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略论中华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略论中华人文精神康群(郑州晚报社)近年我国理论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就是对“人文精神”的大讨论。何谓“人文精神”?“人文”是人类社会各种纷坛复杂的文化现象。“人文”这个词最早源于易经的“贲”卦:“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相似文献   

2.
最早出现“人文”概念的现存文献是《易经》,其中说道:“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经》把“人文”与“文明”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我们解读“人文”,便可以从“文明”入手。现在所谓的“文明”,主要指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等。  相似文献   

3.
对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文化变迁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怡  庄金宝 《东南学术》2006,(4):121-124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①本文试图通过对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文化变迁的观察和分析,来探求文化变迁表象背后之实质和深层原因,从而引发对文化变迁所导致的种种矛盾及冲突之思考,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目的,力图对当今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起到借鉴之作用及启发之功效。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哲学常常强调通过“物化”的心理过程去追求最高的哲学境界。在庄子哲学中,大道虚而无处不在,悟道之人在休悟中出自我丧失而浩然与溟涬同科,从而体验到真正的生命秩序利宇宙精神。庄子还以“濠上观鱼”、“栩然化蝶”等寓言故事形象地描绘了这种物化神合的心理特征。魏晋玄学弘扬了庄子这种思想,大谈循顺口然,去同物我,所谓“浑万象以冥观,儿兀体乎自然”。宋明理学更加推演了这种思想,邢雍说:“不我物,故能物物。”(《观物外篇》)以我观物,物我皆遁;以物观物,便可臻大道。而传人中国的佛教经过中国人的改造更把“物化”境界推向了极至,认为只有在这种境界中才能把握法性真如,此心如智慧大海,超乎视听,抗乎思议,超然于感觉之外,从而休用无方、含弘一切。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一个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概念,中国传统文化观讲究人文化成(“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一般地讲,文化的内涵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把握:广义上,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狭义上,文化指一个群体或社会所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是其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等的总和。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则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6.
许建平  马世昌 《河北学刊》2006,26(2):128-133
从货币观念的视角审视货币所引起的文化现象和文学现象,不失为文化史和文学史研究的一种新方法。《金瓶梅》中人物的货币观念、消费观念、价值观与审美观已超出了传统的农耕文化体系,《金瓶梅》因而成为一种具有近代货币——文化本质内涵的商业文学,即由以稳定性和道德至上为其精神特征的“发乎情,至乎礼义”、重义轻利的农耕文学,演变为以“寻新求变”和金钱至上为其精神特质的“发乎情,至乎利益,披乎礼义”的重利轻义的商业文学。这种变化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性。  相似文献   

7.
“正变”是中国诗学特有的关于诗歌发展的概念。钱谦益的诗体“正变”观,既有“系乎诗”的方面,支持诗体的独创,倡导“代有其人,人有其传”;又有“系乎时”的方面,强调诗体与时代之间的对应关系,期待具有明朗和雅之声调、丰沛深厚之情感内蕴的盛世之音的出现。  相似文献   

8.
“而奚来为?轵夫尧既已黥汝以仁义,而劓汝以是非矣。”眉批:“尔又何来问我为?轵,注不解,何也?轵,轮小穿也,又与枳同。轵夫言尧既已仁义黥尔,是非劓尔矣。轵犹枳篱之枳,言蔽固之也,又安可游!又可以‘轵夫’属上句,谓意而为轵夫而叹之。”“汝将何以游夫遥荡恣睢转徒之涂乎?”眉批:“《天地章》‘摇荡民心’与此‘遥荡’同意。”“夫盲者无以与乎眉目颜色之好,瞽者无以与乎青黄黼黻之观。”根批:“盲瞽有别。”“使我乘成以随先生邪”。眉批:“秉成。”又在‘乘’字旁旁批:“秉”。  相似文献   

9.
读了《社会科学辑刊》1980年第四期萧兵同志的《“观”是猫头鹰》一文后,查阅《庄子》原文,觉得把《寓言篇》之“观”字解释为猫头鹰,是欠妥的。本来,《庄子·寓言》中的“观雀蚊虻”四字,历来意见分歧。陆德明《经典释文》作“彼视三釜三千锺,如观蚊虻相过乎前也”;(无“雀”字。)又说:“元嘉本作如鹳蚊,无虻字”;俞樾说:“因观误作鹳,则鹳蚊虻  相似文献   

10.
学术是文明之灵魂、文化之根基。与高度私利化的经济不同,学术始终以教化天下、利益众生为己任,以公共性、超越性、人文性为特质,所谓“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相应地,或诉诸讲坛,或诉诸文字,学者亦负有公开发表学术成果之天职。遗憾的是,在量化考核制、重奖科研制、立项课题制等合力推动下,国内发表科研成果体制日趋畸形狭隘。作为发表学术成果之“唯一正道”,铅字已成为兑换学位、职称、经费、津贴、奖金、名声甚或官位的“学界硬通货”,学术因感染“铅字拜物教”而日益功利化、庸俗化、泡沫化。  相似文献   

11.
学术是文明之灵魂、文化之根基.与高度私利化的经济不同,学术始终以教化天下、利益众生为己任,以公共性、超越性、人文性为特质,所谓"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相似文献   

12.
屈原与党人集团的歧异,在于对楚王(包括宠姬郑袖)持迥然不同的态度,这在《卜居》内表现得十分充分。例如,“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一组二问系谓对楚王的态度而言,则随之而来的“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一组二问便应为对郑袖的态度而言。“大人”乃郑袖也。王逸注“贵戚”云云,当为误解;五臣注“君之贵幸者”是对的(但语焉不详)。《史记·屈原列传》即把郑袖称作“〈楚〉怀王之宠姬”。以下文例之,那就是“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系对楚王言,“将从俗富贵以偷生乎”系对郑袖言,谓靳尚之流是  相似文献   

13.
“观”,作为中国文化的元关键词,具有很强的构词功能,形成“观象”、“观风”、“观化”、“观志”、“观心”、“观文”、“观乐”等一系列文论关键词.在汉语批评的现代文化语境下,“观”被简单地等同于“看”,其与生俱来的神秘性和超感性长期被忽略或遮蔽.通过字形、器物和字义的溯源,可以梳理出一条明晰的线索:从甲骨文中的猫头鹰形象,到器物上的鸱鸮造型,再到字义演变过程中超越感官的“非常之视”,“观”的神秘性一以贯之.唯有对“观”求根、解密并在此基础上还原其神秘性与超感官性,才能更准确地理解与重新诠释诸多以“观”为词根的中国文论关键词.  相似文献   

14.
“定于一”命题与孟子的政治思想吴昕春孟子关于“定于一”的命题是在回答梁襄王“天下恶乎定”时提出的,由于孟子对这一命题未作展开,其蕴意隐而未显。有关孟子的思想史研究中,对此命题蕴意的探究以及其在孟子政治思想史中的地位少有论及。本文试图联系孟子有关政治观...  相似文献   

15.
1990年,萧萐父正式提出了“人文易”说。“人文易”以“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为其思想主旨。在继承王夫之以来“明有、尊生、主动”之大易精神的基础上,萧萐父以“时代忧患意识”“社会改革意识”“德业日新意识”“文化包容意识”阐明了“人文易”的精神内蕴,并用“民族魂”一词强化了它的重要性。随后,在“易道三分”说的基础上,萧萐父肯定了“神道意识”,认为可以把它作为人类的“精神家园”来看待。在推展“文化包容意识”的基础上,1993年萧萐父超越了民族主义立场,提出了他的文化哲学——通观—涵化说。1999年,萧萐父提出了“意象美”说,认为“意象”是《周易》特有的思维和表达方式,传统诗、书、画的意蕴、意境实际上是通过“意象”表现出来的。“意象美”说与“诗化哲学”说所处理的问题层面不同。萧萐父是珞珈易学学派的开创者,王夫之是珞珈易学学派的远源,熊十力是其近源。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与儒家的民本主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钧林 《文史哲》2001,7(1):71-79
孙中山先生不是从民本起步 ,走向民主 ,而是相反 ,首先取法乎西方民主 ,然后返观本土民本 ,融会贯通而创立一“中西合壁”式的民权主义。民权主义与传统儒家的民本主义有其相通的一面 ,又有其明显的差异。大致说来 ,在“民有”(ofthepeople)和“民享”(forthepeople)的观念上 ,二者大同小异 ;而在“民治”(bythepeople)的观念上 ,却是一有一无 ,截然分别。“民治”观念为儒家民本主义所当有而未有 ,孙中山先生补其阙 ,济其穷 ,乃以比较完备的民权主义完成了对儒家民本主义的发展和超越。这是孙中山先生站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之流上所作出的重大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7.
张艳艳 《兰州学刊》2004,(6):274-276
“观”在整个中国审美文化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仰观俯察”、“无往不复”的游目是它的观照方式,“以物观物”、主客融通、物我不二是它的思想根基,由此其贯穿于整个中国古典的审美文化与艺术创作之中。这样的审美观照方式构成着中国传统文化体认宇宙生命和进行审美表达的特质。  相似文献   

18.
柳宗元《捕蛇者说》最后一句说:“故为之说,以俟乎观人风者得焉。”《古文观止》云:“观人风,谓观民俗之善恶也。”《辞源》释“人风”为“民风、民情”。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初中第五册语文教材则解释道:“‘人风’应作‘民风’,唐朝为了避李世民的讳,‘民’字改用作‘人’字”,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初中语文第五册注评》亦作如是说。对上述说法,我们未敢苟同。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自然观、社会历史观、人本观、人类命运观以及辩证法思想等方面有着天然的文化亲和性,这种亲和性为二者的紧密结合创造了前提条件。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牢固树立正确认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战国时代,荀子和孟子开辟了孔子儒学发展的两个基本方向,从此,儒家思想开始渗透到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层面,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法律、艺术、伦理道德等各方面儒家化的基础。而如果说孟子在思想层次使中国传统文化的各方面浸入了儒家的价值论和精神,那么,荀子则在实践层次上塑造了中国礼治的基本形态。荀子认为,“礼始乎棁、成乎文,终乎悦校。”这段表述简明地概括了其礼治模式的基本方面。“礼始乎棁”是说礼始于对人本性的的收敛和约束。“成乎文”是指礼落实到礼之文饰上面,使礼具有规范的实在性。这种礼的规范性在孔孟那里具有外在规范和内在道德的双重意义,而在荀子的礼学思想中,过多过重地强调外在规范性,并借助政治、法律的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