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论"Ⅹ味"     
"味"的本义是指物质性的实体(实语素).随着社会的发展,词汇意义逐渐虚化,语法化进程加速.目前以"X味"形式产生新词(语法意义上的词)的能力增强.本文试从"X味"结构中"X"的构成类型,"X味"结构的语用功能两个方面对该结构进行全面考察与分析.  相似文献   

2.
汉语语法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历时的角度对"派"的虚化过程及发展情况进行详细考察和分析,并初步探讨"派"的类词缀性质问题,从中可以观察到实词的语法化历程及其规律。  相似文献   

3.
"X帝"结构由词根"X"和名词性后置类词缀"帝"组成。文章分别从"X帝"中词根"X"的构成情况、"X帝"中"帝"的性质、该结构的语义特征、识解策略和"帝"类后缀的生成机制等角度进行综合分析,指出类后缀"帝"是对传统"帝"字含义的发展和创新。"X帝"结构格式简单、选择性强,具有较高的能产性。该结构目前正处在一个从临时构成的语法词向语义凝固的词汇词变化的过程中。"X帝"结构突显了一种主观性的语义表达,主观性和主观化是其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4.
英汉类词缀的语义虚化是一个渐变过程。虽然英、汉语属于两种不同的语言,但它们的词缀化过程存在极大的相似性。研究表明:隐喻机制是两种语言语法化现象的动力,它证明人类认知世界的过程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序列,英汉类词缀的语法化过程正是这个序列的体现,隐喻化程度越高,类词缀的语法化程度越强。由此可见,隐喻对促进词缀化进程、丰富语言表达参数、推进语言的演变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说“到家”     
"到家"是汉语共时层面上存在的两种同形异构形式。本文重点讨论意义虚化的"到家",通过分析"到家"的语法功能和意义以及"A/V到家"结构的特点,得出结论第二种形式的"到家"已经开始词缀化,并重新确定了"到家"的词类。本文还分析了利用"到家"的双重意义构成的双关用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汉语词缀目前的分类无法概况所有词缀,且未能完全表达出某些词缀中所包含的内在特色,因此拟以词缀“老”为例,对汉语词缀的分类进行新的尝试,按照其是否具有语义色彩和语用功能为标准,区分出语法化词缀和语用化词缀,并着重分析一些在语言实际变化中正在由语用化词缀向语法化词缀转变的词语.  相似文献   

7.
论“味”     
作为一个美学范畴,“味”与“美”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味”有三层涵义,它的本质在于它是作者创作时的刻意追求,是作品的精魂,是鉴赏者的终极目的。“味”的生成机制有三个条件:客体自身具有“原味”,主体鉴赏后品得“新味”,主客体发生联系的中介物“遇合机缘”。品味由低到高分三层:解味、玩味和创味。品位层次决定了主体在鉴赏中的不同级位。  相似文献   

8.
“们”表复数语法意义的结构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们”作为表复数意义的语素,其功能是构形。它与名词组合构成复数形式,这类名词即包括指人的名词,也包括指物的名词。它和名词性短语组合所表达的语法意义,与名词组合所表达的语法意义一致,都是只表复数。与“们”组合的名词性短语有联合短语、偏正短语、同位短语三种。并不是只有指人名词、联合短语才能与“们”组合。  相似文献   

9.
"老"作为典型的汉语词汇前缀有很多搭配功能,而且在不同的搭配功能中,又具有不同的语法意义。但是它的语法化历程,语法意义是怎样产生的,变化机制如何,还未得到充分的研究。本文基于客观语料进行了全面考察,得出了八种分布、四种语法意义,从而理清了不同分布下不同语法意义的变化历程、演进机制和现状。  相似文献   

10.
类词缀的发展与现代汉语的形态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形态进行重新认识,我们认为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的形态特点,形态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从类词缀的构词能力,标志词性的功能以及其语义类化等方面证明类词缀是形态的标记。从类词缀的产生数量、类词缀的产生动因等方面探讨了现代汉语的形态化趋势。  相似文献   

11.
从20世纪80年代语法化研究复兴至今,国内外的语法化研究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存在很多的分歧和争论。"什么是语法化?"这是语法化研究的本体问题,也是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很多学者基于各自的研究思路和研究立场,对语法化的内涵作出了不同界定,但大多难以涵盖语法化的各种现象和领域。在语法化研究与类型学、构式语法等语言学前沿领域相结合,不断向更加广泛和深入的方向发展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对语法化的内涵加以梳理并对语法化的核心问题做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来”的语法化过程的语义关联顺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词的虚化研究是现阶段语法研究的热点,趋向动词又是最易于虚化的词,文章对“来”语法化模式的理论依据作了系统阐释。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语法化问题作了言简意赅的论述;第二部分对“来”的语法化轨迹作了详细描写;第三部分对几个含“来”的词的虚化作了描述;第四部分提出了“来”的实化现象。  相似文献   

13.
关中方言区大部分地点方言有儿化现象,相对看来,西安、商州、武功、户县及其附近地区儿(化)尾词较多,扶风、眉县及其以西儿尾多自成音节,且儿尾词较少.西安等处单音节名词重叠成AA式后有小称作用,加上儿化作用又兼爱称,加上子尾无爱称.关中方言区以旬邑、西安等方言点子尾词为最多,且名词、形容词、量词可带子尾.关中方言的头尾与普通话特点基本一致.关中方言有一批能产性较强的形容词后缀,构成了形容词生动型."圪"字的使用范围由晋语区延伸到关中方言区,以旬邑等处方言使用频率最高.  相似文献   

14.
汉语存在着一种实化现象,即一个没有意义的语音形式向有意义的语言形式转化,或一个有意义但意义比较空灵、自由度低的形式逐渐演变为一个意义比较实在自由度较高的语言单位。本文着重讨论实化的范围、类型、途径及其原因,并认为汉语的实化现象是由于汉语“字”强烈的表义性所致,是汉语语义编码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5.
“不由”本是一个表否定的动词性结构,后来语法化为一个表情态的副词,这一过程经历了语义的诱发,结构的重新分析,羡余词的脱落等一系列变化,既体现了语法化的共性,也有自身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后置词的出现既有句法动因,即句法上的强制性,又有语义动因,即某些语义的空缺,句法和语义的相互作用,使后置词的产生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17.
时是表示时间区别的动词形式,但在许多情况下一般过去时并不是表示过去时间,而是表示非真实性或执行委婉礼貌的功能,这是因为体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本源,是用空间概念表征时间概念的认知基础,过去时的本质特征是距离性,用过去时表示非真实性和委婉礼貌是通过英语语言的语法化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针对英语后缀派生词各类丰富功能尚未系统开发的现状,深入分析了体现英语语言特征的后缀派生词的生成及其语法、语义、修辞等功能,认为对其生成与功能应用的分析有助于更科学使用后缀派生词,提高表达效果,有助于促进二语学习者产出性词汇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做好相关翻译工作。  相似文献   

19.
学界对语法化和词汇化的认识有分歧。笔者在明确了语法化和词汇化这两个概念后,介绍了二者的6个相同点和6个不同点。关于话语标记的形成,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语法化或词汇化。在具体分析4个实例的基础上,提出话语标记是语用化的结果,而非语法化或词汇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语言材料证明,在现代汉语中"未亡人"一词已产生了多种新的用法。这些新用法是语言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合乎词义发展的一般规律。词典编撰者应积极稳妥地反映这一语言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