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家,其“文教”集文、史、哲教育于一体。虽然孔子编订过语文教材,但他对语文教材建设的理论没有作过明确的阐述。孔子编订语文教材的指导思想体现为“述而不作”、“敬鬼神而远之”和“仁”,孔子语文教材的选文标准主要有三条,即符合他的道德标准、材料的可靠性和适合学生需要。  相似文献   

2.
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 我国开展文化素质教育过程的回顾1995年教育部决定在 5 2所高校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试点 ,同年 11月在华中理工大学 (现更名为华中科技大学 )召开“加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研讨会”。周远清同志在会上作了《加强文化素质教育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讲话。这次会议标志着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正式开始。周远清同志在报告中对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进行了界定 ,他说 :“文化素质主要包含文、史、哲的基本知识 ;艺术的基本修养 ;当代我国和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三个方面。当然 ,对文科的学生还需要加强自然科学的教育。”他还说 :“抓这…  相似文献   

3.
胡适在美國留學底時候,在杜威底指導之下,用英文寫成了他底先秦名學史。中國哲學史大綱,實際上就是先秦名學史底中文版。這是他底中國哲學史工作中的唯一“大本頭”的著作,是他在文化界盜取领導權的一種主要的資本。在批判胡適底戰鬥中,這是一個“堡壘”,必須拿下這個“堡壘”,我們底戰鬥才能勝利。用唯心主義的觀點與方法,處理哲學史,以掩蓋階級鬥爭反映在哲學史中的唯  相似文献   

4.
柏拉图和朱熹都是世界文化史上弃诗从道的哲学巨人,柏拉图批判荷马接续“诗哲之争”;朱熹批评苏轼则终结“文道之争”.诗哲争强调诗哲二分,哲学超越诗歌;文道争主张以道为本、文与道合.两者对诗文的批评都包容着对诗文最深刻的认识,柏拉图对真理的强调是他批判诗歌不“真”的根据,朱熹哲学的道本论特征是他强调诗本性情之“正”的前提.强调“真”与凸显“正”是柏拉图诗学与朱熹诗学的差异所在.  相似文献   

5.
巴金通过自己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和创作实践,逐渐品味和把握了艺术美的真蒂。他不是用严谨缜密的理论体系,而是用极其朴实的语言描绘出了他对艺术美感的领悟与感受,由于这些语言发自一个“说真话”的、有良心的艺术家的心灵深处,由于这是他五十多年艺术实践经验的总结,因而显得极其精辟、独特。“图画”和“朋友”——美的形象可感性巴金用自己独特的语言来表达艺术美感的形象可感性特征。谈到《激流三部曲》时,他说这三部书里他“所展开给读者看的乃是过去十多年生活的一幅图画”(巴金:《关于(激  相似文献   

6.
张宗 《金陵瞭望》2011,(15):50-54
他,是中国第一位教育学博士,其博士论文《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被誉为“中国第一部具有通史性质的教育制度史”;他,筹建东南大学.出任东大首任校长.连续三届被推选为世界教育会副会长兼亚洲分会会长,是上个世纪20年代我国在国际教育、科学、文化舞台上的活跃人物;他,是把“美国大学模式”引进中国的先驱者,首开中国大学“男女同校”之先河。他,就是被誉为“东南大学之父”的教育大家——郭秉文。  相似文献   

7.
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不仅有丰富而深刻的教育思想,而且有不少相当精湛的管理思想。其所以如此,是与他的思想认识和实践经验分不开的。在思想上,孔子初步认识到教育与政治的依存关系。他认为“为政在人”(《礼记·中庸》),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教育可以通过培养人才来为政治服务。因此,他把执教当作从政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主张通过教育把社会的政治、思想、道德规范传播到民众中去,从而对政治发生影响,在他看来,“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为政》)为此,他在教育活功和游说活动中,经常回答学生和人主的“为政”问题,从而产生了他的管理思想。在实践上,孔子一生虽然主要从事教育工作,但他在青年时期和“知命”之年也从政过  相似文献   

8.
李达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他从教 40年 ,有着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 ,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教育哲学思想。他主张实行平民教育 ,提出“进步思想 ,健气体魄 ,科学知识”三位一体的办学方针 ,倡导教学相长、师生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 ,积极推行改革 ,对于创造性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教育思想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权威的映射下,穆斯林民间社会自有一套以隐性或显性方式存在的规则来引导乡土社会秩序.马重雍是“后马元章时期”哲合忍耶门宦在张家川宣化冈教宗,他继承马元章复教精神,兴办教育,教化民众;以文化反思宗教,淡化苏非主义的血统观念,使哲合忍耶教众不断融入到中国伊斯兰教群体中;新中国成立后,他作为回民进步人士走入国家政治协商制度体系中,参政议政,营造宽容.马重雍一生的辛勤劳作,对于引导宣化冈周边哲合忍耶穆斯林乡土社会秩序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1. 中国古小说中的“入世”和“出世”/陈辽//南京理工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521~26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1995.6 2. 情感与形式——略论《长恨歌》的创作心理/江忠欣//南京理工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6.12~15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1995.6 (如有遗漏,请告知。——学报编辑部)  相似文献   

11.
一八六五年一月,浩罕军阀阿古柏侵入我国新疆南部,于一八六七年建立了“哲德沙尔”政权(即所谓七城汗国)。“哲德沙尔”按维文来说,哲德是七,沙尔是城,就是七城。即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叶尔羌,和田,阿克苏,库车和乌什。“哲德沙尔”政权,就是指阿古柏政权。关于“哲德沙尔”政权的性质,在过去苏联出版的历史著作中,批判资产阶级学者“粉饰与歌颂”阿古柏,指出阿古柏的政权性质是“反动的反人民的”。解放初期,我  相似文献   

12.
1865年,中亚浩罕汗国的一个军事头目阿古柏侵入我国南疆,于1867年建立了一个反动政权,称为“哲德沙尔”,意译就是“七城”。同年,清政府左宗棠、刘锦棠等统帅的军队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援下收复新疆,阿古柏服毒自杀,他的反动政权“哲德沙尔”随之土崩瓦解、烟消云散了。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结合“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课程的学习,力争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针对本人的博士论文研究内容——“机器类比推理研究”,所做的一点哲沉思考。主要内容包括三部分:(1)类比的本质和客观基础;(2)类比的逻辑基础;(3)人类类比思维与机器类比推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哲学史界有一种观点认为西方哲学的发展过程可以看成“客体——主体——客体与主体的统一”这样三个大的阶段所构成的一个“大圆圈”,古代和中世纪着重在研究客体,到近代初期转化为着重研究主体,而到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前夕则达到着重研究客体与主体统一的阶段。当然每个阶段又包含着小的阶段,其中同样也包含着“客体——主体——客体与主体统一”的“小圆圈”。如果按照这种观点,则认识主体问题应该是我们所要探讨的近代初期这个阶段哲学最着重的问题。不管怎样,这一时期的哲学,既以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两派哲  相似文献   

15.
曾经对维也纳学派起过很大影响的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1889—1951),恐怕是英国资产阶级哲学界目前讨论得最多的一个哲学家了。由于他的学说过去在国内介绍得还不多,我们在本期特地选择了三篇论述他的哲学思想的文章。另外选择的一篇书评“热情的哲学家”,虽是评述三本研究维特根斯坦的著作,却提供了一些关于维特根斯坦的身世和其他方面的材料;这些也都可以参考。  相似文献   

16.
需要一个改造的教育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的改造主义教育哲学实质上是实用主义的一个分支。这一学派主张以学校为先锋进行所谓文化改造和社会改造,从而建立一个体现美国精神科学和物质科学新发展的“理想社会”。它比实用主义更强调学习的“目的性”,并提出具有“更长远打算的”教育理论。实际上妄想通过“改造”来维护和发展目前美国资产阶级教育制度,使之更适应资产阶级统治集团的要求。本文作者布拉米尔得是这一学派的奠基人。他认为当前在美国占统治地位的三种教育哲学——进步主义、本质主义和永恒主义,虽各有其缺点,但为了“在这个动荡变革的时代对教育进行彻底的改变”,必须“重视这三种学说的渊博理论及其丰富的教育实践”。他从这些腐朽反动的学说中吸收了一些东西,提出所谓“改造的”教育哲学。一望便知,这种“改造主义”不过是东拼西凑的货色,它同实用主义一样,只能表明资产阶级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破产。  相似文献   

17.
林德宏先生是国内较早自觉、专门地从事科学思想史研究的老一辈学者,1985年就出版了《科学思想史》研究专著,并于2004年和2020年再版,该书至今都在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他的科学思想史研究属于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研究传统,其实质是一种“文理哲融为一体”的科学思想史研究。林德宏先生这种“文理哲融为一体”的科学思想史研究,无论在教书育人还是在学术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深深地影响着受过他教育和指导的学生和后辈。他试图编写像哲学思想史一样的科学思想史著作,认为科学家是人格化了的科学,智慧思想与精神品德交相辉映。他主张,教学与科研并重,广度与深度并重,思考与欣赏并重;科学家的科学思想具有自由度,科学思想经过不断竞争、选择,多中选优,会形成以杰出理论为核心的科学思潮,科学思潮的更替是科学革命;科学思想史的研究是历史再现与理论建构的结合。  相似文献   

18.
哲学史界有一种观点认为西方哲学的发展过程可以看成“客体——主体——客体与主体的统一”这样三个大的阶段所构成的一个“大圆圈”,古代和中世纪着重在研究客体,到近代初期转化为着重研究主体,而到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前夕则达到着重研究客体与主体统一的阶段。当然每个阶段又包含着小的阶段,其中同样也包含着“客体——主体——客体与主体统一”的“小圆圈”。如果按照这种观点,则认识主体问题应该是我们所要探讨的近代初期这个阶段哲学最着重的问题。不管怎样,这一时期的哲学,既以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两派哲  相似文献   

19.
被誉为“苏联杰出的卓越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的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在长达三十五年的教育实践中,始终坚持工作在教学的第一线。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极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教学理论方面,他从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的指导思想出发,在总结自己大量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的创见。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普通中学要给予全体学生以“深刻、牢固的理解透彻的知识”。他认为普通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有道德、有科学知识的普通劳动者。他在《个性全面  相似文献   

20.
我院美学研究室于十二月末召开第三次美学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美研室的同志和中文系爱好美学的部分同学。这次讨论会正逢辽宁大学哲学系杨恩寰老师来我院政史系讲美学课,会上邀请杨老师讲了他对马克思《经济学——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