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建生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2(1):58-61
文章认为,发式是中国古代区别不同民族的重要表征。文章叙述了中国古代一些少数民族的主要发式及演变概况,澄清了对一些词语的误解,如“被发”,不仅指“披发”与“散发”,而且也可用来指“剪发”和“辩发”。 相似文献
2.
向丽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6(2):22-27
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动力。历史上汉族与土家族人民的文化交流十分频繁,本文对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汉族与土家族文化交流研究进行了总结,力求反映近20年来两族文化交流研究的概况,为以后进一步开展文化交流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余锐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28-31
对少数民族物质文化的历史考察往往涉及实物与文献词汇之间的对应关系问题,常常会因文献词汇的模糊性造成少数民族文化特征描述上的偏差,对“椎髻”一词的使用就属于上述偏差中较典型的一种。古文献中常见的“椎髻”一词被大量运用在少数民族文化特征描绘的语境中,后人在考察少数民族发式特征的时候,由于其具体样式并不十分明确,往往会根据“椎髻”出现在历史文献中的地域归属作为当下同一区域少数民族发式特征的依据。但“椎髻”一词在汉统文化语境中的语义重心在于指代异族文化,这种指代背后的参照系就是汉统文化礼仪中的“冠礼”。因此,“椎髻”就并非古代某一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特征的专属特指。 相似文献
4.
武金峰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
在各民族交往和接触的过程中 ,相互影响的文化在语言中留下沉淀的“化石”—借词。研究借词可以展现出一幅民族交往、文化交流的图景。 相似文献
5.
张德安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0(3)
发式变迁被纳入史学研究的范畴由来已久.中国近世发式研究,由最初对巫术、民俗、民族关系、阶级斗争、民族心理的关注到从权力与秩序、身体与社会的关系阐释,由政治史到社会史,由文化史到新文化史,在研究方式和手段上逐渐多元化,视野越发开阔,关注的焦点亦随研究者自身的时代、学术风气转换.基于研究者学术取向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发式变迁研究体现出多样的学术视野和解构能力,从一个侧面展示出中国史学的发展脉络和发展态势.无论是重新认识还是另辟新径,寻觅发式中蕴合的历史文化气息,正是发式变迁研究得以持续推进的内在动力.同时应该看到,由于研究者自身主客观因素和囿于既有模式的思维定式,该研究深藏着各种价值取向和现实局限,一定程度上导致结论与真实历史的偏离,存在着以宏观论述掩盖微观事实的风险,史家的研究同样具有建构历史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古代鄂西土家族和汉族文化交流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玲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6)
古代鄂西土家族和汉族文化交流的特点于玲古代鄂西地区的土家族、汉族文化交流具有自己显著而鲜明的一些特点。本文拟就这些特点以及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作点粗浅探讨。1从文化交流的流向看,鄂西地区与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的交流有着显著的不同。在北方各民族与中原汉... 相似文献
7.
贾自明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2)
自发式批评话语畅销,并以日常流行语言的方式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时下语言中成为最时髦的话语。它实质上是一种话语的失控,这种话语的失控状态,一方面是对文学理论、文学观念的热切关注,另一方面却是对传统话语的漠视。自发式话语批评表现为明显的两个特点,一是反传统,一是反潮流。 相似文献
8.
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曾创造了本民族的文字,并保存了大量用这些文字书写的历史文献。这些文字和文献是中华民族一宗珍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9.
宋淑玉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2(4):43-47
两岸关系发展30多年的历史充分显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已经成为新时期中华文化传承、弘扬和创新的连结点,是沟通两岸民众心灵、观念的桥梁,维系两岸同胞亲情的重要纽带,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巩固和深化和平统一进程的强大力量。充分认识文化往来在两岸关系、两岸交流中的特殊作用,是推进两岸文化交流进程、提升两岸文化交流层次和实现文化交流目标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陆勤毅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
新石器时代,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以长江流域诸考古学文化为内涵的南方文化和以黄河流域诸考古学文化为内涵的北方文化。南北方文化经过交流、融合,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逐步形成中国古代文明。在南北方文化交流过程中,淮河流域尤其是淮河中下游地区原始居民及其创造的“淮河文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淮河中下游地区的大量考古发掘资料为依据,说明淮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对中国古代文明的产生所作出的贡献,说明淮河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基础之一,并且发挥了促进中国古代文明早日诞生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孙红梅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3):286-288
针对目前学术界对元朝与高丽姻亲关系的研究,尤其是对双方姻亲关系所促进的人员的密切交往的研究还相对薄弱。采用传统的史学研究方法,对双方姻亲关系带动下的人员往来以及伴随其中的文化交流加以探讨,反映了元朝与高丽交往的密切,友好是双方关系的主流。 相似文献
12.
章成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中国文明在人类文明史中留下了独特烙印,如各种神话传说、彩陶、西部的游牧旅行者以及丝绸贸易。早在先秦时期,中国与世界之间的交流就已处于萌芽阶段。早期文化交流的发展,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的联系,并成为中国及世界人民共同的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13.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10-14
中国和朝鲜半岛不仅在地理上相接壤,历史上也一直互相通好,而佛教可说是两国宗教文化交流的纽带。在公元4世纪左右,即朝鲜的三国时代,佛教由中国传入朝鲜半岛。6世纪到10世纪是中国历史上的隋唐时期,佛教发展十分兴盛。这对邻近国家的佛教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通过对朝鲜半岛入唐求法僧人的考察,说明朝鲜半岛的佛教虽然主要来自中国,但也有着独自的传统与特质,不仅对日本佛教发生过重要影响,而且反过来对中国佛教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作为罗马帝国的延续,拜占庭帝国在世界古代历史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而其首都--君士坦丁堡的位置正好处于东西方世界的交汇之处。在整个中世纪时期,拜占庭都是古典文化传统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它还是基督教文化繁荣的重要基地,对西欧的中世纪文化(也同样对阿拉伯和斯拉夫世界的文化)发展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有着重要影响。探寻君士坦丁堡城市的起源和发展,总结拜占庭帝国的成就和历史经验教训,对于我们了解和探索古代地中海地区文明和东西方世界的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文化交流融合的视角,研究了中西方电影片名的相互翻译理论以及文化交流问题。首先分析了文化交流过程中,电影片名翻译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根源;接着研究了电影片名翻译的一般原则,通过文化传播的视角探讨了电影片名翻译相关理论,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应用了相关的理论,并给出了相关的实际例证;最后针对电影片名翻译提出了两点建议。深入研究我国电影片名的自我翻译的理论与实践,以此作为探索我国电影对外推广的一次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17.
王立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65(1):125-126
武汉大学陈文新教授与韩国庆熙大学闵宽东教授合著的《韩国所见中国古代小说史料》(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面世了,这部中韩两国学者联手著述的将近50万字的著作,扎实厚重,在比较文学热持续不已的今天,又创下了两国资深学者通力合作的一段佳话。两位作者积累多年,并且充分吸收了近年中韩乃至国际汉学研究的相关成果,撰写出这部理论材料兼胜、具有工具书性质的力作。 相似文献
18.
19.
徐永志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景教在华传播的起点是今之新疆而非学界通常认为的西安 ;与在内地两度大起大落的历史遭际有所不同 ,景教在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一直呈平稳发展状态 ,尤其是当唐末景教暂不流播内地时 ,西北边陲民族地区转而发展成为景教传播的中心和再传内地的源头。因此 ,长期以来学界有关景教在华传播曾经“中断”了的说法并不符合史实。景教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客观上进一步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以及中国与阿拉伯地区和西方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