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 在八九十年代之交的中国文坛上,继“西部文学”崛起之后,乡土文学与寻根文学日益合流,形成一种新的社区化文学。风尚所及,使历史题材作家从《李自成》式的气势磅礴的史诗性巨著的框架中走出来,关注本乡本土的历史变迁,出现了历史题材小说乡土化的新趋势。这种乡土历史题材小说,以作家故乡的历史为根基、以乡音乡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新生代藏族作家次仁罗布小说的苦难与救赎之叙事模式的文本分析,阐释次仁罗布作品所体现出的关怀底层民众的生活困境和精神世界、关注传统道德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以表达其深重的民族情怀和民族文化忧患情绪的文学品格,凸显其忧深愤广的人文反思和重构,以及其作品体现出的民族化与去民族化交织的写作范式.  相似文献   

3.
19世纪初期,法国著名的浪漫主义作家夏多布里昂有一句名言:"森林先行于各族人民,沙漠在人后接踵而来",这一思想代表了文学家在生态问题上的忧患意识。当代湖北作家胡发云更以具体的文学实践为批判的武器,在其小说《老海失踪》中反映出如下理念:生态问题看似一个环境问题,但其本质却是一个人类应当如何善待与自己共生的各种生命,而落脚点也就是如何善待人类自身的伦理问题。通过充分发挥审美作用来促进现实社会问题的解决,是文学和文学家义不容辞的责任;《老海失踪》所表达的深切的生态伦理关怀,胡发云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深刻反思,在人们终于觉悟到科学发展观的特  相似文献   

4.
魔幻电影与宗教的关系非常密切。很多魔幻电影中人物都闪现着耶稣基督的身影,题材都取自《圣经》,内容强调了宗教对人类的救赎作用,并采用了大量的基督符号。魔幻电影中的基督救赎精神渗透着人类深层的文化心理,有着潜在的基督文化意蕴,是富有诗意的象征性寓言;同时,基督教在修正现实道德秩序和自我世界过程中的部分缺失,使得部分魔幻电影中出现反基督的倾向。在此基础上,本文拟从文化意蕴、救赎主题、符号象征、反基督倾向等四个方面着重探讨一下魔幻电影与基督教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科技的发展无疑在总体进程上标志着人类的进步,但以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倡导生态伦理为宗旨的蒙古族生态小说,却对它有许多无情的解构,它的本质不是对科技的排斥,而是对科技被异化的社会文化的反思;在现代语境下,民族自我现代化诉求同时催生了文学中的科学利用和科技治理思想.这种杂糅式的科技想象,是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族裔对民族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北方民族多信仰萨满文化,蒙古族、满族、鄂温克族、赫哲族等历来如此。作为原始文化,萨满文化在当下的许多作家笔下有所反映,在乌热尔图、迟子建、郭雪波、朱春雨、胡冬林等作家的作品中尤为突出。他们的作品再现了远古的历史记忆,刻画了萨满人物形象,并且对生态安全给予深切地关照,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弘扬民族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研究赫尔曼·麦尔维尔的小说《白鲸》中的象征主义,探究这种文学手法对小说主题的表达及故事情节的深化所起到的作用。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本分析和比较研究。首先,通过对小说中出现的各种象征符号的逐一解析,深入探讨这些象征符号对小说主题的表达所起到的作用。而后,将《白鲸》与其他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比较,探究麦尔维尔在小说中所采用的象征主义手法的独特性以及其与其他作品的异同点。《白鲸》中采用了大量的象征符号,如白鲸、海洋、昼夜等,它们协同作用,通过表达出作者对人类命运的超越性的反思和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刻探究。通过比较发现,麦尔维尔的象征主义手法具有独特性,与其他作品形成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8.
生态批评是一个开放的、跨学科、跨文化甚至跨文明的新的批评方法。用这一全新的视角解读风靡全球的小说《大象的眼泪》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小说中体现出的深层生态学思想和对人类中心论的反思,为当今生态文明思考如何摆正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人类在自然中"诗意的栖居",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关系最生动的阐释,也是人类在自然中理想生存的抽象概括.张泽忠老师在其小说中为我们呈现了人类"诗意栖居"的所在.在这个诗意的家园中有作者永远怀念的侗乡风情,更其有意蕴丰富的生态情怀.  相似文献   

10.
罗燕 《民族学刊》2023,14(2):120-127, 163
凉山彝族灾难观的形成与其神话传统、仪式实践以及生态伦理有着密切的关系。神话解释了灾难的起源与肇因,将灾难归咎于道德观念的失范与生态格局的失序。仪式为灾难的禳解提供了神圣路径,以自然崇拜和鬼魂观念为信仰核心,体现了彝人在与自然的长期相处中形成的生存策略和发展之道。生态伦理则在社会、心理两方面奠定了应灾的基础与策略。这使得彝人面对自然灾害时,在文学、仪式以及身体实践三个层面,形成了一套文学人类学意义上的禳灾表述传统,亦可称为减灾实践的“地方性知识”。作为中国多民族的传统文化资源,这样的表述值得进一步关注和开掘。  相似文献   

11.
人类已有的生态维护都是从具体文化出发所做出的。生态安全是一个文化概念,不同文化规约下的不同民族对生态理念内涵的界定也因文化而异。以至于我们今天从事生态人类学研究,也需从具体民族入手,对其传统生态知识进行发掘与整理,激发各族人民对自己拥有的传统知识的自信,不断地提升该区域生态知识技能,充分地发挥该区域各民族生态知识价值,实现对区域生态环境的高效利用与精心维护。  相似文献   

12.
尹允镇  王一帆 《民族学刊》2014,5(5):57-63,119
中国当代朝鲜族诗人南永前的诗歌大都取材于朝鲜民族的神话传说,在诗歌中,他将自然、天体、动植物作为抒情对象,从创造生命和生命永恒的角度,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不论是以天体或自然为主题的诗歌,还是以动植物为主题的诗歌,都表现出一种珍惜生命、爱护自然、天人一体的自然生态思想。不仅如此,南永前经常把自己的某种意图融入诗歌,使诗歌呈现出强烈的民族文化意识和理念色彩,而且还常用排比手法表达对生命的赞美和生命的永恒。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aims to explore the gendering of race, colonialism and anti colonial nationalism in selected novels from the Zimbabwean literary canon with the view of showing how this gendering affected different facets of colonial life and, by implication, post independence life. It relies on the Gramscian concept of hegemony in terms of how it refers to gender, particularly masculinities. The selected texts, A Son of the Soil by Wilson Katiyo, The Grass is Singing by Doris Lessing and Bones by Chenjerai Hove, cover the colonial period from the moment of contact to the early post independence period. The article links the gendered nature of colonialism to the gendered aspects of anti colonial nationalism and shows how the two existed in an oppositional yet ambivalent relationship. This is also manifest in the schizophrenia of the post independence state in modeling itself after its predecessor, its anti colonial rhetoric notwithstanding.  相似文献   

14.
人类学是通过研究别人的文化来理解人性的学科,同时负有研究现实问题和抢救濒危文化的使命。中国人类学的任务首先是回答中国问题,但也不能忽视人性与文化的关系这个根本追求。中国问题中的关键是西部开发、少数民族、汉族、中华民族等认同的关系和协调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刘俊哲 《民族学刊》2016,7(4):56-61,117-119
The principles of the theory of de-pendence arising from emptiness of original nature;of the nature of the human mind, and, the equality of all sentient beings are important philosophical tenets held by the different schools of Tibetan Bud-dhism, and they all have profound ideological im-plication. Through various ways, including belief, promotion, advocation, and education, these three philosophical principles are subtly integrated in most Tibetan people’s ideological structure. This helps them to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the uni-verse, purify their minds, and promote their realm of life. As a result, it helps them to deal well with human relatio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nd it promotes the harmony and stability of Tibetan society. In today’s society, although so-cial conditions have changed dramatically, these three philosophical principles st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in Tibetan areas.  相似文献   

16.
张姗 《民族学刊》2014,5(6):79-87,119-123
2013年中国生态人类学研究硕果累累,截止到目前,笔者查询到的相关论文就有百篇之多。按照论文内容,这些研究可大致分为研究回顾、理论探讨、案例分析三类,其中,灾害人类学的成果相对集中。总结过去,中国生态人类学发展与问题同在:理论探讨仍在继续,学科概念依旧存有不明;成果数量突飞猛进,研究区域较不平衡;本土化研究得以推进,与国外的专业交流还相对较少;成果发布平台有所增加,专业期刊值得期待。展望未来,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下,生态人类学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时机。  相似文献   

17.
姜敬爱创作的21篇小说中,以东北为背景的小说就有12篇。以1935年为基准,这12篇小说可以分为前期小说和后期小说。前期东北背景小说又可以分为对知识分子的否定和批判为主题的小说和农民生活和斗争为主题的小说。到了1930年代中后期,随着周围环境的恶化,姜敬爱的文学作品倾向也发生急剧变化,主要表现为失落感和挫折感。在后期东北背景小说中,这种情绪主要通过社会主义者和他们家人的变化显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18.
金贵 《回族研究》2006,(4):130-134
作为伊斯兰教的天启原典,《古兰经》是穆斯林物质和精神领域的一切行动指南,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它也关注人性问题,而且在人性问题上提出的一些观点也具有一定的价值。然而,对此人们关注有限。本文在对《古兰经》人性思想的内容论述的基础之上,主要对《古兰经》人性思想的价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自古以来,藏族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以独特的方式保护着大自然,进而产生了独特的自然保护意识和生态意识,深心地影响着世世代代的藏族人民。通过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可窥探古代藏族先民对自己生活的环境——大自然的朦胧认识、崇拜到竭力保护这一过程,本文阐述了人类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均衡互利,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才是永恒的主题与朴素观念。  相似文献   

20.
Jim Jose 《Social Identities》2017,23(6):718-729
ABSTRACT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rethink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political’ through an examination of two novels by José Saramago, Blindness and Seeing. Both novels tackle directly a central, if not the central, signature metaphor of Western political thought, namely that of ‘seeing the light’. This metaphor takes many forms and recurs throughout the tradition of Western political philosophy as a source, legitimiser, and validator of knowing, and perhaps even a guarantor of knowledge. In particular, this metaphor has served to make knowable whatever it is that is signified by ‘the political’. By extension, it also means that whatever might be outside of this epistemological frame is rendered unknowable, if not unthinkable. Both of Saramago’s novels provide a fruitful means to recalibrate how we might know ‘the political’. The novels call into question the epistemic signatures that frame our commonly accepted understandings of ‘the political’ and in so doing provoke us further to question how we might move towards unlearning the epistemology of the politic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