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阅读课程是了解英语语言文化习俗的重要渠道,也是学生习得第二语言并加强运用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语言习得是外语语言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对英语阅读课程的教学也有很大影响.明确语法习得的重要性,及时排除文化干扰,可以明显提高阅读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帮助他们全面掌握和运用英语.  相似文献   

2.
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门新的学科,第二语言习得系统研究习得的本质和过程。重点剖析母语、语言输入、语言输出、个人差异、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等变量与第二语言习得结果的关系。在习得过程中,语言输入与输出对学习者最终所能达到的理解和运用第二语言的水平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的语言输入能够激活人类与生俱有的语言习得机制,语言输出则能体现人类对新知识的认知心理活动及语言的可塑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3.
语言输入与二语习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和语言习得有关的语言输入的不同理论为出发点,简单分析了行为主义语言输入理论,先天论(心灵主义)语言输入观,互动式语言输入观以及克拉申的"可理解性输入假设",指出了语言输入对于母语及二语习得的重要影响,并且详细阐述了这些理论对于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指导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语言输入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领域。克拉申的“输入”说片面地夸大了语言习得机制和语言输入的作用。语言输入不会自动地转化为语言输出 ,实践中难以准确地把握可理解性输入的尺度和量度。语言输入固然重要 ,语言输出亦不可忽视。外语教学中应注意两者并举。  相似文献   

5.
语言输入的类型及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言输入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一般外语教学研究者对其认识不够,有的甚至产生误解。本文系统地阐述了语言输入的类型(包括教学语言、中介语、外国式语言)及各自的特点,指出可理解性是有效语言输入的共同特点,也是语言习得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第一语言习得对第二语言习得有很大影响,同时二者又有根本性的差异.二语习得研究给语言教学注入了许多新概念.以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为指导,强调语言习得的自身规律性,探讨二语习得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成人第二语言的教与学,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与母语的自然习得完全不同。然而克拉申的语言习得研究表明,第二语言的学习和掌握可以而且应该从母语习得的过程中得到启示和借鉴。他对“习得”和“学习”概念的区分;对“输入假说”的研究和“i 1”(可理解性输入)的提出,使成人第二语言的学习进入一种近似于习得性的语言环境。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强化了语言运用的目的,对我国的外语教学改进不无启发和助益,值得吸取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为基础,探讨作为我国语文学习传统方法之一的背诵式语言输入,对于我国英语教学的启示.背诵输入是最佳输入之一,可以强化学生的语言输入,克服母语负面迁移,降低学生的情感焦虑,增强学生的语感,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9.
语言输入——一个仍需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语言输入与交际、语言运用、习得顺序和习得速度之间的复杂关系,分析了一些相左的观点。作者认为语言输入与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其它因素之间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照顾式语言”与第二语言习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照顾式语言 (theCare-taker'sLanguage)"是成人对儿童使用的简易化的语言 ,它是儿童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主要语言信息输入。儿童语言习得过程中“照顾式语言”具有自己的语音语调特征、句法特征和使用特征 ,“照顾式语言”给第二语言习得及外语教与学以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以频率为中心的二语习得理论认为,输入频率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顺序的重要因素,并对语言结构的能产性起着决定作用。投射假设则认为,语言习得并不完全以语言输入为基础,学习者对某个语言参数的习得往往蕴含着对另外一个相关参数的习得。频率和投射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第二语言习得的特点,在教学中恰当地利用这种互补有利于促进语言习得的进程,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2.
正确认识和处理L1在SLA中的作用,对英语教学非常重要。L1在SLA中的负迁移作用在我国的外语教学界被广泛地接受,汉语通常被认为是掌握外语的绊脚石。但是,由此产生的教学方法并不能很理想地提高学习者的L2水平。通过对L1在SLA中负迁移观点的反思,发现应该更多地去注意学习者脑海中语际语的本质,进一步更科学地了解L1在SLA中的作用,以便克服教学的盲目性,对症下药,推进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3.
体验式英语教学模式设计及其理论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验式英语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二语习得理论对其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根据David Kolb的"体验式学习圈"理论和二语习得理论研究成果,建立了体验式英语教学模式。二语习得研究成果中的输入假设、情感过滤假设、输出假设和互动假设的理论与体验式英语教学的有着内在关系,是体验式英语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现象述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表明,母语迁移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将影响它的方方面面。本文结合英语语言学习中的实例对母语迁移现象进行详细分析,并指出要正视外语教学中母语迁移现象的存在,从而更好地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Krashen的语言输入理论与多媒体网络英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输入理论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重要理论之一。网络英语和网络英语教学在我国外语界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客观地介绍了Krashen的语言输入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对我国网络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不同语言输入方式与第二语言习得成就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卷调查和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表明:对大多数的英语学习者而言,第二语言最常用的输入方式是读,其次是听,读与其四级成绩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且阅读班成绩(每天课后额外阅读2篇文章,难度为i+1)包括平均成绩和阅读单项成绩都明显高于听力班(每天额外听同样的2篇文章)的相应成绩。  相似文献   

17.
外语习得中语言输入和输出的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拉申的“语言输入假设”强调了语言输入对外语习得的重要性。然而有效的语言习得是语言输入在理想的语言环境中和输出相结合的过程。克拉申理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我们要掌握语言输入和输出的内涵及辩证关系 ,把握语言输入和输出的平衡  相似文献   

18.
研究表明,母语迁移是影响二语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系统分析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制约母语迁移的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尽可能地让学习者们在今后的二语习得过程中促进正迁移,避免负迁移,保证语言学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临界期前后的语言习得者在大脑发育、认知模式及语言输入等方面的差异如何决定了临界期前后语言习得的差异 ,指出临界期是决定这些差异的根本原因 ,进而提出第二语言习得同第一语言习得一样存在临界期 ,而这个临界期同第一语言习得临界期一样 ,也应存在于青春期以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