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90年对实现中华民族独立与解放的苦苦追求,90年对建设一个新中国的探索奋斗,90年对推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改革创新,不仅缔造了震古烁今的历史新纪元,而且雄辩地证明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解放中国,才能领导和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2.
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伟大梦想和历史主题,离不开历史主动精神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作为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历史主动精神集中体现为尊重历史规律的科学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主体精神、崇尚革故鼎新的创造精神、秉承勇毅担当的奋斗精神等深刻内涵意蕴。伟大历史主动精神深深熔铸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共产党人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中。当前,以伟大历史主动精神推动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在加强和改进党的全面领导的历史主动中筑牢根本保证,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主动中走好必由之路,在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历史主动中夯实物质基础,在充分调动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历史主动中挖掘力量源泉,进而全面构筑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为中华民族解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进入新世纪,中国共产党面临国内、国际诸多考验,“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新的伟大工程”。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三个代表”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我们用“三个代表”思想把党建设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21世纪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三者都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6.
人民幸福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立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人民至上"价值理念,反映时代发展的根本要求,提出人民幸福观,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内涵.习近平人民幸福观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以美好生活需要为动力、以艰苦奋斗为途径、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根本保障,以共同富裕为全体人民幸福的表征,解答了为谁谋幸福、如何谋幸福的问题,形成了系统科学的人民幸福观,为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提供合法性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价值引领、为人类社会走向共同幸福指明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具有生命力的源泉,1978年以来中国经历了四次思想大解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中国改革的先声和取得伟大成就的思想基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关于奋斗精神重要论述,着眼国家和民族、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揭示出奋斗精神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聚焦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人、中国青年四个承载主体,阐明了奋斗精神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内涵;突出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文化自强自信、坚守网络阵地等要求,指明了奋斗精神培育弘扬的关键和重点,科学回答了“为何培育弘扬奋斗精神,何为奋斗精神,如何培育弘扬奋斗精神”等重要问题。这一论述内涵丰富、寓意深刻,深化了奋斗精神的价值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为奋进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9.
辛亥革命是中国革命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唯物史观,在认识和评价辛亥革命过程中先后形成以阶级革命和民族复兴为核心主题的叙事逻辑。随着时代条件和实践需求的变化,两种逻辑经历了从前者转换到后者的发展过程。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后,中国共产党确立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对辛亥革命作出新的认识和评价。尽管在改革开放以后,民族复兴逻辑逐步占据主导地位,但绝不意味着中国共产党抛弃了斗争精神和革命精神,坚持敢于斗争、坚持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宝贵经验,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0.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的百年追求与梦想。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一个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建设成为初步繁荣昌盛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取得的丰功伟绩,使其成为现代化建设事业不可替代的领导力量。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继续推进民族复兴大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70年发展历程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有机整体。从纵向历史维度来看,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围绕现代化建设这一共同主题,构成了同一发展历程中前后相继的两个必要环节,统一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道路前赴后继的接力探索。从横向逻辑维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新中国70年发展历程中形成的历史经验、理论概括、制度框架和精神滋养,是新中国70年发展进步取得的根本成就。在历史和逻辑的交汇点上,贯穿70年发展始终的是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拼搏奋斗,是寻找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在当代中国实现形式的接力探索,是巩固党的领导、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2.
伟大建党精神是一个内涵丰富、意蕴深厚的精神体系。准确把握伟大建党精神,应当坚持以深邃的理论思考、宽广的历史视野以及对现实的深刻把握来理性认识其理论维度、历史维度和实践维度。从理论维度来看,伟大建党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先进性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共同作用的结晶。从历史维度来看,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华民族“三个起来”历史进程的产物。从实践维度来看,伟大建党精神应当指引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伟大”。科学认识伟大建党精神的三重维度,有助于我们明确这一精神“从哪里来”、“往哪里去”,进而推动这一精神的赓续传承。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百年来,我们党把实现伟大梦想与当代中国人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团结和依靠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开辟中国历史发展新纪元;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实现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进行改革开放伟大革命,实现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历史转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了重大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4.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的初心使命,贯穿于党的百年奋斗始终,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独特而深刻的内涵。救国重任的历史呼唤、建国重任的发展需求、兴国重任的时代转换和强国重任的实践映照,推动党始终保持“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鲜明特质,彰显了党的强大思想优势、政治优势、精神优势和道德优势,构成了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确立、深化发展、赓续弘扬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5.
本刊编辑部 《源流》2011,(11):10-11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90周年华诞。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烟到建国大业,从改革春风到小康蓝图,90年波澜壮阔,90年壮丽辉煌。  相似文献   

16.
“用史作镜,可以见兴亡”。纵观中国近现代史,人们很容易发现一个不争的事实: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孕育和形成了一系列精神,塑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国共产党在创建过程中淬炼出的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阶段对中国共产党人百年精神谱系进行梳理,全面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涵,有助于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也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的主题。从早期对“中国的现代化”探索到如今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模式,我们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发展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在多个层次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的超越,中国式现代化坚守人民立场,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中实现民族的全面发展,同时尊重自然发展规律以筑牢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基础,把握时代主题以和平发展的方式推动中国与世界的和谐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彻底扭转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积贫积弱的历史面貌,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民族复兴提供了思想源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有力的政治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熟与完善是坚实的制度根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给予了丰厚的物质保障,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足的精神动力。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顺应历史发展大势的同时把握历史主动的成果,使中华民族跳出了“治乱循环”的历史怪圈。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鸦片战争后,中国不同社会力量对现代化的早期探索均以失败告终。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在长期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推进和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党的指导思想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党的性质和初心使命保证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党的坚强领导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领导力量和政治保障,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本质特征和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20.

7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外交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探索与发展、中共八大至改革开放前的曲折前行、改革开放初期的历史性转变、苏东剧变后的全面开拓与深化、新世纪初的跨越发展与全面创新、十八大以来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等阶段,形成了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深层次的政党外交格局。70年来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的基本经验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正确对待政党间的意识形态差异,以维护国家利益为核心,推进交往方式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