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老年冠心病合并退行性心瓣膜病对心脏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合并退行性心瓣膜病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方法测定8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退行性心瓣膜病患者和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脏超声指标结果,方差分析(x±s)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卡方检验χ2比较两组心衰和左室重构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在心脏结构和功能及心律失常等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合并退行性瓣膜病组的左室重量指数较大,心功能较差,心衰发生率高。结论退行性心瓣膜病病变能促进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重构的发生,促进心衰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罗发瑞 《老友》2014,(10):56-56
正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英文简写为SDHVD),又名老年钙化性心瓣膜病,发生率仅次于高血压和冠心病。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是老年人独有的一种心血管疾病,由老年人心脏瓣膜退行性变和钙质沉积所致,病情进展缓慢,但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心脏的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的受损范围扩大,瓣环受累,导致功能障碍,影响血流动力学改变,可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传导阻滞,甚或昏厥、猝死。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密度、甲状旁腺素等多因素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退行性心瓣膜病的影响.方法测定2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年龄、性别、血压、体重指数、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浓度、骨密度、甲状旁腺素、降钙素等指标;超声心动图测定所有患者的心瓣膜变化,并将研究对象分为冠心病患者合并退行性心瓣膜病组和单纯冠心病组;卡方检验及方差分析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上述因素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退行性心瓣膜病的影响.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收缩压、骨密度、甲状旁腺素等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并与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退行性心瓣膜病有相关,Logistic回归方程为P(1)=1/[1 e-(-15.029-1.391×1 1.212×2 0.213×4 0.762×5 1.346×6)].结论年龄、性别、收缩压、甲状旁腺素等是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退行性心瓣膜病的危险因素,骨密度为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4.
心脏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以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原性心脏病最多见。还有一种常常易被忽视误诊,应该引起大家警惕的心脏病,那就是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是在人自然衰老过程中发生的,随着机体一天天衰老,心脏的瓣膜也出现了退行性变化。所谓退行性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研究血尿酸在老年心脏瓣膜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89例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血尿酸(UA)水平进行分组,分为UA正常组(n=40)和增高组(n=49),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浆BNP水平、UA水平以及超声心动图等指标。同时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性功能分级进行分组,对比不同心功能患者血浆BNP和UA水平。结果 UA水平增高组患者的LVEDV水平和LVEDD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患者,而LVEF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患者,两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t=6.22,3.11,7.74;P0.05)。结果表明,随着患者心功能水平的恶化,患者的UA和BN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而LVEF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临床检测UA水平对患者的心功能变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有助于临床的诊断,且有助于患者预后效果的判断,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老友》2014,(10)
正心脏瓣膜是心房、心室和大血管之间的阀门,它对保证心脏发挥正常的泵血功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是心脏瓣膜衰老的表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逐渐上升。因此,该病的防控就显得尤为重要。该病的防控措施如下:1.该病是一种与增龄、衰老有关的疾病,因此,凡是延缓衰老进程的措施,均有利于该病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同期手术治疗老年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方法对本院60例老年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收治于2015年2月~2017年3月)进行资料回顾,所有患者均进行同期瓣膜置换手术与冠脉搭桥,观察所有患者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以及手术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指标均得到改善,6分钟步行距离也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的情感智能、精神健康、生活功能、总体健康等四个方面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同期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钙化是一种随龄而增加的瓣膜老化、退行性变和钙质沉积所致的老年性疾病,主要侵犯主动脉瓣和二尖瓣而引起狭窄,关闭不全。临床上中、轻度时临床表现不明显,或仅有心律失常。中度返流,重度狭窄时可出现较明显  相似文献   

9.
张萍  汪蕾 《新天地》2017,(2):56-57
老年病是指老年期所患的疾病或多发的疾病. 老年病通常分三类 第一类:中青年可发病而老年人患病率明显增高的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肿瘤等. 第二类:老年人在器官老化基础上发生,与退行性改变相关疾病,为老年人特有的.如:钙化性心脏瓣膜病、阿尔茨海默、骨质疏松及白内障等.  相似文献   

10.
<正>心脏功能的检查评估在心血管疾病临床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效果和预后评价、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研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超声心动图是目前临床最主要的无创心脏功能检查方法。常规的超声心功能评价方法和参数往往建立在容量和多普勒血流基础上,斑点追踪(Speckle-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STE)作为量化评估心肌形变的超声检查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心功能评估的新工具。  相似文献   

11.
老年肺心病患者高危死亡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肺心病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8例住院老年肺心病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1.死亡组平均年龄、病程、吸烟指数、体重指数(BMI)、入院时氧合指数(PaO2/Fi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l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和FEV1/用力肺活量(FEV1/FVC)与缓解出院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2.缓解出院组以单纯性酸碱失调为主,且以呼酸为多,而死亡组主要表现为混合性酸碱失调.结论测定相关指标,加强监护与治疗,对老年肺心病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LIP)在不同类型冠心病(CHD)患者中的血清水平,总结临床经验。方法随机选取60例冠心病患者,包括稳定型心绞痛(SAP)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0例,并以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透射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各组血清中hs—CRP的浓度,并分析治疗前后hs—CRP水平的差异。结果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hs—CRP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hs—CRP浓度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冠心病各组的hs—CRP水平在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s—CRP不仅参与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且其血清浓度越高,临床情况越重,预后越差,心脏事件发生率越高。检测hs—CRP对冠心痛的辅助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CHD)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免疫功能与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郭峰改良法"透 射比浊法、酶联免疫分析检测49例老年CHD患者外周血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花环率(RBC-ICR)、CRP和HCY,并与32例健康老年人作比较.结果CHD组的RBC-C3bRR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RBC-ICR、CRP及HCY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尤以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为甚(P<0.01).结论老年CHD存在严重的EIF低下,免疫机制和炎症因子CRP、HCY可能是急性冠脉综合症(ACS)发病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并可能与斑块的不稳定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合并2型糖尿病(NIDDM)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对80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及与之配对的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表现和血管造影资料对照分析。结果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与配对组比较,有高血压病史者分别占71.5%和45.3%(P〈0.05),有高血脂者分别占68.7%和42.2%(P〈0.05),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与配对组的3支病变比例分别为35.0%和12.5%(P〈0.05),病变血管比例分别为68.3%和55.8%(P〈0.05),弥漫性病变血管比例分别为15.0%和5.8%(P〈0.05)。两组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压、高血脂患病率较高,其冠状动脉血管的病变特点有别于无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3支病变比例和弥漫性病变血管比例高,血管受累支数多,在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诊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其病变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及内镜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至2009年间17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诊治经过及内镜特征。结果本病多发生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16/17,94.1%),女性多见(男:女为1:2.7),且多数患者(83.3%)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便秘及腹部手术史等基础疾病或诱因。临床主要表现为突发左下腹疼痛、便血、腹泻三联征。病变部位主要发生在左半结肠,内镜下表现为与正常粘膜界限分明的结肠粘膜水肿、充血、糜烂、溃疡及增生性改变,病变多为一过型,如能早期诊断与治疗,多数预后良好。结论中老年人出现急性腹痛及便血时应警惕缺血性结肠炎的可能,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预后良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合并高血压病的急性心肌梗死近期预后。方法 :1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按照病史分为高血压组 (HT组 )和非高血压组 (NHT组 ) ,对比分析两组的重要临床事件。结果 :两组病人基础临床特征无明显差异 ,梗死部位相似。严重心律失常 ,心源性休克和梗塞扩展在HT组略多 (P >0 .0 5 )。HT组发生左室重构 ,心力衰竭 (心功能Ⅲ~Ⅳ级 ) ,心梗后心绞痛和死亡明显多于NHT组 (P <0 .0 5 )。结论 :伴高血压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老年心力衰竭的多病因性及心衰类型、程度进行分析,对临床诊治提高参考。方法将206例老年心衰患者根据不同年龄段分为(60~69)岁、(70—79)岁和≥80岁三个年龄段,分析病因构成特点与心衰类型,并根据超声心动图对E/A,EF,LVD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老年心衰患者中94.7%为多病因,基础疾病以冠心病、高血压、肺心病为主,合并疾病以COPD、糖尿病、心律失常为主。老年人心力衰竭主要以舒张性心衰为主,占66.99%。结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主要以舒张性心衰为主,在治疗上应考虑到心衰的多病因性.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贝那普利单用与联合应用缬沙坦对老年男性轻度左室功能异常(NYHA II级)的疗效。方法59名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被随机分入单药组(贝那普利10mg/日)和联合用药组(贝那普利10mg/日+缬沙坦80mg/日),于治疗前和治疗28周后分别测量心脏功能指标等。结果两组基线数据的比较没有区别。联合用药组左室射血分数(ΔLVEF:5.73±2.45,3.44±1.92,P〈0.05)、左室舒张末内径(ΔLVDd:5.18±2.06,4.01±2.32mm,P〈0.05)、6分钟步行试验成绩(Δ6MWT:47.5±14.8,36.3±16.6m,P〈0.05)、生活质量评分(ΔQOL:4.82±1.88,3.61±1.96,P〈0.05)的改善比单药组更为明显。两组血压变化无差异(ΔSBP t=0.985,P=0.329;ΔDBP t=0.629,P=0.532)。结论贝那普利与缬沙坦联合应用于老年男性轻度左室功能异常患者能够改善生活质量,提高运动能力,对肾功能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心室室壁节段运动异常,可能是坏死心肌、存活的冬眠和顿抑心肌,以及缺血心肌所致,因此不能确定心肌的活性- 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能改善存活心肌的收缩功能,在超声心动图上表现为心室室壁节段运动改善- 故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可以帮助我们鉴别心肌活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左西孟旦治疗高龄老年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56例高龄老年心衰患者被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和左西孟旦+常规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心功能,测定NT-pro BNP,SV,LVEF等指标,并进行安全性分析。结果左西孟旦组显效率、有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左西孟旦治疗在降低NT-pro BNP,改善SV,LVEF方面均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常见不良反应为低血压、食欲不振、头昏。结论左西孟旦治疗高龄老年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可明显改善其血流动力学指标,提高心功能,改善心力衰竭的症状,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