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等教育大众化必然带来高等教育功能的拓展和大学组织的转型,对高等教育管理也提出了新的变革要求。而管理理念创新是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前提,体现在高等教育系统的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  相似文献   

2.
黑格尔的国家干预理论、法权理论和网络治理理论为高等教育治理提供了新的视角。高等教育领域具有多重法权关系,在大学的外部法权关系中,政府、市场、社会与大学四者之间存在明显的权力博弈;在大学的内部法权关系中,学校与院系、学术与行政、师生与大学管理者之间也有冲突与互动。高等教育治理的法权网络体现在两个相互渗透的层面: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宏观层面表现为大学的外部法权治理结构,微观层面表现为大学的内部法权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3.
世纪初我国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这既是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也是高等教育发展实现新的跨越的新机遇.必须直面高等教育大众化,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思维、理念来谋划高等教育新的发展.要从高等教育的单一化发展转向多样化发展,无论在高等教育宏观层面和大学微观层面上,都要进行正确的战略定位.从象牙塔走向现实社会,尤其是推动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的融合,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艰巨任务,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实而紧迫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当前社会制度、教育体制、现实环境、学术权力与国家权力的关系以及高等教育管理原则特点,本文认为高等教育管理要遵循政策性原则,并对政策性原则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表现作了宏观和微观的论述,提出了政策性原则在管理中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5.
大学在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中不是惟一的存在实体,它同政府的宏观控权和行政的管理相互交织在一起。因此,要协调好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的关系,保障各种权力的合理配置,特别是要树立权力为学术服务的学术管理理念,克服管理主义将大学复杂的人文运作还原为简单的经济经营,或者是简单的培训部门的错误倾向,从而坚持大学应有的品位和学术信念。在分析政府控权与行政管理如何影响了大学的学术创新,回应这些障碍后就如何做到学术创新作些方法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民族高等教育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建立和完善具有自己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尤其显得重要和紧迫。结合我国国情和法律规范体系,我们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建设与市场经济体制和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大学制度的重点是:积极探索和实行"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参与"的新型管理体系和模式。构建现代大学制度要紧紧围绕高等学校的三大任务,在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全局的基础上,把普通高等教育的普遍性规律和民族高等教育的特殊性规律有机结合起来,从学校管理的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开展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大学自治理论,特别权力关系学说,处理私人纷争并非基本权利本质属性等阻却高等教育权可诉性的理论学说和制度障碍进行剖析;指出在人权保障及法治的理念下,应坚持法律优先与法律保留、基础性与重要性关系原则,从法律权利与宪法权利不同层面、不同程度,通过违宪审查、民事、刑事、行政等不同进路,赋予公民高等教育权可诉性,以期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已成为必然。现代大学的外部宏观环境和内部微观环境的变化对于其内外权力关系及运行模式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挑战。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与完善要求监督机制的创新跟进,其前提就是要科学地厘析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权力关系,即外向型权力关系和内部权力结构的主要内容及其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9.
对大学组织特性及行政与学术权力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大学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组织,既有学术属性,又有科层属性。这两种属性反映了组织活动过程中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也决定了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在大学中的客观存在。多年来,行政权力在我国大学的决策与管理中处于主动地位,学术权力一定程度被忽视。正确认识大学的组织特性,研究和探讨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相互关系,对于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等教育管理方式的转变,决策权力如何在政府、高校、市场和其他利益相关主体之间合理分配,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问题。鉴于高等教育的多重属性,从理念、制度和能力三个维度对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构建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高等教育权力格局,才能切实应对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困境。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树立依法治理的治理理念,逐步完善政府与高等教育的关系;构建有序运行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提升高校自主管理能力;发挥多元主体智慧,提升多元共治的高等教育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教育活动 ,它涉及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和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许多方面。就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而言 ,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上政府对高校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陈旧 ,高校办学自主权缺乏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上学校领导自主权的“外控” ,党政权力的扩张和难监督 ,党、政、学关系未能得到有效理顺 ,人事管理体制落后等。对此 ,文章提出了一些解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一直致力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如何继续深化改革,仍然是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在此方面可为中国提供借鉴。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应以管理权责划分为核心,重新划分权力,寻求权力制衡;以法律化建设保证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有序高效运行;以高校自主办学为目标,坚持依法自主办学;构建对高校管理的广泛的社会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13.
比较我国与西方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权力配置模式存在重大差异。在政府与学校关系中,西方国家为学校本位,我国为政府本位;在学校内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关系中,西方国家为学术本位,我国为行政本位。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从政府本位转变到学校本位,从行政本位转变到学术本位。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观念是转变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学分制是以选课制为核心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改革是我国新时期高校教育改革深化的具体内容,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就目前学分制改革的现状看,它促使学生管理工作观念发生相应的转变,进而要求其管理方式的改进,带动其人力资源重新整合,推动其评价标准变化。基于学分制改革所产生的这些影响,学生管理工作应把握学分制与学年制的不同之处,重新建构学分制改革背景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5.
关于高校企业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企业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但是,高校企业存在着投资主体单一、经营风险大和管理不够规范等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促进高校企业健康发展,就必须对高校企业实施改组改制。通过改制,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规范企业管理,改革高校现行的经营性资产的监督、管理、运营体制。实行学校内部的事、企分开,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促进高校学科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高校企业改制是大势所趋。实施高校企业改制,必须有相关的政策和组织保证,积极稳妥,规范操作。  相似文献   

16.
关于推行校院两级财务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校现行的财务管理体制已与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文章从目前我校财务实行“集中管理”带来的弊端入手,结合我校实际,对推行校院两级财务管理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推行校院两级财务管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高校信访工作要强化四种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快速发展,高校信访工作的任务日益繁重。高校只有转变观念,强化信访工作的创新意识、超前意识、公仆意识和网络意识,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从而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8.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大学制度 ,是我国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现代大学制度有四层涵义 :前提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 ,符合高等教育规律 ;核心是面向社会 ,依法自主办学 ,实行民主管理 ;特征是学术自治 ,政校分开 ,权责分明 ,管理科学 ;关键是建立现代大学法人制度。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政府主导型高等教育市场化模式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等教育市场化在许多国家成功实施的经验表明 ,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有必要进行市场化改革。结合我国国情 ,应实行政府主导型的高等教育市场化模式。这种模式是在政府的主导下把市场机制引入高等教育领域 ,依靠市场机制调节高等教育资源 ,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使用效益 ,增强社会力量参与高等教育的办学和管理的积极性 ,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相似文献   

20.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现代大学制度具有学术自治、政校分开、权责分明、管理科学的基本特征。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也是大学教育制度系统的一个全方位理念创新和结构优化的过程,其主要内容应体现多元化的办学方式、高效的管理方式和全新的教育理念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