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人的求知途径上看,生活有两种来源:经验和超验.经验的类型有个体理性经验、个体感性经验与社会道德经验;超验的类型有哲学本体论上的超验与宗教上的超验.基于这些经验与超验的不同类型,生活方式大致有四种:直觉与体悟;感觉与知觉;思辨与逻辑;社会与道德.它们共同构筑了一个彼此交融的、相互穿越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2.
<正> 一、哲学包括三个方面的形而上学哲学探讨人和整个世界的最一般的性质和规律,这就是形而上学,它与研究人或事物的某些具体性质和规律的实证科学相对.哲学的这种形而上学包括三个方面,即经验的、先验的和超验的三个方面.与经验的实证科学比较,哲学只探讨经验界的形而上学性质,这是它的独特处;此外,哲学还要探讨先验界和超验界的形而上学性质,这是它更为独特的地方.实证科学一般不探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哲学的超验性维度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同一切真正意义上的哲学一样 ,马克思哲学也内在地具有超验性的维度。重新发现并正视马克思哲学所固有的超验性规定 ,乃是有效地矫正过去对马克思的误读 ,从而“回到马克思”的需要。马克思虽然未曾直接在肯定的意义上使用“超验”或“超验性”这个词 ,但他的著作却无疑包含着对超验或超验性规定的肯定。在马克思的中学作文、博士论文、《1 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等著作中 ,都表达了超验规定和超验维度。在马克思哲学系统中 ,“有”→“无”→“有”与“无”的扬弃 ,成为超验性的完整的表征结构。这是马克思哲学的一大特点 ,同时也是其真正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耿波  李东瑶 《社会科学》2013,(4):178-186
马克思主义的"美学—历史"观念是一种时间美学的建构,时间美学因为忽视了"时间"与"生产"之间的深层逻辑关联而导致了政治上的迷误。"生产"神话的终结引导马克思主义进入到都市空间时代。在都市空间中,发生着从时间美学向都市空间美学的嬗变,都市空间美学以同时包含主动—被动内涵的个体为审美主体,与"他者"共在游戏,同时包含着政治否定和个性解放两个方面的审美意蕴,是对康德美学在都市时代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超验主义走向个人主义--爱默生对美国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宽红 《江淮论坛》2006,1(3):128-132
本文对美国哲学家爱默生的个人主义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探讨了其个人主义的哲学基础和基本特点,指出超验主义是理解其个人主义的关键之处,阐述了爱默生对美国本土文化的独立所作的贡献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爱默生的个人主义是美国本土个人主义的起源,它标志着美国文化和美国精神的独立.  相似文献   

6.
《江西社会科学》2018,(9):31-37
道教是一种非常美学化的宗教,道教信仰的本质特征决定了道教审美的独特内涵。随着"道"的宗教化过程的不断丰富与发展,中国道教的基本信仰与宗教关怀表现出"终极关怀"和"现实关怀"的双重进路,道教的美学思想也相应地兼具超验与经验两个维度。以形上本源之"道美"、澹然无极之"真美"、境智双绝之"玄美"为代表的超验之美和以自由逍遥之"仙美"、长生久视之"寿美"、享乐太平之"生美"为代表的经验之美,是道教美学思想发展与演进的两大宗趣,绝对的精神超越与此岸的生命体验是道教审美活动难以割舍的两种旨归。  相似文献   

7.
从世界的一体性、自然及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三个方面 ,论述了美国超验主义与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的关系 ,即他们的异同点。同时论证了中国古典哲学思想 ,尤其是孔孟老庄之道对爱默生等人的超验主义的影响 ,简论了两种文明的互相取舍之道。  相似文献   

8.
先锋诗歌中的语言主体可以划分为自我主体、先知主体及超验主体.自我意识是自我主体的本质特征,独白是其言说的根本方式;先知意识是先知主体标示自身存在的基本方式;超验主体是以超验意识的表达来肯定自身存在的,而解构性写作、零度写作、超现实写作是超验主体显示超验意识存在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9.
对于人类来说 ,巫术活动和精神迷信与自然界的奇异现象和不解之迷有关 ,而人们关心未来命运、关注世间奇异现象以及寻求神秘力量的动机又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心理现象。它的极端倾向是使超自然主义和仪式主义受到推崇 ,醉心超验现象和灵知全能。这样 ,宗教往往被贬低到一种消费品的地位 ,成为摧残人性的心理工具 ,各种邪说因此得以顺利进入现代人们的思维之中。(一 )由于自然界一些奇异现象不是现代科学知识所能圆满解释的 ,因而在一部分人群中形成潜在的影响 ,对这种人群心理现象的深入分析是“超验心理”研究的主要目标。一般说来 ,西方心灵…  相似文献   

10.
自从《红字》于1850年问世以来,引起了人们对它一个多世纪的关注与批评.最近半个世纪以来,文艺界对它的文学成就的解读更是层出不穷,甚至超越了文学批评的范畴,把触角伸向了宗教的、伦理的、哲学的、甚至美学的领域.可是,评论家和研究者们多从象征、宗教或人物等单向度的视角对它进行解析,而没有注意到《红字》其实是霍桑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的真实映射,单维度的视角无以把握其全貌.事实上,霍桑的家庭社会环境中的清教和超验论思想使他形成了爱与恨、希望与失望并存的双重性格,他的清教情结与超验思想的纠结完全展现在了《红字》当中.通过分析故事中霍桑的清教与超验两种思想的纠葛,我们更能把握其主题的深刻内涵,更能理解新英格兰时期人们的心理以及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11.
超验主义在发展的过程中与中国儒家思想的代表论著《四书》发生碰撞,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融合。它的代表人物爱默生、梭罗为超验主义和儒家思想的对话和交流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刘宏 《北方论丛》2010,(2):57-60
基督和上帝的形象历来在欧美文学中占据极其特殊的地位,形成欧美文学的精神内核和最高精神求索。国内在研究美国作家作品时,往往过于注重文学形式上的杰出成就和文学派系的分割,而忽略创作的根本底蕴——对美国精神的求索。以超验主义先哲爱默生和梭罗为真正始祖,一代又一代美国作家都在自己的作品中实践着精神求索这个主题。  相似文献   

13.
《江西社会科学》2016,(10):104-107
小说不仅是时间的艺术,也是空间的艺术。新时期的都市小说书写者善于运用空间书写建构都市意象。其空间书写特征主要表现为如下三大维度:第一,以迷宫困境隐喻都市困境;第二,以高楼大厦折射都市欲望;第三,以空间对垒反映价值冲突。新时期都市小说的空间书写生动鲜活地表现了都市人独特的生存体验和精神困惑。  相似文献   

14.
爱默生是19世纪美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美国文化精神的重要代表人物,在他的思想学说和文学作品中,自然主义是他习惯表现的主题。他的自然主义观被认为是美国文学与哲学的一大思想源泉,涉及对自然的生态认识、自然理性以及超验主义等内涵。他以不同于中世纪宗教视角的生态眼光审视着自然的本质,提出自然理性与超验主义来重新建构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类灵魂的纯净。  相似文献   

15.
时间和空间是文学作品拥有的两个维度,都市流行歌曲作为都市文化的一种存在形态,也体现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本文以上海早期流行歌曲为例,分析上海早期都市流行歌曲的叙事方式、叙事特色以及它们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并进一步探究早期都市流行歌曲的叙事方式对当代流行歌曲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立足于实践致力于世俗性的超验建构,使得马克思主义实现了对宗教信仰的内在超越。在马克思主义的语境中,正是由于"人"、"实践"和"历史"之间的内在性关联,宗教信仰模式中的那种"本质"决定"实存"的外在空间关系才得以转变为历史运动中"实存"不断生成"本质"的内在时间关系。世俗和超验、现实和理想之间张力结构和辩证运动,不仅是历史得以展开自身的必然方式,也是"此岸的真理"得以确立的要义所在。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90年代伊始,在东部文坛先锋渐趋消歇的时候,中国西部却意外地形成了一个令人注目的“边地先锋小说潮”。红柯、张存学等新进作家的前卫性小说艺术探索,不再像80年代先锋小说那样堕入个体玄虚的超验世界中回避现实,而是以正面审视、积极应对的姿态面对这个现实世界,使西部先锋小说不是空间意义上的东部先锋的余震或延伸,而是有了与文化西部相表里的精神特质与叙事风貌。  相似文献   

18.
康德道德哲学关注的是实践理性发挥作用的领域,表现为三个维度.最高道德法则之普遍性的形式化阐明体现了先验维度;道德哲学之终板诉求的至善及康德对道德情感的眷顾体现了经验维度;作为道德哲学拱顶石的自由理念可思而不可知及对上帝的信仰体现了超验维度.我们既不能夸大其中的形式化因素,又要认识到经验与超验维度的重要意义.三者相互联结、相互蕴含,共同构成了康德道德哲学的整幅图景.  相似文献   

19.
《江西社会科学》2019,(6):109-116
《尤利西斯》是詹姆斯·乔伊斯的现代主义巨著。书中对都柏林的都市空间予以细致入微的描绘,在对都市居民的生活百态、内心体验和精神困境的书写中,彰显了都柏林的"现代性"特征:偶然性、碎片化、流动性。街道、酒吧、电车等场所的空间结构与社会功能"生产"了城市中的偶遇和偶然事件;城市布局、行人在街道上的行走和文化空间对立导致了都市空间及人们空间体验的碎片化;游荡者和交通工具展现出都市空间的流动性和变动不居。乔伊斯建构了一个既具有资产阶级"殖民现代性"特征又承载着作者对时代、民族、存在等问题思考及批判精神的都柏林。  相似文献   

20.
都市文化批评是以都市生活方式及其文化要素为批评对象,关注都市社会中人的现实存在、生活方式等,目的是使都市人在都市环境中将自身再生产为真正的人.审美批评是从形式角度对感性审美对象进行的批评,作为一种对都市文学艺术以及都市人的想象力活动进行批评的方法和原则,审美批评对建构都市人的想象力进而提升都市文学艺术生产能力,都显现出独特功能和作用.社会批评是对人和社会进行伦理和道德的批评,作为马克思主义重要的批评方法和原则,它对理解、分析、批判当代都市文化和都市社会关系,并建构都市社会中的伦理秩序和道德纲常,都带有根本性的导向作用.消费文化的悄然兴起已是不争的事实,对它的甄别和批判,帮助都市人超越感性物欲的都市生活表象,以获得思想的理性能力,是都市文化批评需要开展的严肃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