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北大三兔”已有一些文献介绍过。本文要讨论三个问题:(1)“北大三兔,,最早是谁提出来的?(2)具体说法怎样?(3)“北大三兔”的历史评价如何?  相似文献   

2.
北大明年扩大自主招生,新增推荐学生“十六字方针”,其招办主任向外界宣称,这“十六字方针”原有“孝敬父母”一条,后因专家组认为,孝敬父母本来就不应该特别强调,因为人人都应该做到,于是才改为“心系天下”。但该招办主任仍强调说,北大将在自主招生过程中进行监督举证,如果发现日常生活中有不孝敬父母行为的学生,“一经查实,北大自主招生是不会录取的”。如此荒唐的提法,与某些政府部门出台的“官员不得庇护走私”、“严禁用公款打麻将”之类规定何其相似,都是“政治正确”、“道德正确”而又起不了半点作用的官样文章。  相似文献   

3.
最近,看了关于北大陆步轩毕业后去卖猪肉的争论,我总觉得有些人的观点太偏颇。此话怎说?譬如,有的人把陆步轩毕业后去卖猪肉,说成是北大的“骄傲”。我认为,即使陆步轩卖猪肉做出很大的成绩,甚至出现同为北大毕业后去卖猪肉,现为广东壹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身价已经高达40多亿元的陈生,也不值得引以为北大的“骄傲”。  相似文献   

4.
《金色年华》2007,(8):8-10
重庆市今年文科状元黄文帝的归属,引发了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一次交锋。究竟是什么引发了这场争夺?对于中国两所顶尖高校,状元的诱惑力为何如此之大?持续一个月的三方博弈终于结束了。7月18日,黄文帝——2007年重庆市高考文科状元,经教育部“特别协调”,被北京大学录取—但是“补录”。此时,这个被同学称为“东方不败”的考生,在与记者通话时,再无获取第一名时的兴奋与激动。北京大学曾是黄文帝寄托理想的地方,获得状元后他曾表示,己将目标锁定北大的元培实验班或光华管理学院。但这位状元在两天后接受了清华大学的游说,转投在重庆没有招生计划的这所名校。但在强大的教育规则前,清华的“特别招生”没有成功。状元等来的是险些无学可上的困境。  相似文献   

5.
30岁学芭蕾     
优游 《金色年华》2010,(5):25-25
30岁,“老妇”聊发少年狂,不时做出一些举动来,叫周围的人晕厥。比如,一个月前回北大,一位多年未见的系友笑出声来:“呵呵,戴牙套了?我刚进大学的时候戴牙套,你毕业10年了还戴?”  相似文献   

6.
未来并无太多悬念,现在只是在“程序”之中。 企业可以“大到不能死”吗?通用汽车的故事表明,谁迷信这一点,都将为此付出代价。美国人正在远离他们的“国民车”,而美国政府也打算放弃他。百年老店落魄如此,除了那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外,还有哪些潜在的逻辑可循呢?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50年代,国学大师季羡林在北大教授语言学。一天,有个叫陶汉清的学生来办公室找他,想借一本重要的语言学著作。季羡林看到陶汉清恳切的目光,犹豫了一下说:“这本书我在看,下周借给你行吗?”陶汉清高兴地离开了。  相似文献   

8.
亲爱的同学们: 首先祝贺你们!经过几年的刻苦学习,你们圆满地完成了学业。你们有的拿到了博士学位,有的拿到了硕士学位,最差的也拿到了学士学位。并且,这个学位是北大的,这个学历是光华的。在中国,谁还能获得比这更“牛”的学位吗?  相似文献   

9.
2009年1月1日,中国似乎十分平静地接受了开征燃油税这项重大改革。但真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吗?燃油税改制背后的各方利益的搏弈,也会如此平静吗?燃油税改制强烈地牵动着许多社会阶层利益格局的重新分割,这一切都不可能“西线无战事”。  相似文献   

10.
婚恋网站百合网不久前投放的一则被“剩男剩女”认为是“逼婚”的广告引发了不少争议,甚至有网友在微博上发起“万人抵制百合网”活动。其实,绝大多数的未婚男女对“逼婚”并不会感到陌生,春节前网络上还流传着“每逢佳节被逼婚”的无奈调侃,那么为什么这则“逼婚广告”引发了如此大的非议呢?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一桶廉价油、一斤便宜鸡蛋所引发的踩踏事故已发生多起,是什么导致了类似事件的频频发生?为什么为“区区”十几元钱的便宜。老百姓会在凌晨4点就开始排队?为什么一个商场的优惠行动会激起一个城市凶猛的抢购狂潮?为什么人们在涨价狂潮面前如此笃定“泰然领受”而在降价时又是如此冲动且“奋不顾身”?  相似文献   

12.
徐芳 《现代妇女》2014,(10):160-160
20世纪初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期间所提出并推行的“兼容并包”理念,一扫北大以往“好同恶异”的封建阴霾,令其焕然一新,奠定了北大在中国的地位。即便是现在,这种理念仍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管理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据“星岛环球网”报道,女歌星官恩娜在演出时“遭色狼强吻,受惊过度当众痛哭”。联系到近年来女艺人遭非礼事件爆料频频,不禁让人对此既同情更疑惑,女艺人们何以如此“不幸”?如果也来个“问责制”,板子应该打在谁头上?  相似文献   

14.
“防火、防盗、防保险”,保险从业者曾一度被中国老百姓赋予与“火”、“盗”同样的境地,这无疑是保险从业者的悲哀。而在今天的西方,保险从业者与医生、律师并列为“三大金领”,地位及受人尊敬的程度不言而喻。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保险人”在中国社会的职业观里如此低劣?  相似文献   

15.
汤若望,一位外国传教士,能够在大清朝中官居一品,而且皇太后认他作“义父”,皇帝尊他作“玛法”(满语“爷爷”)。他究竟是何方神圣,竟能使至高无上的大清皇帝对他如此膜拜尊崇呢?  相似文献   

16.
王保林 《老人世界》2013,(11):22-23
2010年11月,古稀之年的我走进石家庄市法院办公楼,楼道墙上有很多古今中外语录,唯有爱因斯坦“一切人类的价值的基础是道德”这句话使我驻足沉思良久。他将人类“价值”与“道德”的关系讲得如此深刻,一位伟大的自然科学家,怎么会对道德问题有如此表述呢?带着疑惑和感动,我开始了对他人格魅力的追寻。  相似文献   

17.
子非 《当代老年》2007,(9):14-15
2007年6月,在天涯社区、猫扑社区等各大论坛上,平凡,慈祥的“地摊奶奶”迅速走红,成为最吸引注意力的热门话题之一。 “地摊奶奶”到底是什人?她缘何走上了网络?又为什么能感动众多网友?她引来如此大的热议……  相似文献   

18.
万长青 《老年人》2009,(8):24-24
家住长沙市河西的老市民,习惯称到湘江东岸为“过河”。这是为什么呢?原来,由于湘江从南向北贯穿长沙城,过去河西市民到河东乘车或购物,必须乘船过河,费尽周折。我在长沙市河西工作居住了近六十年,如今每每到河东办事,仍然使用着“过河”这一口头语,和我年纪相仿的人也莫不如此。  相似文献   

19.
2007年11月28日,中央电视台报道了面临种群灭绝危险的华南虎“国泰”,在南非“老虎谷”成功产下幼虎的新闻。这是近20年来,中国第一只在野外环境里出生的华南虎。消息传出。在海内外引起轰动。同时,自掏1000万美金将这些中国虎送到非洲大草原恢复“野”性的全莉,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个通晓7国语言,曾担任世界著名品牌“古奇”全球认证官的女子,为何会对老虎如此着迷?  相似文献   

20.
因为一点小事,动不动就自杀、自残,在现代普遍都是“精养”孩子的社会里,这些本应像花朵一样无忧无虑的孩子们怎么会如此不堪一击?安徽省合肥市教育局“标配”心理健康老师的做法又能否真正拯救这些稚嫩的花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