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6 毫秒
1.
劳骥 《中华魂》2012,(15):31-32
人物”的慈善而感动.也为自己在慈善上“大事做不来.小寥义不做”而愧疚。“两毛钱慈善”晓喻世人:“草根一族”也可做善事.“两毛钱慈善”也是“大善”。  相似文献   

2.
“侔”是中国古代墨家在论辩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种论说方式,含有丰富的语义学思想。从墨家对“侔”的定义(“是而然”)可以看出其对语言意义的阐述。由于自然语言是意义丰富的语言,墨家又从“是而不然”、“不是而然“、“一周而一不周”、“一是而一非”等多种角度研究“辞”与“辞”的语义关系。“侔”的语义学思想产生与中国古代汉语的特征有密切关系.古汉语重语义轻形式的特征使墨家在研究“侔”时不得不把精力放在语言意义的分析上.  相似文献   

3.
谁解书中味     
林振宇 《社区》2011,(23):14-14
古人读书是非常刻苦的。比如匡衡“凿壁偷光”、车胤“囊萤”、孙康“映雪”、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等等。对于古人这种苦读的态度,有些今人表示不理解,认为这样的读书榜样不宜效仿。还有不少作者在报刊上撰文说.“读书本应是一件快乐的事儿.而古人的这种苦读又何乐之有呢?”  相似文献   

4.
《金陵瞭望》2008,(19):10-10
“把握文明城市创建契机。努力解决长久以来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不到位’和‘缺位’的深层次问题”。从一开始.街道就明确提出不“为创建而创建”、不“唯创建而创建”的工作思路,而是高瞻远瞩地从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倾力提升城市形象.延续文明创建长远效应出发.不断强化政府对公共事业的服务职能.坚定服务理念.提升服务品质.努力巩同文明创建成果.健全城市建设和管理长效机制.精心打造一座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文明的江北新城。  相似文献   

5.
小幽默     
《社区》2009,(11):34-34
学英文 我们上初一的时候,有个同学不愿意学英语,一上英语课他就当自习一样。该干嘛干嘛。有一次英语老师提问:用英文从一念到二十。这哥们站起来以后开始念:“One.two……ten。”停下来了。老师说:“继续念”,哥们停顿了一下,念到“一来文”,又停住了。老师又说“继续念”.哥们鼓足勇气念到“二来文.三来文……”全班狂笑。  相似文献   

6.
开心吧     
《社区》2009,(17):34-35
关掉 西瑞尔去侄子家做客。饭后,侄子给他演奏钢琴。一曲终了,他侄子问:“您觉得怎么样?”西瑞尔答道:“你应该上电视。”他侄子高兴地说:“您认为我弹得很好吗?”“不.”西瑞尔说,“你要是上了电视.我就可以把它关掉了。”  相似文献   

7.
秀芝 《老友》2011,(8):67-67
1.巧作润滑剂上螺丝时。将肥皂涂在丝纹上,即可“事半功倍”地将螺丝旋进去。 2.巧作隔离剂当在器物上刷油漆时,在把手、开关、锁头等不需刷漆的地方涂上肥皂.再涂油漆,即可保持这些地方“安然无恙”。  相似文献   

8.
朱文鸿 《中华魂》2011,(3):40-41
为官的难与易.是由国家的社会性质和统治者的阶级属性所决定的。在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社会里.当“官”就是做“老爷”,就意味着“发财”,这就决定了他们必然会高高在上、盛气凌人,横征暴敛、鱼肉百姓。《聊斋志异》中有对古代“官”的描写:“出则舆马.入则高堂,上一呼则百诺,见者侧目视,侧足立,此名为官。”在这样的社会里.官肯定是不难当的。  相似文献   

9.
对一名领导干部来讲.不仅要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廉政上还要不出事。有一句老话.叫做“职务的升迁.不等于素质的提升”。领导干部需进一步增强廉洁从政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珍惜自己的政治生命.珍惜家庭的幸福.珍惜今天拥有的一切。  相似文献   

10.
说不尽的苍凉──张爱玲小说悲剧意识独特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性”同一般意义上的“悲剧”有着很不相同的内涵。张爱玲以其对生命本体、人生价值深刻的认识和睿智的剖析,在个人、人生以及超越人生的三个层面上.从自己的身世乃至普通凡俗人的感性里,咀嚼出浓稠的人生悲凉的况味,使其小说在“苍凉”的氛围中始终流贯着强烈、明晰而独特的“悲剧意识”.这是张爱玲小说一种别样的魅力.值得我们进一步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1.
1.“那事儿。”“哪事儿呀?”“不就是那事儿吗!”中国的语言有一种含蓄之美,之所以不直接说出“那事”到底是“哪事”,通常是因为不便宣之于口。如此一来,信息量极大,想象的空间也大, 10个人可能有十个版本。2.作风问题作风问题特指在男女关系上的非正常现象。“作风问题”这一说法非常暧昧,本来与工作无关,但对某个人的工作评价又常  相似文献   

12.
吴德  左芳  成咏梅 《金陵瞭望》2009,(21):65-65
“我爱莲.爱她冰清玉洁。出污泥而不染:爱她简朴高尚.质朴无华;爱她不媚不俗.始终正正堂堂……”8月7日晚.在浦口区“莲韵新城”第三届廉政文化艺术节上.包括区领导在内的近1000名党员干部以诗歌朗诵、集体歌舞等形式讴歌“青莲”高洁,共表“清廉”信念.引来近1000名学生、群众现场见证。  相似文献   

13.
郑板桥的尚右心态滋生于特殊的身世经历、狂怪性格以及对艺术本体的透彻领悟.这种尚奇。态极大地影响了部的艺术创作的美学任尚.共计突破清初“神韵”“格调”之说的束缚,以朴实的现实主义诗风在清代诗坛独树一帜;其词题材上不“修官前古”“不起于风气”.形式上突破沉格,自立门户并能以俗语人词;其书独创“无古无分”“震电惊雷”的“六分半书”;其画善恶兼容、胸无成竹、慰藉天下之劳人。郑板桥的艺术创新精神,在当今艺坛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朱吉红 《社区》2011,(8):18-19
不少人到贵州偏僻山区支教。能待上一年半载就算不错了.当地人想留都留不住。但有位来自深圳的“80后”姑娘却与众不同,一待就是4年,做了很多好事.花光了个人积蓄,还患上了心脏病。当地人心疼她要她离开,可她就是“赖着”不走。催紧了还跟人“翻脸”.成为一名不折不扣的“支教钉子户”。  相似文献   

15.
杨进  高桂凤 《金陵瞭望》2007,(16):43-43
“农民富不富.关键看干部。农村富不富.关键是支部.要想富得快.全靠干部带。”这被农村传诵的家喻户晓的口头禅.在高淳的农村被一项项机制所诠释。高淳县以先进性教育和实施农村“强基工程”为契机.相继推行了村党支部“双票双评”、“两推一选”、“星级化”管理、村官防腐保廉体系等工作.并建立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长效机制.增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有力推进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6.
谈轻易     
本文先从历时角度追踪了“轻易”一词的演变过程,进而又从共时角度,做了以下三方面的研究:1.“轻易”常见的搭配对象;2.“轻易”与“不”的组合形式;3.“不轻易”与“轻易不”的差别。  相似文献   

17.
在普通话中,“一、七、八、不”的变调和“上声”变调问题,已有定论,并正式纳入现代汉语教材。实际上,口语中的音变现象十分复杂,除“一、七、八、不”和“上声”变调外,还有一种比较特殊,而且又比较明显的变调现象,即双音形容词的变调。所谓特殊,是与“一、七、八、不”和“上声”的变调规律相比较而言的。“一、七、八、不”和“上声”的变调不受词或词性的限制,只受相邻后一个音节声调  相似文献   

18.
朱震龙  王喜 《金陵瞭望》2010,(23):48-49
张长华是景明佳同小区拾景苑7幢的楼栋长.今年57岁的他已退休多年.但思想上却一直没有“退休”.不仅一次不落地参加组织生活.还经常主动列社区帮忙.积极要求加入社区党员志愿者队伍,事事、处处、时时为社区建设管理奉献自己的余热.居民们凶此都亲切地称他为“热情老张”。  相似文献   

19.
以“支配学说”或“不平等的动力学”为基础的“增长极”理论,在许多国家的区域发展规划与政策制订中均获得了明显效果.由于目前我国尚处于借鉴阶段,所以应用上出现了简单化倾向.本文通过对增长极理论的内涵和在实际应用中所产生的正、负效应的分析,探讨如何准确运用这一理论以及运用这一理论时所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教育失当”现象是当前中学德育工作中一个值得引起充分关注的问题。我们这里所说的“教育失当”,主要是指教育者因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在对被教育者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教育方式、方法、手段上的不恰当、不适当或不适宜。它所产生的直接后果必然是种种教育的负效应。在走向市场经济的今天,扭转“教育失当”现象,应该成为当前中学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一、“教育失当”的表现及其危害“教育失当”现象表现在教育实践的许多方面,将其归类划分,主要有如下表现:1.“说教型教育’。失之于“空”,而“行”不足.对学生进行问题的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