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历来对于领导方法非常重视,他认为领导方法是实现领导目标和任务所必不可少的手段。在他看来,任何理论,任何思路,倘若没有相应的方法去实现便毫无意义。他曾指出:如果我们只提出任务,而不能解决为实现任务的方法问题,提出任务只等于瞎说一顿。中国革命取得成功,这与毛泽东找到了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的方法是分不开的。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创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法体系。本文仅对毛泽东领导方法的科学性、可操作性、民族  相似文献   

2.
1939年5月20日,毛泽东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就要发起学习运动。毛泽东讲了学习运动的普遍性和永久性。他  相似文献   

3.
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1934年长征前夕这段时间,毛泽东是在惊涛骇浪中度过的。联系毛泽东在此期间所作的诗词,探索他人生经历中遭遇的一次大悲大喜、大起大落的心路历程,可看到当时毛泽东既有领导革命取得成功的喜悦,也有遭受处分、撤职的痛苦和悲愤,但无论困难多大,处境多险恶,他始终以革命利益为重,不屈不挠,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将中国革命带向胜利的起点。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非常重视政策和策略问题。他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我们党确定了正确的政治路线,并且根据中国革命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整套正确的政策和策略,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政策和策略思想。 1.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是毛泽东同志的一贯思想。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他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中国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过程中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绩。毛泽东同志曾在陕甘宁边区战斗生活十三年。这十三年,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直接领导下,陕甘宁边区成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领导中心,成为全国模范的根据地。研究和总结陕甘宁边区的历史,对于继承、发展毛泽东思想,牢固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研讨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意义非常重大。陕甘宁边区的历史经验内容是丰富的、广泛的,包括政  相似文献   

6.
当历史的车轮滚滚驶进21世纪之后,人们对发生在20世纪中国的三次历史性巨变记忆犹新,对站在时代潮流前面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人物依然充满敬仰之情。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最后胜利并建立了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毛泽东,虽然已经辞世27年了,但是他和其他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事业还在继续,他的革命精神和伟大思想还在影响着人们。深入研究毛泽东的生平和思想,不仅是深化中共党史研究的需要,对当代中国的发展也有积极的作用。作为一代伟人,毛泽东对20世纪中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学界对毛泽东的研究也必然从不同方面展开。然而,迄今为…  相似文献   

7.
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成长叶尚志今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虽然他逝世已经17年了,但他开创的革命事业和道路,他的光辉思想和精神风貌,将永远留在人民的心中。毛泽东同志在领导我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其中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同志是当代最杰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他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最正确、最突出、最全面、最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的原理,被毛泽东同志作为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贯的指导思想,同样地得到了极其光辉的发展。学习和了解毛泽东同志如何将这一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并使之发展到新的境界,就能够使我们深刻地体会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和总路线的完全正确,就能够更好地反对右倾机会主义,高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红旗胜利前进。  相似文献   

9.
当历史的车轮滚滚驶进21世纪之后,人们对发生在20世纪中国的三次历史性巨变记忆犹新,对站在时代潮流前面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人物依然充满敬仰之情。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最后胜利并建立了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毛泽东,虽然已经辞世27年了,但是他和其他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事业还在继续,他的革命精神和伟大思想还在影响着人们。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的革命战略经常得不到全面、辩证的阐释。通常的研究不仅过于狭隘地关注于毛泽东对农民的重视,而且也很少考虑他在国家形成过程中的贡献,而这一点其实是内蕴于毛泽东革命战略中的重要维度。毛泽东对农民的重视主要是一种战略和策略的需要,毛泽东从未否认工人阶级在革命中的领导地位,毛泽东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十分关心革命法制的建设。新中国成立前,革命根据地的立法和司法工作,基本上是在他的主持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新中国的法制建设,也是在他的领导,或者在他的思想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其中不乏中国特色的创举。他的法学思想紧密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是  相似文献   

12.
农民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力军,农民问题处理得好坏关系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败.毛泽东一生始终关注农民利益,所以在他领导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农民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发挥.二十一世纪前二十年我们能否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关键看“三农”问题能否理顺,而“三农”问题的核心就是农民利益问题,分析了毛泽东惠农思想的内涵,以毛泽东惠农思想为基点,指出这一思想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的革命战略经常得不到全面、辩证的阐释。通常的研究不仅过于狭隘地关注于毛泽东对农民的重视,而且也很少考虑他在国家形成过程中的贡献,而这一点其实是内蕴于毛泽东革命战略中的重要维度。毛泽东对农民的重视主要是一种战略和策略的需要,毛泽东从未否认工人阶级在革命中的领导地位,毛泽东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注重革命法制建设,他在立法方面的建树以及严格遵守革命法制的理论与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法学学说.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毛泽东未能把其严格遵守革命法制的理论贯彻始终.回顾毛泽东关于革命法制的理论与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认识"世不患无法,而患无必行之法"的道理,对于我们今天的依法治国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过程中,从领导干部必备的战略领导方法、思想领导方法、基本工作方法等三个主要维度对领导方法进行了创新性探索、科学性总结、理论性概括,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领导方法理论体系。重温毛泽东关于领导方法的重要论述,系统梳理他关于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的思想理论,对于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具有重要理论启示和实践价值。从理论体系上看,毛泽东领导方法思想主要包括战略维度、思想维度、工作维度。  相似文献   

16.
本文概要地论述了毛泽东在本世纪的20年代对第一次国共合作及推进国民革命等方面所作出的重大贡献,说明他当时在斗争实践中提出的革命理论和积累的革命经验,有助于他日后成功地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与邓小平反腐败思想之比较尹业香毛泽东在领导党和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过程中,始终注意克服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各种腐败现象,他反腐败的理论和实践是我们加强党风建设的宝贵财富。邓小平在新形势下,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反腐败思想,他所阐明的关于端...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1893年~1976年),20世纪中国大地崛起的世界伟人,他领导中国革命,不仅彻底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还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从1935年遵义会议到1976年毛泽东逝世,在这41年的时间里,毛泽东的思想和意志就一直左右着中国的历史,使中国革命由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最终让中国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东方,并成为能够与世界强国直接对话、举足轻重的国家。 毛泽东过人的智慧,非凡的远见卓识,无私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驾驭历史进程的雄才大略,具有超凡入圣的巨大  相似文献   

19.
周恩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伟大的军事家。他在创建和发展人民军队的工作中功勋卓著,而他在确立、捍卫毛泽东对党和红军的最高领导所作的特殊贡献,更是与日月同辉。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六十周年的时候,缅怀他的伟大功绩,我们对他倍觉崇敬和深切怀念。 一九二七年春,大革命失败后,为了挽救革命,我党决定在江西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周思来挺身而出,亲任南昌起义前敌委员会书记,亲临南昌直接领导起义。南昌起义在中国革命的关键时刻,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揭开了我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序幕。以后,在我党领导下,先后发动了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创建了红军,开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在中国的地平线上,又出现了革命的曙光。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从多方面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为马列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回顾他对中国革命的理论贡献,对于我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仍然有着现实意义。 毛泽东的理论贡献主要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