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休谟主要是作为怀疑论派的哲学家闻名于世。不过,他也曾对美学问题作过系统的阐述,其中还包含着不少很有价值的思想内容。但在我国思想界对其美学思想的研究,尚未引起应存的重视。本文只是想尝试着对休谟美学思想中的主要部分作些探索,并论其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2.
从严格的意义上说,赵文化当然是赵国的文化,但从广泛的意义上说,赵文化也可视为赵地区的文化,二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作为一个地域概念,无论是时间上或空间上,显然具有较为广阔的延展性。这里拟就赵国文化进行一些探索。 1 赵国是“三晋”——赵、韩、魏之一,赵文化自然是由晋文化所孕育,由晋文化增殖裂变所形成。 任何文化总是在运动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有时也可能出现停滞或倒退。一个文化的主体总是和其它文化不断的冲突与融合,总是在彼此渗透与相互传播之中,使先进文化的传播圈因之日益扩大。  相似文献   

3.
周静  黄怀信 《东岳论丛》2013,34(4):64-70
韩愈在经学史上有独一无二的贡献,主要有:立儒家之道统、辟佛老之学说、开舍传求经之方法、尊《大学》《孟子》之经典。韩愈以上之作为对宋明理学的产生、发展提供了致思方向,为宋明理学在经典选择和理论构建方面奠定了重要的基础。韩愈试图从经学自身的历史与经典中寻找自身发展资源,对后世亦产生了巨大影响。因而,韩愈在中国经学史、中国儒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北魏名臣崔浩(?—450)的一生,史籍所载颇有矛盾。据说他为人非常谨慎,但又说他作史得罪了鲜卑贵族而被杀;《魏书》本传既称他“正直”,却又说他构害李顺,用心险恶。关于他后来被杀的原因,前人也有不同的说法,甚至有认为他图谋反对北魏的。这种种现象究竟应该怎样理解呢?在这里,笔者有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提出来请大家指正。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围绕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发展的道路、发展的战略、发展的动力、发展的保障等作出了科学的创造性的回答,成功地开辟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道路,并形成了邓小平关于发展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是指导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重任的科学理论,也为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6.
论金代文化的发展及其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金末到清光绪年间,在一些文人中对金代文化极为珍重,给予较高的评价。但由于民族偏见,抑金扬宋,斥金为偏安,贬低金代文化的倾向同样是存在的。清谭宗浚在《金文最序》中对此曾有所驳议,他说:“世多以金偏安一隅,又国祚稍促,遂谓其文不及宋、元,不知有元一代文章皆自金源启之。无论遗山老人才力沉雄,超出南宋诸公之上,即如赵闲闲、王滹南等视虞、范辈何多让焉”。  相似文献   

7.
论辽夏金经济的发展及其历史地位漆侠,乔幼梅本文对辽夏金经济的发展及其历史地位提出如下四个问题,并分别加以说明。一、对契丹、党项和女真诸族的评价问题正当我国两宋时期(960—1279)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达到新的巅峰的重要时刻,我国边疆地区崛兴了三个民...  相似文献   

8.
在北魏(386——535)一百五十年的历史中,太武帝拓跋焘在位二十八年(424——452)他以显赫的武功完成了黄河流域的统一,并强化文治,使以拓跋鲜卑族为中心的北方少数民族,加速汉化,由原始社会末期部落军事民主制向封建制的转化,无愧为这个时期鲜卑族、以至北方各族的一代天骄。  相似文献   

9.
关于社会发展史就是物质资料生产者本身底历史,以及“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毛泽东选集》第3卷1031页)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在国内学术界,一般地说,人们都是肯定的;但是,当运用这一基本观点来解释某些具体历史现象的时候,就不是所有的论者都赞成的了。近年来,有人认为中国的农民战争“太多”,“破坏过甚”,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也有人认为农民的政治作用“往往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数”,“农民战争非但没有推动历史前进,反而在  相似文献   

10.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对我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曾经作过一系列深刻论述,指出这个革命从它的准备时期说起的话,应当从一八四○年的鸦片战争开始。一九五七年,毛主席又明确指出,这个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任务的革命,“从林则徐算起,一直革了一百多年”。  相似文献   

11.
在清代历史上,李光地既是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也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如何评价他的历史地位,长期以来皆未得一个妥善的解决。本文就李光地的评价问题,谈一些不成熟的意见,请大家批评。应当解决一个认识问题历史人物的评价,是历史研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无论我们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标准去衡量历史人物,都不能脱离他所活动的具体历史环境。唯有把特定的历史人物置于特定  相似文献   

12.
朱瞻基是明朝的第五个皇帝,在位期间完成了具有重大意义的"仁宣之治",他在一批老臣的支持和帮助下,完善并确立了内阁制度和巡抚制度,改善并加强了明代的监察和司法制度,同时大力发展了明代的宫廷文化,全面恢复了明代的社会经济,使明朝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虽然他在某些方面也造成了许多危机和隐患,但从总体上看,朱瞻基仍不失为一个值得肯定的封建帝王.  相似文献   

13.
被我国史学界长期冷落的明代将领沈有容(1557—1627),字士弘,号宁海,安徽宣城洪林桥人。自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至万历四十七年(1619),他有约十五年的时间镇守在闽海前线,其间曾三入台澎列岛,歼擒倭寇,驱逐荷兰殖民者,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成功地从外国侵略者手中收复台湾的将领。正是在他镇守闽海期间,台湾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是以比较完整的理论形态提出了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观。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思想体系,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进程中,并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前进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在经济建设的道路上走了许多弯路。邓小平同志根据我国和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创立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6.
凡是研究中国古典诗歌的人,提起唐诗,那是众口一辞,誉为中国诗史上的高峰;一提到宋诗,却聚讼纷纭,毁誉不一。贬宋诗者把它说得一无是处,甚至谓“终宋之世无诗”(陈子龙《陈忠裕集》)褒之者有的则把恰恰是宋诗的缺点也加以赞赏,奉为圭臬。建国以来,诸家评论兼顾内容形式两方面,肯定了宋诗的历史地位。但自从公开发表毛泽东同志《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之后,由于信中谈到“宋人多数不懂诗是要用形象思维的,一反唐人规律,所以味同嚼蜡”,一些文学论著涉及宋诗时,大多不是裹足不前,就是绕道而行,或者只谈宋诗不懂形象思维而不及其它。这就会使人产生宋诗除了“味同嚼蜡”之外再无长处的误解。我认为毛泽东同志的评论本是从诗歌创作的形式方面着眼的,并没有对宋诗给以全面否定的意思。我们绝不能因为毛泽东同志对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三民主义历史地位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历史上,孙中山三民主义第一次提出要在中国实施民主立宪的政治制度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的经济制度,并把两者紧密结合起来。他指出,真正的“民主”和“民治”,是真正“共有”和“共享”国有公有经济利益的前提;两者结合起来,国家才有可能走向真正的繁荣富强,人民才有可能享受真正的幸福。孙中山三民主义在当时历史条件所能允许的范围内反映了中国人民力求使中国由贫弱变为富强的强烈愿望,反映了中国人民力图使中国快速近代化、快速汇入人类世界主流文明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一九二八年三月八月,平和县农民武装力量在以朱积垒为首的中共平和临时县委领导下,积极响应党的八七会议号召,根据中共福建临时省委部署,联络永定和广东省饶平、大埔县农军共一千多人,举行武装暴动,英勇攻占县城(现在的九峰镇).正如  相似文献   

19.
一清末民初学者沈曾植曾提出“开元文盛”之说,以为唐开元年间的诗文,百家皆有跨晋、宋而追两汉之思,后来贞元、元和之再盛,不过是成就其未竞之业而已(见《海日楼扎丛》卷七)。用这个说法来评论唐代散文的发展,还是颇有见解的。自从宋人大倡韩愈在文坛上的起衰、济溺之功以后,在他以前的唐人文章就不被人们所重  相似文献   

20.
论“百日维新”前的变法及其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起戊戌变法或变法维新运动,人们通常将变法实践局限于“百日维新”这短暂的一刻,即从“诏定国是”颁发之日起算,而对此前三年(光绪二十一年四月至二十四年四月)多视为康有为等维新派自下而上为变法大造舆论。这貌似符合“从舆论准备到政治变革”这样一个合情合理的程式,实则不然。因为它不能还原出变法维新这一具体的历史过程。光绪皇帝领导的自上而下的变法实始于《马关条约》签订之后,“百日维新”只不过是加快了前三年变法的速率。将前三年的变法切割不提、存而不论或斥之为“一纸空文,实效毫无”,均有违于历史真相,也不能反映戊戌维新的全貌。本文主要依据《德宗景皇帝实录》内的谕旨,析论这三年的变法及其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