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边疆民族史研究的重要成果──《中国边疆民族管理机构沿革史》读后蔡家艺赵云田同志撰作的《中国边疆民族管理机构沿革史》(以下简称《沿革史》)一书,最近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边疆民族史研究中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该书由绪论、正文、附录三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2.
冯建勇 《民族研究》2022,(1):133-142+146
贯通式的“中国民族史”的编著,孕育于近代中国民族国家构建、中西之学交相激荡的时代,自清末发轫,迄今已有上百年历史。王桐龄著《中国民族史》(1928年)系中国较早冠名“中国民族史”并系统叙述“中国民族史”的通史体、综论性著述。该书出版后,罗香林对其进行了学术评议,提出从“纵的叙述”和“横的叙述”两个面向推进中国民族史研究。梳理20世纪30年代中国民族史研究的学术史可以发现,罗香林有关中国民族史“编法”的建议与后来一些学者对中国民族史的认知和书写不谋而合。以王著《中国民族史》修订版(1934年)为例,该书尽可能在既有研究框架范围内重建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脉络,表明王桐龄一直在探索适宜的中国民族史“编法”,加强了中国民族史“横的叙述”;吕思勉、宋文炳、林惠祥等著《中国民族史》,则将诸民族史“各为专传”,推进了对各民族历史的“纵的叙述”。时至今日,为阐明“历史时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罗香林提出的“两种面向、三个问题”,尤其是有关加强“横的叙述”之建议,对于新时代中国民族史研究的开展仍具重要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十四世达赖喇嘛主张"大西藏"疆域,宣示青海、四川、云南与西藏自治区内藏族分布区域,皆纳入其历史领土范畴。本文从三方面逐一讨论其陈述是否为真。首先,藏人治史,首重教法史,对碑铭金文与正史典籍鲜少引用对照,并使用《西藏王臣记》等对唐代吐蕃史事记载非常不可靠的教法史料,致使彼等所宣称之"大西藏",在史实上站不住脚。其次,众所周知,政治统驭的疆域,随着王朝势力而变迁,固定疆域界线的主张,显与历史事实常识不符。其三,青海、四川与云南省等多民族聚居且镶嵌的情形在所多有,尤其,藏族在该多民族区域呈现少数弱势状态,一律划入藏区,不易治理,难以服众。作者认为西藏疆域的区划,应尊重历史事实与民族现况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办、东北师范大学东北民族与疆域研究中心承办的“全国首届东北民族与疆域问题学术讨论会”,于1999年7月24日至27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和吉林市举行。与会代表近70人,提交学术论文26篇,论文提要50余篇。专家学者们讨论热烈,发表了许多很好的意见,焦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关于国外学者对中国东北史的歪曲。国外一些研究者在研究中国东北古民族时,任意歪曲历史,炮制了种种谬论,其流毒既深且广,主要有:“征服王朝论”、“中国无国境论”、“东北历史世界论”、远东(包括中国东北)及西伯利亚“文化独立性”又称…  相似文献   

5.
就现存文献记载看,岭南鬼门关之称谓,大体历经“桂门关”——“鬼门关”——“老鼠关”——“魁星关”——“天门关”等沿革。汉人中原正统观、唐宋贬官文化、岭南科举及道教文化的此消彼长,皆是时人命名关口的社会内因。其中,鬼门之说,显属恶名。解读以上不同性质的称谓,既可资于得见岭南往史;传至今日,又有助于定位玉林区域文化之特色。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伊宁市民族居住格局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伊宁市建城沿革和维、汉、回、哈民族居住史的回顾及对伊宁市的民族居住格局及其变迁状况的调查研究,分析、探讨了影响伊宁市民族居住格局变迁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来研究伊宁市的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是王继光、刘迎胜二教授主编的一部新的地域性少数民族通史。该书打破现行北方民族史或以中原王朝断代,或分民族叙述的编写框架,始于匈奴族的崛起及与中原民族的明确分野,终于明清王朝的北方经略和北方民族格局的形成。探索中国北方民族变迁的大趋势,建立新的体系结构,以展现中国北方民族史发展的主线与规律。  相似文献   

8.
中国西北史地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三年十一月三日至七日在西安召开。这次讨论会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民族历史研究室、西北地区中俄关系史研究会和西北大学西北历史研究室联合发起、组织的。出席讨论会的有来自北京和西北、东北地区的六十余位专家、学者和出版、新闻界人士。会上共收到学术专著和论文四十五篇(部)、译著和译文八篇(部)。论文内容广泛,包括了西北民族史、西北边疆沿革变迁、西北地区对外关系史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我国著名民族史学家、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所林斡教授新著《东胡史》一书已于1990年11月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作者继《匈奴通史》(前曾出版《匈奴史》)、《突厥史》之后,第三本关于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专著,也是我国民族史学界系统研究东胡史的第一本专著。全书218000字,除“前言”和“内容提要”外,共分十四章:早期东  相似文献   

10.
杨圣敏著《回纥史》(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出版)一书,是一部研究维吾尔族古代史的新著。该书较详细地论述了自公元前15世纪至公元后16世纪回纥的起源、发展、形成统一民族以及西迁的历史过程,探讨了回纥与现代维吾尔族、裕固族的关系。 该书的特点在于,对于回纥史中已有定论的问题、事件和历史线索,仅作简略的介绍,而集中篇幅深入地探讨和考证了学术界争议较多和较敏感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新材料和新见解。以下就对该书各章所提出的新观点择其要者作一简介: 该书第一章指出了中国历代汉文古籍中的翟、狄、狄历、丁零、铁勒等,都是该民族突厥语的自称Tǖrk或Tǖrǖk的不同的汉文音译。公元前11世纪左右进入南西伯利亚的北狄,由于当地生态环境的差异,以后逐渐分化成了生产与习俗有明显差异的东西两个集团,即后来汉文史书中所称的“西丁零”与“东部高车”(北丁零)。回纥出自东部高车,而且最初是狩猎、采集为生的森林之民。 第二章,否定了中外学界流行已久的所谓回纥联盟分为内九族与外九部之说(冯家升  相似文献   

11.
《觉木隆教法史》是一部记载12至16世纪藏传佛教噶当派寺院觉木隆发展沿革的藏文历史文献。作者系哲蚌寺果芒扎仓第42任堪布霍尔·饶丹嘉措,其生活年代大约在18世纪。该史书叙述了觉木隆寺前20任堪布的生平事迹,乃一部尚未完成之作。然而该书详细记载了觉木隆寺早期历史、巴尔蒂家族的来源和谱系以及元代觉木隆百户的册封等内容,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值得向学界推介。  相似文献   

12.
郑汕主编的《西藏发展史》已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了。该书是我国藏族史的一项重要成果,一部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观为指导的、比较全面系统地论述西藏历史的份量较重的史书。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奎元为该书题词:“为解放、开发、建设和保卫西藏作出贡献的人们永垂史册”。西藏自治区主席江村罗布为该书题词:“了解西藏,热爱西藏,建设西藏,保卫西藏。”邓福全、杨在忠两位将军为该书撰写了序言。  相似文献   

13.
比较全面、基本可靠地反映青海藏族人口的文献记载始于清王朝雍正三年,即和硕特蒙古亲王罗卜藏丹津反清事件被平定之后,青海藏族完全纳入清中央政府直接治理之时。然而,当时青海藏族居地辽阔,归辖不一,族口之载,零乱错讹。鉴于今日研史修志者不便利用,故撰文考察,以明详实。 一、沿革与分布 今青海省行政区域内的藏族,在雍正三年被分别划定在四大地块内,历史文献称之为“西宁番族”,“河南番族”、“塞外贡马番族”和“郭罗克番族”。  相似文献   

14.
一、“当今版图论”与“各王朝疆域论”的论争 建国后不久,上个世纪50年代初白寿彝先生针对当时史学工作者“似乎都还在历代皇朝的疆域里兜圈子”的现状,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论历史上祖国国土问题的处理》一文,①提出处理我国历史上国土的两个办法:“一个办法,以历代皇朝的疆域为历代国土的范围,  相似文献   

15.
从梁启超开始的新史学重新将清朝官修史学的民族多样性缩减成为以儒学为核心的史统,后来的中外学者或者从儒学与皇权之关系、或者从儒释道三教合一的角度来看中国的意识形态史.这样一种眼光将元以后中国的意识形态的多元性转变成了国家与少数民族关系的问题,并进一步在中西关系的知识格局中来审视今日中国,而没有看到,藏传佛教作为一种兼具宗教与知识性格的文化传统,对于中国意识形态史之转型的意义.本文综合考察了国内外学者的儒教中国论、佛王治世说和元代的知识格局变迁,认为从凉州会盟以后,藏传佛教体系进入中国,中国的意识形态史从儒学中心的结构时代进入了多元意识形态关系史的时代,这一知识社会学的眼光或将对传统中国的意识形态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1936年,《逸经》文史半月刊连载了何慧青先生的《云南杜文秀建国十八年之始末》。全文分“杜文秀事略与洪秀全之比较”、“杜文秀革命之背景”、“建国大理之规模制度”,“占领之区域”、“战事简述”、“和议之经过”、“中心人物传略”、“军事与兵制”,“杜文秀之失败”、“结论”等10章,为当时少有的作品,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影响。尤其是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云南省分会于1940年将其翻印成书后,此书在回民中间广为流传,影响更大。如马聪先生在为该书作序时写道,“近阅《逸经》文史集刊,获读何君慧青所著《杜文秀建国十八年始末》记一书,搜集故实,不蔓不支,以客观之态度作系统之叙述……诚为近时不可多得之史料。”  相似文献   

17.
祁庆富 《民族研究》2005,(4):100-101
人文社会科学高水平的研究成果需要学者长期呕心沥血的钻研和探索。所以,中国学术界历来都推崇“十年磨一剑”的治学方法。崔明德博士倾16年之力所撰写的《中国古代和亲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出版),就是一部学术积淀深厚的民族关系史研究的力作。通读全书,很为书中的原创性内容、会通多学科的理论与研究方法、翔实的史料及精深的辨析所吸引。本文主要就该书的创新方面作一简要评述。第一,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和亲研究一直是中国民族关系史的重要课题之一,虽然已取得了一批较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但还有不少新的研究领域需要开辟,如和亲与丝…  相似文献   

18.
早在唐以前,藏区已有开采和使用黄金的历史。《北史》和《隋书》中都记载了当时的“附国”(今四川甘孜藏区一带)境内“山出金”,“王与酋帅,金为首饰,胸前悬一金花,径三寸”。藏区黄金开采的首次高潮当数松赞干布迁都拉萨并建立起强大的吐蕃王朝之后。松赞干布在统一吐蕃并不断开拓疆域,扩大其势力范围的同时,积极发展吐蕃经济,与周边的邻国广泛建立联系,为吐蕃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9.
邸永君 《民族研究》2002,(5):98-100
《满族从部落到国家的发展》一书的作者刘小萌先生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从事清史、满族史研究有年 ,以学术视野开阔、治学严谨、造诣精深而为学界所称道。此书之初稿乃刘君之博士学位论文 ,于 1989年获得通过。此后数年间 ,作者对这一课题继续深入探讨 ,又在内容之充实与理论之分析诸方面用心颇力。 1995年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 ,定名为《满族的部落与国家》。该书问世后引起学界重视 ,有学者认为 :此书“不仅是满学研究的一项新的可喜成果 ,而且对早期满族史、清朝制度史及政治史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①而作者仍…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虽然主张“摆脱丝绸之路”的呼声很高,但并未动摇有众多读者支持的丝绸之路的研究。去年出版的有关中亚史研究的单行本,许多书名中都有“丝绸之路”这几个字。其中榎一雄的《丝绸之路的历史》(研文出版)辑录了他过去发表的六篇论文和新作《敦煌与丝绸之路》,这次出版时作了些补正,具有国际水平。该书所收录的论文已作过介绍,此不赘述。值得注意的是该书长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