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水清 《今日南国》2010,(11):42-43
网络时代,“宅”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在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群中尤其流行。“我很宅.但我并不孤独。”“宅字当道”.固然是一个人的自由选择.然而,人明明是社会动物.为何发展到现代文明。反而个个更乐于“养在深闺”.离群索居?在“宅居”生活背后所凸显的是浮躁的社会生态、不当的教育理念等一系列深层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华之源     
下课后,明明责怪道:“亮亮,老师又没叫你回答问题,你怎么举手呢?真是多此一举。”  相似文献   

3.
《阅读与作文》2007,(8):57-58
“明日”黄花非“昨日” 在报刊、杂志和网络上,总会发现“昨日黄花”一词。比如:“同仁堂的百年盛誉会否成为昨日黄花?”又如:“美网球迷爱红颜昨日黄花遭冷落”。还有:“多彩台历走俏挂历已是昨日黄花”。不由得纳闷,明明是“明日黄花”,怎么变成了“昨日黄花”了?  相似文献   

4.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作为至理名言,可谓家喻户晓。然而,懂得这个道理的人虽然很多,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偏信”而造成的灾难却屡见不鲜。明明是个谎言,当事者却奉若神明;明明只有三分真,他偏要七分信。细究起来,这大概与人性的弱点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5.
如今,随便在网上敲入“面试技巧”“面经”等关键词进行搜索,就能查到几万个关于面试技巧的网页,让人眼花缭乱。即便如此,依然有不少毕业生困惑:我投了那么多简历,为什么一点回音都没有?那个职位明明要求不高,为什么我还是失败?  相似文献   

6.
张毅 《今日南国》2010,(4):19-19
正如亿万农民所盼,中央第7个一号文件又姓“农”。在往年支农投入3个“高于”的要求基础上,2010年提出3个“优先”,仍然把巩固“三农”发展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在以往4项补贴的基础上,今年又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在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的基础上,又搞建材下乡试点;还推进新一轮电网改造、新一轮菜篮子工程……第7个一号文件,亮点纷呈。  相似文献   

7.
在“质量工程”的大背景下,高等师范院校教学改革如何进行?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认为,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学改革,在定位上应仍然坚持精英教育;在教材建设上应鼓励推出有自己院校特色的精品教材;在教学方法上构建新的“教”与“学”的模式,如讨论式、参与式,训练式教学方法等。  相似文献   

8.
刘少才 《社区》2012,(6):53-54
你是不是在丈夫面前还戴着老板的“面具”?你是否明明动怒了却挂着一张笑脸对男友说“没事”,然后独自生着闷气?如果有类似的举动,那说明,你今天的心理卸妆卸得不干净。  相似文献   

9.
语言交际是语言选择和语用环境相互作用的互动过程,也是语言交际的“干涉-适应”原则的应用过程。广告宏观语用环境的“干涉”与“适应”的主要形式有:1.社会文化语境;2.受众对象;3.广告目的。广告微观语用环境的“干涉”与“适应”的主要形式有:1.利用微观语境辨析歧义并获得准确信息;2.利用微观语境设置悬念;3.利用微观语境推断出句子意义之外的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干涉”没有价值评价。无所谓消极和积极。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道德为本的文化,这在理念上集中表现为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内圣外王”之道内蕴两个基本信念:第一、道德完善是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第二、道德是整合社会秩序、维系世道人心的垠本力量。儒家经典《大学》开篇即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而止于至善。”尔后又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光齐某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  相似文献   

11.
谷歌“俏江南”,显示相关网页约518万;百度“俏江南”,显示相关网页约61.3万。俏江南,真的很俏!张兰,真的很俏!但她在管理方面究竟有什么灵丹妙药?从名不见经传到如雷贯耳,“十年磨一剑”的俏江南究竟俏在哪里?  相似文献   

12.
《人生与伴侣》2013,(11):60-60
陆三金:明明是文化人,非得要冒充黑社会约架;明明是职业高手,非得要在舞台上比惨;明明没有办成过任何企业,非得要在车站码头四处演讲,还传授管理学……  相似文献   

13.
《社区》2012,(24):38-38
山东菏泽水岸嘉园小区孔先生:小区保安给人的印象应该是年轻力壮、手脚敏捷,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小区居民的安全,可我们小区保安的年龄却普遍偏大,不少已经五六十岁了。而且这些保安大都没有经过正规的岗前培训,说起话来个个都像个哲学家。每次我开车进小区时,明明有出入证,可他们仍旧拦住我问:“你是谁?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让人哭笑不得。我向物业公司反映问题,他们却理直气壮地告诉我说.“年轻的我们雇不起”。  相似文献   

14.
康德坚持“本体”不可知,作为主体的人只能谦虚而现实地去求知以不断扩充“现象界”;“本体”永远是一种“理想”的召唤;“本体”既不是绝对的绝对,也不是绝对的相对,而是相对的绝对;一切真知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所谓“绝对”的东西,其实都是相对的“绝对”。  相似文献   

15.
佳婷 《百姓生活》2010,(5):44-44
“我以前吃紧急避孕药就没事,这次怎么就怀孕了?”30岁的小敏婚后不想马上要孩子,紧急避孕药常成为“补救”措施。最近一次明明及时服用了紧急避孕药,她却发现自己怀孕了。  相似文献   

16.
微言博义     
《国际公关》2012,(5):96-96
公关人“恶习”:1、无论电话谁,第一句都是“您现在方便讲话吗”?2、稍微复杂一点的事情总想写方案;3、在意沟通对象的用词和态度;4、看电视剧、电影,一眼就看出广告植入并思考合作模式;5、看到WORD、PPT第一眼就看出字体、排版的不足之处。你占几条?  相似文献   

17.
您知道“香八拉”在北京啥地方?知道啥叫“装香蕉”?“毁容小道”是如何锤炼这帮“男驴女驴”的?如果您知道一部分,说明您爬过山;全知道,说明您已经爬了不少日子;如果您一样不知道,那得努力,最起码说明您“奥特”了。  相似文献   

18.
急转弯     
《可乐》2011,(7):M0002-M0002,79
1.中国国内盛产什么? 2.什么是缓兵之计? 3.某人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为什么? 4.猴子最不喜欢什么线?5.用椰子和西瓜打头,哪一个比较痛? 6.小王是一名优秀的士兵。一天.他在站岗值勤时,明明看到有敌人悄悄向他摸过来,为什么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相似文献   

19.
韩博强 《今日南国》2010,(10):32-34
日前,一座还在建造中的“世界第一村级高楼”、中国排名第八的摩天大楼,将有着“天下第一村”之称的江苏华西村推向了舆论中心。 华西人为何如此?是简单炫富,还是发展的要求?作为中国新农村建设和共同富裕的“样板”,华西人此举会否增大其与周边地区的差距,甚至让“共同富裕”走了样……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无为方言反复问句“VP没有?”的两种表达方式;无为方言“VP没有?”的表述句中“来”“子”等的意义、作用,以及“来”字来源考;无为方言“VP没有?”表达式存在的原因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