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豳风·鸱鸮>中"我"所指对象为谁,自<毛诗>至今历来有不同的看法,这也影响到对整首诗的理解.从<尚书·金滕>的创作年代来看,则排除"我"为周公之可能性;从鸱鸮为恶性鸟来看,则"我"非指鸱鸮.<豳风·鸱鸮>应是一首禽言诗,"我"实则指鸋鴂一类小鸟.后人受<毛诗>影响,误以鸱鸮为鸋鴂,以讹传讹,遂有诸种误解.  相似文献   

2.
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原理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阐释,认为作品中的主人公婛、塔贝和叙事者"我"依次是作者本我、超我和自我的再现。  相似文献   

3.
高校素质教育活动中存在学生参加不积极等三种情况,这是为什么?学生是内因,学校是外因.素质教育的前提是让学生明确教育重要性,明确"我要素质".变学校"给"素质为学生要素质.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自觉提高.  相似文献   

4.
佛教之“我”与萨特之“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所说的“我”有“人我”、“法我”两个含义.这与现代人通常所讲的“我”以及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的“我”是有所不同的。本文拟从本体论、论识论、价值观、实践观的角度对佛教之“我”与萨特之“我”略作剖析。  相似文献   

5.
根据语言的经济原则,一种语言中也不应该有两个功能完全相同的人称代词,"我"和"吾"的区别是代词研究的热点问题.在三个平面理论的基础上,首次提出单音词研究的五个平面.对单音词分析既要区分文字、语音、语义、语法、语用这五个平面,又要看到它们之间的密切联系.从文字、语音、语义、语法、语用五个平面考察了上古文献中第一人称代词"我""吾",比较了它们的发展变化,对前人时贤的一些说法提出了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6.
佛教和婆罗门教是印度历史上的两大主要宗教.而"如来藏"观念和"我"的观念则分别在两教的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两个观念有某些共同之处,但它们的差别点更为突出.考察二者的主要含义,分析其同异,对于认识印度宗教哲学的基本内容,明了东方文化的理论特点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我在”及其根基的论证是哲学对世界的终极关怀的集中体现和根本标志。“我思故我在”、“我欲故我在”、“我在故我在”、“我做故我在”等是西方哲学家对“我在”之根基的不同解答。其中,“我做故我在”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主义的观点,它科学地说明了“我在”及其根基,为我们进一步求解人与世界的关系提供了一个理论思维原点  相似文献   

8.
我以为,最大的幸福不是你得到了多少,而是你过着自己喜欢的生活。我是一个崇尚自由的人,只希望自己能选择将来,能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在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我就决定要去当一名老师。不过我从来没有想过做“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或者是  相似文献   

9.
以日语中"我なし"(わなし)-词概括日本民族"无我"的心理意识,并例举了它在语言生活、社会生活、文化生活方面的反映,继而从历史、政治等角度阐述了这种"无我"心理形成的根源.  相似文献   

10.
李开复 《社区》2010,(35):52-52
来哥伦比亚大学报到的第一天,我刚走进自己的宿舍.就看到一个棕发碧眼的男孩冲我微笑,“嗨,我叫拉斯,把东西放在这里吧。”他就是我的室友拉斯,我们后来住在一起整整两年半。  相似文献   

11.
本我自我超我——谈凯瑟琳的三重人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三个部分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在《呼啸山庄》中,艾米莉成功地塑造了具有三重人格的惊世骇俗的女主人公凯瑟琳。她渴望着能将野性的"本我"——希思克利夫与文雅的"超我"——林顿结合在一起,却无法实现,最终造成了自己的悲剧。  相似文献   

12.
杨简基于传统的天人合一思维,将纵向的天地人、横向的物我、变化的主体和不变的本源,总之宇宙间的一切及其生成变化,皆规约为“我”及“我”之显现,“我”既变又不变,以此建立起以“我”为中心的生成说.杨简还由天到人,由自然到社会:在心性的属“我”特性下,有我之性,使“我”与传统儒家的性善相接,从而向社会化道德化转进;有我之心,则更使“我”走向了精神化.在“心之精神是谓圣”一语的触动下,杨简觉悟到心的超越性、普遍性和绝对性,从而建构起了彻底的、典型的伦理绝对主义,使“心”成为圆融涵摄一切价值系统和精神信仰的本体.  相似文献   

13.
我想有一双神奇的耳朵,只听得见爸爸妈妈称赞我的声音,他们一旦生气,一旦罗嗦,我的耳朵就马上自闭。哈哈,我每天都能在快乐中度过了。  相似文献   

14.
傍晚,最后一抹斜阳穿过窗外的绿叶.幽幽地照射在我写字桌旁的白墙上。无意中见到的新鲜的景象,总会引起我的遐想。对着墙上这两团闪闪烁烁的夕晖.我发愣了,总觉得它们像什么,像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毛永革 《社区》2011,(17):59-59
当我高兴时.它承载着我的快乐;当我发怒时,它使我的怒气平息;当我悲伤时,它给予我安慰;当我迷茫时.它给我指明前进的方向。它就是我的另一个玩伴——各类书籍。  相似文献   

16.
中西文本的差异研究,除去文字本身,在语言、逻辑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比较空间.本文试图从语言与逻辑这两大文本要素,以"私"与"公"的对立、"我"与"非我"的对立为基本点,对中西方的文本进行一种美学意义上的比较.本文通过对形式语言的解构,进而至思维内核的展现,从而剖析出中西文本两种不同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较量开学注册那天.校长领了一个学生来.就直接说。“这是06级×班的×××,去年休学了,现在安排你班插班。”话说完就转身走.留下我自己在一边惊讶。因为我班现在都71人.再进来一个就是72人,严重超编。不过,也无所谓了,这年头,也习惯了这样的事情。去年中途也从柳州35中转进一个,  相似文献   

18.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揭示了思维是人的本质属性,强调了人在认识中的主观能动性,他的"我思"直接启发了康德,成为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哲学的主题,推动了辩证法的发展。笛卡尔的怀疑思辨哲学无疑是刺破中世纪黑夜的理性之光,他的"我思故我在"具有划时代的历史价值。然而他的理论缺陷也恰恰在于他的"思"与"在"的二元对立。  相似文献   

19.
在笛卡尔“我思故我在”这一命题中,确然性是晦暗不明的,既可以指作为思维活动主体的自我,也可以是一般思维活动,最终笛卡尔用自然主义方式将自我绝对的自我经验实体化了,这样就动摇了我思的确定性以及自我与上帝的关系,从而也招致了无穷的诘责和批判。康德批判笛卡尔将逻辑主体与实在主体、形式同一性与内容同一性混为一谈,并指出对自身的意识还远远不是对自身的认识,随后,思维的明见性与自我超越性的事实、属于前反思的绝对主体我思和属于反思层次的我在通过现象学运动的总体发展,在萨特那里也得到了系统的阐释。  相似文献   

20.
鲁迅小说中的叙述者"我"是鲁迅研究中较少涉及的一个论题.但这并不能掩盖"我"的重要性:从叙事意义上而言,"我"承担了叙事功能的角色并使作品与读者之间产生间隔这一特殊效果;从人物塑造意义上面言,"我"又与作品中的其他人物构成精神同构的关系.这不仅增强了鲁迅小说的复杂性与深刻性,并赋予其作品文化内涵与现代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