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is paper deals with modeling firm-specific technical change (TC), and technological biases (inputs and scale) in estimating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 growth. Several dual parametric econometric models are used for this purpose. We examine robustness of TFP growth and TC among competing models. These models include the traditional time trend (TT) model and the general index (GI) model. The TT and the GI models are generalized to accommodate firm-specific TC and technological bias (in inputs and output). Both nested and non-nested tests are used to select the appropriate models. Firm-level panel data from the Japanese chemical industry during 1968- 1987 is used as an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2.
This paper deals with modeling firm-specific technical change (TC), and technological biases (inputs and scale) in estimating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 growth. Several dual parametric econometric models are used for this purpose. We examine robustness of TFP growth and TC among competing models. These models include the traditional time trend (TT) model and the general index (GI) model. The TT and the GI models are generalized to accommodate firm-specific TC and technological bias (in inputs and output). Both nested and non-nested tests are used to select the appropriate models. Firm-level panel data from the Japanese chemical industry during 1968- 1987 is used as an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3.
通过构建绿色经济增长核算模型,测算中国省区经济增长的源泉,并利用虚拟增长分布法和状态空间模型分析要素投入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构成对中国省际经济差距的影响。研究认为:绿色技术效率对中国省际经济差距影响最大,其次为资本深化和绿色技术进步的作用,而人力资本对中国省际经济差距的影响最小;围绕加快绿色技术进步和提升绿色技术效率,提出改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以缩小中国省际经济差距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刘洪  昌先宇 《统计研究》2011,28(2):81-86
 中国GDP数据的准确性评估问题,一直受到国内外各方面的关注。本文从反逻辑思路,考察作为技术进步的替代性指标全要素生产率(TFP),反观GDP及其增长率是否准确或可信。运用隐性变量法通过建立状态空间模型测算中国1979-2008年间TFP增长率,分析GDP数据是否存在误差。结果表明1981年、1988年和2000年的TFP增长率的下降,找不到非正常情况下外生因素的影响,本文认为这是GDP核算误差造成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索洛余额法、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以及数据包络分析方法都没有解决函数的内生性和模型参数的时变性问题,ACF方法克服了这些局限性,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更加准确。本文推导了参数的内生性和时变性问题,基于ACF模型提出了我国的时变参数估计方法,并对我国1990-2017年28个省份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重估。研究结果表明,ACF方法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更加准确。从全国来看,资本投入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最大,TFP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正在逐渐下降,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相对较弱且波动大。分地区来看,各地区的TFP平均水平有所回落,近年来东北地区的TFP增长率水平最低,2012-2017年均为负值。同时,东北地区的劳动力流失情况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6.
环境管制与中国区域生产率增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将环境因素纳入TFP测算框架,测算并比较分析了2000年以来我国三大区域在是否考虑环境因素两种情形下的TFP、生产效率与技术进步指数。结果发现:在控制SO2和COD排放时全国TFP增长率不到传统TFP增长率的1/3,并且TFP增长均完全源于前沿技术进步。环境管制下TFP增长由高到低依次为西、东、中部,而在未考虑环境时为西、东、中部。样本期间西部地区环境技术进步率一直快于传统技术进步率;东部地区则正好相反,但其在两种情形下皆为引领技术革新的主要区域;中部地区2001-2005年环境技术进步率快于传统技术进步率,但2005年后出现逆转。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将高铁开通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05-2017年长三角地区2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倍差法并借助匹配倍差法和安慰剂测试等稳健性检验工具,对高铁开通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高铁开通在短期和长期都对沿线城市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后发现,高铁开通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效应主要表征为对农业技术进步的推动而非对农业技术效率的改善;高铁开通有助于强化城镇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以及产业结构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反哺作用。在我国高铁建设纵深推进和"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的背景下,应将高铁建设纳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和政策工具,借助高铁开通的杠杆效应进一步发挥好城镇化、产业结构升级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前,学术界对于耕地生产效率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从空间维度对研究区域在同一目标时期内的效率进行分析。鉴此,在采用Malmquist指数法从时间维度对陕西省主要区域耕地跨时期的效率变化进行分析的同时,从σ收敛、绝对β收敛、条件β收敛三方面分别对其收敛性进行分析。通过对陕西省1990—2011年期间耕地全要素生产率的区域差异及其收敛性实证分析发现:从耕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差异角度看,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地区差异较为显著,且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结构也不完全相同;从收敛性角度看,陕西省耕地全要素生产率不仅存在σ收敛,且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各地区之间耕地全要素生产率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将趋于稳定在同一水平。研究结论显示:陕西省耕地全要素生产率在1990——2011年期间具有较大的波动性,省内各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耕地全要素生产率既存在σ收敛,同时也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建议陕西省通过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推广以及改造陕南坡耕地等措施,以保持耕地全要素生产率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9.
纳入能源环境因素的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再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能源环境约束下的经济增长问题直接推动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深层次研究.本文基于1995-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利用全局曼奎斯特-卢恩伯格指数法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再估算,并对其影响因素和收敛性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纳入能源环境因素的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幅度十分有限,东中西地区呈现递减特征,且增长来源各异;规模因素、管理因素、科技因素、涉外因素等对TFP变化存在正向影响,结构因素存在负向影响;TFP核密度分布呈现双峰特征,与线性回归东部、西部两大地带俱乐部收敛现象互为验证.  相似文献   

10.
人力资本常被认为是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以教育作为人力资本度量的实证结果与理论预测的极大差异导致该研究仍争议不断。本文采用中国1985-2014年 的省级面板数据,在经典的增长核算框架下引入因子误差结构控制不可观测共同因素的异质性影响,利用Bai(2009)的估计方法重新检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将人力资本的增长效应分解为B&S式的创新效应和模仿效应后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的作用体现在显著的模仿效应上,创新效应并不显著,这一结论在改变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度量时均保持高度一致,且各模型回归结果稳健。进一步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创新效应虽不显著但其显著性开始逐渐提升;随着中国整体上向技术前沿的趋近,人力资本对TFP的边际影响以及模仿效应对TFP增长的贡献均逐渐降低,与之对应的是TFP增长率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出现“双降”的典型特征,这构成中国经济增长显著回落的重要动因。文章基于实证结果给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paper, we combined the panel data and least absolute deviation a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 heteroscedastic (ARCH) (L 1-ARCH) model to infer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lation uncertainty and economic growth in five emerging market economies. Two interesting findings emerged from the analysis; first, we confirmed that the inflation uncertainty has a significant and negative effect on economic growth. Second, inflation is also an important variable and it is detrimental to economic prospects in the fast-growing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 economies. All in all, the empirical findings suggest that greater stability in the economy may be desirable in order to stimulate economic growth in the region.  相似文献   

12.
测算了1988—2006年间中国29个省份教育不平等及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率等相关指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考察教育不平等及人力资本各构成部分对TFP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全国样本的教育不平等对TFP增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人力资本各构成部分对TFP增长的影响存在差异,只有高等教育人力资本对TFP增长具有显著正影响,中等及小学教育人力资本对TFP增长不具有积极影响;分东、中、西部地区考察,教育不平等及人力资本各构成部分对TFP增长的影响表现出鲜明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8—2012年中外12家体育用品企业数据,运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研究了体育用品业TFP的动态变动、国内外差异以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国内体育用品业TFP的平均增长率为8.2%,其中技术进步是TFP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而技术效率则对其产生了阻碍作用;中外体育用品业的TFP增长存在显著差异,且技术效率差异是主要原因;机器设备投资、研发投入、人力资本是拉动TFP增长的关键因素,企业平均规模和聚集效应则对其有显著正向影响,企业税负则与TFP有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基于2010—2019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应用中介效应模型考察数字经济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促进效应。结果表明,总体上数字经济可有效通过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分区域看,数字经济对我国东部、中西部省份的产业结构升级均起到显著促进作用,但在产业结构升级和全要素生产率的优化方面,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的作用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增广索洛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内生增长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分析了中国的经济增长机制.然后利用panel data建模方法,在允许各省经济异质的情况下,对中国经济增长进行了经验分析,得出了更高的条件收敛速度和合理的产出份额,为中国各地区的均衡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要素相对价格左右着要素配置效率,是影响TFP的重要因素,本文将劳动要素细分为普通劳动与人力资本的基础上,运用随机前沿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估计31个省市TFP变动,据以观察要素配置效率对TFP的影响,模拟要素价格在其中的作用。主要结论如下:(1)2003年以来要素配置效率呈负增长,是TFP增长率下降的最主要原因;(2)东部TFP增长率高于中西部且差距趋于扩大,与此相伴随的是东西部之间要素配置效率差异以更快的速度趋于扩大,进一步表明要素配置效率对TFP增长的制约;(3)要素价格是影响要素配置效率的直接原因,要素价格的扭曲在现阶段总体上表现为物质资本要素价格相对偏高;(4)分别模拟物质资本价格下降、人力资本和普通劳动价格上升,结果显示均改善了要素配置效率并相应地实现TFP增长,其中物质资本价格下降起着最显著的改善作用。为此,要重视市场环境建设并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从要素配置效率上推动TFP增长。  相似文献   

17.
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在理论提出卖空机制“信息增益效应”和“压力减损效应”的基础上,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实证检验卖空机制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卖空交易机制显著促进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体表现为放松卖空管制后上市公司的技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配置效率的变化率均有显著提升。渠道检验发现,卖空机制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提升效应主要通过畅通信息传递、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和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发挥作用。此外,较之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中卖空机制对生产率增长的促进效应表现得更为强烈。本研究推动了微观金融和宏观经济增长的融合,并为资本市场改革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提供了微观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8.
 针对同质性增长模型无法描述各个经济体经济增长存在的异质性现象,提出了一类基于MCMC稳态模拟的异质性经济增长模型,它可以用来描述经济增长的异质性以及政策变量的差异影响。由于模型参数的后验条件分布没有确定的分布形式,通过数据扩充得到参数的完全条件分布从而实现模型参数的贝叶斯估计。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省市区经济增长收敛性进行分析发现大规模股份制改革前经济增长具有同质性而大规模股份制改革后经济增长具有异质性,且可以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来解释各地区经济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9.
技术进步偏向、要素配置偏向与我国TFP的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要素增强型CES生产函数的假定下,分析了技术进步偏向、要素投入偏向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1978-2012年期间,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每年增加约2.10%,技术进步总体上呈现偏向资本的趋势,要素配置总体上也同样呈现出偏向资本的趋势,两者的方向基本一致。技术进步偏向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由期初的促进转变为抑制,要素配置偏向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在2004年以前为正值,2004年以后变为负值,即抑制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但是技术进步偏向与要素投入偏向两者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交互效应却由抑制逐渐转变为促进,表明我国技术进步与要素配置慢慢由不匹配转为匹配,我国的技术进步正朝着适宜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高技术产业垂直专业化的生产率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戴魁早 《统计研究》2012,29(1):55-60
本文选取中国高技术产业1995-2008年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TFP进行测算和分解。在考虑R&D投入、贸易开放度和产权结构的条件下,运用动态面板GMM方法,考察了垂直专业化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显示,垂直专业化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TFP、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国有产权的过于集中不利于生产率增长;此外,R&D人力投入对技术效率产生负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