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快速普及;网络民意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更巨大的作用。本文从“躲猫猫”事件这一个案切入,分新事件过程申网络民意表达的走向与政府应对措施,并由此深入分析我国网络民意表达的发展现状,以及政府应如何积极应对, 促使网络民意在民主进程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杨敏 《决策》2006,(6):12-15
当前,网络已经成为政府与群众沟通的主流渠道。“两会”期间,据人民网、新华网、搜狐网、新浪网和央视国际网不完全统计。对政府提出的意见和给总理本人提出的问题就多达几十万条,温家宝总理在中外记者招待会的开场白中这样说道,“我从群众的意见当中,感受到大家对于政府的期待和鞭策,也看到了一种信心和力量。” 网络时代宽松的利益表达。催生民意型决策时代的来临。网络论坛、听证会、电视辩论、民意调查,在给民意生长提供了全新空间的同时,政府决策也越来越多地遭遇到民意交锋。今天,我们无须探讨决策者脑子里有没有民意,而要去分析民意如何进入决策机制。以及民意生长过程对政府决策产生的影响。 民意型决策有哪些新的特点?哪些渠道反映出的民意才具有代表性?面对民意交锋政府应该如何回应?社会理性、媒介理性、政府理性三者的良性互动到底如何形成? 一句话,民意生长必然改善决策品质。  相似文献   

3.
与网友在线交流是总理倾听民意的一个新形式、新途径。从邀请基层代表座谈,到“农家小院商国是”。再到与网友在线交流。最广泛、最真切的民意通过更直接、更有效的途径汇集中南海,体现到政府工作报告中。近年来。两会代表委员也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广集民声、征纳民意,网络民意受到重视更加激发数以亿计的网友两会期间通过网络来参政议政。通过网络这一新通道。两会成为最大的民意场和政府回应民意的最重要平台.人民大会堂与“网民大会堂”之间的良性互动已然形成。 如果说以前的网络只是推动了不少个案的解决的话。现在的网络则已经成为影响政府工作的真实力量。在一个有着3.38亿网民、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的互联网环境下。理性看待网络民意。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实现政府和网民的良性互动,这既是“善治”的要求。也是必须回答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4.
吴明华 《决策》2005,(5):42-44
在今年“两会”总理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的开场白便是对网络民意的关注与肯定。这年春天被网民称为“网络民意”的春天,但从政府与网络民意互动的角度来说,这只是个起点,站在这个起点上的也只有芜湖等少数城市。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建立了“民心工程干不干,百姓说了算”的人民建议征集制度,至今已有数万条百姓建议被政府采纳。哈尔滨市委主要领导说:“我们希望所有的领导在深入学习理论知识、拓宽发展眼界的同时,更要听听基层群众、专家学者的建议,让民声、民意领跑政府决策,以理论学习成果促进经济建设发展。”让民意领跑政府决策,是因为人民群众是智慧的化身,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者。尊重民意、顺应民意,从本质上说,便是维护人民民主权利的体现。实践已经证明,凡符合民意的政府决策必能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同和拥护。让民意…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我国信息化建设高速发展,网民数量迅速增加,网络民意对政府决策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但是地方政府在应对网络民意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足。本文试从网络民意的特点分析政府诚信缺失的原因,提出建设诚信政府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几年前,第一次见到“中国整形第一刀”陈焕然,他的双眼总是不停地搜索着美女,嘴里不停地议论着美女,从女人的眼睛、鼻子、嘴到胸部、臀部和大、小腿,他都研究了个透。这个协和医科大学的整形美容外科博士,  相似文献   

8.
课题背景:近年社会创新中政府与社会双向“合力”模式越来越多,由于互动的升级,呈现出从推力到合力、从怀疑到信任、从被动到主动、从管控到治理的变化,政府、社会与公民的共治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9.
从免费医疗到户籍新政,从官员上网到财产申报,一个个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新政在各地出台。把民意纳入政府的公共决策考量,优先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成为今年不少地方党委政府的施政亮点。  相似文献   

10.
吴明华 《决策》2006,(6):26-28
戴相龙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天津人的掌声,从“财神爷”、“金融市长”到“推销大使”,天津人一次次给他“加冕”,戴本人也完成了从行长到市长的完美转身。  相似文献   

11.
舒毅 《领导科学》2004,(23):11-11
据2004年9月13日《南方都市报》载,2004年8月份,某市对市直机关领导班子开展长达一个月的民主测评,结果9名干部被宣布为“民意较差”,并因此而被免职或降职。但是,这一次打着“民意”旗号进行的测评,却受到人们的质疑。人们质疑的是,在这次测评中,“民意”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得到表达和尊重?所谓的“民意否决”,究竟代表着谁的“民意”?长期以来,民主测评是我国考核干部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对领导干部的考核中,坚持走群众路线,发扬民主,扩大人民群众对领导干部政绩的知情权、监督权、评价权有一种逐步增强的趋势,民意指数逐步成为考核干部的…  相似文献   

12.
《决策》2007,(1):19-20
南通火车站“改扩建” 入选辞:尽管省际铁路长途客运还未开通,南通火车站却在新建两年后,被爆破推倒重新“改扩建”。而对于“改扩建”,坊间流传着不同版本的传闻,一说是“毁尸灭迹”的“豆腐渣”工程,一说是地方攀比的形象工程。尽管政府对此种种说法不予置评,但相关部门“要把南通火车站建设成为21世纪中国铁路的标志性工程”的豪情无法抚慰冰凉的民意。  相似文献   

13.
胡长飞 《决策》2010,(4):58-59
直接从网民中发展政协委员,这为政府吸纳网络民意提供了一个新的制度出口,但这些政协会议中的“新人”如何表达网络民意,能否顺畅地表达则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14.
出谋献策谈信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举报、上访制度从尧、舜时代设置“诽谤木”(“诽谤”的原义是指议论是非、指陈过失)算起,历经西周的“肺石”,西汉的“缿筒”,晋代的“华表木”、“登闻鼓”,南朝梁武帝时的“木函”,唐朝武则天的“铜匦”到今天的举报箱,可谓历史悠久。经过五千多年的发展,这一制度已成为当政者与百姓之间信息交换的桥梁,发挥着化解社会矛盾、顺应民情民意、校正领导决策、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各种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增多,这就给信访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人大、政府、公检法以及相关的…  相似文献   

15.
一周声音     
从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的“末日疯狂”能感受到地方政府向国务院法制办施压.却没有一个人看得到这种压力从何而来.压力是由哪个具体地方政府和官员施加的.施压是通过什么样的程序.具体观点与理由是什么 ——针对《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民意以来,已将近11个月仍不见出台.11月15日的《羊城晚报》如是说。  相似文献   

16.
2015年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是“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的进一步发展,是数字时代传统行业发展的新形态。“互联网+”不仅仅是互联网移动了、泛在了、更广泛应用于某个传统行业了,更加入了无所不在的计算、数据、知识,从而造就了无所不在的创新,正悄悄而快速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工作、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在供电行业中,从电能计量到设备检修、巡视记录,从调控监控信号到生产报修数据,从营销MIS记录到GIS地理信息系统……互联网技术已经无所不在,利用“互联网”来提高服务水平,成为供电企业提升竞争实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秦德君 《决策》2010,(1):12-12
人类21世纪第一个十年已走过。人类的进步就是在一个个十年、在一天天日出月落的交替中,积累和完成的。 政府管理有悠久的历史,但本质上,公共管理是“现代”社会才有的命题。它是“现代性”的一个标识。至少它从形式上表明,一个社会是由“公众”参与管理的。20世纪公共管理经历了由传统到现代、由管制到管理、再由管理到治理的过程。而21世纪“政府再造运动”、“政府企业化”、“政府绩效评估”等业项的兴起,表明在新的历史时空中,公共管理又面临着新的革故鼎新的议程。  相似文献   

18.
《领导决策信息》2010,(40):12-12
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要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监督政府。 从公布权力清单遏制“红头文件”过多、过滥现象.到我国首部全面规范行政裁量权的省级政府规章——《湖南省规范行政裁量权办法》,再到《湖南省政府服务规定》……在政府法治建设领域,一个“湖南样本”的概念不胫而走,专家学者和媒体对其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薄熙来是时下最为抢眼的新闻人物之一,他开拓进取、勤勉务实、革故鼎新、兴利除弊、敢为人先、充满活力,发展有新思路,改革有新想法,讲话有新语境,常有新语新论问世,一再引发民意井喷。日前,他在中共重庆市委三届六次全会做的工作报告,妙语连珠、精彩纷呈,不乏惊人之语,堪称“世说新语”、红色经典,值得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级领导和文秘人员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20.
从关注民意到关注三种“人”主持人:盖洛普是全球最大的民意调查公司,从美国著名社会科学家乔治·盖洛普博士于1935年创立到现在已经60多年,你认为盖洛普作为一个企业来说,它为社会创造了什么?它的社会产品是什么?唐:盖洛普在长达60多年的时间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反映民意。在盖洛普之前民意得不到客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