出发,很难开掘出废名小说的美学价值。因为,废名小说独特之  相似文献   

9.
祝学剑 《南都学坛》2007,27(6):48-51
废名是"五四"时期极富艺术才情且引人注目的作家、京派的重要成员,但日后却只留下薄薄的几本似小说非小说的集子,游走在文学的边缘。过于冒险的文学实验造成废名致命的创作缺陷,无情地减损了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导致他30年代文风奇辣生僻、审美趣味恶化,40年代小说创作偏离小说创作轨道,向非小说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悲剧意识源于人类困厄的感受与省思,体现人的“生存终极关怀”,再现了人类更高维度上的生命自觉。其终极指向是对悲剧性困境的积极超越、消解悲痛的力量,意识到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从而力求摆脱羁绊、超越自我的昂扬之态,以否定的形式表现肯定的内容特质。  相似文献   

11.
废名是京派前期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独创性地将周作人的散文创作理论应用到了小说写作领域,将散文化写作与乡村题材、诗化语言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散文化诗体小说文体,对京派小说创作风格的形成及促进中国现代小说创作文体的成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以废名的代表作《桥》为例,从非情节化的散文诗式结构、归隐与禅心的静寂意境、简洁幽深的诗化语言三个方面对废名诗体小说的文体特征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2.
苗族人对原始生命的产生和发展历程的理解形成了本民族特别的生命观念,在他们的生命视野里没有主客体之分,人类、禽兽和神魔都是具有相同生命意义的生命载体。他们或是把人类生命与环境中客体生命现象的简单类比置换,或是直接表现人类生命的客体意义。从而消解了小说叙事中生命万象的层次和顺序,表现出苗族人物我混一的生命观念。  相似文献   

13.
悲剧是文学永恒的主题,生存的悲剧意识则是贯穿文学的一个经典主题.余华是一位充满悲剧精神的作家,而对作品的荒诞和非理性化处理是他表现生存悲剧意识的有力手法.余华的代表作《活着》,传达出强烈的人类生存悲剧意识与荒诞境遇,并且试图以道家式的"忘"来消解人类的生存悲剧.  相似文献   

14.
消费文化在本质上是非悲剧性的或反悲剧性的。它以对有限的经验形态的生命认同消解了对于人类崇高性、悲剧性与自由超越精神的表征。具体来说,这种反悲剧意识表现在三个方面:悲剧之思的缺席;个体性的悲剧之殇;社会生活的意义之惑。这三个特征一起形成了消费文化的反悲剧意识的问题语境。  相似文献   

15.
消费文化在本质上是非悲剧性的或反悲剧性的.它以对有限的经验形态的生命认同消解了对于人类崇高性、悲剧性与自由超越精神的表征.具体来说,这种反悲剧意识表现在三个方面:悲剧之思的缺席;个体性的悲剧之殇;社会生活的意义之惑.这三个特征一起形成了消费文化的反悲剧意识的问题语境.  相似文献   

16.
作为有着共同的文学主张和审美追求的文学团体,京派作家的创作表现了对人的自觉和文学自觉的执著,但在作品风格上却色彩各异,总体创作面貌同中有异。杨振声和废名的早期小说创作恰恰体现了这一点,在思想上,两人对人间都有着浓厚的人道主义情怀,而杨振声情感浓烈,爱恨分明,废名则掺杂着佛家思想,显得平和但情感深沉。艺术追求上,杨振声的小说遵循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带有很强的干预现实的目的,擅长运用对比烘托的手法增强悲剧色彩,给读者以心灵的冲击;废名的创作则风格迥异,精雕细刻的语言,弥漫着禅佛思想的艺术氛围的营造,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意境,都已显示出了诗化小说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论废名的田园小说马从正废名(冯文炳)的小说可以分为二类,一类是写故乡风土人情的;另一类是写知识分子生活的。于前一类,他着力尤勤,尤具独特的艺术风貌。一般的乡土小说通常是以揭示乡土现实真相,促进现实改变为指归的,而他的小说却有着传统田园诗的那种隐逸情韵...  相似文献   

18.
海明威还在年青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丰富的经历,形成了他对人类命运的看法和极能表现这种看法的文体风格。他自己可能还不曾想到,他小说的意境已被旁人点化到“说不尽”的地步。海明威一生写作,主要向人们展现了两个方面的生活领域:反战题材和硬汉形象。海明威小说的基调只有一个:悲剧;小说的人物结局也只有一个:死。悲剧尚可理解,但海明威  相似文献   

19.
苏曼殊小说所描写的都是爱情悲剧,并带有明显的主观抒情色彩和自传性质,作家内心深处强烈的悲剧意识支配着他的小说情节的发展,是导致爱情悲剧的根本原因。这种悲剧意识既源于作家深受佛教观念的影响而产生的情思与佛礼之间的挣扎,也根源于作家由特殊身世而产生的认定人生本苦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20.
翻开贾平凹的《废都》,迎面扑来的是一种浓郁的悲剧气息。它从世俗的、哲学的、魔幻的、神话的等不同的角度,展现了人生的、民族的、时代的乃至人类的悲剧意识。主人公庄之蝶的形象集中体现了这多重悲剧意识之一的人生悲剧意识。一出场的庄之蝶已是斐声文坛的著名作家,他名声大,崇拜者多,在西京的四大名人中首屈一指,“春风得意马蹄疾”。作为一个从潼关的乡下出来,苦苦奋斗了十几年才有今天的人,他本应该活得很自信、很得意、很潇洒,但是他却感到活得很累、很尴尬、很焦虑,而且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泼烦”几乎成了他的口头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